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476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docx

C3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PHB145

箱涵备用C30W6F150(泵送)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TJ4-4XHBYHPHB-2011-01)

一、配合比设计

该配合比用于南水北调天津干线TJ4-4标箱涵混凝土施工。

工地拌合方法为机械拌合。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配料系统为自动计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3、《水工砼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

4、《砼用水标准》JGJ63-2006

5、《水工砼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6、《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44-2001

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8、《水工砼试验规程》SL352-2006

9、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4标施工技术要求(水工部分)

10、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标准《预防砼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2005年

三、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

1、使用部位:

底板、侧墙及顶板

2、工地捣实方法:

机械

3、要求坍落度:

180~200mm

4、设计强度等级:

C30

5、混凝土保证率:

95%

6、试配强度:

37.4MPa

7、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1)混凝土抗冻:

F150

(2)混凝土抗渗:

W6

(3)单方混凝土总碱含量:

≤2.5kg/m3

四、原材料使用情况

1、水泥:

XXP.O42.5级水泥P·O?

2、细骨料:

中易水中砂

3、粗骨料:

易县半壁店人工碎石5~20mm。

和20~40mm?

4、水:

饮用水

5、粉煤灰:

XXⅡ级灰

6、矿渣粉:

XXS95

7、外加剂:

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KDNOF-2减水剂、KDSF引气剂

原材料品质指标见原材料检测结果

五、设计步骤

保证率和概率度系数关系表

保证率

P(%)

65.5

69.2

72.5

75.8

78.8

80.0

82.9

85.0

90.0

93.3

95.0

97.7

99.9

概率度系数

t

0.40

0.50

0.60

0.70

0.80

0.84

0.95

1.04

1.28

1.50

1.65

2.0

3.0

 

标准差σ值 

混凝土强度

标准值

≤C9015

C9020~C9025

C9030~C9035

C9040~C9045

≥C9050

σ(90d)MPa

3.5

4.0

4.5

5.0

5.5

5.1.1、fcu,c=(fcu,k+1.645×σ)*1.0=(30+1.645*4.5)*1.0=37.4MPa

5.1.2、W/J=(αa·fce)/(fcu,c+αa·αb·fce)=(0.46*50.9)/(37.4+0.46*0.07*50.9)=0.60(取0.40)

5.1.3、用水量取196kg/m3,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

W=197㎏×(1-0.214)=155㎏/m3

5.1.4、胶凝材料

J=155/0.40=388㎏/m3

外掺料等量代换:

粉煤灰取20%,矿渣粉取30%。

水泥为194kg/m3粉煤灰为78kg/m3矿渣粉为116kg/m3

即C+F+P=194+78+116=388㎏/m3

5.1.5、外加剂用量(kg/m3)

W减=(C+F+P)*0.8%=388*0.8%=3.104㎏/m3

W引=(C+F+P)*0.007%=388*0.007%=0.02716㎏/m3

5.1.6、粗、细骨料用料:

砂率Sp=40%,设定混凝土容量为2420kg/m3

S=(2420-388-155-3.104-0.02716)×0.40=750㎏/m3

G=2420-388-155-3.104-0.02716-750=1124㎏/m3

计算理论配合比为(C+F+P):

S:

G:

W:

外加剂=(194+78+116):

750:

1124:

155:

3.104:

0.02716,

根据原材料检测指标计算其总碱含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见计算单),经试拌拌合物性能满足要求。

六、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如下:

6.1.1、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较好

6.1.2、混凝土拌合物棍度:

6.1.3、混凝土拌合物含砂情况:

6.1.4、混凝土拌合物密水情况:

6.1.5、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

出机坍落度197㎜,停放20min坍落度173㎜,损失:

24mm;

6.1.6、实测含气量:

4.9

6.1.7、混凝土初凝时间:

11h20min,混凝土终凝时间:

14h15min。

6.1.8、拌合物表观密度:

2416kg/m3

七、试件成型情况:

7.1.1、抗压强度:

7d、28d、各一组

7.1.2混凝土抗冻:

28d一组

7.1.3混凝土抗渗:

28d一组

八、混凝土力学性能

8.1.1、抗压强度:

7d强度为27.3MPa达到试配强度73%;

28d强度为40.5MPa达到试配强度108%

九、混凝土耐久性性能

9.1.1、混凝土抗冻(外委):

9.1.2、混凝土抗渗均大于:

>0.7MPa(一次加压法)

十、选定理论配合比为(kg/m3)

(C+F+P):

S:

G:

W:

W减:

W引=(194+78+116):

750:

1124:

155:

3.104:

0.02716,

 

中水四局TJ4-4标廊坊试验室

2011年3月23日

 

