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715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docx

中班创意体育游戏

1、单双脚跳障碍

锻炼价值:

1、发展左右脚、单双脚跳的能力,培养方位知觉感,提高全身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2、增强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提高呼吸机能,强壮骨骼。

游戏规则:

1、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要避免阻碍他人。

2、幼儿站在起点线,听到口令后再按循序单双脚跳跃,不可争抢先后。

游戏准备:

1、小呼啦圈(8人一组,每组10个),录音机,欢快的音乐磁带。

2、平坦、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幼儿每8人一组,排队站立在起点线后。

在场地上分别将呼啦圈按颜色一个连一个地摆成两条直线。

教师发出口令:

“抬脚跳圈圈!

”每个小组的幼儿按先后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用右脚连续地从第一列呼啦圈的第一个圈跳到第十个圈,再用双脚从第二列呼啦圈的第十个圈跳到第一个圈,回到起点等待。

2、将呼啦圈连续摆放成两列。

幼儿6人一组,分4组进行。

音乐响起时,1、2组的幼儿排成队,单双脚交替地跳过摆放好的呼啦圈。

3组的幼儿围绕场地顺时针慢跑,4组的幼儿围绕场地逆时针慢跑。

音乐停止,再次响起时,1、2组和3、4组交换位置,3、4组幼儿单双脚交替跳呼啦圈,1、2小组的幼儿则排成两队在场地的周围进行顺、逆时针慢跑锻炼。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在跳跃时,要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的跳,并注意和前面的幼儿保持好距离,不要发生碰撞。

2、提醒幼儿不要踢歪呼啦圈,如果不小心踢歪了要立刻在原地扶正。

3、对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教师应立即进行指正。

2、跳蹦床

锻炼价值:

1、发展跑、跳、钻等技能,增强下肢力量。

2、发展上下肢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双脚并拢轻轻跳入、跳出,在薄膜上连续轻跳。

2、A、B幼儿按要求先后进行跳跃。

游戏准备:

1、塑料薄膜若干块(两个幼儿1块,如报纸大小)。

2、平坦、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游戏玩法:

1、将塑料薄膜平铺在地面上,幼儿两两一组,分别站在塑料薄膜的两端等待。

教师发出口令:

“双脚并拢在蹦床中跳上跳下,开始!

”两名幼儿按先后顺序,当A幼儿跳上塑料薄膜再跳下后,B幼儿马上跳上薄膜再跳下,交叉进行,如此反复。

2、将塑料薄膜平铺在地面上,幼儿两两一组,A幼儿站立在塑料薄膜中央,B幼儿蹲在薄膜一端,并用右手轻握薄膜一脚等待。

教师发出口令:

“双脚并拢跳蹦床,开始!

”B幼儿立即有节奏地轻轻掀动薄膜,A幼儿则随着B幼儿掀动薄膜的节奏,双脚并拢向上跳。

约一分钟后,A、B幼儿交换角色。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轻轻的跳,以免跳破、磨破薄膜。

2、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及时纠正违反规则的现象。

3、转圈

锻炼价值:

1、发展平衡能力、养成婷新号做动作的习惯。

2、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游戏规则:

1、学陀螺转圈时,要在场地上变转圈转圈边移动身体.

2、学电扇转圈时,要在场地上原地转身。

游戏准备:

平整、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小陀螺转。

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上,每人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以双手平展开互相不碰到为宜。

教师发出口令:

“小陀螺转起来!

”幼儿随老师在场地上按顺时针自转身体并移动。

片刻后,教师叫停。

幼儿休息片刻,教师再发出口令:

“小陀螺转起来!

”幼儿随教师在场地上按逆时针方向自转身体并移动。

片刻后,教师喊停。

如此反复。

2、电风扇。

幼儿分散站立在场地上,相隔的距离以双手平展开互相不碰为宜。

教师发出口令:

“电风扇转起来!

”幼儿平展双手,按顺时针法相在原地自转身体。

片刻后,教师喊停。

幼儿片刻休息后,教师发出口令:

“电风扇转起来!

