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144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docx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土方

±2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

石方

+20、-200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挂中线用钢尺量测,每侧计3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用坡度尺量测,每侧计3点

 

刚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序号

项目

最低压实度(%)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重型击实标准

轻型击实标准

范围

点数

1

石灰土类垫层

93

95

100m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

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其他方法

2

沟槽

在路

基范

围外

胸腔

部分

管侧

87

90

两井之间或1000m2

管顶以上500mm

87±2(轻型)

其余部分

≥90(轻型)或按设计要求

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500mm范围内

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面整平

3

沟槽

在路

基范

围内

胸腔部分

管侧

87

90

管顶以上250mm

87±2(轻型)

由路

槽底

算起

的深

度范

(mm)

≤800

快速路及主干路

95

98

次干路

93

95

支路

90

92

>800

~1500

快速路及主干路

93

95

次干路

90

92

支路

87

90

>1500

快速路及主干路

87

90

次干路

87

90

支路

87

90

注:

表中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和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别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槽内部位

压实度

(%)

回填材料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管道

基础

管底基础

≥90

中、粗砂

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其他方法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

≥95

每100m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

管道两侧

≥95

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

两井之间或每1000m2

管顶以上500mm

管道两侧

≥90

管道上部

85±2

管顶500~1000mm

≥90

原土回填

注:

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垫层

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每个验收批

每10m测1点,且不少于3点

挂中心线钢尺检查,每侧一点

高程

压力管道

±30

水准仪测量

无压管道

0,-15

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钢尺量测

2

混凝土基础、

管座

平基

中线每侧宽度

+10,0

挂中心线钢尺量测每侧一点

高程

0,-15

水准仪测量

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钢尺量测

管座

肩宽

+10,-5

钢尺量测,挂高程线

钢尺量测,每侧一点

肩高

+20

3

土(砂及砂砾)基础

高程

压力管道

±30

水准仪测量

无压管道

O,-15

平基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钢尺量测

土弧基础腋角高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钢尺量测

水泥砂浆防腐层厚度及表面缺陷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裂缝宽度

≤0.8

管节

每处

用裂缝观测仪测量

2

裂缝沿管道纵向长度

≤管道的周长,且≤2.Om

钢尺量测

3

平整度

<2

取两个截面,每个截面测2点,取偏差值最大1点

用300mm长的直尺量测

4

防腐层厚度

Di≤1000

±2

用测厚仪测量

1000<Di≤1800

±3

Di>1800

+4,-3

5

麻点、空窝等

表面缺陷的深度

Di≤1000

2

用直钢丝或探尺量测

1000<Di≤1800

3

Di>1800

4

6

缺陷面积

≤500mm2

每处

用钢尺量测

7

空鼓面积

不得超过2处,

且每处≤10000mm2

每平

方米

用小锤轻击砂浆

表面,用钢尺量测

注:

1表中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mm;

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厚度及电火花试验规定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干膜厚度

(μm)

普通级

≥200

每根(节)管

两个断面,各4点

用测厚仪测量

加强级

≥250

特加强级

≥300

2

电火花试

验漏点数

普通级

3

个/m2

连续检测

用电火花检漏仪测量,检漏电压值根据涂层厚度按5V/μm计算,检漏仪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0.3m/s

加强级

1

特加强级

0

注:

1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不得低于管节防腐层规定厚度的80%;

2凡漏点检测不合格的防腐层都应补涂,直至合格。

外绝缘防腐层厚度、电火花检漏、粘结力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

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防腐成品管

补口

补伤

1

厚度

符合本规范第5.4.9

条的相关规定

每20根1组(不足20根按1组),每组抽查1根。

测管两端和中间共3个截面,每截面测互相垂直的4点

逐个检测,每个随机抽查1个截面。

每个截面测互相垂直的4点

逐个检测,每处随机测1点

用测厚仪测量

2

电火花检漏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用电火花检漏仪逐根连续测量

3

粘结力

每20根为1组(不足20根按1组),每组抽1根,每根1处

每20个补口抽1处

按本规范表5.4.9规定,用小刀切割观察

注:

按组抽检时,若被检测点不合格,则该组应加倍抽检;若加倍抽检仍不合格,则该组为不合格。

管道铺设的允许偏差(mm)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水平轴线

无压管道

15

每节管

1点

经纬仪测量或挂

中线用钢尺量测

压力管道

30

2

管底高程

Di≤1000

无压管道

±10

水准仪测量

压力管道

±30

Di>1000

无压管道

±15

压力管道

±30

工作井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内导轨安装

顶面

高程

顶管、夯管

+3.0

每座

每根导轨2点

用水准仪测量、

水平尺量测

盾构

+5.0

中心水

平位置

顶管、夯管

3

每根导轨2点

用经纬仪测量

盾构

5

两轨

间距

顶管、夯管

+2

2个断面

用钢尺量测

盾构

±5

2

盾构后

座管片

高程

±10

每环

底部

1点

用水准仪测量

水平轴线

±10

1点

3

井尺寸

矩形

每侧长、宽

不小于设

计要求

每座

2点

挂中线用尺量测

圆形

半径

4

进、出井预留洞口

中心位置

20

每个

竖、水平各l点

用经纬仪测量

内径尺寸

±20

垂直向各1点

用钢尺量测

5

井底板高程

±30

每座

4点

用水准仪测量

6

顶管、盾构

工作井后背墙

垂直度

0.1%H

每座

1点

用垂线,

角尺量测

水平扭转度

0.1%L

注:

H为后背墙的高度(mm);L为后背墙的长度(mm)。

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直线顶管水平轴线

顶进长度<300m

50

1点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尺量测

300m≤顶进长度<1000m

100

顶进长度≥1000m

L/10

2

直线顶管内底高程

顶进长度<300m

Di<1500

+30,―40

用水准仪或

水平仪测量

Di≥1500

+40,―50

300m≤顶进长度<1000m

+60,―80

用水准仪测量

顶进长度≥1000m

+80,―100

3

曲线顶管水平轴线

R≤150Di

水平曲线

150

用经纬仪测量

竖曲线

150

复合曲线

200

R>150Di

水平曲线

150

竖曲线

150

复合曲线

150

4

曲线顶管内底高程

R≤150Di

水平曲线

+100,―150

用水准仪测量

竖曲线

+150,―200

复合曲线

±200

R>150Di

水平曲线

+1OO,―150

竖曲线

+100,―150

复合曲线

±200

5

相邻管间错口

钢管、玻璃钢管

≤2

用钢尺量测,见本规范第4.6.3条的有关规定

钢筋棍凝土管

15%壁厚,且≤20

6

钢筋混凝土管曲线顶管相邻管间

接口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

≤ΔS

7

钢管、玻璃钢管道竖向变形

≤0.03Di

8

对顶时两端错口

50

注:

Di为管道内径(mm);L为顶进长度(mm);ΔS为曲线顶管相邻管节接口允许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mm);R为曲线顶管的设计曲率半径(mm)。

水平管道内垂直顶升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顶升管帽盖顶面高程

±20

每根

1点

用水准仪测量

2

顶升管管节安装

管节垂直度

≤1.5‰H

每节

各1点

用垂线量

管节连接端面平行度

≤1.5‰D0,且≤2

用钢尺、角尺等量测

3

顶升管节间错口

≤20

用钢尺量测

4

顶升管道垂直度

0.5%H

每根

1点

用垂线量

5

顶升管的

中心轴线

沿水平管纵向

30

顶头、底座管节

各1点

用经纬仪测量

或钢尺量测

沿水平管横向

20

6

开口管顶升口中心轴线

沿水平管纵向

40

每处

1点

沿水平管横向

30

注:

H为垂直顶升管总长度(mm);D0为垂直顶升管外径(mm)。

管片的钢模制作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宽度

±0.4mm

每块钢模

6点

用专用量轨、卡

尺及钢尺等量测

2

弧弦长

±0.4mm

2点

3

底座夹角

±1°

4点

4

纵环向芯棒中心距

±0.5mm

全检

5

内腔高度

±1mm

3点

单块管片尺寸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宽度

±1

每块

内、外侧各3点

用卡尺、钢

尺、直尺、

角尺、专用

弧形板量测

2

孤弦长

±1

两端面各1点

3

管片的厚度

+3、―1

3点

4

环面平整度

0.2

2点

5

内、外环面与端面垂直度

1

4点

6

螺栓孔位置

±1

3点

7

螺栓孔直径

±1

3点

管片水平组合拼装检验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环缝间隙

≤2

每条缝

6点

插片检查

2

纵缝间隙

≤2

6点

插片检查

3

成环后内径(不放衬垫)

±2

每环

4点

用钢尺量测

4

成环后外径(不放衬垫)

+4,―2

4点

用钢尺量测

5

纵、环向螺栓穿进后,螺栓杆与螺孔的间隙

(D1―D2)<2

每处

各1点

插钢丝检查

注:

D1为螺孔直径.D2为螺栓杆直径,单位:

mm。

钢筋混凝土管片的钢筋骨架制作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主筋间距

±10

每榀

4点

用卡尺、

钢尺量测

2

骨架长、宽、高

+5,―10

各2点

3

环、纵向螺栓孔

畅通、内圆面平整

每处1点

4

主筋保护层

±3

4点

5

分布筋长度

±10

4点

6

分布筋间距

±5

4点

7

箍筋间距

±10

4点

8

顶埋件位置

±5

每处1点

 

