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19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章 附加导线及架设.docx

第12章附加导线及架设

第十二章附加悬挂及其架设

接触网除承力索和接触线外,根据供电方式及特殊需要还架设其他导线,如供电线、回流线、架空地线、正馈线等,把这些导线统称为附加导线或附加悬挂。

附加悬挂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与接触悬挂同杆架设。

附加导线截面选择应满足载流量的要求;最高温度时应满足最低高度的要求;最低温度时应满足最大张力的要求。

第一节附加导线及其悬挂形式

一、供电线

供电线又叫馈电线,是连接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的电线路,其作用是向接触网传输电能。

供电线载流截面根据传输电流的大小,一般采用LJ-185型铝绞线或LGJ-240/30型钢芯铝绞线。

供电线架设高度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即在最大弛度时,导线至地面的距离在居民区≥7000mm;在非居民区≥6000mm;距建筑物垂直距离≥4000mm,最小水平距离≥3000mm;距支柱边缘的水平距离≥1000mm。

1、供电线肩架安装形式

供电线一般与接触网同杆架设,通过供电线肩架悬挂在支柱的田野侧,其悬挂形式如图12-1-1所示,使用材料见表12-1-1。

图12-1-1供电线肩架安装图

供电线肩架安装材料表表12-1-1

序号

代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GB9787-88

供电线肩架

1

型号按支柱选

2

CDL-19-85

长吊环

1

3

XWP-70

杵头悬式绝缘子

3

4

JL-17(L)-89

杵座鞍子

1

2、供电线下锚

根据机械方面的要求,将供电线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分段,即锚段。

在锚段终端,供电线在支柱上的固定称为下锚。

根据供电线的下锚方式分为对向下锚、转角下锚和终端下锚,它们的连接形式基本相同,这里以对向下锚为例说明下锚形式。

对向下锚是供电线在分段处的下锚,供电线分别固定在锚柱的两侧,并用跳线将两侧的导线连接起来,如图12-1-2及表12-1-2所示。

图12-1-2供电线对向下锚安装图

供电线对向下锚材料表表12-1-2

序号

代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GB9787-88

对向下锚角钢

1

2

TB/T2075-3-90

Y型双耳连接器

2

3

GB9787-88

跳线肩架

1

4

GDL15-80

吊钩

1

5

Q-7

球头挂环

1

6

XWP2-70

杵头悬式绝缘子

11

7

W-7B

单联腕头挂板

2

8

NLD-4

耐张线夹

2

9

LJ17-89

杵座鞍子

1

型号按线材选

10

23351-85

并沟线夹

2

型号按线材选

11

JL59-85

21型杵环杆

2

12

下锚拉线

2

参考拉线安装图

转角下锚时,两侧供电线具有一定的夹角,安装形式与对向下锚基本相同,只是在两下锚导线合力的反方向上设置一条拉线。

终端下锚时相当对向下锚的一侧安装形式,不需安装跳线,并增设拉线。

3、供电线与接触悬挂的连接

供电线与接触悬挂用软铜绞线进行连接。

通过并沟线夹、铜铝过渡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连接,如图12-1-3所示。

图12-1-3供电线与接触网的连接图

1-并沟线夹2-铜铝过渡设备线夹3-连接板4-电连接线5-承力索连接线夹6-接触线电连接线夹

二、回流线

回流线是连接轨道与牵引变电所的电线路,用于BT供电和直接供电方式中,作为牵引电流的回路,用“NF”表示。

回流线一般采用LGJ-185/10或LGJ-150/8型钢芯铝绞线。

根据载流量的大小,可采用单支或双支回流线。

回流线架设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即在最大弛度时,导线至地面的距离在居民区≥6000mm,在非居民区≥5000mm。

1、回流线肩架安装形式

回流线一般与接触网同杆架设,通过回流线肩架悬挂在支柱的田野侧,其悬挂形式如图12-1-4所示,图中所示为双支回流线肩架形式,若为单支回流线无上部肩架。

12-1-4回流线肩架安装图

回流线肩架安装材料表表12-1-3

序号

代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HL01-90

回流线肩架

1

(2)

型号按支柱选用

2

P-10T

针式绝缘子

1

(2)

括号内为双肩架数量

3

JL65-03-89

固定角钢

1

(2)

型号按支柱选用

4

JL47-89

钩螺栓

2(4)

钢柱用

5

GB5789-86

螺栓M16×L

2(4)