”幼儿平展双手,按逆时针法相在原地自转身体。

片刻后,教师喊停。

如此反复。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注意间隔避免发生碰撞。

2、观察幼儿转圈的表现,防止因转圈次数多而头晕。

3、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4、玩云梯

锻炼价值:

1、增强上肢力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双手紧握云梯横档,使身体自然垂直。

2、幼儿在云梯上向前移动时,不能甩动身体。

游戏准备:

1、检查云梯是否完好,地面整洁无障碍物。

2、做此项游戏之前,幼儿要做头颈、上肢、腰腹部的预备活动。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成若干组。

教师将一组幼儿带入云梯下,把第一名幼儿扶上云梯,让他双手紧握云梯的横档,两脚离地身体成悬垂状,提示幼儿口中数“1、2、3······”直到手臂抓握不住时,松开双手,两脚落地。

如此轮流进行。

2、将幼儿排成一队,站立在场地的一端。

教师帮助幼儿按顺序一个个双手握云梯横档,然后双手交替握向前一个横档,使身体向云梯的另一端移动,当移动到最后一个云梯横档后,松开双手,双脚落地。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游戏结束时要对活动进行简单点评。

2、场地中的幼儿数量要控制好,人数不宜太多。

3、在云梯上的悬垂时间和移动的隔档数要由短到长、由少到多。

5、袋鼠跳跳

锻炼价值:

1、发展双脚跳的能力,增强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

2、提高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游戏规则:

1、抢占积木时,先站上积木的为胜,没有空积木站的为输。

2、抢占积木时,不能推挤他人。

3、幼儿根据教师和哨声按指定的方向跳下。

游戏准备:

1、大塑料积木(人手1块),口哨,轻松节奏的音乐带,录音机。

2、平坦、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幼儿扮演小袋鼠在场边站成一个大圈,场地上分散放着血多积木(比实际参加人数少1~2块)。

音乐声响起,教师带幼儿围着积木在场地边双脚转圈跳。

教师吹一声口哨就按顺时针方向跳一次,幼儿也跟着跳一次。

连续跳跃10~15次后,教师突然发出口令:

“抢占积木!

”然后吹哨,幼儿立即跑入场地内寻找空闲的积木并站在上面,最后看谁没有抢占到积木。

教师简单点评后,让所有幼儿回到场地边,游戏重新开始。

2、幼儿扮演小袋鼠,面对教师,双手握一块大积木分散站在场地上,互相间隔一定的距离,然后将手中的积木放下,站到上面。

音乐响起时,教师发出口令:

“向前跳下!

”然后吹哨,全体幼儿立即从积木上向前方跳下。

当全体幼儿都完成这个动作后,教师发出口令:

“站回自己的积木上!

”幼儿立即站回自己的积木上;教师发出口令:

“向后跳下!

”然后吹哨,全体幼儿立即从积木上向后方跳下。

当全体幼儿都完成这个动作后,教师发出口令:

“站回自己的积木上!

”幼儿立即站回自己的积木上;教师发出口令:

“向左跳下!

”“向右跳下!

”幼儿根据口令和口哨向不同的方向跳下。

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注意与前后、左右的幼儿保持距离,不要发生碰撞。

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6、走楼梯

锻炼价值:

1、增强走的能力,提高上下楼梯的能力。

2、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强壮骨骼。

游戏规则:

1、玩法1中,“包剪锤”输了的幼儿只能站在原地不动,赢了的才能上两级。

2、玩法2中,幼儿要按顺序上楼梯、搭桥、钻桥。

3、玩法3中,幼儿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一层一层地上楼,每个人捡起一块积木。

游戏准备:

检查楼梯、地面是否整洁,无障碍物。

游戏玩法:

1、看谁先上楼。

幼儿两人一组,在一楼楼梯口准备。

两人用“包剪锤”的方法,争取先上楼梯的机会。

赢者上两级,输者在原地不动,直到一名幼儿先走完一层(8~9级)楼梯为止。

2、搭桥。

幼儿两两结对后在楼梯下面排成两队。

教师发出口令:

“开始搭桥!

”两队排头的幼儿分别站在第一级楼梯的左右两侧,然后左右手相握,搭成桥洞,接着各队第二名幼儿按先后上楼梯,并钻过第一排幼儿搭的“桥洞”,在第二级楼梯上,像第一对幼儿也搭成桥洞,接着第三对钻桥、搭桥,如此进行。

当最后的幼儿钻过所有桥洞后,所有幼儿都爬上一层楼梯的平台。

3、爬楼梯拣物品。

幼儿两两结对,按顺序排队等待。

在楼层的最高一级上放一些小积木。

教师发出口令:

“爬楼梯拣积木开始!

