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399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docx

5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

案例五环球电讯--光速致富,光速破产

  在过去的数年间,耀眼的渔笼罩着美国环球电讯公司(GlobalCrossing)以及其公司的创始人加里·温尼克。

毋庸置疑,昔日的环球电讯公司绝对是美国工业界最富有实力的公司之一。

然而,当2002年1月28日,它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时,一切都改变了,美国电信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例,曾经的电信巨人形同一堆垃圾。

历时5年,投资150亿美元,建立起全国高速互联网和电话线的美国环球电讯公司成立于1997年。

总部设在美国百慕大地区的汉弥尔顿。

在公司总裁温尼克的领导下,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建造着全球光纤网络。

连接美国与外界的光缆中有五分之一由环球电讯公司控制下的海底光纤网络提供。

其全球网络建设连接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光纤网络总长达161600公里,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全球1000多家通讯公司、300多家因特网服务公司和万个企业是其客户。

该公司曾在世纪90年代末领导全球高速通信网络建设风潮。

但不幸的是,因全球电话和数据服务需求下降,宽带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环球电讯公司最终陷入了财政困境。

在完成建设的同时,5年的经营不但没有赢利,反而亏损了约70亿美元。

在破产申请书记载该公司资产有224.4亿美元,使得债务123.9亿美元。

若以资产高低排名,环球电讯的破产名列全球破产史第四名,仅次于2002年安然破产案、1987年的德士古破产案以及1988年美洲金融公司破产案。

跨国电信巨头轰然倒地,成为全球电信行业待续不景气的第一件"祭品"。

  

  一、温尼克的发迹史

  加里·温尼克创办了环球电讯,他同时也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温尼克在投资界一向被认为是个机会主义者,他曾是20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的得力助手,米尔肯入狱后才另起炉灶。

  温尼克有做电信的天份。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温尼克在DrexelBurnhamLambert有名的"X"形办公桌后磨炼了那种以冷静的口吻给人以热血沸腾的计划的才能,在DrexelBurnhamLambert,迈克尔·米尔肯和垃圾股票重塑了公司的形象。

在温尼克开始投资美国著名通讯公司MCI前身早期,1985他离开DrexelBurnhamLambert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合伙人的事业,但是同DrexelBurnhamLambert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的买卖都不是太成功,包括一个夭折的准备收购WesternUnion的买卖,尽管这笔生意是有利可图的。

在后来DrexelBurnhamLambert垮台的调查中,他同米尔肯的关系也逐渐破裂,他的投资公司--太平洋公司在贝弗利山庄一直是个小角色。

  温尼克很早也很偶然同电信结缘。

他的童年是在纽约长岛度过的,AT&T财政官克拉伦斯·麦凯的一栋别墅就在他家附近。

在投入1500万美元给第一条价值7500万美元的海底电缆之前,温尼克看到了一盘关于如何铺设海底电缆的录像带,他深受鼓舞,于是花费了12000美元制作了第二盘录像带向同样有陌生感的投资者推荐。

  在1996年圣诞节来临前夕,命运之神开始敲门。

温尼克鼓励他的一个合伙人戴维德·李去和AT&T讨论可能合作的生意。

温尼克说,我知道当时他们正是一团糟,我想也许董事会上能有一些奇思妙想会成为很好的机会。

  李返回时带来了一个惊人消息,AT&T支持建一个连接美国和欧洲的海底电缆,大约耗资7.5亿美元,如果温尼克和其他合伙人可以筹措到这么多现金,那么,机会就在面前。

温尼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疯了。

但是他又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因为海底电缆容量已经进入瓶颈状态,而且对一个40年处于低潮的行业,显然突破会带来一系列更多好处。

宽带业务在跨越国界时已经变得惊人地官僚化,尽管近几年因为全球放松管制,光纤容量的巨大增长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跨大陆通信需求增加,情况已经有所变化。

  以前建成的10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是一群电信公司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的结果,绝大多数是垄断经营,这样可以确保购买建成的电缆的全部容量。

1996年,又有75家公司都有着关于费用、容量和铺设权利的不同算盘,环球电讯的总裁戴维德·李因此说,这是一桩和"联合国"做的生意。

  当然,作为承担销售的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还是有实际好处的。

但除了好处之外,这是一个有风险的生意。

加拿大皇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家,曾在环球电讯的资金注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迪恩·科勒说,他们建起了电缆,顾客一定会来吗?