混凝土支柱用

肩架安装高度及零件选用表表12-1-4

安装图号

支柱类型

肩架安装高度(m)

零件1

型号

零件3

型号

零件5

型号

H1

H

6.5-7.9

J1250

525

 

L300

H2

7.9-8.5

J1250

325

H3

H

7.0-8.5

J1350

525

H4

H

8.5-9.0

J1350

425

H5

H

8.2-10.5

J1350

525

L390

H6

10.5-11.9

J1250

525

G1

G

7.8-9.9

J1580

4

G2

10.2-12.9

J1490

G3

G

7.5-10.0

J1650

G4

9.5-10.7

J1580

G5

11.1-13.0

J1490

G6

G

7.5~9.0

 

J1250

G7

G

7.5-9.5

G8

G

7.5-10.0

2、回流线下锚

回流线下锚方式分为对向下锚、终端下锚及转角跨越下锚等,这里以回流线对向下锚为例说明下锚形式。

回流线对向下锚用于机械分段处,将两个锚段的回流线对向固定在同一支柱上,然后用跳线连接,如图12-1-5及表12-1-5所示。

图12-1-5回流线对向下锚安装图

 

回流线对向下锚材料表表12-1-5

序号

代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HL07-90

对向下锚角钢

1

据支柱选

2

JL32-89

Y型双耳连接器

2

3

JL58-89

21型杵环杆

2

4

XWP2-70

杵头悬式绝缘子

2

5

W-7B

单联腕头挂板

2

6

NLD-4

耐张线夹

2

7

HL01-90

J1350型肩架

1

8

JL65-03-89

固定角钢

1

9

GB5790-86

螺栓M16×L

1

长度据支柱选

10

P-10T

针式绝缘子

1

11

JB-3

并沟线夹

2

据线材选

12

参考拉线安装图

拉线

2

支柱两侧各一组

上图为单回流线对向下锚形式,若双回流线对向下锚,则在单回流线对向下锚的下方1mm处再安装一组,其形式完全相同。

回流线终端下锚,相当于对向下锚的一侧,无跳线装置。

三、正馈线与保护线

正馈线与保护线用于AT供电方式。

正馈线用“AF”表示,所以也叫AF线;保护线用“PW”表示,所以也叫PW线,如图12-1-6所示。

图12-1-6AT供电方式中AF、PW线工作原理图

AF线是AT供电方式的组成部分,与接触悬挂构成供电回路,并起防通讯干扰作用。

保护线是保护装置的电联络导线,通过一系列的接地跳线与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的绝缘子保护连接点相连,再与自藕变压器中性点、钢轨相连。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保护线中无牵引电流;当绝缘子发生闪络时,闪络电流通过接地跳线经保护线流回牵引变电所,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点,从而减小了事故范围,保护了供电设备的安全。

正馈线和保护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一般共用同一个肩架进行支持悬挂,所以该肩架叫做AP线肩架。

由于接触网支柱不同,AP线肩架的形式也不同,但导线的悬挂形式相同。

图12-1-7分别为肩架在等经混凝土支柱和横腹杆混凝土支柱上的安装形式。

12-1-7AF、PW线肩架安装图

AF、PW线肩架安装材料表表12-1-6

序号

代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按支柱类型选

AP肩架

1

见零件选用表

2

Y8632

拉杆底座

1

用于等经支柱见表

3

JL55-85

双环杆

4

用于等经支柱见表

4

JL37-85

吊环

1

曲线改为长吊环

5

GB2323-80

Q-7型球头挂环

2

6

Φ190耳环悬式绝缘子

1

7

JL320-83

接地跳线固定板

1

8

XWP2-6

杵头悬式绝缘子

3

9

JL17-85

杵座鞍子

2

10

XP-6

杵头悬式绝缘子

1

AF、PW线肩架安装高度及零件选用表表12-1-7

支柱类型

安装形式代号

肩架安装高度(m)

零件1形式

零件3型号

Z(R≥1500m曲外或直线)

10.3

YZ

1000

W(R<1500m曲外)

10.3

Yw

770

N(R<1500m曲内)

10.3

YN

1500

H-38

38Z(R≥1800m曲外或直线)

8.2~8.6

38

 

38W(R<1800m曲外)

38W

38N(R<1800m曲内)

