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08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据如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A地全年高温            

B. B地全年降水均匀            

C. C地冬季高温少雨            

D. D地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A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降水不均匀,C是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能力,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技巧,这样可以迅速判断D应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2.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   )

A. 水上航运                           

B. 防洪排沙                           

C. 防止凌汛                           

D. 灌溉农田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故答案为:

D。

【点评】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mm。

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尽管这里降水较少,但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里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棉花等。

3.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

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

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三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也非常适合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

②具有“冬暖夏凉,全年湿润”适宜人居的气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③拥有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有趣的斗牛比赛;

④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

⑤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

⑥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⑦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

⑧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A. ②⑥⑧                                

B. ⑤⑥⑦                                

C. ④⑤⑦                                

D. ①③⑤

(2)图三中的甲、乙、丙、丁四地与图四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一①                                

B. 乙—团                                

C. 丙一③                                

D. 丁—④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亚。

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可见到屋顶旅馆;这里既有领土和水资源的纷争,也有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常被称为“世界火药桶”;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国家,有“世界油库”之称;西亚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只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有趣的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举行,位于欧洲西部。

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

(2)读图1,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2可知,图中①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③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C;

(2)D。

【点评】

(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国家之间冲突不断,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

从地理位置上看:

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资源上看,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焦点;从气候上看,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资源,各国冲突不断;另外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

(2)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4.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题中A项表示阴天,B项表示雷阵雨,C项表示多云,D项表示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在中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

因此湖南省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

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5.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 沙尘暴                                    B. 寒潮                                    C. 旱涝                                    D. 霜冻

(3)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该气候区的是(  )

A. 森林                                  

B. 森林草原                                  

C. 草原                                  

D. 荒漠

【答案】

(1)A

(2)C

(3)A

【解析】【分析】

(1)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在0摄氏度以上,最高气温是7月,约为30℃,所以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

由此可判断该地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湿热,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答案为:

(1)A;

(2)C;(3)A;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6.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数字与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热带雨林气候      

B.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D. ④—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亚洲幅员辽阔,气候深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

A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7.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

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8.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炎热干燥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尤其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故称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

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9.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周二                                     B. 周三                                     C. 周四                                     D. 周五

(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

A. 周二小雪转大雪

B. 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 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 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

选项C符合题意。

(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

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

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

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

(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

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

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      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      C. 益阳距海洋远      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

【答案】D

【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

(1)C

(2)B

(3)D

(4)D

【解析】【分析】

(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

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

B。

(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

D。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

D。

【点评】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答案】D

【解析】【分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

【答案】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

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14.下图示意加拿大50°N附近地形剖面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流运动方向。

气温年较差指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   )

A. 小于①                       B. 间于②和④之间                       C. 大于④                       D. 间于①和②之间

(2)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达为(   )

A.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                             

B.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

C. 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 全年温和少雨

(3)造成①地和②地之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活动                                  

B. 地形                                  

C. 纬度                                  

D. 河流

【答案】

(1)B

(2)C

(3)B

【解析】【分析】

(1)读图比较可知,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此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间于②和④之间。

故选B。

(2)读①地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C。

(3)读图中①、②的位置可知,①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②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所以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是地形。

故选B。

故答案为:

(1)B;

(2)C;(3)B;

【点评】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得出第另外一个城市的年较差,既要考虑四个城市的温度问题,又要考虑四个城市的位置关系,比较难。

(2)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规律。

(3)同样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分析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联系书本所学知识,有一定难度。

15.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

(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

(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16.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