  温尼克很快认识到他和AT&T对这桩生意有着相同的兴趣,他想大把大把赚钱,AT&T想出售他的海底电缆铺设业务,如果能够展示一下公司是有收入的将会很好,而这样就要求找到一个顾客。

所以当AT&T想卖掉的一个水下电缆公司并需要买方做出快速反应时,温尼克最早筹到了钱。

  像许多90年代的财富工厂一样,环球电讯是一个有各种潜在风险的网络游戏,它也是一个到处都是聪明人的地方,能够对一个好的思想迅速做出反应,但和绝大多数思想价值大于产品价值的互联网游戏不一样的是,环球电讯有收入,甚至在运营的第一年有赢利,但这里要说的赢利是在把1390万美元(以股票的形式)一次性支付给温尼克和他的朋友之前。

  温尼克在无眠夜里大汗淋漓,他发现自己闯入了一个孤岛世界,他一点都不懂这个业务。

温尼克说,在他第一次同电信商们讨论时,一个欧洲电信业的巨人总裁对他说,我们不需要你。

更坏的是,他的准顾客也有足够的能力干掉他。

AT&T和英国通信公司可以在下个月建起一条电缆,你就可以阅读到宪章(指破产法律)的故事了。

但这种可怕情形出现的前提是,它必须像温尼克的速度一样快。

到1997年3月,仅仅是生意谈成三个月后,他和他的团队就筹集到了全部的7.5亿美元,电缆在14个月内建成,只用了1996年75家公司建起的电缆一半的时间,这就使得他有足够的资本和对手打价格大战。

  关键时刻在1997年10月来临,温尼克在纽约东海岸的Marriott召集诸多行业总裁宣布价格。

当时的市价是一圈2000万美元,一个线圈足以支持在每秒处理155兆位的信息,温尼克说他只要价800万美元。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这个价格有多便宜,就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每个线圈同时处理2400个谈话,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运营一个语音线圈的花费是3300美元。

把线圈打开,24小时运转,一个小时电话收费38美分,一年这条线路可以支付自己的费用。

  查一下自己的国际电信账单,你打到英国去的每分钟电话费几乎都超过1美分,当然电信公司学要支付垄断运营商两端的切换费用和加入电缆费。

但这道数学题可以告诉你在有线世界远距离通话有多大的降价空间。

  Marriott会议仅仅是一个序曲,环球电讯甚至至今没有起草销售合同,出席者当场在附近一个房间排成队,要求购买容量权。

"我当时应该怎么做?

"温尼克说,"回家》我拥有7.35亿美元,没有合同这些生意也要做,我们最后鼓足了勇气。

"他给公司律师打电话,他说:

"我咨询了10个律师,20个合伙人,弄出了一些类似合同的东西。

"

  这次会议的结果,环球电讯收回了接近一半的投资,但还只是仅仅不到10%的容量被卖出。

温尼克就在那时知道一切开始运营了,他说:

"他们开始购买,我开始做梦。

"在一个满是顾客的房间里,温尼克背对着人群,把一张纸贴上墙上,描绘了使用新的电话电缆世界草图,那张草图后来成为公司的战略计划。

  想像这个数字:

温尼克要了一个惊人的低价,但还是他成本的4倍。

年终他们又宣布一个新的电缆项目开工,是从纽约到维京群岛。

随后,一条沿着西海岸通过巴拿马到圣克鲁瓦的电缆也开始建设,然后是跨太平洋电缆、欧洲的一个陆地电缆、拉美的电缆,又是一条跨大西洋电缆,公司开始在运气的基础上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

