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145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县经济工作分析会议精神,根据县委十届五次全委会议筹备工作的安排,县经济局、商务局组建了调研工作组,围绕如何落实“工业富县”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深入各乡镇、重点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0XX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确立了“工业富县”战略,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增强经济实力的关键和缓解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理清了工业发展的思路,完善了工业经济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和主要动力,全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健 全工作机制、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培植支柱产业、扶持骨干企业,走出了一条外引内联、矿电结合、工农互补的符合我县县情的工业发展路子,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呈现出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以不争的事实彻底改变了**“谈工业色变”、“**不能办工业”的局面,形成了“**可以办工业,能办好工业”的新共识。

主要表现在:

  1、工业经济发展加快。

20XX年末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0550万元,比20XX年增长237%,年均递增27.5%;完成工业增加值17170万元,比20XX年增长168%,年均递增2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414万元,利税总额3230万元,利润总额206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690.5%、850%、847%;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103万元,比20XX年增长702%。

五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州县市的前三位。

  2、新建了一批工业企业。

20XX年以来,全县新建工业企业22户,包括:

**金泰矿业有限公司、**东景矿业有限公司、鑫联麻业有限公司、博南茧丝绸有限公司、康源矿业有限公司、康华矿业有限公司、大湾塘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河电站、北斗松香厂、浙龙松香厂、龙源石膏有限公司、昆明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公司、云南鑫鹏高岭土有限公司、云南三江水泥有限公司**分公司、龙街双堆子石膏厂、鑫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鑫龙燃料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大理三鑫矿业有限公司、城德利丰矿业有限公司、日泰硅业有限公司、腾达金属硅厂。

其中招商引资企业20户。

工业经济的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实力显著增强。

  3、工业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明显增强。

通过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并完成了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工业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拉动全县经济4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扭转了一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低速低效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全县上下发展工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工业、干工业的良好氛围,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全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带动财政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XX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9%。

  4、工业规模经济加快发展,工业产业格局加快形成。

20XX年末,全县法人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5%,首次超过了个体工业,20XX年达45.3%,工业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以小水电为基础的矿冶业、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三大产业加快发展,20XX年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6%、20%、12%。

投资700万元的苏屯工业小区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并通过州级验收,“厂水工业带”初步形成并继续发展壮大,工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5、工业发展对财税增收的贡献取得历史性突破。

20XX年,全县直接和间接来自工业方面的财政收入达209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0.8%,首次超过“两烟”,成为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产业、最主要的财政增长点和亮点。

20XX年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直接和间接贡献达3106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5%。

  6、非公经济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全县工业企业中,除电力公司和供排水公司属国有控股企业外,其它全部属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骨干和主力,在加快财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挑起了壮大县域经济、乡镇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大梁,为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招商引资主要成就

  自20XX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初显成

 

 

效,至今,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9项(其中:

建成投产项目23项,在建项目4项,筹建项目1项,完成探矿2项,未建厂3项,新签约6项),履约31项,实际到位资金44898万元(其中:

20XX年到位资金1005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3938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6879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9916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14960万元,20XX年1—6月到位资金8200万元)。

项目涉及矿冶、电力、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房地产、零售业以及农、林、牧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浙江东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金泰实业总公司、江西丰源集团、三江水泥公司、四川宜宾裕川房地产投资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昆明三仁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入驻**,通过新建、兼并、转让等方式,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XX年、20XX年全县直接和间接来自工业方面的财政收入分别达2096万元和3106万元。

  二、当前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现状

  

(一)**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注册法人工业企业39户。

按所有制性质划分,国有控股企业2户,民营企业37户;按规模划分,规模以上企业6户,规模以下企业33户;按投资业主划分,外来投资企业17户,本地企业22户;按行业划分,矿冶业12户,建材业4户,小水电4户,农产品加工业17户,其他2户,矿冶业主要是两个铜选厂、两个铁选厂、两个煤矿、两个石膏矿、两个工业硅冶炼厂、一个炼铁厂、一个焦炭厂,建材业主要是水泥厂、高岭土厂、石膏粉厂、水泥制品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是红豆杉、蚕桑、亚麻、松香和特色食品加工。

  20XX年工业总产值50250万元,居全州县市第11位,仅高于南涧。

  20XX年州委、州人民政府下达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是:

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6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16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3310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54亿元。

  1-7月完成的情况是:

  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完成87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600万元的54.6%,同比增长46%;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完成14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3310万元的43.5%,同比增长41%;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90万元,完成年计划9100万元的43.8%、同比增45%;