3N

H-48

H-78

78Z

8.2~8.6

78Z

78W

78W

78N

78N

H90-170

170Z

8.5~11.8

170Z

170W

170W

170N

170N

G-13

G13Z

9.5~12.9

G13Z

G13W

G13W

G13N

G13N

G15

G15Z

9.4~13

G15Z

G15W

G15W

G15N

G15N

正馈线下锚方式和供电线相同,保护线下锚方式和回流线相同,这里不重述。

四、架空地线

架空地线是沿接触网架设的空中地线,用于车站或行人较多的地方。

架空地线将钢支柱或支持装置的金属部分通过跳线连接起来,并每隔一定距离与接地极连接。

在两接地极中心位置,架空地线通过放电器与回流线或保护线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架空地线保证接触网接地体的良好接地,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及行人的安全。

当绝缘设备发生闪络或击穿时,架空地线对回流线或保护线的电位升高,击穿放电器。

闪络电流由回流线或保护线流回牵引变电所,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了设备安全和供电安全。

架空地线一般与接触悬挂同杆架设。

架空地线在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在居民区不应小于6m;在非居民区不小于5m。

肩架安装高度与支柱类型有关,一般在6.5~10m范围内。

架空地线一般采用LGJ-50、LJ-70或GJ-50绞线。

架空地线由肩架、双耳鞍子悬挂在支柱的田野侧,通过并沟线夹与支柱地线连接。

五、其他附加线索

接触网除以上所述附加悬挂外,还有加强线、捷径线、并联线等。

加强线也叫补强线,是为弥补悬挂导线截面的不足,在电流较大、线路平直的线路上架设的供电线。

通过加长腕臂,悬挂在接触悬挂的上方。

加强线一般作为运行中接触悬挂截面补强的临时措施。

并联线是在供电臂较长线路坡度较大区段,为减少线路阻抗,提高供电质量沿接触网架设的供电线路,其架设形式同供电线。

捷接线是在线路弯曲迂回且坡度较大区段,为缩短电流路径,在弯曲迂回的接触网两点间短接的供电线路,一般用于山区。

加强线、捷径线、并联线的架设增加了施工难度和设备投资,一般不多采用。

第二节附加导线的架设

附加导线架设主要包括肩架安装、展放导线、导线固定工作。

一、肩架安装

安装肩架分为预配与装配,首先根据附加悬挂的类型、平面图选择安装图,再根据安装图领取材料进行预配,书写标记。

肩架可以人工安装或利用作业车安装。

肩架预配和安装的劳动组织、使用工具和施工方参照腕臂安装。

肩架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肩架应安装水平,施工误差

mm。

3、预配时,针式绝缘子可预配在肩架上,同肩架一起安装,悬式绝缘子应在肩架安装完毕后另行安装。

4、肩架固定应与支柱密贴,螺栓穿向一致,并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侧。

5、严格遵守高空作业规程。

二、架线的前准备

1、架线前检查

检查上一道工序的工程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架线要求,包括肩架安装是否齐全、牢固;检查架线区段对有影响架线的其他设施是否妥善处理。

