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99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传感器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实验.docx

《传感器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感器实验.docx

传感器实验

系统输出电压数,否则虽然没有改变刻度值也会造成微小位移或人体感应使电压信号出现偏差。

4、因为是小信号测试,所以调零后电压表应置2V档,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时应选用200mv量程。

 

实验九相敏检波器实验

实验目的:

说明由施密特开关电路及运放组成的相敏检波器电路的原理。

实验原理:

相敏检波电路如图(7)所示:

图中①为输入信号端,②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③为检波信号输出端,④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端。

当②、④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差动电路的作用使D和J处于开或关的状态,从而把①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成全波整流信号。

 

(图7)

实验所需部件:

公共电路模块

(二){公共电路模块}(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音频信号源、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示波器

实验步骤:

1、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电源线,音频信号输出接相敏检波输入端①。

2、直流稳压电源2V档输出(正或负均可)接相敏检波器④端。

3、示波器两通道分别接相敏输入、输出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

4、改变④端参考电压的极性,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与输出同相,当参考电压为负时,输入与输出反相。

5、将音频振荡器00端输出信号送入移相器输入端,移相器的输出与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②连接,相敏检波器的信号输入端①接音频00输出。

6、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附加观察插口⑤、⑥的波形。

可以看出,相敏检波器中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成方波,使相敏检波器中的电子开关能正常工作。

7、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低通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20V档。

8、示波器两通道分别接相敏检波器输入、输出端。

9、适当调节音频振荡器幅值旋钮和移相器“移相”旋钮,观察示波器中波形变化和电压表电压值变化,然后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改接至音频振荡器1800输出端口,观察示波器和电压表的变化。

由上可以看出,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与开关信号同相时,输出为正极性的全波整流信号,电压表指示正极性方向最大值,反之,则输出负极性的全波整流波形,电压表指示负极性的最大值。

10、调节移相器“移相”旋钮,利用示波器和电压表,测出相敏检波器的输入Vp-p值与输出直流电压的关系。

11、使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改变1800,得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相敏检波器实验插口端的序数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为①—⑥号。

实验十箔式应变计组成的交流应变全桥

实验目的:

本实验说明交流激励的四臂应变电桥的原理及工作情况。

实验原理:

图(8)是交流全桥的一般形式。

当电桥平衡时,Z1Z4=Z2Z3,电桥输出为零。

若桥臂阻抗相对变化为△Z1/Z1、△Z2/Z2、△Z3/Z3、△Z4/Z4,则电桥的输出与桥臂阻抗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交流电桥工作时增大相角差可以提高灵敏度,传感器最好是纯电阻性或纯电抗性的。

交流电桥只有在满足输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条件下才会平衡。

 

(图8)

实验所需部件:

公共电路模块

(一)

(二){公共电路模块}、音频信号源、箔式应变计(四片)、螺旋测微仪,电压表、示波器

实验步骤:

1、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的电源线,按图(8)正确接线,音频信号源幅度与频率旋钮居中,开启主机电源。

2、用螺旋测微仪调节悬臂梁至水平位置,调节电桥直流调平衡电位器WD,使系统输出基本为零,并用WA进一步细调至零,示波器接相敏检波器③端观察波形。

3、用手将悬臂梁自由端往下压至最低,调节“移相”旋钮使检敏检波器③端波形成为首尾相接的全波整流波形。

然后放手,悬臂梁恢复至水平位置,再调节电桥中WD和WA电位器,使系统输出电压为零,此时桥路的灵敏度最高。

4、装上螺旋测微仪,分别从水平位置将悬臂梁上移和下移5mm,测得数据填入下表:

Xmm

0

Vmv

0

在坐标上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

注意事项:

以后凡用交流信号激励的传感器测试电路的实验,电桥电路调节都可以参照上述实验的调节方式,以增加相位差,系统输出达到较高的灵敏度。

 

实验二十一电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性能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通过实验验证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特性。

实验原理:

