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926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杜甫的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尧舜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春秋战国时期与杜甫这一向往相近的思想学派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2.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米”的主要原因是A.“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教科书

B.儒家思想经改造适应了争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儒学全面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有益内容

D.孔子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

3.下而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科技

类别

数学

天文

历史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A.成果大多与农业相关

B.重视经验实用性强

C.不重视对自然的探求

D.长时期领先于世界

4.下列古代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是

A.隶书、行书、楷书

B.隶书、草书、小篆

C.楷书、行书、隶书

D.行书、楷书、隶书

5.北宋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志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见宋代儒家的终极目标是

A.格物致知

B.思想大一统

C.匡时济世

D.继承儒学正统

6.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

津津乐道。

明清小说

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

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

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

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7.“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

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夷务”在内容上侧重于西方政治制度

B.“重大变化”说明对西方有了全面认识

C.“创深病巨”是指甲午战争带来的创伤

D.“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主要内容

8.陈独秀认为:

“自宇宙之根本

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世界上绝没有“窄间上人人必由之道,时间上万代不易之宗”。

陈独秀意在

A.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

B.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D.说明中外思想的相通性

9.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

“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

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

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

10.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土朝的封建擘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

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C.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

1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

样第二阶段,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是A.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首次明确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12.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

“我们过去同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

”上述言论表明

A.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B.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同经济

D.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13.1956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指出:

在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是错误的。

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

是不对的。

陆定一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口号的发出

14.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

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全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15.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

《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围家的实力”。

这项科技成就是

A.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人预定轨道

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神舟5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

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6.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

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

17.但丁《神曲》中的主人公贝亚特里丝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她以“超凡人圣”的形象担当了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的位置。

薄伽丘的《十日谈》更是用“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表达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

可见,二人的文学作品

A.突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

C.已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D.仍是中世纪神学影响下的文学

18.路德认为:

在人问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

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围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问,应归世俗政府管理。

路德的上述观点

A.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19.伏尔泰指出:

“自然法面前人人生而平等,这最自然不过;然而从各种实际出发,现实又是荒诞不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个人享有自由的能力或权力不同,进而使得白南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

”这表明伏尔泰

A.违背了理性主义精神

B.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

C.不反对封建特权等级

D.认为自由是不平等的

20.他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规律,得到经验的有力证实,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1.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李卜克内西说:

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李卜克内西盛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

A.首次提出了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B.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

C.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为马兜思主义诞牛奠定了思想基础

22.下图中的机器

A.是英国工业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B.使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C.成为一切生产部门的“万能原动机”

D.标志着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

23.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这类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剖析和强烈批判。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风格的是

A.《悲惨世界》

B.《红与黑》

C.《海燕》

D.《百年孤独》

24.19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一些反传统的艺术派别,如印象面派。

下列作品属于印象画派的是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

25.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不同风格的经典古建筑

  材料二  世界上各民族主要古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而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

以故宫建筑群为例,帝王的办公区在前,主要有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文武官员的三座大殿,它们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工字形台基上,用最高贵的建筑规格体现着皇权的尊贵。

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后面,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皇帝、皇后的寝宫,亦是一组由三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

以表现传统礼制的“前朝后寝”之意。

皇后的寝宫在尊贵

的中轴线上,其他皇妃分别住在东西两侧的十二座宫院里。

在建筑布局与设计方面,中国建筑顺应地形、绿化等自然环境,达到人为与自然的协调。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

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

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

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廷风格、罗曼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

——摘编自《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两方古建筑的

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造成中

西方古建筑差异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安邦治国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

它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

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

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爱民,并把履行爱民的任务交给了地上的君王;君王是天的代表,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

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

  材料二  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

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

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

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在“民有”方面,孙中山认为:

民有是指四万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民是民国的天子;“当今之国家,非一人之国家,乃我人民之国家”。

因此,新建的共和国,应该是“专恃民力,使吾民能人人始终负责”。

在“民治”方面,是指人民理应拥有四项基本政治权力:

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

孙中山说:

“共和国家,重在民治。

民之自治,基于自觉,欲民之自觉,不可无启导诱掖之方。

”在“民享”方面,是指人民享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由平等的一切权利。

“共和国,人民是主人,国家为人民的所有物;国内的事情,要人民去管理;国内的幸福,也是人民来享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主张,并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与中围古代民本思想在权利主体、价值日的两个方面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便于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才把人类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人为地划分为经济、文化和政治这三大部分。

这个肌体的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17世纪

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君主立究制政体

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商业革命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欧洲科学革命

18世纪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19世纪

上半叶

《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欧洲1848年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欧洲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19世纪

下半叶

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帝国建立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来临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

20世

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提出

请运用上表中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论证上述观点。

(说明:

以表格中的两个事件为中心进行探讨论证,要求明确写出中心事件,史实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张家口市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A

A

C

A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C

A

C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D

B

B

C

B

D

第Ⅱ卷

25.

(1)特征:

西方以宗教建筑为主,中国以宫殿建筑为主;西方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中国以木质为主;西方建筑风格多样多变,中国建筑风格单一固定;西方建筑体现人对神的敬畏,中国建筑体现等级关系。

(2)中国: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礼”,上下有序、尊卑等级;儒家思想追求中庸、尚中、和谐;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思想讲究承袭思维,缺乏创新;儒家思想倡导“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很少投入建筑技术的革新等。

西方:

西方有宗教信仰的传统;西方主流思想几经变化。

26.

(1)重要主张:

孔子的“为政以德”(德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轻徭

薄赋;苟子的“君舟民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朱熹的“正君心”;顾炎武的“众治”;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评价:

①进步性:

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从道德上约

束君主专制权力;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局限性:

民本思想为专制统治服务,君本民末为实,民贵君轻为虚。

(2)不同:

①权利主体:

古代民本思想把君主作为权利的主体;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统治。

②价值目的:

古代民本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巩固封建专制政权;孙中山民本思想则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实现个人的真正价值,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原因: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注意吸收西方历史的经验教训。

27.【示例】事件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满足不断扩大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后西方加紧殖民扩张,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发展;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

事件二启蒙运动: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为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

强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启蒙运动,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歌、小说、音乐、绘面和雕刻。

(评分说明: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围绕一个事件进行论证过程中,必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