  完成工业总产值33806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65000万元的52%,比去年同期增长35.8%;

  完成工业增加值11456万元,完成年计划22000万元的52.1%,同比增35%;

  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27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8640万元的39%,同比增长42%;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50万元,完成年计划14540万元的32%,同比减12%。

  1-7月全县工业发展速度为35.8%,居全州第五位。

  

(二)当前招商引资项目情况

  通过认真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当前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新项目不断引进:

20XX年上半年,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项:

香港玖龙纸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县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我县投资建设小桐子提炼柴油及附产品项目;大理建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北斗乡新村作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广州凯信投资有限公司与我县签订了投资1.8亿元开发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意向协议;鑫兴公司与上海华天实业公司达成协议,投资1亿元建二期工程;广西柳州宝通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在龙门建设年产10万吨的焦煤生产线。

二是主要在谈项目:

大理天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我县“博南新景”房地产项目;云南千秋集团正与我县洽谈曲硐泡核桃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云南三江水泥有限公司在**建设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铜精矿精深加工项目;褐煤提炼柴油项目;汉白玉精深加工项目;高岭土开发项目等。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企业的层面看:

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链短,效益差。

在全县39户法人工业企业中,只有6户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不但企业少,而且特别小,效益不佳,没有上亿元产值、500万元以上税收的大企业支撑,形不成龙头企业,产品也是属粗放型、原料型,科技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产品链条短,尤其是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低,有的还在出卖或变相出卖资源。

多数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不高,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企业行政许可手续不齐全,有的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从政策的层面看:

一是受产业政策影响制约突出。

我县现有工业企业和有条件上的工业项目,大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淘汰“五小”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制约,有的企业面临关停,有的企业不能获得行政许可。

二是项目选址困难。

由于我县工业预留用地少,导致在项目选址中,与基本农田、林地以及其它用地发生冲突现象突出。

三是项目审批以及相关前期手续较多,给企业增加了一定负担,项目实施困难。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在办理项目立项、环保评价、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评估、土地及林地占用方案等相关手续就得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给企业增加了很大负担。

  从资源的层面看:

一是资源底数不清,未对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清查和勘探,尤其是矿产资源底数不清,目前虽然矿产品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投资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和老板很多,但是矿产资源在县内和各乡镇的分布情况及资源的储量情况均没有详实资料可寻,一些业主圈而不探,阻碍了矿产业的发展。

二是资源小、散、贫,产业培植难度大。

我县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小、散、贫,开发企业规模上不去。

厂街、水泄铜矿开发虽已理顺了各种关系,办齐了各种证照,但两户企业的产值仍处于5000万元以下的较低水平,离亿元产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而且生产的产品又都是粗加工,基本上属卖资源。

  从政府抓工业发展的层面看:

一是工业投入不足。

包括领导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招商引资重点不够突出,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不多,原有企业发展缓慢,导致工业发展速度放慢。

由于县财政困难,对工业项目缺乏资金投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分有限,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是工业主管部门人员有待加强。

县经济局编制17人,现有14人,是全州经济局中编制最少、人员最少的一个局。

且人员年龄仍然偏大,平均年龄43岁;知识结构老化,缺乏专业人才,只有1人学过煤炭专业,1人在过企业工作,其他都未学过工业专业。

三是信心不足,措施办法有待加强改进。

个别乡镇和部门对发展工业积极性仍不高,冷热毛病突出,信心不足,在发展上措施办法不多,作风不踏实,有待加强和改进。

四是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工业储备项目少,可行性低。

受资金制约,工业项目论证储备滞后,未做到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招商推介一批,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制约了工业发展速度。

五是抓工业、服务工业责任分解落实不到位,权责不对等。

主要责任落在经济局,而经济局有责无权,主要靠协调。

有权的部门又缺乏责任压力,仅靠个案协调难以形成有效的抓工业机制。

少数部门支持工业服务工业的意识不强,重管理轻服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二)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在观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纯粹政府招商的局面,企业和群众成为招商事业的观望者而置身事外。

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力推进,全县上下重视招商,服务企业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距离“一切为了招商,一切为了外商”的良好氛围还有差距。

二是部分干部招商引资缺乏了解,没有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在推进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招与不招一个样,持事不关己,漠然视之的态度,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我县为了招商引资,改这变那,没对招商引资工作作一个全面了解就妄下结论,全县上下没有形成“人人想项目、全民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和共识,限制了“亲情招商”的使用,缩小了我们招商的辐射面,使招商事业受到极大局限。

三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受畏难、守旧思想影响,大胆创新的胆识和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四是存在一定的等靠思想,静等别人找上门,不懂得主动走出去,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招商项目信息,积极主动性有待提高。