温尼克也许成为这个行业的新贵,但他发现这个行业在几十年的禁锢后,开始青睐后来者。

每年,新的光纤可以传载的信息数量是以前的两倍,而且这种可能性看不到尽头。

资金原本就不充足,建成的电缆提供者惊恐地发现他们的海底电缆在迅速贬值。

  温尼克理解这一切,他还懂更多的东西:

传统的定价体系,全球远距离通信业的价格并不反映技术的实际。

一旦系统到位,从纽约打到尼斯并不比纽约打到纽瓦克多花多少钱。

也许下一步需要外来者解决这个问题,Wizened电信公司的专家们知道电话就像是坐火车的乘客,他们被许多垄断的运营者愚弄,每个人都加上自己的费用。

温尼克认为肯定有一天这种无效性将会暴露出来,而且将会穿越国界。

一旦你拥有无拘无束的网络,优惠的价格不再仅仅是有竞争力的,它可以推动商业增长,电话业务,用经济属性来讲,是高度价格弹性的。

  ITXC的总裁埃佛林说:

"还从来没有过跨大洲宽带不会立即塞满的。

"除了价格,还有法律问题。

MetcalfesLaw认为,互联网的有用性随着连接在它上面的人数而成几何级数增长,一个连接了100万PC的互联网相当于一个基数,连接了1000万的就是这个基数的100倍。

  为了能够迅速领先,温尼克聚集了一大批大腕级人物,他们在一年时间里迅速致富。

斯凯伦1998年4月从摩托罗拉三个最重要的位置之一退出,到环球电讯做总裁。

詹姆斯·戈顿是一家大公司的合伙人,他接到温尼克的电话,很快成为总顾问,并且和丹·考斯一起做首席财务官。

还有托马斯·凯西,一个猎头公司找到了罗伯特·安南泽塔,他创立了Teleport,在1998年以1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T&T,并且成为AT&T的一个首席运营官。

1999年2月的一个周末,安南泽塔和温尼克会谈后,成为环球电讯的新总裁。

安南泽塔也喜欢以光子的速度工作,上任17天,决定要购买Frontier。

安南泽塔打算迅速超越把整个容量便宜地卖给其他运营商的阶段,他不仅仅是想要美分,他想要的是10倍的财富,这意味他要把AT&T和英国电信的黄油面包市场分一块。

"我们已经有了两年的基础,而且我们的脚步会越来越快。

"在1999年安南泽塔曾吹嘘说。

  环球电讯公司是全球首家私营的海缆业者,自行筹资在全球布建海缆,提供国际主要城市点对点的通讯服务。

温尼克以"一个地球,一个网络"的企业目标,全速拓展环球电讯公司。

在1999年全球电讯及互联网投资热潮下,公司高峰时市值曾一度高达800亿美元。

  环球电讯曾吸引了许多商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成为它的投资人,包括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麦克奥利弗(TerryMeAuliffe)(已经出售所持有的股票)以及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老布什1999年在东京向环球电讯客户发布一次演讲,获得该公司价值8万美元的股票。

其他投资人还包括纽约的Tisch家族,阿科石油公司的前任董事会主席库克及美国共和党的一位著名筹款人。

  

  二、以光速致富

  环球电讯公司是一家专门向业务提供商出售宽带的全球网络公司,最早是依靠建设海缆系统发展起来的。

成立之初,环球电讯的目的是建设、运营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综合全球网络系统,以满足电信业对高可靠性、高质量海底传输容量的需求。

这一时期,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电信业务提供商出售宽带,被称为"运营公司的运营公司"。

环球电讯与Cable&Wireless签署了1亿美元的合同,向其提供欧洲地区建网使用的"暗光纤"。

在欧洲,德国电信、Telia&AB、Swisscom等长途公司都是环球电讯的用户。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环球电讯在建设网络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包括DWDM和自愈环结构。

