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811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物质的量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1)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体积最大的是____,密最大的是度___,质量最小的是___,氢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

(填写序号)

(2)等温等压下,质子数相等的CO、N2两种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体积之比为____,摩尔质量之比____。

(3)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

3A=B+3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

【答案】②②④①1:

11:

11:

14ag/mol

【解析】

【详解】

(1)①6.72LCH4中:

n(CH4)=

=0.3mol,m(CH4)=0.3mol×16g/mol=4.8g,ρ(CH4)=

,N(H)=4N(CH4)=1.2NA;

②3.01×1023个HCl分子中:

n(HCl)=

=0.5mol,V(HCl)=0.5mol×22.4L/mol=11.2L,ρ(HCl)=

,m(HCl)=0.5mol×36.5g/mol=18.25g,N(H)=N(HCl)=0.5NA;

③13.6gH2S 中:

n(H2S)=

=0.4mol,V(H2S)=0.4mol×22.4L/mol=8.96L,ρ(H2S)=

,N(H)=2N(H2S)=0.8NA;

④0.2molNH3中:

m(NH3)=0.2mol×17g/mol=3.4g,V(NH3)=0.2mol×22.4L/mol=4.48L,ρ(NH3)=

,N(H)=3N(NH3)=0.6NA.

所以:

体积最大的是②,密度最大的是②,质量最小的是④,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①;

(2)CO、N2两种气体涉及的元素有C、O、N质子数分别为6、8、7,所以两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

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物质的量相等;CO、N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28g/mol,故摩尔质量之比1:

1;根据m=nM知:

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

28=1:

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故体积之比为1:

1;

(3)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表示物质的量。

设A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三种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由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即平均摩尔质量为2ag/mol,三种气体质量总和为12a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质量也是12ag,故A的摩尔质量为4ag/mol。

2.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

D.定容时仰视___,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5.3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62.5

【解析】

【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

判断。

【详解】

(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

(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

(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

0.5L×0.1mol/L×106g/mol=5.3g;

(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

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根据c=

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3.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_(选填10mL、50mL、100mL)规格的量筒;

【答案】②④⑥100mL容量瓶、玻璃棒5.410mL

【解析】

【分析】

【详解】

(1)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的配制步骤有:

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需要使用的仪器为:

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②④⑥,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

②④⑥;100mL容量瓶、玻璃棒;

(2)图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应该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

5.4;10mL。

4.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号称“工业之母”。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其应用。

(1)利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已知某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则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浓度为1.84mol/L的稀硫酸,在配制过程中除量取浓硫酸的仪器、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与无机物的反应

实验室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时,常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请写出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活泼金属铜在与浓硫酸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非金属碳在加热条件下也能与浓硫酸反应,若要你设计实验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则检验出气体产物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在有机中的应用

利用硫酸的性质可以制取多种有机物,比如烈性炸药TNT、硝基化合物、酯类物质、不饱和烃等。

请写出制取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还可以使蔗糖、淀粉等多种有机物发生水解,请写出蔗糖水解的产物名称_________。

【答案】18.4mol/L500ml容量瓶Zn+Cu2+=Cu+Zn2+、Zn+2H+=H2↑+Zn2+强氧化性和强酸性H2O、SO2、CO2

+3HNO3

+3H2OC2H5OH

CH2=CH2↑+H2O葡萄糖、果糖

【解析】

【分析】

(1)根据c=1000ρwM计算出该浓硫酸的浓度;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

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选用仪器;

(2)硫酸铜溶液加快氢气生成的速率,原因是形成原电池反应;

【详解】

(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1000×1.84×98%÷98mol/L=18.4mol/L;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时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1mol/L的硫酸溶液,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

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为:

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

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

18.4mol/L;500mL容量瓶;

(2)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CuSO4=ZnSO4+Cu,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离子方程式是Zn+Cu2+=Cu+Zn2+、Zn+2H+=H2↑;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硫酸的氧化性,生成盐和水体现硫酸的酸性,故硫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氧化性;碳和浓硫酸加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检验气体的顺序是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Zn+Cu2+=Cu+Zn2+、Zn+2H+=H2↑;强氧化性和强酸性;H2O、SO2、CO2;

(3)制取TNT需要甲苯,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NO3

+3H2O;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70度,可以制取乙烯,方程式是C2H5OH

CH2=CH2↑+H2O;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故答案为:

+3HNO3

+3H2O;C2H5OH

CH2=CH2↑+H2O;葡萄糖、果糖。

5.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2)由于金属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通常将它保存在_______里。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镁溶液

(4)为粗略测定金属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的总质量为ag,将质量为bg的钠(不足量)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

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①列出计算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含有a、b、c的算式表示)。

②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氧气水蒸气煤油Db/(a+b-c)吸收H2中所含的H2O(g)

【解析】

【分析】

(1)根据钠的性质分析解答;

(2)钠的性质很活泼,易和水、氧气反应,据此解答;

(3)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分析解答;

(4)①根据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以及反应前后质量差解答;

②根据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分析判断。

【详解】

(1)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故A错误;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B正确;

C、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不是氧化钠,故C错误;