  2、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

主要表现为项目库建设滞后,项目储备量少,包装粗放,缺乏吸引力。

近几年,我县虽收集、编制了一批招商项目,但由于经费、设备、技术缺乏等因素,项目储备少,零乱、分散,不能形成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另外,招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新项目的编制工作缺乏规范和深度,对招商引资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够。

  3、区位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县城地处大理至保山、怒江和昆明至瑞丽的中间位置,与大理、保山同属1小时经济圈,是云南腹地通往保山、怒江、德宏等地的交通咽喉和通往缅甸等南亚国家的交通要冲,是滇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大理州大瑞铁路三大物流区之一,但由于我县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够,虽有区位交通优势,却观念意识落后,宣传投入不够,致使与外界的联系交流较少,相对封闭、落后,知名度及美誉度都不高,我们和外界的交流及相互认知度低,不利于别人走进来了解我们,致使招商工作开展难度大。

同时,我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虽然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一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泡核桃、烤烟、肉牛、黑山羊等支柱产业的优势也日趋突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我县新的发展思路,但目前我们的优势还得不到充分发挥,几大支柱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无法带动和促进整个**工业经济发展。

  4、招商方式有待创新。

一是我县招商多以资源开发为主,开发手段低下,没有认识到招商引资是一项理性的经济活动,投资地区的区域资源优势、热情服务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产业衔接、集聚效应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效益,所以我们要创新方式,力争实现招商的多元化。

二是政府角色的错位,始终充当招商引资的主角,包揽招商引资的全过程。

长此以往势必会增大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成本,降低招商引资的效益。

三是对现有项目的追加投资,深度开发不够,不能形成规模化精深加工。

  5、招商队伍需要充实加强。

目前,在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懂业务、能招商的人才太少。

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如何开展招商工作一无所知,招商部门也只有那么几个人熟悉业务。

由于缺乏跑项目的基本知识,不懂跑项目的基本技巧,产生了跑项目的盲目性,常常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造成了招商项目工作的无序状态。

  6、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由于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部门配合不到位,项目审批办理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不高;基础设施、思想理念,政策制定等方面与先进发达地区仍有一定差距,需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招得进”和“留得住”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7、项目工作经费不足。

申报项目必须备齐各种资料,而这些资料的制作费用较高,编制一个小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数万元,大的项目前期资料编制要几十万元,有些单位往往是有心无力,难以承受。

  四、关于今后五年的形势、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目标和思路

  1、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工业发展有机遇,也有困难。

主要机遇是: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投资重点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受投资与生产成本影响,我国仍是吸收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首选对象,使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

国际铜、铁等金属价格持续高位,有利于资源型工业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于协调合理,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还在继续上升,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使被替代的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给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

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入,聚集了较大的发展潜能,我国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从省州看,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通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企业“倍增行动”,全省、全州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打牢,工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从县内看,过去五年我县重新确立了“工业富县”的发展思路,营造了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一些工业项目纷纷上马,铜矿采选、红豆杉产业开发、水泥建材等稳步发展壮大,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打下了较好基础。

县内矿产资源勘探步伐加快,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在探索中发展,将为矿冶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大瑞铁路、功果电站、中缅油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将给我县建材工业发展等产生新的拉动。

  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一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下滑,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将影响和制约工业的发展。

二是国内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等经济问题及国家采取的调控措施将对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

三是随着各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县工业不得不跨越应有的发展阶段提前完成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一些项目上不了,能上的项目快不了,工业经济总量难以迅速壮大。

四是国家产业政策对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我县可上的一些项目很可能因规模不足难以获得合法的、完整的行政许可。

五是随着国家和省州节能减排、淘汰“五小”政策不断落实到位,供地、供电、环保、信贷等多把“闸刀”齐下,我县铁矿、硅矿开发等企业生存空间十分有限,“矿电结合”将经受严重冲击。

六是企业的组织形式、用人机制落后,经营者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工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奇缺。

  2、目标任务

  定量目标:

到20XX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20XX年的5亿元为基期数,增长4倍,年平均递增32%;工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同比增长4.4倍,年平均递增3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亿元,同比增长6.1倍,年平均递增43.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11倍,年平均递增61.1%;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金达7500万元,同比增长6.5倍,年平均递增45.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达6000万元,同比增长2.9倍,年平均递增23.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92万元,年平均递增20%。

到20XX年,培育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户以上,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以上。

  定性目标:

到20XX年末,将工业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基本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县域工业体系,全县进入工业化社会初级阶段。