性能良好、具有大量宽带的网络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宽带,随时升级网络,这就避免了运营公司预测容量需求的不确定性,节约了大量建设基础设施的成本;其次,环球电讯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在网络上推出了一站购齐(one-stopshopping)业务,其网络运行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网络性能,接收用户需求;另外,环球电讯为用户提供了极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多种价格等级保证了用户最大的购买灵活性。

所有这些,使环球电讯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到1999年2月,环球电讯已经签订了10.52亿美元的宽带合同,1999年第一季度,公司总销售额1.78亿美元、业务收益9500万美元。

温尼克所持有的电讯股份市值亦水涨船高,暴升至50多亿美元,并因此名列《福布斯》1999年富豪榜68位。

而1999年4月这期《福布斯》的封面故事便以他为主角,标题是《以光速致富》,报道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用最短时间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温尼克最早一笔横财是在1999年6月得到的。

一个地区性的贝尔公司--USWest答应把自己出售给环球电讯,后来因为奎斯特电信公司要收购它,它便违约退出最初交易。

作为惩罚,USWest被要求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环球10%的股票。

当时持有1亿股票特卖权的温尼克,以62.7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他5.6%的股票,他因此赚了3.5亿美元。

  1999年,环球电讯的市值是200亿美元。

如果它如期将美国第五大长途电信公司Frontier并购,这个数字将变成300亿美元。

1999年9月,环球电讯成功完成了对Frontier的收购,从而迈出了走向电信巨头的第一步。

  只有两年历史的环球电讯电信公司,在1999年2月之前,并不引人注目。

直到环球电讯任命AT&T的经理RobertAnnunziata为公司的CEO以后,公司承诺将花费500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用于升级网络和建设用户基础设施,以抗衡AT&T、MCI、WorldCom和Sprint等电信巨头。

Annunziata第一个大的行动是在1999年3月17日宣布斥资112亿美元购买全美第五长途电信公司Frontier。

Frontier是美国在Internet业务和综合通信方面领先的一家电信公司,拥有16000英里的光纤网络。

两家公司合并后,产生了全球第一个基于IP的光纤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长途电话、本地电话、会议电视等全球综合业务。

该网络全长达71000路由英里,超过100万光纤英里,为世界范围内19个国家的159个城市提供高速的宽带连接。

  这次合并,在环球电讯的全球网络中增加了北美部分,使其在美国本土站稳了脚跟,从而有了强大的基础去实现在欧洲、日本、中北美地区建设IP光纤网的发展战略。

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合并后能够更好地满足对宽带的大量需求,处理互联网、数据、语音和图像的传输。

Frontier的加入,标志着环球电讯启动了住宅和商业用户提供全球零售业务的策略。

面对着价值4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环球电讯和Frontier将在网络合并、业务综合、支持系统统一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新公司在全球互联网业务中将占据领先地位。

环球电讯最想做的就是完善它刚具雏形的海底光纤电缆,同全球的电信巨人一拼高低。

在当时仅有一条电缆的基础上,两年内建成71000英里的高速度光纤,连接19个国家的159个城市,占领世界电信市场85%的份额。

这些网络分布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它们将同Frontier的20000英里的地下电缆相连接。

  1999年5月17日,环球电讯宣布将与USWest进行价值370亿美元的合并,此举又会在环球电讯的全球网络中增加贝尔公司的本地网络,包括美国中西部14个州的2500万用户。

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115000路由英里、超过280万光纤英里的网络,连接全球19个国家的185个主要城市。

该网络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以数据通信为中心的网络,能够通过统一的无缝网络为用户提供本地、长途和互联网接入业务。

环球电讯与USWest合并后,新公司仍叫环球电讯,总部设在纽约,合并工作计划2000年下半年完成。

两家公司宣称此次交易是"公平的合并",其股份各占50%,22名董事会成员由双方各出10名,加上共同指定的2名成员组成,合并后公司的CEO由两家公司的CEO共同担任。

  根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环球电讯、Frontier和USWest三家公司的总销售额为150亿美元,业务收益62亿美元,员工总数63000人。

