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685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docx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集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整理汇集

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1、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的影响。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1)、Ⅰ“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过渡模式:

①、Ⅱ“高增长阶段”:

高出生率,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②、Ⅲ“增长下降阶段”:

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3)、Ⅳ“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4、备注: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原始型:

高高低增长间断:

主要在:

过渡型:

高增长阶段:

主要在非洲,如:

肯尼亚、

增长下降阶段:

主要在南美洲、印度等等:

现代型: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北美、欧洲、日本、中国等等。

5、区分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从特征上区分:

特征很重要;原始高高低,过渡高低高,现代是三低,切实要记牢。

(2)、从数值上区分:

“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过渡模式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三低”模式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自然增长率大致在1%。

6、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原因:

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

(2)、表现:

(1)速度差异: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

(3)、.数量差异: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7、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分析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二战后尤为明显。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三低”模式。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的转变。

③、我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人口迁移

1、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口诀记忆人口迁移条件:

人口迁移巧判断,缺一不可三条件。

历时永久或长期,变居至少是一年。

标准

类 型

时间

永久迁移、季节迁移

形式

自发迁移、有组织迁移

规模

个人迁移、集体迁移

意愿

自愿迁移、被迫迁移

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跨越行政区界作前提,空间位移也要算。

2、分类:

如右表:

3、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

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新大陆发现后:

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外籍工人(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4、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历史时期:

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2)、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①“闯关东”:

河北、山东一带人口迁往东北地区②“走西口”:

河南一带人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4)、改革开放后到目前:

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原因:

数字法记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

“一”个目的:

务工经商。

“二”个方向:

由欠发达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和西北资源开发地。

“三”个主要迁入地:

珠三角、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

(5)、重要形式:

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最主要)、生态环境变化、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宗教、、其他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

6、人口迁移对影响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迁入地: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

迁出地:

①、加强了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④、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范围内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

2、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中,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因素。

3、估算方法:

环境承载力既可以从单一的因素考察,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进行评估,也可以从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

4、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不同观点:

悲观论、乐观论、中间论

中间论——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目前全球环境承载力在100亿左右

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由于认识角度不同,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不同。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前提条件:

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

实质:

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

3、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

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口诀法记忆城市功能区的区位

1、城市功能有分化,商业、住宅和工业。

商务商业在中心,污染工业在郊外。

住宅处于商工间,各自区位巧安排。

2、城市空间结构念也称地域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3、主要功能区

(1)、中心商务区(CBD):

①布局: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

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

①、组成: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

②、特点:

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

①、特点: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分布最广的区域。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区;

③、分化:

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4)、工业区:

①、布局:

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

②、特点:

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实质:

是城市内部各种功能活动在城市内的空间组合,是各种功能组织的地域分布,这种分布是由城市功能上的分化带动形态上的分异造成的。

(1)、原因:

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

(2)、集聚力和离散力:

集聚力就是向心力,促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城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发展,促使其转向郊区。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因素

城市内部地租高低的判读方法

(1)、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城市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2)、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

具体如下图①、市中心(O)处:

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

故地租最好,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

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

D、E、F处):

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

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

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1)、大城市: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向外依次是居住区、郊区、工业区。

(2)、中等城市:

市区外围形成居住区,原来的市区变成了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

(3)、小城镇:

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①、表达方法:

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②、我国的城市等级: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50万以上)、中等城市(人口20万~50万)和小城市(人口15万以上)。

(2)、城市等级、数量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种类越齐全,服务范围越大,城市间距离越远。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

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二者并非成正比。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一、城市化的标志

(1)、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地域的转换过程。

(3)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城市化的本质: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二、世界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加速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后期阶段(目前发达国家)。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差异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向逆城市化发展。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发展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处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补充: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

如下

图解

 

B、城市化进程加快:

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与工业化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

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

城市人口变化

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②共同特点:

自然条件——中纬度平原地带;空间分布——大多呈带状延伸

政治经济——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城市交通问题:

主要表现在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

(3)城市住宅问题:

①在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张,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

②在发达国家,表现为市中心空房过多,形成贫民窟,市中心区逐渐衰落。

 

(4)城市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问题。

(5)解决措施

主要有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1.文化: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

(1)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

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表现: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城市建筑为例

(1)建筑布局:

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中国古代城市突出皇权地位,而西方国家的城市布局则是教堂占中心地位。

(2)建筑风格:

①中国:

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宫廷中多楼、台、亭阁,居民有围墙。

②西方:

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花园、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量。

(XX地区光热水组合好)

地形: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如我国江南丘陵的酸性土壤——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XX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袄,利于耕作。

河流:

有XX河流流过,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劳动力,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1)市场:

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

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3)政策:

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

可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书中第49页。

举例:

XX地区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人们喜食大米等等。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变化

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

①、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如:

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基地;珠三角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等

二、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1、分类:

(1)、原始农业:

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2)、传统农业:

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

(3)、现代农业:

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放牧业。

2、三种农业地域类型

(1)、原始迁移农业:

①、分布:

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分布区。

②、生产过程:

③、影响: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④、特点:

①、不是用蓄力,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也无固定农田。

②、每隔两三年或三四年就更换种植。

③、使用刀砍、火烧等办法开辟耕地。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①、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②、生产特点:

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③、生产方式:

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3)、现代混合农业:

①、特点:

a、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

B、人力使用较少,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

②、生产方式:

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

具体如右图所示:

③、优势:

A、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

B、时间互补,忙闲错开。

C、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大部分区域农业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

2、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发生变化

(1)、森林:

原始社会,森林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农业社会,对粮食种植业来说,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

 

(2)、草原:

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易受过度放牧影响。

3、农业技术的采用

(1)、灌溉:

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灌溉不合理易造成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退化、粮食减产。

(2)、农药的使用:

杀死害虫,也杀死其“天敌”和其他生物,破坏生态系统。

第二节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二、工业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早期钢铁工业,位于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等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位于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位于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布局:

1、远离河流上游

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

3、盛行风垂直郊外

4、最小风频上风向等等。

四、工业联系与集聚

(1)、工业联系方式:

生产上的投入—产出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信息联系

(2)、工业集聚:

意义:

节约运费、减少劳动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等;从而降低基本生产费用;

(3)、我国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

利用廉价劳动力、利用交通枢纽、利用资源、利用能源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大型企业在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具有规模较大、增长较快、所属部门与其他工业部门联系广泛而密切,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等特点。

(2)、基本类型

(3)、发展变化

(4)、工业地域:

基本工业地域、新兴工业地域

 

学会对基本工业地域形成条件的分析:

答题时要根据材料及图中信息决定答案。

如:

欧洲西部工业区:

形成条件①、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②、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③、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④、市场广阔。

又如:

中国—日本工业区:

形成条件①、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劳动力丰富等等。

④、市场广阔等等。

新兴工业地域形成条件:

①、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强有力的智力支撑;②、灵敏的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③、以大型机场和高速公路网络为主的便利运输条件;④、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⑤、优越的地理位置。

(5)、世界主要工业区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沿海的港口城市。

主要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

六、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2)、不利影响:

①、消耗大量资源,这些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第3节

地域联系

一、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1)、方式: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

(2)、作用: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

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

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

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

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

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具体图解如右图:

  

三、通信时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

1、通信分类

(1)、邮政通信:

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

(2)、电信通信:

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2、商业:

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3、国际贸易:

(1)、内容和形式:

商品的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

(2)、发展:

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4、商业中心的形成

商业中心的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所以,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通便利的东部地区。

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

“点”指能够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种“节点”。

(2)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①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沿线或交通枢纽处。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1)由于市中心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

(2)随着高速道路网的建设和小汽车的普及,现代城市商业网点多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

五、交通运输区位分析:

举例:

(1)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地形、水文、地质、气候

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最主要的因素)、社会因素、技术是保证。

经济因素:

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④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⑤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1、表现:

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0.3~0.6°C。

2、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球当前正处于比较温暖的时期。

人为原因:

毁林导致对CO2的吸收量减少;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影响:

(1)、直接后果:

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间接后果:

①、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②、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

4、解决全球变暖的措施:

①、大力植树造林;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③、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加强国际合作。

二、臭氧层的破坏

1、臭氧位于地球大气层中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

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明显。

3、原因:

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4、危害

(1)、影响人类健康,如白内障、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2)、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

(3)、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5、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的措施

(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

(2)、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3)、参与国际合作。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1、大气污染,污染源:

主要是燃煤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

forget忘记forgotfor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