”第一对的两个幼儿立即开始爬楼梯,上到最高一级捡起一块积木后,下楼梯,到了起点排到队伍最后,第二对两名幼儿开始爬楼梯、拣积木,如此反复,知道最后一对幼儿完成爬楼梯、拣积木、下楼梯后结束。

注意事项:

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结束时要对活动进行点评。

7、过障碍网

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跳、钻、爬的动作技能,增强下肢的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游戏规则:

1、幼儿按要求双脚交替跨、双脚并拢跳、单脚跨越障碍物。

2、幼儿跨越、跳跃障碍过程中不能故意踢碰地面的纸棍。

游戏准备:

1、卷成棍状的报纸若干,录音机,磁带。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成4组。

请1、2组幼儿面对面,各握住同一根纸棍,然后下蹲,排成一道障碍物。

音乐声响起后,教师发出口令:

“第三组,跨越铁丝网!

”第三组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双脚交替跨步的方式,跨过1、2组的幼儿搭起的一道障碍。

当第三组所有幼儿跨跳完毕回到原位后,教师发出口令,第四组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双脚交替跨步的方式,跨过1、2组的幼儿搭起的一道障碍。

当3、4组幼儿都完成后,再请3、4组幼儿面对面,握住纸棍,下蹲,接着1、2组幼儿按先后顺序,用双脚交替的方式跨过一个个障碍物。

2、幼儿分成四组,站成早操队列,将手中的纸棍横向放在自己双脚脚尖前。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教师分别把各组幼儿带离场地,对应各组纸棍站在起点线后等待。

(见图1-2)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跳跃铁丝网,1、2、3,开始!

”各组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跑入场地,用双脚并拢跳的方式跳过一个个纸棍,跳完本组最后一根纸棍后,从场地外围小跑回到起点站队等待。

各组完成后,教师发出口令:

“跨跳过铁丝网,1、2、3,开始!

”各组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跑入场地,用单脚跨跳的方式跨越一个个纸棍,跳完本组最后一根纸棍后,从场地外侧小跑回到起点。

注意事项:

提醒前面的幼儿不要跑得太快,后面追赶的幼儿注意安全,注意自我保护。

8、池塘里的青蛙

锻炼价值:

1、发展跑步、躲闪的能力,提高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动作能力。

2、增强动作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游戏规则:

1、扮青蛙的幼儿必须要努力钻网到达岸上,不能一直呆在池塘里。

2、扮渔网的两名幼儿不能松手,不能用单手捉青蛙。

游戏准备:

1、青蛙头饰若干(幼儿总数的1/3),蛇头饰1个。

2、宽敞、无障碍物的场地或草地,在场地上用长布条围成一个直径6~10米的圆圈作为池塘。

3、将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3组,每组5~7人,两组用手拉手的方式扮渔网,另一组办青蛙。

游戏玩法:

扮渔网的两组幼儿分散站在池塘边,办青蛙的幼儿在池塘中间等待。

游戏开始,扮渔网的幼儿两两手拉手在池塘边守候,青蛙在池塘里自由走、跑。

一分钟后,教师扮蛇进入池塘,小跑追捕青蛙。

青蛙们一边要躲避蛇,一边要想方设法从两名幼儿拉起的手指尖钻过去,最后到达岸上安全的地方;扮演网的幼儿则要努力拉手,设法阻挡青蛙跳到岸上,并把青蛙网住。

最后看哪些青蛙钻过了渔网,跳到了岸上,哪些青蛙被渔网和蛇捉住了。

被捉住的青蛙交换当渔网,或扮青蛙的一组幼儿与扮渔网的两组中的一组幼儿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直到各组均扮过一次青蛙为止。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动作要灵活,不能鲁莽、硬拼。

2、教师扮蛇在池塘追青蛙时,不能太快、太急、起到赶幼儿入网的作用即可。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及时纠正。

 

9小脸盆

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跑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塑料小脸盆(人手1个),装有水的饮料瓶(人手2个)。

2.较宽敞、无地面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3.一段欢快与抒情交替变化的音乐。

游戏规则:

1.幼儿要双手端脸盆,随着音乐节奏在场地中自由四散或顺时针、逆时针地走、跑。

2.幼儿端脸盆运饮料瓶跑时,每次只能运一个,每人运两次,共两个,不能将饮料瓶掉在地上。

游戏玩法:

1.幼儿双手将脸盆端在胸前,分散站立在场地上。

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端脸盆在场地上自由走!

