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28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

阶段检测二(诗歌部分三、四、五单元)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模范 打哈欠/点头哈腰 牵强/强词夺理

B.应允/应变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翘尾巴/翘首以待碑帖/俯首帖耳

D.累及/累次梁山泊/淡泊明志屏障/敛声屏气

解析:

A项,mú/mó,hā,qiǎnɡ;B项,yīnɡ/yìnɡ,jiǎo,mí/mǐ;C项,yān/yīn,qiào/qiáo,tiè/tiē;D项,lěi,pō/bó,pínɡ/bǐnɡ。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会后,陈书记语重深长地对大家说到: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贪欲。

想要遨翔蓝天,就要自觉抑治自己的贪欲。

B.庆功会上,几杯酒下肚后,他感到一股热气从胃里冒出,直冲头顶;然后逐渐发散到四肢,身心随之发烫,慷概豪迈之情犹然而生。

C.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负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渡光阴。

D.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将会成大气;一个懂得运筹帷幄的人,或许会雄霸一方;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往往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

解析:

A项,“语重深长”应为“语重心长”,“说到”应为“说道”,“遨翔”应为“翱翔”,“抑治”应为“抑制”;B项,“慷概”应为“慷慨”,“犹然”应为“油然”;C项,“负出”应为“付出”,“坐想其成”应为“坐享其成”,“虚渡”应为“虚度”;D项,“大气”应为“大器”。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今年起,一度呈低迷态势的日本静冈机场,由于中国游客的“爆买”再次变得热闹起来,其     的几条路线达到了令人可喜的载客率。

 

(2)统计数据显示,9月和10月,在披露到期收益数据的理财产品中,共有33款银行理财产品提前清算,高收益产品可谓     。

 

(3)广东省今年秋旱进一步凸现,入秋以来虽然勉强落了几场小雨,大秋作物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     。

 

A.凤毛麟角  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

B.屈指可数  凤毛麟角  寥寥无几

C.凤毛麟角  屈指可数  寥寥无几

D.寥寥无几  凤毛麟角  屈指可数

解析: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指头就能数过来。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寥寥无几”形容数量稀少。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美如果不合作,世界上的许多议程都难以进行,中美关系如果恶化,将会给两国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B.十八岁以前是孩子长高的重要时期,请家长们在起居、饮食、运动及心理等方面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相应的准备。

C.我国的航天事业如今已走过近60年光辉历程,中国航天逐渐以实验为主的探索,向为民众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产业转变。

D.在云航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张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如果中美不合作”;B项,句式杂糅,删掉“请”或“应该”;C项,成分残缺,在“以实验为主的探索”之前应加上“从”。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而且使用范围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         ,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

解析:

因其“通俗性和口语性”,所以“使用范围广泛”;因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大众喜爱;“学习和掌握俗语”,与“丰富……”和“汲取……”相关;“运用”带来的结果,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所以答案:

选B项。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8分,每小题4分)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6.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仔细体会下列意象的象征意义。

(1)岸:

 

(2)风:

 

(3)风暴:

 

(4)灯:

 

参考答案:

(1)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

(2)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

(3)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

(4)指的是光明与信念。

7.诗题“双桅船”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反复阅读这首诗,说一说题目“双桅船”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

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

诗题中“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

全诗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或者说,诗人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双桅船。

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8分,每小题4分)

落雪的夜①

牛 汉

北方,

落雪的夜里

一个伙伴

给我送来一包木炭。

他知道我寒冷,我贫穷

我没有火。

祖国呵,

你是不是也寒冷?

我可以为你的温暖,

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

燃烧起来……

注①本诗作于1947年,当时诗人24岁。

8.这首诗抒发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解析:

在“北方,/落雪的夜里”,当“一个伙伴”给“寒冷”“贫穷”“没有火”的“我”“送来一包木炭”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祖国。

祖国在这里被意象化为人。

抓住“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

在诗歌中,祖国在这里被意象化为人。

诗中的抒情主体“我”,在祖国寒冷的时候,宁愿“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燃烧起来”,赤子爱国之情跃然纸上,真切地表达了抒情主体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9.试分析这首诗的结构艺术。

解析:

“我”的“寒冷”是“贫穷”而“没有火”取暖造成的,祖国的“寒冷”不也如此吗?

“寒冷”是一个表感觉的词,在这里贴切地拉近了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结构:

现实(“我”)——情感(爱国之情)——现实(“祖国”)。

全诗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是诗人个人现实生活层面的直观;直观过后,诗人从“我”联想到“祖国”,诗歌的跳跃在诗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中实现。

第三节的跳跃转换,由“寒冷”作为纽带把“我”与“祖国”连接起来。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3题。

(17分)

樵夫,别砍那棵树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

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

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

现在我得保护它。

这树是我先祖亲手

种在他的小屋边,

樵夫,让它立在那儿,

你的斧头别伤了它!

那棵熟悉的老树,

它的光荣和名声

已传遍各处,

你还要将它砍下?

樵夫,别砍了!

它的根已在土里扎固;

哦,别砍那棵老橡树,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

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

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

尽情欢乐,尽情嬉戏;

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

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

原谅我愚蠢的泪水,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

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野鸟在这儿歌唱时,

你还会把树枝弯下,

老树啊!

