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569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昌平区2014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2014.6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巢穴xué翘首qiáo因地制宜yí

B.鸟瞰kàn单薄bó自给自足ɡěi

C.驳斥bó订正dīng贻笑大方(yí)

D.逮捕dài胆怯què满载而归(zài)

2.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工作中,我们不能____,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所取得的成就。

②经过艰苦的高强度的新兵训练,这些被冠上“骄娇”标签的90后新兵们,不仅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可谓____。

90后新兵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子弟兵优良的风貌。

A.①句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句填“精雕细刻”

B.①句填“斤斤计较”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C.①句填“斤斤计较”②句填“精雕细刻”

D.①句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杭州岳庙内的松柏威严高大,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如果能言,它们将告诉我们多少人间的故事;即使缄言,__①__。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多少人事成了过眼云烟,只有这些树,依旧碧绿苍翠,根深叶茂。

__②__。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圣明的智者。

A.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

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

B.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

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

C.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经历磨难的痛苦

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

D.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经历磨难的痛苦

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智取生辰纲》——吴承恩——《水浒》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嫦娥驾临“广寒宫”,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距月球15公里的高度开始落月。

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6个阶段的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着陆点。

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后,身披五星红旗的嫦娥终于落月驾临“广寒宫”。

这38万公里的距离,它一头是地,另一头是月。

一头是梦想,另一头是现实。

这38万公里的距离,它一头是古,另一头是今。

这一天,中国走过了梦与现实,这一天,中国走过了古与今,华夏儿女守望了千年的“登月梦”,这一刻终于得以实现。

A.嫦娥完成中国梦B.中国实现“登月梦”

C.嫦娥连接古与今D.华夏守望“登月梦”

7.下面四幅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帮助别人,不要在乎结果。

B.作为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C.发现错误,要及时承认并纠正。

D.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二)填空(共10分)

8.

(1)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表现作者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9.名言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名言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名言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名言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名言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名言均出自①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该部著作首创②体。

《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其中所选名言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③”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10-12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③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④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⑤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共2分)

(1)立有间间:

_________

(2)君之病在肌肤之:

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共4分)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

____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

_________

12.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读,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其补充完整。

(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④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共4分)

本文以时间为序,写了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

扁鹊曾三次主动请求为桓公治病,但都因桓公主观地认为“①”和“②”,一再拒绝治疗,而贻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桓公终因病入骨髓而亡。

由此看出桓公③和④的态度,是导致桓公遂死的根本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薄暮下的刀锋》,完成13—15题。

(共18分)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

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

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

“磨剪子磨刀不?

”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

“磨。

②我住一楼,很快就又走出门来。

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

③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不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

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

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

“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

”我说:

“这怎么可能?

”他说:

“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

”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④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

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

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

“干吗不用砂轮?

”他憨然一笑,说:

“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

”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

“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

”他说:

“论件数,一把4块。

”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

我看到他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

“就依你。

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

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

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

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

“差不多就行了。

”他说:

“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⑥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

⑦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

“还是一把合金做的。

”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

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⑧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

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⑨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

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

”我说。

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

“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⑩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不禁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

“磨剪子来——戗菜刀——”

⑾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

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

我说:

“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

”他说:

“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

”我说:

“不是有路灯吗?

”他说:

“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

”便仓皇离开。

 ⑿最先来到的是县中张老师。

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

听完叙述,他感叹道:

“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小人物能够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⑿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

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摘自《读者》2013年第8 期,有删改)

13.阅读文章③—⑾,请你梳理文章情节。

(每空三个字)(4分)

(①)—开刀刃—(②)—再磨刀—(③)—(④)

14.

(1)阅读文章,请你分别说说第⑦段和⑩段中的两个“不禁”的原因。

(4分)

答:

     

(2)阅读文章,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3分)

答:

     

15.结合文章第④段的内容,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把磨刀人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的。

(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18题。

(共9分)

文段一

古人类活动的范围十分狭小,只能凭直觉认识世界,看到自己眼前的地面平坦,就以为整个大地是平坦的。

因此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通过观测月食等活动,开始有了地球是球体的想法,再后来,麦哲伦率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又提供了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新证据。

现在,人造地球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地球确实是个球体。

而且这个球体巨大无比,人们很难直接看到它的全貌。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上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级的经线和与赤道平行的大小不等的纬线。

以赤道为界,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的纬线称作北纬,赤道以南的纬线称作南纬。

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赤道纬度为“0”,从赤道向两级纬度越来越高。

南北纬各分为九十度。

通常情况下,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北半球,南方比北方纬度低,因此南方比北方气温高,而在南半球,则恰恰相反。

文段二

我国位于北半球,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由于海陆之间强大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我国中东部地区为季风区,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分为南方和北方。

每到夏季,暖湿的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南向北推进,然而季风活动并不稳定,当夏季风势力太强,常形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太弱,常形成南涝北旱,这也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终究还是我国南方比北方雨季长、降水多、湿度大;而每到冬季,干燥寒冷的季风则从陆地吹向海洋,由北向南推进,势力逐渐变弱,这又使得我国北方比南方的气温低。

