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313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哆来咪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将学科性很强的美术学习知识点,转换为有趣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制作、绘画、游戏活动,注重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习得,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学情分析

中国古代的编钟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瑰宝。

大小渐次变化的青铜钟能敲击出不同音高产生优美的旋律。

本课活动一就是让学生利用编钟的原理制作一组简单的“水瓶琴”。

形状大小相等的小瓶子内装入逐渐变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颜色调匀。

这时七个小瓶中水量的多少借助渐次变化的有色水清晰地显现出来,并在敲击时发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还可敲出简单的旋律。

通过此学习活动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体验音高、形体、色彩渐次推移所产生的美感。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学习重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学习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哆来咪(活动一)

学习程序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

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

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

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水瓶琴及其他道具

哆来咪(活动二)

学习程序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

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

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

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

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学生作业    

1.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3.赏评拓展    

哆来咪(活动三)

学习程序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

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

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家乡古建筑

教材分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家乡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学情分析

本课为综合探索的单元课,涵盖的知识面很广,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但不能任意拓展,只需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作一般性的了解和把握。

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画画古建筑,用泥做一做仿古小建筑,获得感受体验,为往后进一步了解传承古建筑文化做准备。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画古建筑物地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学习重点: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学习难点:

体验并掌握画古建筑物地基本方法

学习准备:

绘画材料

学习程序

一、新课导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

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

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

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

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

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

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

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

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

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

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

亭柱(搓条)

塔窗(镂空)

桥面(压板)

屋顶(手捏) 

三、布置作业

1.师:

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

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把好主意告诉大家。

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

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

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2课家乡古建筑

A、画线条B、色彩描绘

(1)勾画外轮廓及比例。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

(2)从主要部分入手。

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3)线条明确,有疏密变化。

(2)涂色可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以色块为主,鲜明、对比强烈

 

第3课  小记者

教材分析

本课小记者选择以“小记者”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的、跨学科综合的学习活动中,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并融会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为基础,因此教学应建立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学生能全面参与体验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前调查

学习重点: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学习难点: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收集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

  信息汇整

  分享交流

  1.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

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

为什么喜欢它呢?

说说你的理由。

  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

  2.同学们能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

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能吸引读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

  图片

  图片欣赏

  认知领悟

  1.优秀图片新闻赏析

  

(1)《神舟五号成功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

  

(2)《抗洪卫士、钢铁长城》

  (3)《晨》

  引导学生围绕每_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

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吧!

  录像:

记者采访的一些工作花絮。

  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

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策划采访活动

  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

  报刊、网络等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报纸的版式,收集有自己喜欢看的版式的报纸。

  报纸及资料

  学习回顾

  点评上一课时的作品,从学生作品的题材、文字、图片几方面讲评。

  情境设置

  明确学习任务

  前面我们在课堂里了解到有关新闻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新闻素材。

前几天,老师听说学校的橱窗要更换内容了,我们把前面学习中创作的新闻作品在这堂课内用集体的智慧汇编成一份份手抄报,供全校同学欣赏,共同分享我们的成果、快乐,好吗?

  信息交流

  学生将带来的报纸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这一版式的原因,初步了解版式的构成、结构。

  1.个别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报纸在全班进行介绍。

  2.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报纸

  作品欣赏

  初步了解手

  抄报的基本

  组成部分

  展示历届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包括彩色、黑白、手工、电脑绘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在版面的位置:

刊名、文章版块、标题、内容、插图等。

  2.手抄报主题的确定:

呈现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如卫生保健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幻想、文化艺术、综合知识等。

  CAI课件

  尝试设计

  根据小组的素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每位同学尝试在纸上设计一份手抄报的版式草图,不需写文字,只要用线画出刊名、文章版块、内容、标题、插图的大致位置即可。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草稿,师生共同发现存在的问题。

  1.刊名的大小及位置。

2.文章版块的外形及组合。

3.插图的合理穿插。

  师生互动

  比较分析解决问题

  结合动画课件的互动演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尝试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加深了解手抄报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师随机示范演示)

  1.刊名:

  一般在报纸的上方醒目的位置,刊名的字体样式及粗细能直接吸引读者。

  2.文章版块:

  

(1)外形

  规则形、不规则形

  

(2)组合

  文章版块的大小穿插组合——版式和谐美观。

  文章版块不同外形的组合——版式活泼有变化。

  文章版块之间距离疏密得当——版式清晰明了。

  3.插图

  

(1)内容:

围绕文章的主题。

(2)大小位置:

不能喧宾夺主。

  CAI课件粉笔演示

  修改草图

  学生再设计

  1.小组合作,确定手抄报主题。

  2.整理采访记录及图片,补充相关素材,编辑文字、图片。

  3.选择最优版式进行设计制作表现。

  (如一课时不够,可延伸到下一课时或课后完成)

  学生作品

  交流评价

  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班级的橱窗中展览

  1.自评,小报的题材及版式。

  2.互评,自己或他人成功、不足之处。

  3.师评,学生参与的状况、任务达成等。

第4课  搭建框架

教材分析

搭建框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如书架、CD架、毛巾架等,其他还有古董架、画架、建筑架、货架等类型。

搭架子

本课搭架子立足于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搭架子为主题,巧妙地运用生活中常见棍、筷子等材料进行搭架子、做果篮的活动。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搭架子”的制作方法,要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趣味性、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学习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学习重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学习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学习方式:

尝试、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

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

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

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

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

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自主制作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

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

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搭架子(活动二)  

1师:

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

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

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

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

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

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

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

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

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

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

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

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

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第5课深浅变化

教材分析

《深浅变化》让学生感受和谐色给人的舒适魅力。

在同一幅画里,必须有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四年级的时候学过《色彩的冷与暖》,学生有了一定色彩知识。

那么,这一节课,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就是通过作品学习发现的色彩和谐之美,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学习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学习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学习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学习准备

绘画工具:

颜料、毛笔、铅笔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

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

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

(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

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五、板书设计

深浅变化

近深

远浅

课后反思:

 

第6课水墨动物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水墨用笔技法后的创造性的综合。

通过欣赏、感受、尝试水墨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并在神奇的墨色变化中找寻快乐。

对于培养学生笔墨表现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创作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主要教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并用中国画中的点厾法来画鱼。

尝试用水墨的国画语言对鱼进行造型的练习,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国画的造型手法,打消陌生感,并用简单、概括、富有变化的笔触传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