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QC成果.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993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工程QC成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工程QC成果.docx

水库工程QC成果

一、工程概况

采兔沟水库工程是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骨干水源工程。

项目经陕西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建设,属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项目。

水库位于禿尾河中游干流上,距神木县城40公里,榆林市7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

水库主体建筑由拦河砂坝和导流泄洪洞两大建筑物组成,为中型规模

等水利枢纽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最大坝高33.8米,坝顶宽8米,坝顶长668米,最大坝底宽215米,总库容7281万立方米,正常高水位淹没面积5平方公里。

水库集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于一体,设计日供水能力15万吨,年供水总量5445万吨。

工程建成后,除不影响下游1万亩水地灌溉用水和生态需水外,将以95%保证率向特开发的大保当工业区日供水13万吨。

同时向河道日下泄水量2万吨,保证生态用水。

由我公司承建的采兔沟水库工程

标段为控制工程,合同工程总造价3500万,主要工程量为:

挖土方150万方、填筑碾压土256万方(合同主坝体填筑量为190万方)、堆石1.1万立方米、铺设复合土工膜23万平方米。

二、QC小组概况

采兔沟水库工程项目部QC小组,是由项目部管理人员、技术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组成的一个现场公关型小组。

小组成立后,始终积极活跃在施工一线,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难题。

小组共计6人,平均年龄31.5岁,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95学时,统计考试成绩平均在85分以上,具体详见质量管理小组注册登记表。

三、选题理由及活动目标

(一)选题理由

QC小组经过认真比对,选择把“争创相对密度合格率100%”作为攻关课题,理由如下:

1.由于采兔沟水库是砂料填筑坝体,此类工程并不多见,有不同于其它类型坝的施工工艺及特征,施工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是省重点科研项目,施工技术要求标准高,质量要求严。

2.工程地处陕北,此地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风,分布薄层风坡积(Q4eol+dl)边坡表层向里得取料场以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积(Q3al+l)粉细砂为主,渗透系数大,并有厚为0.4~1.2m泥质粉砂夹层,原材料的质地给压实度带来一定影响。

3.项目部在工程开工之前就提出:

“保质量、促进度,优质高效建好采兔沟水库”的工程建设方针,为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工期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建好采兔沟水库的关键在于坝体每一层的压实度是否合格。

(二)活动目标

QC小组确定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是:

坝体填筑每一区段的每一层的相对密度合格率保证大于等于90%(合格),争取大于等于95%(优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建造全体员工引以为荣的优质工程。

 

 

活动目标及攻关课题确定流程图

四、活动保证措施

1、本项目按标准,健全组织,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制定《坝体压实度施工质量计划》,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2、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相关行政、技术人员及工人进行学习,讲解《坝体压实度施工质量计划》、《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

3、开展质量宣传教育。

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在工地施工现场张贴、悬挂标语以及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质量宣传,做到“质量为本”的思想在每个施工人员心中根深蒂固,从而自觉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完成施工任务。

4、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

实行优质优价,并在当月的质量评比中及时兑现。

5、加强施工中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控。

五、施工阶段坝体相对密度的PDCA循环

1、现状调查及分析:

9月12日,我们进行了坝体填筑

区第1层和

区第1层的施工,碾压过程中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全过程跟班作业,按施工前预定的施工参数进行碾压,并对相关技术参数和施工操作做现场记录。

碾压结束后,对

区和

区进行相对密度检测,共10个测点,检查相对密度不合格点3个,并且还低于设计值的0.98,检查综合合格率70%,检查结果见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附表一)。

根据现场检测统计结果,小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不合格点主要集中在各区段的边缘地带,并确定了引起相对密度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如下:

人:

机械司机技术水平不过关,质量意识差,没有把边角地带碾压到;

材料:

砂料的含水量偏低,没有达到最佳含水量;

工艺:

碾压速度过快,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碾压速度进行碾压;

环境:

温差大,含水量不容易控制,影响施工。

 

人:

技术水平不过关,质量意识差

材料:

砂料的含水量偏低,没有达到最佳含水量

 

因果分析图

2、绘制影响因素饼状图

经过分析,确定了引起相对密度合格率偏低的各项因素,但为了找出主次因素,更准确、更有效地实施对策,QC小组决定绘制“影响因素饼状图”,得出各影响因素所占比例。

首先,绘制影响因素所占比例表:

影响因素所占比例表(表一)

3#

6#

8#

合计

所占比例(%)

备注

1

12

材料

3

33

工艺

2

22

环境

3

33

合计

4

2

3

9

100

然后,绘制影响因素饼状图:

其中:

1(紫色)表示——人2(红色)表示——材料

3(黄色)表示——工艺4(蓝色)表示——环境

通过饼状图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出,材料和环境是影响相对密度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工艺次之,而人的影响最小。

分清了主次,QC小组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决定重点对不同环境下的施工参数进行多次试验,得出多组参考值,希望对以后的施工能起到指导作用。

2、对策措施

根据对上述结果的调查及分析,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有了更深地了解,并制定了对策措施(见表二)。

 

对策措施表(表二)