具体目标是:

基本形成以铜矿采选冶一体化为重点的矿冶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岭土、石膏、水泥为重点的建材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以核桃、红豆杉、蚕丝、亚麻、林纸、肉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有开发价值的小水电得到全面开发;建成3户以上亿元产值企业,7户以上5000万元产值企业,1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XX年末下降17%。

  3、发展思路

  培植三大重点产业:

  一是全力培植以小水电为基础、以铜矿采选冶为重点的矿冶业,产值10亿元以上。

其中:

金泰公司生产2000吨金属铜,产值1亿元;东景公司1000吨金属铜,产值0.5亿元;鑫兴公司1000吨金属铜,产值0.5亿元;城德利丰公司500吨金属铜,产值0.25亿元;恒泰源公司500吨金属铜,产值0.25亿元;卓潘选厂20000吨铁精矿,产值0.16亿元;康华公司10000吨铁精矿,产值0.08亿元;鑫兴公司电积铜产量2700吨,产值1.8亿元;腾达公司硅厂产量5000吨,产值0.75亿元;日泰公司硅厂产量2000吨,产值0.3亿元;羊街煤矿产量10万吨,产值0.3亿元;龙门煤矿5万吨,产值0.15亿元;鑫兴公司褐煤提炼柴油产量5万吨,产值2.5亿元;小水电全县总装机54633kw,发电量19300万度,产值0.4亿元。

  二是培植以水泥、高岭土、石膏矿、砂石料为重点的建材业,产值4亿元以上。

其中:

三江水泥厂**分厂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年产水泥60万吨,产值1.92亿元,杉阳云海石膏厂、龙街双堆子石膏厂年产石膏12万吨,产值1200万元、高岭土年产12万吨,产值5000万元,砖瓦产值3000万元,大瑞铁路建设开发卓潘花岗岩、黄连铺石灰石等砂石资源产值1.26亿元。

  三是培植以红豆杉、核桃、林浆纸、优质肉牛、黑山羊、蚕桑、亚麻、生态鹅为重点的优质农林产品加工业,产值6亿元以上。

其中:

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红豆杉8万亩,建成紫杉醇精加工生产线,产值3亿元;鑫联麻业有限公司生产麻纤维2500吨,产值3000万元;博南茧丝绸公司蚕丝300吨,产值3000万元;阿巧孃清真食品公司生态鹅300吨,产值4000万元;核桃深加工项目2000吨,产值5000万元;牛羊肉深加工300吨,产值5000万元;其它食品加工企业产值5000万元。

  培植产业相对集中、特色显现的区域工业带:

以水泄、厂街、为重点,抓好铜、铁、硅矿开发,发展壮大以矿冶业为重点的“厂水工业带”;以苏屯工业小区至龙源石膏粉厂沿线为重点,抓好高岭土、水泥、石膏、花岗岩、石材、新型节能砖开发,建设县城城东沿线“建材工业带”;以博南镇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做强做大泡核桃、畜产品、林产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设以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城关工业带。

  培植重点企业:

把金泰矿业有限公司、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三江水泥**分公司培植成亿元产值企业;把东景矿业有限公司、鑫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大钢**公司、腾达金属硅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高岭土厂等企业培植成50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新建林浆纸加工厂、核桃产品加工厂、化学活性炭厂、牛羊肉加工厂等优势企业,产值分别达5000万元以上。

  4、工作重点

  围绕“十一五”规划和第二轮工业“倍增计划”的目标任务,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抓好重点乡镇、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

  

(1)重点乡镇。

根据各乡镇工业发展情况,确定博南、水泄两个重点乡镇,博南镇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工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水泄乡重点发展矿冶业,控制新建小企业,在整合资源、引进大而强的企业嫁接原有企业使之做强做大上着力,工业产值达4亿元以上。

其他乡镇工业产值突破亿元的次年纳入重点乡镇。

  

(2)重点产业。

农产品加工上,一是要尽一切力量支持玖龙纸业集团公司林浆纸一休化项目建设;二是要将红豆杉种植基地发展到6万亩以上,建成紫杉醇精加工生产线,使红豆杉产业稳步发展壮大;三是要积极寻求商机引进实力强的业主新建核桃加工企业,力争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尽早实现突破;四是要巩固发展蚕桑、亚麻产业,种桑面积达3万亩以上,博南茧丝绸有限公司缫丝生产线建成投产,亚麻种植面积恢复到5000亩以上。

矿冶业上,一是加快探矿进度,促使有条件的永和、松坡、青羊厂等矿点建厂开发。

二是建成鑫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