2、线盘准备

按锚段长度准备线盘,线盘应编号,书写锚段号,起、落锚杆号等。

3、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见表12-2-1所示。

附加导线架设劳动组织表表12-2-1

序号

分工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负责全面架线工作

2

看线盘人员

2

负责线盘安全及检查导线质量

3

牵引导线人员

10

牵引导线

4

提线人员

2

负责提线

5

防护人员

若干

根据防护道口定

4、工、机具准备

工、机具见表12-2-2所示。

附加导线架设工、机具表表12-2-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

5t

1

运输线盘及工具、材料

2

汽车吊

8t

1

装、卸线盘

3

放线架

1

支线盘

4

放线轴

Φ50mm

1

5

厚木板

1

6

小棕绳

Φ10mm

1

10m提线用

7

大棕绳

Φ25mm

1

15m牵引导线

8

断线钳

1

9

滑轮组

1.5t

1

10

紧线器

1

根据线材选

11

手板葫芦

3t

1

12

温度计

1

13

拉力计

1

14

钢卷尺

1

15

放线滑轮

SDH-2

50

16

旋转连接器

SXL-3

1

17

钢钎

1.5m

4

18

电工工具

若干

19

扭矩扳手

2

20

安全工具

若干

21

防护旗

黄、红

若干

22

报话机

5

5、材料准备

按安装图准备2处下锚材料。

三、展放导线

1、安置线盘

在锚柱后侧,平整地面,支好放线架,并用钢钎在放线方向的放线架上分别打4条地锚拉线,将放线架控制牢固。

线盘穿上转动轴,用吊车将线盘吊至放线架上。

摇动放线架手柄,调整线盘高度,使线盘离地面约50mm,如图12-2-1所示。

图12-2-1线盘安装示意图

2、牵引绳与导线连接

将牵引绳通过旋转连接器与导线连接。

3、展放导线

牵引人员以2km/h的速度牵引导线匀速前进,为使导线不与地面摩擦,牵引人员分散布置在已放导线上。

放线负责人用报话机与线盘控制人员联系,确保放线质量和安全。

4、提线

当导线放出4-6个跨距后停止放线,线盘控制人员制动线盘,防止线盘导线松散或乱盘。

提线人员将放线滑轮挂在肩架端部,穿入棕绳,吊起导线并放入滑轮槽内,曲线区段应注意滑轮开口方向应向曲线内侧。

5、起锚

当放线至下锚处,拆除牵引绳及旋转连接器,在适当位置安装耐张线夹,将留头盘起。

用滑轮和大棕绳将导线耐张线夹拉至支柱下锚装置处,将耐张线夹与绝缘子连接。

6、落锚

在线盘处人工拉线,落锚人员在导线的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连接手板葫芦、拉力计并与下锚装置连接。

测量施工温度,查导线张力安装曲线,确定施工温度下的导线张力。

摇动手板葫芦,当拉力计示数为导线设计张力的110﹪时停止紧线。

安装耐张线夹,并与绝缘子连接,断线,将线头盘起。

7、固定导线

按设计要求对导线进行绑扎固定。

8、填写工程记录

收回线盘和放线架,清理现场,填写工程记录,结束。

以上是人工放线的方法和步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放线。

机械放线是在线盘的另一下锚处安装一台导线展放机,人工牵引展放机的辅助绳至线盘处,并将辅助绳放入肩架端的放线滑轮中,其方法同人工放线和提线。

辅助绳与导线连接,导线展放机卷动辅助绳收线,展放导线。

起锚和落锚方法与人工相同。

机械放线使导线具有一定的张力,速度均匀,可有效的保护线材不受损伤或弯曲,放线效率高。

四、注意事项

1、放线架安置稳固,线盘离地50mm左右。

2、线盘制动人员,认真检查导线质量,若发现需要绑扎或接头的导线缺陷应及时处理,来不及处理的做出标记,待放线完毕后另行处理。

铝绞线断三股以下或有轻微的散股,应用同材质的绑线绑扎,绑扎长度30~50mm;铝绞线断三股及以上,钢芯断一股或导线有不能恢复的硬弯时应剪断接头。

3、紧线时导线张力应为设计张力的110﹪。

4、每各200m和道口处应设一专人看守,保证放线过程中行人、车辆安全及导线不被损伤。

5、按规定方式固定导线。

五、附加导线固定

根据附加导线的类型,附加导线可能通过悬式绝缘子上或针式绝缘子固定。

附加导线通过悬式绝缘子固定时,用铝包带绑扎后放入鞍子内,用钩型螺栓固定。

回流线和跳线往往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上。

(一)回流线固定

回流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方式分为顶扎和颈扎两种。

1、顶扎

顶扎方式用于直线区段,将导线用铝包带绑扎后,置于针式绝缘子的顶端,然后用单股同材质的绑线绑扎固定。

(1)缠绕铝包带

准备铝包带,并盘成圆盘状,铝包带长度与导线直径有关,对LGJ-185型钢芯铝绞线约为1250mm;对LJ-150型铝绞线约为1100mm。

将导线从滑轮中取出,在距固定点100mm处开始缠绕,缠绕方向与绞线外层绞向一致,缠绕密贴紧固,不得重叠,缠绕长度200mm。

(2)绑扎

绑线为单股导线本线,绑线长度约2200mm,盘成圆盘状,绑扎方法如图12-2-2所示

图12-2-2顶扎法示意图

a、绑线留头约150mm,将绑线置于本线下方,并与绝缘子密贴,绑线沿本线由下而上紧密缠绕3圈于本线下方,图中

(1)所示。

b、绑线绕绝缘子瓷瓶颈半周置于另一侧本线下方,由下而上缠绕3圈于本线下方,图中

(2)所示;继续绕瓷瓶颈半周,至另一侧本线下方,由下向上缠绕3圈,图中(3)所示;再绕瓷瓶颈半周,由下而上缠绕3圈于本线下方,图中(4)所示。

c、绕瓷瓶颈半周,与顶部本线斜交叉至另一侧本线下方,再绕瓷瓶颈半周与绝缘子顶部绑线成斜“+”字形交叉;然后由本线下方绕瓷瓶颈与绑线留头在瓷瓶中间拧三花紧固,切断多余绑线,压倒绑线花头。