”幼儿双手端着脸盆随音乐节奏快走或慢走,音乐声停,教师喊停,幼儿立刻停止走动。

2.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跟着老师顺时针跑!

”幼儿端着脸盆,跟着老师在场地上顺时针小跑;教师发出口令:

“跟老师逆时针跑!

”幼儿双手端着脸盆,跟着教师在场地上逆时针小跑。

3.在场地两端画一条起点线、一条终点线,相距8~10米。

按6~8人一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幼儿端脸盆,按先后顺序站在起点线后,各相距2~3米,在各组相对应的终点处发许多饮料瓶(每组每个幼儿两个)。

音乐声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运饮料瓶开始!

”各组幼儿按先后顺序从起点小跑到终点,然后拿一个饮料瓶放入脸盆,小跑回起点,将饮料瓶放在起点线处,再端脸盆小跑到终点,再运回一个饮料瓶。

当每组每名幼儿运回两个饮料瓶后,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在场地上走、跑时要互相避让,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不能碰撞到他人。

2.指导幼儿端脸盆在场地上走、跑时要有快慢节奏。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及时纠正。

10、接力跑

锻炼价值:

1.发展手持物品奔跑的动作,提高奔跑的节奏感。

2.增强运动中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报纸搓卷成的接力棒(每组1根),不同颜色的圆形塑料小凳(每组1张),录音机。

<<运动员进行曲>>磁带。

2.较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幼儿跟着教师在场上跑时,要跑出快慢节奏跑。

2.幼儿持棒跑时一定要绕过终点的塑料凳才可以往回跑。

3.交接纸棒时,等待出发的幼儿一定要拿到纸棒后才能跑出。

游戏玩法:

1.幼儿分4组站在场地上。

音乐响起时,教师带第一组幼儿开始围场地小跑热身,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幼儿按序接在后面,当4个小组的幼儿在场地上跑成一条长龙队形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快跑—慢跑—快跑—慢跑变速跑练习。

2.在场地两端分别画一条起点线和终点线,间隔8~10米,在终点线上放4张塑料小凳,凳与凳之间间隔2~3米。

将幼儿分成4个小组,分别对应一张小凳站立在起点线后等待,每组排头的幼儿手持一根纸棒。

音乐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传棒接力——开始!

”各组第一名幼儿手握纸棒快速跑向终点,然后绕过塑料凳跑回起点,将手中的纸棒交给本组的第二名幼儿。

如此接力,直到本组最后一名幼儿持棒跑回起点后,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1、在场地周围变速跑时,提醒幼儿注意与前一名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变速跑时互相碰撞。

2、传棒接力跑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11、运送矿泉水

锻炼价值:

1.发展持物走、跑的动作。

增强上下肢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装有水的大饮料瓶(人手1个)。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幼儿慢走、快走时,要双手将装有睡得饮料瓶抱在胸前。

2.扛装有水的饮料瓶跑时,要用一只手握瓶,并扛在肩上,不能拎在手上。

游戏玩法:

1.幼儿每人手拿一个装有水的大饮料瓶,分成4组站在场地上等待。

教师发出口令:

“双手抱瓶一组接一组跟着老师走!

”第一组幼儿跟在教师身后,围绕着场地外围慢走,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依次跟在后面。

当四个小组的幼儿双手抱瓶围绕场地走成长龙队形后,教师带领幼儿快走、慢走交替。

2.当幼儿快走、慢走数圈后,教师发出口令:

“把瓶扛在右肩膀上跑!

”幼儿学教师右手握饮料瓶,将饮料瓶抗灾右肩上小跑。

当跑完两圈后,教师发出新口令:

“把饮料瓶扛在左肩上跑!

