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10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docx

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2013年化学科(江苏卷)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既能发挥化学基础学科的作用,又能促进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既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水平,又关注对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潜力的评价;既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情况,又能发挥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失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2.2013年化学科(江苏卷)以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为主旨,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基本思想。

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为主要考查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化学思维等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及其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2013年化学科(江苏卷)将进一步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进一步体现化学科(江苏卷)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对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素养和能力要求

1.理解化学科学

(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形成化学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2)能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对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与化学相关的简单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认识化学科学及其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形成信息素养

(1)能够通过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以及相关模型、数据和图形等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

(2)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

3.学会实验探究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并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给定情境中通过分析、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3)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实验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探究结论。

(4)能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能用化学用语准确地表达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4.解决化学问题

(1)能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2)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表达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并作出解释。

(二)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重要层次

2013年化学科(江苏卷)重视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按由低到高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

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

对所学化学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含义及其应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事实。

综合应用:

在理解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比、推理、归纳或计算,能解释、论证并解决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4个课程模块的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内容。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化学科(江苏卷)考试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

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

(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基础科学。

知道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发展趋势。

(2)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定量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认识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作用。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认识化学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①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

②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③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④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⑤熟悉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⑥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⑦理解溶液、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⑧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②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变化中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等概念。

④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⑤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⑥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⑦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⑧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运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等金属腐蚀。

⑨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化学电源的重要性。

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物质结构与性质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了解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

④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⑤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⑥知道化学键的含义。

能用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结构。

⑦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平均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③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④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简单化学反应的方向。

⑤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⑥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⑦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①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并能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③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④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⑤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能运用溶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

⑥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1)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非金属(如H、C、N、O、S、Si、Cl等)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4)认识化学在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5)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并能认识手性碳原子。

(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不包括立体异构),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了解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和缩聚等有机反应的特点,能判断典型有机反应的类型。

(6)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7)知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8)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知道简单合成高分子的单体、链节和聚合度,了解合成高分子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0)认识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对环境、健康产生的影响。

5.化学实验基础

(1)知道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熟悉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用途,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5)了解Cl-、SO42-、CO32-、Na+、K+、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6)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7)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8)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9)能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10)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二部分选考内容

1.“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

(1)原子结构与性质

①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②了解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

③了解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①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②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典型离子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

③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④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

⑤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⑥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⑦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⑧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

⑨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⑩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①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②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③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④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实验化学”课程模块

(1)化学实验基础

①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②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③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

④能应用过滤(抽滤)、结晶、萃取、蒸馏、层析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

⑤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了解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作用。

⑥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⑦了解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2)化学实验探究

①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③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④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运用科学方法加以处理。

⑤能对实验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实验探究结论。

⑥能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试卷满分为120分。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

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试卷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一,非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二。

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分值比例为必考部分约90%,选考部分约10%。

(三)必考部分内容比例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约30%

元素及其化合物约20%

有机化学基础约17%

化学实验约20%

化学计算约13%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

四、典型题示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解析】该题从分子的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素的表示符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等方面考查学生化学用语的识别、转换、应用能力,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学生化学用语能力的培养。

【参考答案】C〖掌握理解;较容易〗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解析】该题充分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改革理念,以明矾的净水、钢铁的防腐、活泼金属的工业生产和耐高温材料的应用等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有实际应用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引导中学化学教学更进一步关注在化学课程中实施STSE教育。

【答案】D〖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解析】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和计算”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气体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有机化合物中键数的计算方法、盐类水解知识。

【答案】C〖掌握理解;较容易〗

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2图3图4图5

A.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3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5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解析】该题是以“氯气的除杂、NH4Cl的结晶、CO2的制备、CCl4萃取碘水后的分离”等内容设计的化学实验题。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装置图的识别、实验基本操作和化学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

以常见的基础实验内容设计试题,意在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凸显“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答案】D〖掌握理解;较容易〗

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解析】该题从胶体的制备、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提纯和物质性质的探究等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C〖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

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

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解析】该题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甲醇蒸气转化成氢气的反应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热大小的判断和比较、对热效应图示的识别能力,以及物质聚集状态等因素的改变对反应热大小影响的理解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D〖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7.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该题以NaCl转化应用为背景,从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物质化学性质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等方面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框图的教学。

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学习。

【答案】B〖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IO-+CO2+H2O==HClO+HCO3-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MnO2+2H++2Cl-

Mn2++Cl2↑+2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制取Al(OH)3:

AlO2-+CO2+2H2O==Al(OH)3↓+HCO3-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解析】该题以具有应用背景的化学反应事实为载体,从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元素及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守恒、化学反应的条件等方面,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掌握程度和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能力。

解题时学生可能会因忽视化学反应的条件而错选D选项。

【答案】C〖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9.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Fe2+、Mg2+、NO3-、Cl-

C.c(H+)=10-12mol·L-1的溶液:

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

K+、SO42-、Cl-、H+

【解析】该题通过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考查了学生对酸碱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应用情况。

特别强调了离子共存的条件性,要求学生在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原理知识判断离子共存,考查学生对溶液中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程度。

【答案】C〖掌握理解;中等难度〗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解析】该题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酸碱滴定曲线、溶解度曲线和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等有关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固体物质溶解度、化学反应的限度等原理的理解水平,特别考查了学生对图示信息的获取和运用所学知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试题的综合性意在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