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592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docx

初三作文之初中经典作文素材

初中经典作文素材

【篇一:

中考作文经典素材】

经典作文素材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

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

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

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

“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分析:

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

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

“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

“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

“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

“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

“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

“责任”“爱国”

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分析:

严复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在当时能有几人明晓?

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只从一种角度、用一种眼光来看问题!

话题:

“看待事物的角度”“目的与形式”

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

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

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

“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

“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

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

“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肖邦的遗愿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

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

“遗愿”“爱国——永恒的话题”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

“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80美元环游世界

分析:

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罗伯特的经历印证了一句俗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情。

话题:

“成功的魔杖”“梦想与坚持”“信念”

我竭尽全力

但是有一天,一位11岁的学生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了下来,没出一点差错。

泰勒牧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最虔诚的信徒能背诵的也很少有,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牧师在惊叹他有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

“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竭尽全力。

分析:

人们在做事之前,往往总是强调困难的因素,而不愿动手,其实,这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惰性找一个借口。

大多数时候,不成功仅仅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罢了。

话题:

“立志与成功”“人生的奋斗”

项羽欲学万人敌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

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

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

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

项羽袒露心迹说:

“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

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

”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

分析:

成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项羽抓住了主要因素,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话题:

“人生设计”“努力的过程与结果”

左思立志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

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

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

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

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

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

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

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话题:

“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普罗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神。

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偷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等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难,并变得文明起来。

他因此而惹怒了众神之王宙斯。

宙斯用铁镣把他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

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说:

“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隶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分析:

对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来说,任何加诸肉体的痛苦都无法战胜灵魂对自由的追求。

话题:

“对自由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理想与牺牲”

这是我的权力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

“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

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

“这是我的权利!

”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

她坚定地说:

“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

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

“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

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

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

惟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

“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

“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他迂腐:

“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

它已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

“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

心灵需要自我维护。

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话题:

“心灵的维护”“追求完美人生”

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

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

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

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

“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可贵的信仰”

相信自己是第一

“妈!

”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

”他母亲回答道。

“但是,妈!

”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吗?

“理查!

”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

分析:

能正确地激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就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话题:

“激励的价值”“成功与自信”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

“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

他的回答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分析: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国心,是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

话题:

“成功的因素”“爱国心”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

“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

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

“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曹雪芹戏谑权贵

清末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

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

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画轴送去。

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过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

分析:

在清贫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节操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话题:

“人的品格”“自尊与他尊”

明月照人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

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

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分析:

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与情操,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

他们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

话题:

“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

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

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

“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

”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

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分析:

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

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话题:

“爱国”“忠贞”

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

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

”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被另一枚鱼雷所击中而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分析:

“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表忠心,其爱国之志,苍天可鉴!

话题:

“爱国”“视死如归”

区区此心可誓天日

1911年的“三二九”广州起义,是一次极其悲壮的起义。

起义部署工作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计划一千多人兵分十路的起义军,到了起义的当天只剩下了黄兴带领的一百多人,势单力薄的黄兴毅然打响了起义的枪声。

这是一场明知道要失败而为之的起义,黄兴率领着这一百多人与百倍于他们的清军展开了破釜沉舟的决死斗争,起义勇士几乎全部遇难。

黄兴何以要飞蛾扑火?

因为他要给为此次起义捐款的华侨一个答复,他不能让起义流产,他更要给全国沉睡的人民敲响警世钟,唤醒人民推翻满清。

“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以此当绝笔。

”这就是黄兴当年写下的遗书,一封寄给了孙中山,一封寄给了为此次起义募捐的南洋华侨。

分析: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任性,偏执,但有时却是一份不知前途却要义无反顾的执著。

它折射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悲剧精神和美学原则。

话题:

“诚信”“执着”

只要主义真

1928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百般摧残他,他毫不屈服。

反动派使出了最后一招,宣布对他“就地处决”。

夏明翰要来一张纸,写下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

分析:

夏明翰誓死不屈的壮举,是什么支撑着他呢?

