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907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3含答案解析

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1)有限性——珍惜、节约、合理利用

(2)整体性——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3)地域性——因地制宜

(4)多用性——综合利用

(5)社会性——充分利用

2.自然资源的判断方法

自然资源的概念有三个属性,即自然属性——是不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时代属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内容和类型划分不同;经济属性——能不能被生产生活利用。

符合这三个条件,就是自然资源,如图所示:

自然属性、时代属性、经济属性的交集A就是自然资源。

通常在判断时,只需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即可。

3.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1)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陆地自然资源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陆地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类型,其他类型的自然资源还包括宇宙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

(3)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如图2所示。

(4)能源既包括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能源(即能源资源),如煤、石油、阳光、风等;又包括人类加工生产的能源产品,如电能、汽油、煤气、焦炭、蒸汽等。

(5)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4.能源资源的分类

【例1】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自然资源、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图中的大圆A表示________,小圆B表示________,大圆C表示________。

(2)下列属于图甲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煤炭        B.水能

C.铁矿D.焦炭

(3)图乙为水资源、自然资源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图中小圆A表示________,小圆B表示________,大圆C表示________。

(4)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

(5)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

C.水资源D.铁矿资源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着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注意第(3)题中“能源”和“能源资源”的区分,能源范围广,包含能源资源,有些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电能、沼气、煤气等。

[答案] 

(1)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能源

(2)B

(3)水资源 能源 自然资源

(4)B

(5)D

知识点二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能源利用的三个阶段

能源时代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代

发展背景

生产力不发达,没有现代工业,对能源需求量小,人们一直以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的木柴、水力等作为能源基础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石油消费量增加

煤炭地位

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程度低,为“木柴时代”

煤炭在能源中居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称为“石油时代”

根本原因

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点拨:

煤炭与石油优缺点的比较

煤炭

石油

优点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较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废气、废渣排放量少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例2】 下列有关人们利用煤炭资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柴时代”的能源有木柴、水力、煤等

B.“煤炭时代”出现在产业革命后

C.“石油时代”各国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D.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解析] “木柴时代”的基本能源是木柴和水力,煤炭也有使用,只不过开发利用程度低。

“煤炭时代”的出现是由于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石油时代”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如此,中国仍以煤炭为主。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

[答案] C

知识点三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的影响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大庆、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个旧等有色工业城市,都在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例3】 下图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请在图中增绘曲线,用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做简要说明。

(4)结合陆地自然资源和特征,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解析] 本题以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顺序展示了各历史阶段资源的开发利用差异,从读图分析入手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

①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即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②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也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

(1)题,A、B均为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这一时期现代工业并未出现,人类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条件制约。

而C表明工业社会阶段的利用类型应为矿产资源。

(2)题,根据图中横轴应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注意分析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影响程度。

第(3)题,注意题干中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由此可见在按时间变化绘制的污染变化曲线图中,表现为曲线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

第(4)题,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知,自然资源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是依赖于环境存在和发展的。

[答案] 

(1)水 生物 矿产

(2)农业社会: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工业社会:

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后工业化社会: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

(3)见下图。

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社会,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

(4)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使环境良性发展,反之,可引发环境问题。

活动参与

一、课本第102页活动

从上面的“活动”题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扩大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二、课本第104页活动

1.1978—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煤炭生产消费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2000年以后又略有回升;石油、天然气、水电生产和消费所占的比重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1993年开始,我国石油的消费比重已经超过了生产所占的比重,且2000年以后其生产和消费比重均略有下降。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各部门对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也加大了对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投资开发力度,致使煤炭在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2.在这几种方式中,方式①不合理,直接销售煤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还加重了交通的压力,方式②③相对合理,因为这些方式延长了生产链,增加了煤炭的附加值,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也减轻了交通运输压力。

④不合理,高耗能工业造成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应限制其发展。

三、课本第106页活动

(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减弱。

(2)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不一样。

农业社会阶段主要为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工业社会阶段主要为矿产资源和能源;后工业化阶段是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