在盾尾内管片拼装成环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环缝张开

≤2

每环

1

插片检查

2

纵缝张开

≤2

插片检查

3

衬砌环直径圆度

5‰Di

4

用钢尺量测

4

相邻管片间的高差

环向

5

用钢尺量测

纵向

6

1

5

成环环底高程

±100

用水准仪测量

6

成环中心水平轴线

±100

用经纬仪测量

注:

环缝、纵缝张开的允许偏差仅指直线段。

管道贯通后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相邻管片间的高差

环向

15

每5环

4

用钢尺量测

纵向

20

1

2

环缝张开

2

插片检查

3

纵缝张开

2

4

衬砌环直径圆度

8‰Di

4

用钢尺量测

5

管底高程

输水管道

±150

1

用水准仪测量

套管或管廊

±100

6

管道中心水平轴线

±150

用经纬仪测量

注:

环缝、纵缝张开的允许偏差仅指直线段。

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内径

±20

每榀

不少于1点

用钢尺量测

2

内衬壁厚

±15

不少于2点

3

主钢筋保护层厚度

±5

不少于4点

4

变形缝相邻高差

10

不少于1点

5

管底高程

±100

不少于1点

用水准仪测量

6

管道中心水平轴线

±100

用经纬仪测量

7

表面平整度

10

沿管道轴向用2m直尺量测

8

管道直顺度

15

每20m

1点

沿管道轴向用20m小线测

土层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轴线偏差

±30

每榀

4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恻2点

2

高程

±30

每榀

1

用水准仪测量

注:

管道高度大于2m时,轴线偏差每侧测量3点。

钢格栅、钢架的加工与安装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加工

拱架

(顶拱、

墙拱)

矢高及弧长

+200mm

每榀

2

用钢尺量测

墙架长度

±20mm

1

拱、墙架横断面(高、宽)

+100mm

2

格栅组

装后外

轮廓尺寸

高度

±30mm

1

宽度

±20mm

2

扭曲度

≤20mm

3

2

安装

横向和纵向位置

横向±30mm,

纵向±50mm

2

垂直度

5‰

2

用垂球及钢尺量测

高程

±30mm

2

用水准仪测量

与管道中线倾角

≤2°

1

用经纬仪测量

间距

格栅

±100mm

每处1

用钢尺量测

钢架

±50mm

每处1

注:

首榀钢格栅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钢筋网加工、铺设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钢筋网加工

钢筋间距

±10

2

用钢尺量测

钢筋搭接长

±15

2

钢筋网铺设

搭接长度

≥200

一榀钢拱

架长度

4

用钢尺量测

保护层

符合设计要求

2

用垂球及尺量测

 

初期衬砌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平整度

≤30

每20m

2

用2m靠尺和塞尺量测

2

矢、弦比

≯1/6

每20m

1个断面

用尺量测

3

喷射混凝土层厚度

见表注1

每20m

1个断面

钻孔法或其他有效方法,并见表注2

注:

1喷射混凝土层厚度允许偏差,60%以上检查点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其余点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2;厚度总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

2每20m管道检查一个断面,每断面以拱部中线开始,每间隔2~3m设一个点,但每一检查断面的拱部不应少于3个点,总计不应少于5个点。

防水层铺设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基面平整度

≤50

每5m

2

用2m直尺量取最大值

2

卷材环向与纵向搭接宽度

≥100

用钢尺量测

3

衬垫搭接宽度

≥50

注:

本表防水层系低密度聚乙烯(LDPE)卷材。

二次衬砌模板安装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拱部高程(设计标高加预留沉降量)

±10mm

每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2

横向(以中线为准)

±10mm

每20m

2

用钢尺量测

3

侧模垂直度

≤3‰

每截面

2

垂球及钢尺量测

4

相邻两块模板表面高低差

≤2mm

每5m

2

用尺量测取较大值

注:

本表项目只适用分项工程检验,不适用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

≤30

每5m

2

用经纬仪侧量,每侧计1点

2

高程

+2O,―30

每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定向钻施工管道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入土点

位置

平面轴向、平面横向

20

每入、

出土点

各1点

用经纬仪、水准仪

测量、用钢尺量测

垂直向高程

±20

2

出土点

位置

平面轴向

500

平面横向

1/2倍Di

垂直向

高程

压力管道

±1/2倍Di

无压管道

±20

3

管道

位置

水平轴线

1/2倍Di

每节管

不少于

1点

用导向探测仪检查

管道内

底高程

压力管道

±1/2倍Di

无压管道

+20,―30

4

控制井

井中心轴向、横向位置

20

每座

各1点

用经纬仪、水准仪

测量、钢尺量测

井内洞口中心位置

20

注:

Di为管道内径(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