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236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docx

马理概论简答与论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P5)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

(1)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的人思想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2、(P5)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

(1)德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P1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答: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4、(p1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提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P1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答:

马克思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6、(P19)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7、(P23)简述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答:

(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2)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8、(P24)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答:

(1)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家的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3)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

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9、(P26)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答: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0、(P35)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论的标准。

11、(1P37)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1P38)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答:

(1)机械性。

(2)形而上学性。

(3)直观性。

(4)不彻底性。

13、(1P39)为什么说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答:

(1)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

14、(1P41)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答: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15、(1P42)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答: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16、(1P44~46)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

(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17、(1P47)简述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答:

(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8、(1P48)简要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劳动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3)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以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科学实践的进行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19、(1P48)为什么说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对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而就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

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

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社会历史,这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20、(1P49)为什么说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如果停止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社会就会灭亡。

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只有通过生产活动,解决了吃、穿、住、用问题,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的、法律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各种活动,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1、(1P52)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答:

(1)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①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

②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22、(1P52)简述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的意义。

答:

(1)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联系。

(2)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对事物的联系要具体分析,要从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中找出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向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23、(1P54)简要说明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4、(1P54)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5、(1P56)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6、(1P6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7、(1P64)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

(1)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28、(1P65)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答:

(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的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29、(1P66)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答: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30、(1P67)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

(1)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否定也没有肯定。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31、(1P75)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答: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二者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1P78)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答:

(1)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①客观性。

②普遍性。

33、(1P79)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答:

(1)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2)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4、(1P80)简述意识的发展过程。

答:

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35、(1P81)简述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答: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劳动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

(2)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36、(1P82)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37、(1P83)简述意识的客观性。

答:

(1)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2)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

(3)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

(4)人的意识能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

38、(1P84)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答: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9、(2P93~96)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0、(2P95)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41、(2P97)简述认识主体的特点。

答:

(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2)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3)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42、(2P100)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答:

(1)认识客体的含义: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客体的构成:

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

(3)认识客体的性质:

①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43、(2P101)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

(1)实践关系。

(2)认识关系。

(3)相互作用关系。

44、(2P102)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答:

(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

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45、(2P102)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2)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

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产物。

(3)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他一切怪论。

46、(2P108)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7、(2P110)简要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

(1)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2)从客体方面来看:

①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②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③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48、(2P111)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

(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49、(2P1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

(1)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运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二者的相互排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区分具有绝对意义:

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

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否定是指,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真理与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0、(2P1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答:

(1)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2)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51、(2P1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