16.阅读文段一,请你回答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不断进步的表现。

(3分)

答:

______

17.阅读文段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季风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2分)

答:

______

18.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段一和文段二的相关知识,说说我国中东部地区南北方房屋构造不同的原因。

(4分)

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的农村房屋有着很大的不同,南方房屋高大宽敞,通风条件良;而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房屋却矮小紧凑,密闭程度很高。

答:

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

(共9分)

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

他从小吃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

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

他说过一句话:

“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

”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

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

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

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由此看出,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②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甲】。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主张,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

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无论是孟子还是屈原,他们心系天下的胸怀令人敬仰,是中国人的光辉榜样。

也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③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乙】。

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

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

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

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丙】。

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

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

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

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

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罗斯福也说:

“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⑤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

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19.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

①雄厚的资本和健康的心态

②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③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0.请在下列材料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建立此材料与本文中心论点之间的联系。

(2分)

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

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

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

21.请你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4分)

答:

四、作文(共50分)

22.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10分)

阳光中学的李笑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普通学生,家境贫寒但乐观坚强。

正当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理想的时候,却被诊断为双侧股骨坏死。

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目前李笑笑的父母为了赚钱还债只得外出打工,而李笑笑也因行动不便只能休学,独自一人在家,生活受到影响,功课也落下很多。

阳光中学学生会的同学们得知了这一情况后,于5月20日—6月2日组织了一系列的“献爱心”活动。

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献爱心”活动的情况。

(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

23.下面两个题目,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按要求写作。

(共40分)

(1)请你以“______也是一种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请你以“挑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直接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昌平区2014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6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共14分。

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D

C

A

D

B

D

(二)填空(共10分。

每空1分)

8.答案:

(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①儒家②语录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求知要实事求是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答案:

(1)间:

一会

(2)之:

相当于“的”

(共2分。

每个词1分)

11.答案:

(1)翻译:

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

(2)翻译:

扁鹊远远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

(共4分。

每句2分)

12.答案:

①寡人无疾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③盲目自信④讳疾忌医

(共4分。

每空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薄暮下的刀锋》(共18分)

13.答案:

①睨刀锋②磨刀锋③收工钱④拒商机

(共4分。

每空1分)

14.答案要点:

(1)第⑦段中的“不禁”是作者因判断磨刀人还会用很长的时间打磨另一把合金刀,表现出的无奈;第⑩段中的“不禁”是作者因对磨刀人不贪婪的品质,表现出的一种赞同。

(共4分。

每点2分)

(2)磨刀人在夕阳的余晖中将未开刃的两把刀磨得锋利闪光;磨刀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不趋时、不趋利,不怕辛劳,只怕欺心,他的这种精神品质如同薄暮下的刀锋一般锋利闪光;他的这种闪光的精神品质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共3分。

每点1分)

15.答案示例:

(共7分)

示例一: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面对磨刀人舍轻就重的磨刀方式,我态度上显得不耐烦与磨刀人一点一点地用手锉刀刃的举动形成对比,可以看出磨刀人是一个一丝不苟、敬业的人;我不信服地询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与磨刀人朴实的回答“论件数,一把4块”形成对比,可以看出磨刀人是一个真诚,不贪婪的人。

(共7分。

每点3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二:

通过对磨刀人动作“抵”“缚”“蹬”“一点一点地锉”的描写,可以看出磨刀人是一个一丝不苟,敬业的人;通过对磨刀人语言“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

”“论件数,一把4块。

”的描写,看出磨刀人是一个真诚不贪婪的人;通过对磨刀人神态“脸不禁红了”的描写,看出磨刀人是一个朴实的人。

(共7分。

每点2分,语言表达1分)

(二)文段阅读(共9分)

16.答案要点:

(共3分)

由古人类认为地球是平坦、方正之说,发展到人们对地球有了圆形的想法,再到现在人们证实地球是巨大无比的球体。

(共3分。

每点1分)

17.答案示例:

(共2分)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的旱涝灾害频繁。

18.答案示例:

(共4分)

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南方纬度低于北方纬度;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气温高;加之我国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夏季雨季长、降水多、湿度大;而北方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因此,在南方建高大宽敞房屋有利于通风散热除湿气,在北方建矮小紧凑房屋有利于保温避寒。

(共4分。

每点1分)

(三)阅读文章(共9分)

19.答案:

③①②

(共3分.每空1分)

20.答案示例:

孙天帅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畏强权与暴力,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共2分)

21.答案要点:

(共4分)

答案示例:

首先,提出本段观点;(1分)然后,引用孟子心系天下的政治主张、列举屈原在真理面前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政治经历,阐释了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有心系天下的情怀的观点;(2分)最后,点明孟子和屈原心系天下的影响与意义。

(1分)

四、作文(50分)

22.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10分)

评分标准:

内容5分,语言3分,标题2分。

23.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共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语病以下。

赋分范围:

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

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

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要求: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

19分—0分

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