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768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3章.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第3章

第三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6山西大同重点中学期末)2016年5月以来,印度大部分城市的气温一直保持在42℃以上,创下气象历史上最高记录,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雨季的到来。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能给印度带来降水的夏季风是( B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解析】 能给印度带来降水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因为西南季风是从海洋上吹来,水汽较多。

2.印度的高温天气可能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C )

A.地表径流增加B.地下径流增加

C.蒸发量增加D.水汽输送增加

【解析】 A项,印度蒸发量大,地表水下渗可能减少,故不符合题意;B项,蒸发增多,下渗的可能就少,所以地下径流可能减少,故不符合题意;C项,印度的高温天气,可能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故正确;D项,水分蒸发,可能形成陆地内部循环,水汽输送没有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3.此季节,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为( A )

A.顺时针流动B.逆时针流动

C.自南向北流D.自东向西流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陆地上形成了大量降水,由于印度每年的6~9月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因而判断该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洋流流动方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故此季节,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为顺时针。

(2016湖南永州期末)下图示意“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表示水循环的环节是( D )

A.蒸发B.降水

C.地表径流D.水汽输送

【解析】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①表示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5.湘江发源于永州蓝山野狗岭,注入洞庭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湘江属于内流河

②湘江属于外流河

③湘江河水参与海陆间循环

④湘江河水参与陆地内循环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湘江发源于永州蓝山野狗岭,注入洞庭湖,又通过洞庭湖注入长江,最终流入海洋。

所以湘江属于外流河、湘江河水参与海陆间循环。

(2016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期末)下图为“俄罗斯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的植被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被景观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最接近的是( D )

A.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B.7月平均气温5℃等温线

C.年平均气温10℃等温线D.年平均气温-10℃等温线

7.A、B处的河流( D )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解析】 第6题,甲、乙两种植被景观的分界线位于寒带地区,因此该分界线年平均气温接近-10℃。

第7题,A处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因此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是雨水补给;B处位于大陆的内部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是积雪融水补给。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8~9题。

8.造成①处等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 )

A.海陆分布 a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9.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B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南海域,该处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低。

第9题,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两条等温线相差10℃,等温线较稀疏的乙区域,单位距离之间的温差较小。

(2016湖北恩施州建始县一中月考)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地形与潜水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潜水埋藏最浅的区域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11.图中a、b、c、d四地地表径流的流向与该地潜水的流向一致的是( C )

A.a、bB.b、c

C.a、cD.b、d

【解析】 第10题,潜水埋藏深度=当地海拔-等潜水位深度。

由图示可知①地潜水埋藏深度10米,②潜水埋藏深度10-15米,③潜水埋藏深度5米,④潜水埋藏深度10米;潜水埋藏深度最浅的是③。

选C正确。

第11题,地表径流的流向是该点做垂直于等高线海拔由高向低的流动方向;潜水的流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指向低的;图示ac两地地表径流的流向与该地潜水的流向一致。

选C正确。

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该海域位于( B )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解析】 第12题,图示为逆时针的洋流环流模式,回归线穿过,应为南半球的中低纬洋流模式图。

第13题,①为寒流,上升流,容易形成渔场,A项错;②为南赤道暖流,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的影响,B项错;③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C项正确;④为西风漂流,受南极大陆影响,为寒流,而北半球同纬度的西风漂流为暖流,D项错。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B )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 a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 a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5.假若L1、L2流向相同,那么( D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4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L1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夏季洋流向东流,冬季洋流向西流,L2为南赤道暖流,始终向西流。

第15题,L1和L2流向相同时,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高压强盛。

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第16~18题。

16.下列洋流位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A )

A.加利福尼亚寒流B.秘鲁寒流

C.本格拉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17.若①③海域位于30°附近,则与③海岸相比,①海岸( B )

A.冬温较高,冬雨较多

B.夏温较高,夏雨较多

C.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D.夏季太阳辐射量较多,冬季太阳辐射量较少

18.图中①~④地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6题,从盛行风与环流圈的运动方向可知,该环流圈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属于此环流圈。

第17题,①海岸处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第18题,①处有寒暖流交汇,多形成渔场。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对地理环境有深刻影响,据下图回答19~20题。

19.赤道附近科隆群岛生活着许多企鹅,而海拔并不高,原因是( C )

A.受厄尔尼诺影响B.受拉尼娜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暖流影响

20.图中的洋流名称是( C )

A.南赤道暖流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D.北大西洋暖流

【解析】 科隆群岛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

(2015·临沂高一检测)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水的社会循环( D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影响

22.污水再生回用( A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B.只适用于城市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D.属于节流措施

【解析】 第21题,在水的社会循环中,废水排入地表径流,造成水污染,对水的自然循环会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可知,水的自然循环包含了水的社会循环;由图可知,当水资源进入供水厂后,水循环的速度会减慢;水的社会循环对陆地水体没有更新作用。

第22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污水再生回用既可用于城市,也可用于乡村,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23~24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23.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B )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2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B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 第2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第24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改进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

25.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B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

2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

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其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

材料二 如下图。

(1)墨累河日渐枯萎的原因与材料二图中__②__(填序号)环节有关。

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海陆间循环__。

(2)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__冰雪融水__补给,为什么?

__澳大利亚纬度低,且无高山。

__

(3)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_④_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减少?

__破坏植被,过度抽取地下水__

27.课题:

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11分)

材料准备: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4

728

水温/℃

14.7

16.4

17.4

18.4

19.1

19.1

20.3

20.8

21.2

探究过程:

(1)结合表格,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__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

__

(2)M海域所在的纬度带为__低纬__,该地一年太阳直射__两__次。

(3)该地区位于__赤道低__气压带与__副热带高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东南信风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__图略(水平向西,垂直向上)__

探究结论:

(4)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寒流__,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__图略(向北)__

拓展运用:

(5)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__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类,形成渔场。

__

【解析】 第

(1)题,结合表格材料可以得出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的结论。

(2)题,M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处于低纬度地区,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第(3)题,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可以知道该地区的位置。

第(4)题,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判断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第(5)题,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该处由于有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易形成渔场。

28.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D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__A处海区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南__(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__北__(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__加那利寒流__(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__北大西洋暖流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__加那利寒流减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__。

29.读下面“印度洋洋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由此洋流图判断为北半球__夏季__(季节),洋流①是__西风漂流__,②是__西澳大利亚寒流__。

(2)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__A__,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附近有__马达加斯加暖流__经过。

(3)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

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__东__方向漂流。

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__加快石油泄漏区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__。

(4)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因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__。

30.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

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

材料二 下图为教材上的“水资源进步图”。

(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_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__地区,原因是__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__。

(2)材料二的三幅图说明了人类获取水资源数量日益增多,水资源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水体利用转化上具体说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__数量上: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当地河湖水→异地河湖水;质量上:

淡水→海水。

__

(3)人们为了增大水资源的数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_跨流域调水和修大型蓄水工程__,以此来缓解水资源__时空分布不均__的矛盾。

(4)当前水资源质量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__工农业和生活造成的水污染__。

(5)从材料二的三幅图来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科技进步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