D、金属钠的熔点很低,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钠性质很活泼,易和水、氧气反应,所以保存钠时要隔绝空气和水,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所以保存钠可以放在煤油中;

(3)A.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没有沉淀产生,A不选;

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但沉淀不是白色的,而是蓝色的,B不选;

C.钠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没有沉淀,C不选;

D.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氢气,D选。

答案选D。

(4)①金属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ag+bg-cg=(a+b-c)g,假设金属为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根据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关系,可推断该金属与水放出氢气关系如下:

2R~~~~~H2

2M2

bg(a+b-c)g

解得M=

②氯化钙具有吸水能力,是常用的干燥剂,在装置中吸收生成氢气中的水,而防止水分流失。

6.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字母)。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______ g (保留一位小数)。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

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2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密闭保存的A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ae31.5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试纸中央,半分钟后待变色,再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减小

【解析】

【分析】

(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SO2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2)由硫守恒可得:

Na2SO3~SO2,根据关系式及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结合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再计算出需要变质后的亚硫酸钠的质量;

(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然后与比色卡对比;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溶液酸性增强。

【详解】

(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由于反应不需要加热,排除装置d;由于亚硫酸钠是细小颗粒,不可选用装置c;装置b无法可知反应速率,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e;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根据反应方程式:

Na2SO3+H2SO4=Na2SO4+SO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Na2SO3~SO2,n(SO2)=

=0.15mol,则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

m(Na2SO3)=0.15mol×126g/mol=18.9g;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含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0%,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的质量为

==31.5g;

(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比色卡对比,操作方法为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待变色,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c(H+)增大,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增强,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方法、物质含量的测定及溶液pH的测定等。

明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浓硫酸及二氧化硫的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7.Ⅰ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营养液要求KCl、K2SO4和NH4Cl3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

(1)配制该营养液后c(NH4+)=0.016mol﹒L-1,溶液c(K+)=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NH4)2SO4和KCl来配制该营养液,则(NH4)2SO4和KC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Ⅱ从1L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0mL:

(1)取出的这10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若将取出的这100m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

某学生计划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mol﹒L-1的稀盐酸450mL,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过程中,不必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托盘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250mL烧杯    E.胶头滴管    F.500mL试剂瓶

(3)除上述仪器可使用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4)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提供10.0mL、25.0mL)。

(5)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操作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此时应如何处理________。

【答案】0.018mol/L4:

91mol/L0.2mol/LA玻璃棒4.2mL10.0mL500mL偏高偏低重新配制

【解析】

【分析】

Ⅰ由配制营养液的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可知,溶液中K+和NH4+的物质的量比为(1+2×4):

8=9:

8,由K+和NH4+的物质的量比计算可得;

Ⅱ溶液是均匀的,从1L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的100mLNaOH溶液浓度等于原溶液的浓度,由稀释定律计算可得;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500mL试剂瓶。

【详解】

(1)由配制营养液的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可知,溶液中K+和NH4+的物质的量比为(1+2×4):

8=9:

8,若营养液中c(NH4+)为0.016mol﹒L-1,n(K+):

n(NH4+)=c(K+):

c(NH4+)=9:

8,则c(K+)=

=0.018mol/L,故答案为:

0.018mol/L;

(2)设(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x,KCl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为y,由溶液中K+、NH4+的物质的量比为9:

8可得y:

2x=9:

8,则x:

y=4:

9,故答案为:

4:

9;

(1)溶液是均匀的,从1L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的100mLNaOH溶液浓度等于原溶液的浓度,则取出的这10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为1mol/L;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令稀释后的浓度为c,则可得关系式100mL×1mol/L=500mL×c,解得c=0.2mol/L,故答案为:

1mol/L;0.2mol/L;

(2)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500mL试剂瓶,不必使用的是托盘天平,故答案为:

A;

(3)由

(2)分析可知,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

玻璃棒;

(4)设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Vm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HCl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2mol/L×V×10—3L=0.10mol/L×0.5L,解得V=4.2,由量筒使用的最近原则可知,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4.2ml浓盐酸,故答案为:

4.2ml;10.0mL;

(5)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则配制0.1mol﹒L-1的稀盐酸450mL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

500mL;

(6)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由于操作导致实验失败,解决的方法是重新配制,故答案为:

偏高;偏低;重新配制。

8.

(1)1molH2SO4中含有_____个硫原子,_____molO。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

_______________NaHSO4: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刷电路板处理时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平下列方程式:

_____I-+_____IO3-+_____H+—_____I2+_____H2O

_____NH4ClO4——_____N2↑+_____O2↑+_____HCl+_____H2O

(5)用单线桥法或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__________________

HNO3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答案】NA4HCl=H++Cl-NaHSO4=Na++H++SO42-2Na2O2+2CO2=2Na2CO3+O24Fe(OH)2+O2+2H2O=4Fe(OH)32Fe3++Cu=2Fe2++Cu2+5163342546

氧化性和酸性Cu(NO3)2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结构进行计算;

(2)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为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及化合价只靠拢不相交的原则配平;

(5)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产物为还原产物。

【详解】

(1)一个H2SO4分子中含有1个S原子,4个O原子,则1molH2SO4中含有NA个硫原子,4molO;

(2)H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则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则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2-;

(3)过氧化钠与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