那就是对党的忠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话题:

“信念”“忠贞”

陆秀夫壮烈殉国

元兵南进,南宋文武官员拥着11岁的端宗皇帝退到广州海面。

不久,端宗受惊而死,大家打算各奔前程。

大学士陆秀夫挺身而出:

“古人只有一旅一戍,还能中兴,现在百官都在,兵有数万,如果天不绝宋,岂有不能成功之理!

”在他的坚持下,宋军继续与元军作战。

逃亡朝廷最后以崖山作根据地,在粮食断绝多日之后,元兵发起猛攻,终于打进崖山。

为了不做俘虏,陆秀夫背起幼主,毅然跳进海里,壮烈殉国。

分析:

陆秀夫能做出以身殉国的举动,原因只有一个:

忠贞爱国。

话题:

“气节”“忠贞”

为自己定长远目标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

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

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

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

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

“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

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

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

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

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话题:

“成功之路”“目标与实践”

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

【篇二:

经典中考语文作文素材】

作文:

如何移花接木,一材多用

对极多学生而言,估计最为棘手的一件事,便是面对一个作文题,你冲它瞪大眼,它冲你瞪小眼。

瞪完之后,它很淡定,你来一句“这个作文题,出那么烂,没法写”。

--于是,一个本应拿高分的作文题,就这么被浪费了。

你,甘心吗?

难不成,数学题做得“刷刷刷”秒杀光速的你们,便合该面对一个作文题,死活想不到一个好素材?

自然未必。

事实上,作为一个学生,经过三年的写作训练,手里所积累的作文素材,已经足够应付各类作文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各位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

在一个作文题中,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睁大眼睛找到它。

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转换素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明确这两点后,我们大致也就知晓如何用你的神眼与巧手去藐视所有大考作文题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请继续往下看文章。

为了让你别跟作文题大眼瞪小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叫挖掘与拓宽作文题的立意点。

既然某作文题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让我们找到这些“星星”。

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

尚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估计写第三种没戏,可着重从前两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聪慧如你,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拓宽立意点之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叫转换已有素材。

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关联性决定的。

--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到诸多人。

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

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涵。

--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立意点挖掘完毕之后,先别急,素材转换的工作仍未完成。

我们还需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

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加以延长--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

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

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外貌(汗水、衣服等)、心理(心中呐喊、感觉等)、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

议论抒情句的调整同理。

当你认真做好拓宽某作文题的所有立意方向及通过转换素材拓宽某素材所有立意点这两个工作后,你会发现,作文,也就那点事。

2012作文快速命题构思三步法

构思是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总体设计和构想。

可以说,有了好的构思,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可是不少同学却不重视这关键一步,于是乎,写到一半,却想重起炉灶,或是字数未够已无话可讲。

作家写作,可以酝酿构思很长时间,而考场作文是速决战,尽管时间紧迫,但也不可省掉这一步。

下面介绍的是考场作文的快速构思法。

第一步:

由点到面

所谓“点”,就是题目,所谓“面”,就是多侧面、多层面地围绕题目进行思维的发散。

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这便是“寻思”,“抱着题目四面八方地想”。

闸门一旦开启,思绪便会如潮而至,———或是某个瞬间记忆,或是一则轶闻故事,或是某次难忘体验,或是即时闪现的思想火花,甚至是一句妙语,一个精当的词?

?

只要与题目有关的,就都要一网打尽并简要记之。

这时你会发现,不断延伸的思路渐入幽僻佳境,想到的东西渐趋独特和深刻。

刚开始时还愁没米下锅,这时已像是一位集中了雄厚兵力要去攻城掠寨的军事指挥员,信心大增,写作的欲望和激情也被点燃了。

有一年沪上春考作文的话题是“声音”,许多考生写的都是父母老师教育自己的声音,内容枯燥且雷同,其原因就在于一开始就没有把思维的网尽量撒开,而是想到了一点就写。

有位考生说,只要肯花一点时间想一想,就会发现原本被自己忽略的声音世界是极为丰富生动的,不管是大自然的一年四季,还是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