项目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实施人

期限

机械司机技术水平不过关,质量意识差,没有把边角地带碾压到

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奖罚制度。

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王东

冯超

王腾

施工全过程

材料

砂料的含水量偏低,没有达到最佳含水量

上水时,将每一区段分离成更小的区段,并按碾压试验确定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的施工参数,均匀侵润坝料,进行动态管理

张飞

葛利

周至来

施工全过程

工艺

碾压速度过快

定期组织机械人员学习正确的施工方法

刘爱华

王路兵

施工全过程

环境

温差大,含水量不容易控制,影响施工

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做碾压试验,收集数据,合理组织安排施工

冯超

张飞

强辉

施工全过程

3、对策实施情况:

QC小组根据对策措施表逐项落实。

实施一:

项目经理王东同志进一步强调了各单位要对机械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要点讲解,并制定定期培训的制度,对新到的司机进行培训。

实施二:

由实验室张飞同志负责现场监督,对每一区段的含水量实施检测,确保接近最佳含水量。

实施三:

由各工队派遣现场负责人一名,负责现场机械的调度及监督,禁止机械司机不按规程操作。

实施四:

由质检部冯超同志、实验室张飞同志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经验的总结,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做碾压试验,收集数据,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具体的碾压试验过程如下:

①选址:

砂料碾压试验段应选择地形平坦,地基坚实的场地进行。

②测量放线:

在所选地段用钢尺量出试验段的方框,每块长10米,宽6米,分别标明段址编号,段间距5米作为非试验区,以满足停车和错车需要,并用白灰线标识,并用水准仪测出各试验段原地面高程,作出详细记录。

③施工工艺

填筑步骤:

将试验土样用装载机挖运至试验场地,倾倒在已撒好的白灰线内,采用T140推土机摊铺,技术员严格控制各试验段的虚铺厚度,不足处装载机随时补土,尽量控制在同一水平高度,并做好虚铺记录。

根据天气情况,现场检测含水量大小,调整含水量达到击实报告最佳含水率后,用试验料先在地基上铺压一层,压实到设计标准,将这一层作为基层,然后在其上进行第二层碾压试验。

方案实施:

采用逐步收敛法进行试验时,每次在一个试验场只变动一种参数,固定其他几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出该参数的适宜值,以此类推,最终确定出最佳虚铺厚度、碾压机械、最佳碾压速度及最佳含水量等施工参数。

试验段完成后,认真分析试验记录,用选定的适宜参数进行复核试验,申报试验成果及方案,编写试验报告,绘制不同铺料厚度时的干密度与碾压遍数曲线,确定填料施工参数和填筑标准。

根据以上成果,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最终确定合适的压实方法及施工参数(机械类型、机械参数、施工参数)。

4、实施效果

通过对坝体碾压施工质量的分析后,我们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定目标抓落实,争取在以后的碾压过程中相对密度合格率更进一步。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后,我们于9月18日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对坝体填筑

区第8层和

区第8层共10个点进行了检测,相对密度全部合格,检查综合合格率100%,在单元评定中评为优良,检查结果见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附表二)。

5、总结提高

在第二次的检查中,各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一次性检查综合合格率由70%提高到100%,说明各项措施得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六、PDCA循环实施效果

1、质量效果

经过PDCA循环后,坝体填筑的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以后的施工中,QC小组严格要求以适当的施工参数进行施工,努力控制各项不利因素的影响,数次检测中,各区段的相对密度一次性检查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2、经济效果

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避免了返工现象,避免了二次碾压的费用,加快了施工进度。

我们在开展QC小组活动的同时,狠抓工程的成本管理及现场管理,节约材料、杜绝浪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通过坝体碾压创优目标的实现,带动其他部位工程的创优,为我公司在树立了一流的企业形象。

业主及监理的多次好评,使我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我局以后在承揽此类砂料填筑坝工程奠定了基础。

4、其他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安全目标,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施工现场整洁,做到了文明施工,实现了无安全事故的目标。

锻炼了职工队伍,培养了一批熟练的技术骨干。

加强了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质量意识不断加强,为以后高质量工程的施工奠定了队伍和技术基础。

在砂料填筑坝施工中总结出一套施工方案,为公司以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七、经验教训

通过本段工程的施工及QC活动的开展,使我们深刻体会了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的深刻涵义,以科学的管理组织施工,以科学的态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的依据,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质量的万无一失。

2、在施工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从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3、建立实验段取得的技术参数及施工方法或借鉴其他单位好的施工方法及技术参数,根据土质、设备、人员、环境情况制定自己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4、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狠抓落实。

八、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1、由于经验不足,至使开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良好的施工时机,今后的施工中一定要加强“三检制度”,严把质量关,重视工程质量,决不能放松。

要虚心向其他单位学习经验,多方取经,积极开拓,勇于创新。

2、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管理施工,用务实的工作态度去对待每项工程、每个施工环节。

3、继续开展QC活动,经常进行QC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质量就是生命”为工作目标,以自己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力争QC小组活动全员化、经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抓质量的全员质量管理。

4、将开展QC小组活动与标准化工地建设、成本管理,贯标认证工作紧密连接在一起,提高工程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为公司综合指标再上一台阶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