箱涵备用C30W6F150(常态)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TJ4-4XHBYHPHB-2011-02)

一、配合比设计

该配合比用于南水北调天津干线TJ4-4标箱涵混凝土施工。

工地拌合方法为机械拌合。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配料系统为自动计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布料机入仓。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3、《水工砼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

4、《砼用水标准》JGJ63-2006

5、《水工砼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6、《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44-2001

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8、《水工砼试验规程》SL352-2006

9、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廊坊市段工程TJ4-4标施工技术要求(水工部分)

10、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标准《预防砼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2005年

三、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

1、使用部位:

底板、侧墙及顶板

2、工地捣实方法:

机械

3、要求坍落度:

80~100mm

4、设计强度等级:

C30

5、混凝土保证率:

95%

6、试配强度:

37.4MPa

7、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1)混凝土抗冻:

F150

(2)混凝土抗渗:

W6

(3)单方混凝土总碱含量:

≤2.5kg/m3

四、原材料使用情况

1、水泥:

XXP.O42.5级水泥

2、细骨料:

中易水中砂

3、粗骨料:

易县半壁店人工碎石5~20mm。

4、水:

饮用水

5、粉煤灰:

XXⅡ级灰

6、矿渣粉:

XXS95

7、外加剂:

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KDNOF-2减水剂、KDSF引气剂

原材料品质指标见原材料检测结果

五、设计步骤

保证率和概率度系数关系表

保证率

P(%)

65.5

69.2

72.5

75.8

78.8

80.0

82.9

85.0

90.0

93.3

95.0

97.7

99.9

概率度系数

t

0.40

0.50

0.60

0.70

0.80

0.84

0.95

1.04

1.28

1.50

1.65

2.0

3.0

 

标准差σ值 

混凝土强度

标准值

≤C9015

C9020~C9025

C9030~C9035

C9040~C9045

≥C9050

σ(90d)MPa

3.5

4.0

4.5

5.0

5.5

5.1.1、fcu,c=(fcu,k+1.645×σ)*1.0=(30+1.645*4.5)*1.0=37.4MPa

5.1.2、W/J=(αa·fce)/(fcu,c+αa·αb·fce)=(0.46*50.9)/(37.4+0.46*0.07*50.9)=0.60(取0.40)

5.1.3、用水量取196kg/m3,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

W=178㎏×(1-0.214)=140㎏/m3

5.1.4、胶凝材料

J=140/0.40=350㎏/m3

外掺料等量代换:

粉煤灰取20%,矿渣粉取30%。

水泥为175kg/m3粉煤灰为70kg/m3矿渣粉为105kg/m3

即C+F+P=175+70+105=350㎏/m3

5.1.5、外加剂用量(kg/m3)

W减=(C+F+P)*0.7%=350*0.7%=2.45㎏/m3

W引=(C+F+P)*0.0065%=350*0.007%=0.02275㎏/m3

5.1.6、粗、细骨料用料:

砂率Sp=36%,设定混凝土容量为2420kg/m3

S=(2420-350-140-2.45-0.02275)×0.36=694㎏/m3

G=2420-350-140-2.45-0.02275-694=1234㎏/m3

计算理论配合比为(C+F+P):

S:

G:

W:

外加剂=(175+70+105):

694:

1234:

140:

2.45:

0.02275,

根据原材料检测指标计算其总碱含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见计算单),经试拌拌合物性能满足要求。

六、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如下:

6.1.1、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较好

6.1.2、混凝土拌合物棍度:

6.1.3、混凝土拌合物含砂情况:

6.1.4、混凝土拌合物密水情况:

6.1.5、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

出机坍落度110㎜,停放20min坍落度75㎜,损失:

35mm;

6.1.6、实测含气量:

5.1

6.1.7、混凝土初凝时间:

10h05min,混凝土终凝时间:

12h45min。

6.1.8、拌合物表观密度:

2423kg/m3

七、试件成型情况:

7.1.1、抗压强度:

7d、28d、各一组

7.1.2混凝土抗冻:

28d一组

7.1.3混凝土抗渗:

28d一组

八、混凝土力学性能

8.1.1、抗压强度:

7d强度为26.7MPa达到试配强度71%;

28d强度为41.6MPa达到试配强度111%

九、混凝土耐久性性能

9.1.1、混凝土抗冻(外委):

9.1.2、混凝土抗渗均大于:

>0.7MPa(一次加压法)

十、选定理论配合比为(kg/m3)

(C+F+P):

S:

G:

W:

W减:

W引=(175+70+105):

694:

1234:

140:

2.45:

0.02275

 

中水四局TJ4-4标廊坊试验室

2011年3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