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901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docx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二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六年级37班的科技活动教学,总的来说,六年级的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较高,而且相比低年级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学以来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本着科技活动就是好玩的课的心态在学习,在课堂是有违纪现象出现,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学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

了解科技知识在工业及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教材注重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实验探索内容有3课,科技制作方面有3课,科技应用方面有3课,专题研究有2课。

创新发明1课。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科技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与学科课程并列的新型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旨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精心组织,认真总结。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性,教师的主导性。

3、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过程,以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初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4、加强安全意识。

五、课时安排

内容安排

课时

1、惯性小实验

1

2、神奇的金属桶

1

3、简易发电机

1

4、缓冲包装设计

1

5、制作晶体“宝石”

1

6、废油的利用

1

7、测量空气中的尘埃量

1

8、养鱼池塘的综合利用

1

9、机械

1

10、现代通信

1

11、恐龙灭迹之谜

1

撰写科学小论文

1

机动

2

复习、考察

2

1、惯性小实验

教学要求

通过小实验,使学生懂得惯性的原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惯性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我们来几个有关惯性的小实验。

二、学学做做

1、讲述实验的方法步骤。

2、动手做一做。

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静止的东西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叫物体的惯性。

三、看看想想

1、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向前倾。

2、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后仰。

3、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然可以自由滑行。

4、旋转淋湿的雨伞,水珠会飞离雨伞。

四、课堂小结

 

3、简易电动机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制作简易电动机

3、教育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材料:

小磁铁、漆包线、电池、粗铜丝、图钉、小木块、小木版、砂纸、尖嘴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能量转换装置,电风扇、洗衣机、空调等许多家用电器中都有类型、作用不同的电动机。

二、试一试:

自己动手做一台简易电动机

1、制作转子

2、制作支架

3、组装

三、想一想:

1、改变小磁铁的方向和电池的方向,想一想,转子的转动会有什么变化?

怎样才能增大电动机的转速?

2、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而且使用、控制非常方便,又没有烟尘、气味,不污染环境,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方面应用极广。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一下附近的工厂、农村,调查一下他们使用了一些什么类型的电动机,使用电动机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四、小结

 

4、设计缓冲包装

教学要求:

1、掌握缓冲包装设计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缓冲材料、废灯泡、鸡蛋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避免物品损坏,经常看到一些包装盒上注有“小心轻放”的字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缓冲包装设计。

二、看一看。

1、缓冲设计试验:

使灯泡由高处自由落下,看看哪种情况下,灯泡不易破裂。

(1)无缓冲物。

(2)垫一张瓦楞纸板。

(3)垫一块海绵。

(4)套上瓦楞纸锥形壳。

2、缓冲方法:

(1)磨擦力缓冲。

(2)空气阻力缓冲。

(3)软体缓冲。

(4)浮力缓冲。

(5)弹力缓冲。

三、试一试:

有一些容易破裂的鸡蛋需要进行长途运输,;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缓冲方法进行包装设计。

1、分组提出设计方案。

2、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动手制作。

4、进行缓冲试验,修改设计。

5、制作明矾结晶宝石

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结晶,掌握用明矾制作一个闪亮透明的大结晶宝石的方法。

教学准备:

明矾、林塞玻璃瓶、温度计、钓鱼线、棉花、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家中,我们将食盐溶液烧干后,会有立方体的小颗粒产生,这种过程叫做结晶,今天我们就用明矾制胜一个闪亮透明的大结晶宝石。

二、做一做:

1、制作保温箱。

将林塞玻璃瓶放入纸盒中,周围用棉花填实。

2、制作子晶。

(1)将400克水、80克明矾放入锅中并加热使水沸腾,待明矾完全溶解后将火熄灭。

等其冷却至50至90℃后,倒入玻璃杯中。

(2)放置片刻,杯底形成小的结晶。

过滤液体,挑选形状较好的结晶作为子晶。

(3)将过滤液迅速倒入保温箱玻璃瓶中。

3、安装子晶。

(1)固定子晶。

方法一:

在钓鱼线的前端涂上粘合剂,粘上子晶。

方法二:

在钓鱼前端打结,将子晶固定。

(2)将钓鱼线另一头用大头针固定在木塞上,然后将子晶浸入保温箱内玻璃瓶里的液体中,并设法使木塞盖上后子晶碰到瓶底。

注意液体温度超过60℃,否则子晶会溶解。

4、将盒盖盖好后,静置一天,;就可以得到一块美丽的大晶体。

三、试一试,想一想:

如果冷却速度太快或液体温度高于60℃,子晶能否变成一块较大的晶体?

请你走出家门,实地观察或查资料,看看晶体在生产、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6、废油的利用

教学要求:

1、告诉学生废物利用的方法,学习废油的利用。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正硅酸钠、废油、锅、香精等。

教学过程:

一、简介废物利用的方法。

1、指名说说哪些废物可以再利用。

2、教师总结介绍。

二、利用废油做肥皂、蜡烛等。

1、将30克正硅酸钠、50毫升水和100毫升废油倒入锅内,搅匀后放在火上加热。

2、待产生的泡沫消失后,混合物变成糊状。

这时将火调小,进行搅拌。

取少许糊状物放入水中,如果糊状物立刻浮上水面,说明仍须继续搅拌,反之则说明可以停止搅拌与加热了。

3、让糊状物稍微冷却一下,如需增加香味,可装香精或橘皮放入。

4、将糊状物倒入模具内,放置半天左右,糊状物凝固后肥皂就做成了。

三、做实验明白肥皂为什么能去污的道理。

实验一:

破坏水的张力实验。

1、在杯中装满水到杯子边缘,再用小勺慢慢往杯内加水,直至水面略高于杯子边缘。

2、沿杯子边缘加入一滴浓的肥皂液,高于杯子边缘的不会沿杯壁流下。

由此看出,在水中加入肥皂后,水的表面张力会减小。

实验二:

乳化实验。

1、在瓶中装半瓶水,加4勺废油,盖紧瓶盖后,用力摇晃瓶子,但油和水不会融合。

2、加一勺浓肥皂液,盖紧瓶盖后用力摇晃,水和油会融合在一起。

由此看出。

肥皂能够使水和油的分子结合,这就是乳化。

洗衣物时,肥皂能使油污和水充分融合在一起,然后用清水就可以把它们清洗掉。

四、课堂总结。

 

7、空气中的尘埃量测量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了解身边空气质量的状况。

教学准备:

5升广口瓶、纯净水、铁丝网、平底锅、天平、笔记本和毛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污染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

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二、试一试

1、将三个广口瓶刷洗干净后,用纯净水冲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