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

樵夫,离开那地方;

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10.“我”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

它在“我”年轻时遮蔽过“我”;它是“我”先祖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

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11.这首诗中的“橡树”是仅指橡树,还是另有所指,或者包括以上两种意思?

请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4分)

解析:

歌颂某一事物的诗,大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目的,抒发某种感情。

回答这样的问题,还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要全面衡量,做出客观的结论。

参考答案: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棵老橡树,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感情。

在这棵老橡树的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诗人力图通过一棵老橡树唤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12.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

(6分)

(1)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参考答案:

(1)义正词严地呵斥“樵夫,别砍那棵树!

”不许樵夫碰它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

“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我”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3)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

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13.诗人劝说樵夫的语气是怎样加强的?

(4分)

参考答案:

第一节以平和的语气劝说“你的斧头别伤了它”,第二节以动情的语调责问“你还要将它砍下”,第三节以真诚的口吻恳求“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第四节以严厉的命令口气警告“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4.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别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

(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答案:

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

①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

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

②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

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③                   ,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①产品如果没有说明书 ②说明书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严谨 ③而关注产品使用问题的人却未能相应增加

16.将下面画横线的三个分句分别压缩到10字以内,填写在方框内。

压缩后的句子要句式一致并保持原意。

①当别人为你做什么时,你要有一颗感激的心;②当别人不肯为你做什么时,你也应视之为理所当然;③当别人为你无私付出时,你更应该视作对你的恩赐。

哪怕是一缕阳光,一束清香,或者一杯水。

①          

②          

③          

解析:

此题既涉及压缩语句,也涉及句式的变换与调整,要统筹兼顾。

答案:

示例①你应感激别人的帮助;②你应理解别人的拒绝;③你应珍视别人的付出。

或:

①别人做事时,你应该感激;②别人不做时,你视为正常;③别人付出时,你视为恩赐。

或:

①别人为你做事,应该感激;②别人不肯帮你,视为正常;③别人为你付出,视为恩赐。

四、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写作指导题目中的那个“我”字,能引领或提醒考生在写作中塑造自我,肯定自我,张扬积极向上的人格个性。

注重自我,抒发真情。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要求文章必须以第一人称的面目出现,不管这个“我”是真实的自己,还是虚构的对象,都必须要写“我”的故事,抒“我”的情感,发“我”的议论,而不是写他人,更不是写古人古事。

化抽象为形象。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翅膀”的比喻义不难理解,“隐形”二字是理解的关键。

既然翅膀是用来飞翔的,是鸟儿必备的去实现目标的工具和力量,那么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这种力量支撑自己,帮助自己,鼓励自己飞向未来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帮助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信念、理想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

写作时,既可以把这种“隐形的翅膀”看作是内在的信念、理想和追求,也可以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外在的帮助。

比如,“我”在蒙昧中,老师给了“我”知识的翅膀;“我”在挫折中,朋友给了“我”友情的翅膀。

一次语重心长的叮嘱,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都可以给“我”振翅高飞的力量。

例文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村外有一条河,河滩上有一片空地,星星点点分布着的是一些坟头。

我的祖先便长眠在那里,这些坟堆被风雨所蚀,显得枯瘦萧索。

虽然故人早已化为一堆枯骨,但终别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痛处总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我在这坟堆间踽踽独行,温软的手指触摸着突兀的泥土,叩问蹒跚的历史——人的归宿,能沉埋、挤压得如此紧缩和局促吗?

曾经多少疏朗的胸襟、火热的情怀,多少利益纠葛、人生搏斗,都统统由高迈走向了苦吟,最终在这里画下一个苍凉的句号,凝结成一个幽僻的角落,枕着冰凉的泥土,一声不吭地悄然归位。

一天又一天,日子仿佛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个早晨,空气中有点异样,慌乱之余,看到一簇野菊花,顶着浓烈的秋霜,嫩黄的花瓣映着淡淡的晨曦,坦诚而透彻地挤满了枝头,高雅素洁的清香一下子染透整个身心,在人生的荒原上默默地回荡,不再有任何的名利和喧嚣。

土地是厚实的,它承载了人间所有的不幸和苦难;野菊是滋润的,它散发出生命意识中最温馨的微波。

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生存做了最深沉的诠释:

不必走南闯北,叱咤风云;不必马蹄硝烟,纵横驰骋。

年轻的我需要的只是在青春的心里有一双追寻人生真谛的翅膀,一双搏击风雨的隐形的翅膀。

它圆润到无须凌厉,蕴藉到无须声张,只会静静地收拢为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重新凝聚心灵,蔚成方圆。

带着这双隐形的翅膀,在尖酸刻薄的挖苦中我不会寂寞孤单地彷徨,在荆棘密布的迷雾中我不会做无力的悲叹和逃避。

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疯,可以狂,我可以在巍峨的峰顶上举目四望,可以在细草微风的原野上偃仰啸歌,可以在江枫渔火中闻钟声而眠,可以在漫天的风雪中独钓寒江。

如此,即便是刀山火海地去,马革裹尸地还,忍辱负重地生,大义凛然地死,我因有这双隐形的翅膀而在大彻大悟中尽情遨游。

也许,我终究会成为这荒地里的一座孤坟,尽管矮小,我也会同那些生命的积淀一道去撑起头顶上的万里云天。

虽然寥廓的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点评本文飞扬的文采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

文章含而不露,文笔老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与追求,超然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