有关分析指出,此次环球电讯和USWest合并后的综合年收入为170亿美元,市场价值高达750亿美元,将成为美国最大电话公司AT&T和WorldCom名副其实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目前,用户对电信公司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是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具备所有的优势条件。

环球电讯和USWest的合并是优势互补,一家技术先进、用户较少;另一家技术相对落后、拥有大量用户。

通过合并,公司在规模和业务范围上充分地满足了全球竞争的需求。

  USWest曾被嘲弄地称为"羊和牛"的运营者,因为其运营范围绝大部分在乡村,在开展先进业务,包括应用主机、分布式高速缓存器、专门的数据业务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运营者。

但USWest同样有其优势,它是美国最大的高速DSL业务的提供者,拥有超过40个城市的35000用户。

在整个服务范围内为超过600万家庭和商业用户铺设了配线和接入复用器。

环球电讯的CEOAnnunziata预测2000年底新公司将有10万DSL用户。

  另外,原Frontier的基于IP的DWDM网络能够支持OC-192的高速传输,可以方便地将USWest的业务选路到环球电讯的全球通信网络中。

原Frontier的GlobalCenter单元可以为小型和中型用户提供Web主机和应用主机业务。

环球电讯正在建设一系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数据中心,希望将主机业务推广到全球。

对于USWest来说,这是一项极具市场潜力的业务,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计划建立12个主机和发布中心,届时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机业务提供者之一,估计主机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超过100%。

  虽然环球电讯与USWest的合并有很多优势,但是电信市场瞬息万变。

就在USWest决定接受购并的时候,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美国另一家新兴的长途公司Qwest横刀夺爱,决定出巨资竞争购买USWest。

USWest的董事会分别与环球电讯和Qwest接触,以求找到更适合今后发展的合作伙伴,卖到更好的价钱。

这次在IT业引起了极大轰动的公司购并风波虽然最终以环球电讯撤回对USWest的购并为结局,但环球电讯却让AT&T、MCI、Sprint等电信巨头不得不侧目以视。

  环球电讯公司以光速致富源于其独到的发展策略。

  首先是其市场策略。

通过对环球电讯与USWest、Frontier合并的分析,可以看到环球电讯走了一条与WorldCom极其相似的发展道路。

与MCI合并后的MCIWorldCom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占据了互联网市场第一的位置,1999年10月6日,MCIWorldCom又同排名第三的Sprint公司宣布了129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

环球电讯并非是唯一一个想赶超AT&T和WorldCom的公司,包括Qwest和Level,三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但他们选择了建设网络的道路,而不是购买网络。

环球电讯极具魄力的一系列合并计划使自己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真正能够与AT&T和WorldCom相抗衡。

  1999年10月6日,MCIWorldCom和Sprint宣布合并,但为了得到管制机构的批准需要卖掉一些业务部门。

10月7日,环球电讯的领导人表示愿意购买这些部门,特别是互联网和数据业务部。

10月8日,决心进军美国的德国电信在未能购买到Sprint公司后,它表示有兴趣与环球电讯公司合并。

仅此两天,其股票价格就上涨了28个百分点,成为市场上最活跃的一支股票。

  另外是技术策略。

环球电讯建设全球网络的进程将有助于同MCIWorldCom-Sprint竞争,目前它已经拥有了13000英里的北美光纤网(以前是Frontier的网络),计划到年底完成新铺设的7000英里美国东南部光纤网、13个欧洲城市网、日本东京到名古屋到大阪的1000英里光纤网络。

而且,环球电讯收购英国Racal电信后,拥有Racal电信在英国的7300路由英里光纤、OC-48DWDM核心网、SDH本地接入网、350POPS、20个ATM交换机、4个AXE-10语音交换机和英国最大的X25网。

  环球电讯正积极推进其IPoverDWDM网络的发展。

1999年11月,环球电讯进行了IPoverDWDM的现场测试,该测试在芝加哥和克利夫兰间进行,使用的是Pirelli公司的混合波超密集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和朗讯科技NX6400多太比特交换路由器。