”幼儿立即将右肩上的饮料瓶换到左肩上,用左手握住瓶口,摆动右臂,饶长跑两圈,然后慢走一圈,再扛饮料瓶小跑锻炼。

注意事项:

1.幼儿走、跑时,要和前面的幼儿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碰撞、踩踏。

2.指导幼儿肩扛水瓶跑时,要用肩扛一侧的手握瓶,用另外一侧的手摆臂小跑。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12:

跳竹竿

锻炼价值:

1、发展跳跃动作,增强下肢力量,强壮下肢骨骼。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缠有胶带的1米长的竹竿(人手一根)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或室内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幼儿要用双脚跳跃的方式跳过竹竿。

2、幼儿要跳过地上的竹竿,不能踩到、碰到地上竹竿。

游戏过程:

玩法一:

幼儿手拿竹竿按早操队形站成4组,然后把自己的竹竿横摆在双脚前。

教师发出口令:

“双脚并拢向前、向后跳竹竿”每名幼儿都用双脚并拢向前、向后跳的方式跳过竹竿。

玩法二: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幼儿站成早操队形,将自己的竹竿横摆在双脚前。

然后幼儿在起点线后按先后顺序站成4排,等待教师的指令。

教师发出口令:

“双脚连跳小竹竿,开始!

”各组幼儿按先后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小跑入场,用双脚跳跃的方法,跳过本组地面上的每一根竹竿,最后从场地外侧小跑回起点。

注意事项:

1、所用的竹竿要事前检查,有毛刺的地方要缠上胶布。

2、提醒幼儿不要急、不要推撞他人,注意安全。

 

13.小马帮

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跑的动作,增强下肢的力量。

2.怎强身体协调行和灵活性,培养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准备:

1.游戏前看过马奔跑,行走的录像,对马的运动方式有一定了解。

2.“平地”“小山路”“休息”三个指示牌,一段约4~5分钟的欢快音乐,录音机,海洋球若干只,塑料筐2个。

3.宽敞,无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必须按指示牌行动。

违者退到起点线后重新开始。

2必须在宽为50~60厘米的小河内快速跑,不能跑出线。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两端个画一条起点线和一条终点线,相距15米。

幼儿扮成马,成一列横队站在起点线后面。

教师扮演马队领队,手拿“平地”“小山路”“休息”三个指示牌,面对幼儿站立。

游戏开始,教师举起“平地”指示牌,幼儿向前快走;举起“小山路”指示牌,向前慢走;举起“休息”指示牌,便停步,看谁先到达终点。

2.在场地上画两条长15~20米,款50~60厘米的小河,对应小河终点处各放一个塑料筐。

幼儿扮小马,8人一组,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条小河的起点。

音乐响起,教师发出口令:

“小马运粮——开始!

”两组第一名幼儿手拿海洋球(当做粮食)迅速通过小河跑向终点,并把海洋球送进塑料筐里,再从小河中跑回起点。

拍下一名幼儿的手。

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注意事项:

1.指导幼儿在场地上走,跑时要互相避让,不要碰撞到其他人。

2指导幼儿曲线跑时,注意灵活侧身,保持平衡。

3.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及时纠正违反规则的现象。

14、抛接球

锻炼价值:

1、锻炼抛接球能力,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游戏准备:

1、大塑料筐4个(每组一个),皮球(人手一只)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或室内大场地。

游戏规则:

幼儿只能一个一个地传球,接传中若球丢失了,必须重新开始传球。

掷球者要站在规定距离的标示线后,不得跑到球筐处向里放球。

游戏过程:

游戏前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3组,排在场地四周成“米”字形队列(注意间隔距离,应足够幼儿抛接球),并在队列最后一名幼儿处,各放好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球,场地中间距队列第一名幼儿1米处放置一个大筐。

教师发出传球信号,各队最后一名幼儿取球向前一名幼儿抛球,第一只球传出后立即取第二只、第三只……中间幼儿依次往前传抛球,队列第一名幼儿接住球后将球投入筐中,直到全部抛掷完为止。

先抛完的队为胜。

注意事项:

1、幼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2、场中的球筐要放在距离队列第一名幼儿1米的地方。

 

15.能干的小狗

锻炼价值:

提高手膝着地爬行的动作技能,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小狗头饰(人手1个),系有肉骨头卡片的塑料棒(幼儿人数的1/2)。

2.平整,无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幼儿在场地上追逐教师手中提着的“肉骨头”时要跟着教师的后面跑。

2.小狗在扑抢头顶上的骨头时,要双脚起跳,双手抓握。

游戏玩法:

1.幼儿戴小狗头饰在场外等待。

教师手提系有骨头的塑料棒:

“小狗们来吃肉骨头啊!