2、颈扎

颈扎用于曲线区段,将导线用铝包带绑扎后置于针式绝缘子瓷瓶颈侧,然后用单股同材质的绑线绑扎固定。

根据导线曲线力的方向,导线应放置在曲线力指向瓷瓶颈侧。

颈扎时铝包带缠绕长度200mm,单股绑线长度约2300mm,其绑扎固定方法如图12-2-3所示。

12-2-3颈扎法示意图

a、绑线留头约150mm,将绑线置于本线下方,并与绝缘子密贴,绑线沿本线由下而上紧密缠绕3圈于本线上方;绑线绕过瓷瓶颈至另一侧本线上方,由上而下缠绕3圈于本线下方,如图中

(1)所示。

b、绑线绕瓷瓶颈半周至另一侧本线下方,由下而上缠绕3圈于本线上方,图中

(2)所示;再绕瓷瓶颈半周,由上而下缠绕3圈于本线下方,图中(3)所示。

c、绑线由下而上绕过瓶颈与本线斜交叉至另一侧本线上方,图中(4)所示;继续绕瓶颈至另一侧本线上方,由上而下与绑线成斜“+”字形交叉于本线下方,与绑线留头在瓷瓶中心位置拧三花紧固,切断多余绑线,压倒绑线花头,图中(5)所示。

回流线绑扎应注意损伤导线和绑线,绝缘子颈中绑线排列平顺,不得互相叠压。

(二)跳线连接

跳线将分段导线连接起来或作为接地跳线,如供电线跳线、回流线跳线和悬挂中接地跳线等。

跳线与附加导线通常用并沟线夹连接,其操作方法如下:

1、将并沟线夹螺栓卸松,在线夹槽内涂复合电力脂,用钢丝刷子擦刷线槽,除去脏污的复合电力脂,再涂一层复合电力脂。

2、将导线连接部分清理干净,涂复合电力脂后放入线槽内,线头露出100—200mm。

3、对齐夹板,稍拧紧螺栓,顺直线槽内导线,再循环拧紧螺栓。

4、在并沟线夹两端,用同材质的单股绑线,将两导线绑扎50mm。

5、需要通过支撑固定的跳线,应通过绝缘子固定。

施工时应注意跳线美观、对称、导线顺直,绝缘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节附加导线接头

附加导线在放线过程中或在运营管理中,若发现需要接头处理的导线缺陷应及时接头,确保载流截面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接头,一般采用接续管压接的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一、准备工作

1、劳动组织

一般需要3-4人,其中技术负责人1名,操作人员2-3人。

2、工具及材料

使用工具如表12-3-1所示。

接续管压接工具、材料表表12-3-1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接钳

1

配模具一套

2

圆口断线钳

1

或用钢锯代替

3

钢卷尺

5m

1

4

平锉

1

5

电工工具

1

6

木锤

0.5kg

1

7

垫板

木质

1

8

钢丝刷子

1

9

排笔

1

10

铅笔

1

11

接续管

据线材选

1

一处

12

红油漆

1

13

汽油

1

14

棉纱

kg

若干

15

复合电力脂

kg

若干

二、接续管压坑布置

不同的导线所用接续管型号不同,压坑布置及压坑深度也不同。

接续管压坑布置及压坑深度如图12-3-1及表12-3-2所示。

图12-3-1接续管压坑布置图

接续管压坑布置表表12-3-2

序号

导线型号

a(mm)

b(mm)

c(mm)

H(mm)

D(mm)

压坑数量

1

LJ-95

32.0

48.0

56.0

3.8

23.0

10

2

LJ-120

33.0

52.0

59.0

4.0

26.0

10

3

LJ-150

34.0

56.0

62.0

4.0

30.0

10

4

LJ-185

35.0

60.0

65.0

4.5

33.5

10

5

LGJ-50

48.5

38.0

105.5

1.5

20.5

16

6

LGJ-70

54.5

46.0

123.5

1.8

25.0

16

7

LGJ-120

67.5

62.0

160.5

2.0

33.0

24

8

LGJ-150

70.0

64.0

166.0

3.0

36.0

24

9

LGJ-185

74.5

66.0

173.5

4.0

39.0

26

10

L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