朗讯科技NX6400交换路由器计划1999年底投入商用。

环球电讯计划到2000年一季度完成IPoverDWDM网络升级,上半年全面投入商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业务策略。

以前,环球电讯被称为"运营者的运营者",主要向电信业务运营者提供宽带租用和销售业务。

现在其调整了业务策略,不但面向运营者而且将面向住宅和商业用户,提供全球零售业务,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

  

  三、空芯光纤梦

  一个又一个公司梦想着用跨洲跨海的光纤电缆传输网络数据和电话来迅速致富,但顾客飞奔而至充满光纤高速路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空线太多了。

  环球电讯1999年唯一在运营的是由AT&T建起的跨大西洋电缆。

8根玻璃光束不及一根头发粗,放在一个软管里,从纽约的布鲁克林穿越大西洋底到达英国,经过德国,又返回(这个线圈信息提供即时备份)。

这些光缆可以传载10条以前电话电缆传载的信息。

先锋顾问公司的分析家鲁迪说,这些光缆每秒运行的容量足以在一小时左右传送所有国会图书馆的打印信息。

尽管它是一个惊人的革新,但其效益却几乎微不足道。

  技术专家乔治·吉尔德说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本土的主干线容量增长了2000倍,但海底仅是42倍。

虽然欧洲和亚洲的互联网使用率在迅速上升,国际网上交通在膨胀。

  撕开会计的美丽面纱,你就会发现环球电讯在一年左右筹集到7500万美元,其中绝大多数是负债资金。

把它投入到了建设中去而且不断追加投入,但仅仅卖出其中一部分。

接着它又投资45亿美元在类似的工程上。

这些钱以很好的理由被扔到了地球上最大的无底洞--海洋里,已经有几百条电缆躺在那里,他们都是在准备长期使用的基础上建成的,但被证明使用率可笑的低。

环球电讯一度十分伟大的想法--运营商买卖纤维网络未来的登录权以满足预期的客户需要--变成了以自己奇特的方式记账满足自己的相互交换。

  2002年1月28日,环球电讯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破产申请宣布的第二天,《洛杉矶时报》说有一封告密信件,它来自环球电讯前财务副总裁罗伊·奥少弗森,他在2001年8月给公司其他的的高级助理写信说,公司在民奎斯特等公司的交易中不适当地夸大了销售收入。

此信的内容由奥洛弗森的律师布莱恩·莱萨特公之于众。

  据奥洛弗森的说法,环球电讯与奎斯特电讯公司在去年头两个季度交换了1亿美元的容量。

奎斯特本来是和环球电讯一样的长途网络运营商,它在1999年用它飙升的股票购买了贝尔公司的地区性公司"美国西部",从而转变成一家重要的本地电话公司。

虽然环球电讯与奎斯特使用的是同一家会计事务所安达信(安达信因为安然破产案正接受调查),但是记账方面却不一样。

莱萨特说,在一些交易中,环球电讯和它的交易方互相签发同等金额的支票,使彼此可以利用这一过程增加收入。

在其他的交易中可能没有现金过手。

  环球电讯的发言人说:

"这在电讯行业很平常,运营上互相购买容量,为的是在别人有线路或是容量的地区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

这就是我们和奎斯特的关系。

"环球电讯说奥洛弗森想从公司捞钱,莱萨特则反驳说,公司正在对自己的客户进行"诽谤运动"。

环球电讯确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要求公司提供与奥洛弗森投诉有关的文件。

  2002年2月11日,对环球电讯的调查范围扩大,奎斯特公司说它已经收到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传票。

"我们正在配合对环球电讯的调查,而不是针对我们的调查。

"奎斯特发言人说,"我们认为我们在这些交易中是清白的。

"事实上,奎斯特在近几个月已经因为对这些交易的使用而接受金融分析师的详细调查,奎斯特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要求后,其股票下跌了2.5%,降至9.36美元。

在欧洲,英国的电缆及无线公司,荷兰的KPNQWest也受到同样压力,投资者质疑他们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