电感传感器是一种将位置量的变化转为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初级线圈做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原边。

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副边。

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的,其原理及输出特性见图(12)。

 

(图12)

 

(图13)

实验所需部件:

差动变压器、电感传感器实验模块、音频信号源、螺旋测微仪、示波器

实验步骤:

1、按图(13)接线,差动变压器初级线圈必须从音频信号源LV功率输出端接入,双线示波器第一通道灵敏度500mv/格,第二通道10mv/格。

2、打开主机电源,调整音频输出信号频率,输出Vp-p值2V,以示波器第二通道观察到波形不失真为好。

3、用手上下提压{左右移动}改变变压器磁芯在线圈中位置,观察示波器第二通道所示波形能否过零翻转,否则改接次级二个线圈的串接端。

4、用螺旋测微仪带动铁芯在线圈中移动,从示波器中读出次级输出电压Vp-p值,同时注意初次级线圈波形相位。

位移mm

电压Vp-p

根据表格所列结果,作出V-X曲线,指出线性工作范围。

5、仔细调节测微仪使次级输出波形无法再小时,即为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提高示波器第二通道灵敏度,观察残余电压波形,分析其频率成分。

注意事项:

示波器第二通道为悬浮工作状态(即示波器探头二根线都不接地)。

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实验目的:

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此电压经过放大器还会使放大器未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使之减小。

实验原理:

零残电压中主要包含两种波形成份:

1、基波分量:

这是由于差动变压器二个次级绕组因材料或工艺差异造成等效电路参数(M、L、R)不同,线圈中的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线圈中线间电容的存在,都使得激励电流与所产生的磁通不同相。

2、高次谐波:

主要是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铁磁饱和的影响,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主要是三次谐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减少零残电压的办法是:

(1)从设计和工艺制作上尽量保证线路和磁路的对称。

(2)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3)选用补偿电路。

 

(图14)

实验所需部件:

差动变压器、公共电路模块

(一)、{电感传感器实验模块}、音频信号源、螺旋测微仪、示波器

实验步骤:

1、按图(14)接线,示波器第一通道500mv/格,第二通道1V/格,(根据波形大小适当调整)差动放大器增益置最大。

2、打开主机电源,调节音频输出频率,以第二通道波形不失真为好(为此音频信号频率可调至10KHZ左右),音频幅值Vp-p2V。

调节铁芯在线圈中的位置,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波形最小,再调节电桥中WD、WA电位器,使输出更趋减小。

3、提高示波器二通道灵敏度,将零残电压波形与激励电压波形作比较。

注意事项:

音频信号频率一定要调整到次级线圈输出波形基本无失真,否则由于失真波形中有谐波成分,补偿效果将不明显。

此电路中差动放大器的作用是将次级线圈的二端输出改为单端输出。

 

实验二十三电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实验目的:

说明差动变压器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

实验所需部件:

差动变压器、音频信号源、电感传感器实验模块、公共电路模块

(一)

(二)、{公共电路实验模块}、测微仪、电压表、示波器

 

(图15)

实验步骤:

1、按图(15)接线,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电源,示波器接相敏检波器①、②端,电压表接低通滤波器输出端,差动放大器稍有增益(10倍左右)即可。

2、打开主机电源,调节音频信号源输出频率,使次级线圈波形不失真,用手将中间铁芯压至最低,{移至最左端},然后调节移相器,当示波器两通道所示波形正好是同相或反相时,松开铁芯,{将铁心重新安装到位移装置上},用测微仪将铁芯置于线圈中部(可利用实验二十二、二十三的结果),调节电桥WD、WA电位器使系统输出电压为零。

3、用测微仪分别带动铁芯向上{左}和向下{右}位移5mm,每位移0.5mm记录一电压值并填入下表:

位移mm

0

电压V

0

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SS=△V/△X,指出线性工作范围。

注意事项:

观察相敏检波器①、②端波形时示波器各功能键及“触发”选择要正确,否则可能看不到正确的波形相位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