”幼儿扮小狗跑步进入场地,教师按顺时针方向在前面跑,幼儿跟在教师后面追赶肉骨头。

跑完3~5圈后,教师突然提高肉骨头并变换方向,在场地上按逆时针方向跑,幼儿也变换方向跟在教师后面跑,跑完3~5圈后,停止游戏休息。

2.幼儿两两一组,其中一名幼儿手拿系有骨头的塑料棒扮作主人,另一名幼儿扮演主人的小狗。

教师:

“小狗吃骨头!

”扮演狗主人的幼儿将骨头放在扮演小狗的幼儿的头顶上方,小狗立即双脚用力蹬地挑起,并用双手去扑抢骨头。

当扮小狗的幼儿用手抓着骨头后,两人交换较色,重新开始游戏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追赶教师时不要跑的太快,注意和前后,左右的幼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

2.小狗如已把骨头抓握在手里,主人就不要再用力拉扯骨头。

 

16.小兔运水

锻炼价值:

1.发展跨越障碍物,走平衡桥的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增强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游戏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1个),塑料小水桶(桶内装有1/2的水),平衡板4个(每组1个),打积木(每组8块,2块做平衡木垫脚,6块做障碍)。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大场地,在地上用粉笔画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直线条,曲线等各种形状和线条。

游戏规则:

幼儿要拎着水桶登上独木桥,并用左右脚交替的方式跨越过6快积木。

游戏玩法:

1.幼儿头戴小兔头饰,手拎水桶各自在场地中选一个图形或线条,站在旁边等在。

教师发出口令:

“拎小水桶走!

”幼儿立即提着水桶,脚踩着地面上的形状边线或线条一步步地来回走。

片刻后,教师清幼儿互相交换形状或线条,然后再发出口令,幼儿开始踩线走。

如此反复。

2.在场地上画一条起点线,幼儿手提水桶分成4组,按先后顺序排列在起点先后。

每组前的场地上放一块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平衡板(平衡板的两端下方分别放置一块横卧的积木),在平衡板上放6块障碍后再走下独木桥,从场地边走回到本组起点,等待下次游戏的开始。

注意事项:

1、水桶里的水要预先装好,不能装多,以免洒在场地上,影响游戏。

2.鼓励幼儿拎水桶在多种形状和线条上走,增加锻炼的机会。

3.提醒幼儿动作幅度不要过大,速度不要过快,可以左右手交换着拎水桶,使两个手臂的锻炼。

17.小骑兵

锻炼价值:

1.发展跑,跳技能,增强腿部力量。

2.提高动作灵敏性,培养对体育活动是兴趣。

游戏准备:

1.小红旗(与幼儿人数相等),沙盘2个(内装沙子做山冈)。

2.宽阔,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1.每名幼儿每次只能插一面红旗。

2.接力的幼儿必须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去。

3.幼儿必须双脚跳过障碍物——小河。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两端画好一条起点线和一条终点线,相隔15~20米,终点线上摆放沙盘。

幼儿分成两组,间隔2~3米。

教师发出口令:

“小骑兵把红旗插上山冈!

”各组第一名幼儿手拿小红旗迅速向前跑,跑到终点线处把小红旗插在沙盘里,然后跑回起点拍下一位幼儿的手,并站到队尾。

依次进行,以最先查完小红旗的队为胜。

2.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30~40厘米的横线为小河,距小河2~3厘米处画一条横线为起点,共画三条小河。

幼儿当小骑兵,站在起点线前,念儿歌:

“小骑兵,真勇敢,什么困难都不怕!

”念完后开始双脚向前跳小河,同组幼儿最先跳过全部小河的为胜。

注意事项:

1.指导幼儿有节奏地快跑,并自然呼吸。

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违反规则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18.消防队

锻炼价值:

1.提高手脚,眼的协调能力,增强手部力量。

2.提高平衡能力和合作能力。

游戏准备:

1.长方形积木2个,小塑料球若干只,篮子2个,绳子2条,爬笼2个。

2.室外的宽敞场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