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178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docx

诗歌鉴赏06咏物抒怀诗

课题:

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咏物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7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

座。

②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

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考点解析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

从古人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

咏物诗常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折柳送别、闻雁思归、听梧桐而心悲凉,客观物象常常寄托着诗人特有的情感;借梅赞其标格高雅节操凝重,借菊赞其欺霜傲雪品格高尚,借莲赞其出淤泥而不染处浊世而气节高洁,借竹赞其根固有节坚贞高雅,借松赞其经冬不凋刚强坚贞,诗人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鉴赏指导

咏物诗常见的考题形式如下:

  

(1)判断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

 

(2)通过分析意象(物象),来把握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

  

(3)通过分析诗歌中意象(物象)的寓意,进而分析诗歌蕴涵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4)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

五、例题演绎

【例1】(20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例2】(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ò),笋光。

帙,包书的布套。

⑴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⑵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⑶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六、方法归纳

由上面的例题分析可见,对咏物类诗相关考题的把握其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意象(物象)是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有时就是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化身。

  

2、分析形象的特征是了解所咏之物寓意的前提。

分析形象的主要特征一定要认真品味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还要注意形象所处的环境、所受的遭遇。

3、一定要注意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这一特点。

了解所咏之物的寓意(或象征义、比喻义),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前提。

4、分析思想感情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物的“冷”“暖”不同色调,结合诗歌标题、诗歌中的重要语句来理解,还有可能的话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诗歌所附的注解来体会。

 

七、课后巩固(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特点选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答: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差异?

  

答: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7重庆卷)

海棠(宋)苏轼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

5.(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吕本中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答: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答:

6.阅读下面这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最高楼•咏梅陈亮①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②。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③凌波处,蛾眉淡扫④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

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

②钿(diàn):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③“铅华不御”这里指以美丽闻名于世的宓(fú)妃,后被天帝封为洛神。

④“蛾眉淡扫”这里指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此人有才貌,因杨玉环受宠,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

(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4分)

答: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课题:

诗歌鉴赏·咏物抒怀诗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咏物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7重庆卷)

海棠(宋)苏轼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

答: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三、考点解析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

从古人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

咏物诗常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折柳送别、闻雁思归、听梧桐而心悲凉,客观物象常常寄托着诗人特有的情感;借梅赞其标格高雅节操凝重,借菊赞其欺霜傲雪品格高尚,借莲赞其出淤泥而不染处浊世而气节高洁,借竹赞其根固有节坚贞高雅,借松赞其经冬不凋刚强坚贞,诗人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鉴赏指导

咏物诗常见的考题形式如下:

  

(1)判断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

 

(2)通过分析意象(物象),来把握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

  

(3)通过分析诗歌中意象(物象)的寓意,进而分析诗歌蕴涵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4)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

五、例题演绎

【例1】(20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例2】(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ò),笋光。

帙,包书的布套。

⑴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⑵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⑶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⑴形象: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⑵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⑶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六、方法归纳

由上面的例题分析可见,对咏物类诗相关考题的把握其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意象(物象)是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有时就是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化身。

  

2、分析形象的特征是了解所咏之物寓意的前提。

分析形象的主要特征一定要认真品味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还要注意形象所处的环境、所受的遭遇。

3、一定要注意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这一特点。

了解所咏之物的寓意(或象征义、比喻义),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前提。

4、分析思想感情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物的“冷”“暖”不同色调,结合诗歌标题、诗歌中的重要语句来理解,还有可能的话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诗歌所附的注解来体会。

 

七、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简要分析。

  

答:

1.

(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

(1)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

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2)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3.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答: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差异?

  

答:

3.

(1)“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李诗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曾诗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4.(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吕本中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答: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答:

4.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7重庆卷)

海棠(宋)苏轼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

5.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6.阅读下面这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最高楼•咏梅陈亮①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②。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③凌波处,蛾眉淡扫④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

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

②钿(diàn):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③“铅华不御”这里指以美丽闻名于世的宓(fú)妃,后被天帝封为洛神。

④“蛾眉淡扫”这里指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此人有才貌,因杨玉环受宠,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

(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4分)

答: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6.

(1)①手法:

拟人、比喻、对偶。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梅花的特点:

开花时间早,颜色形态美好,清高绝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2分)。

用宓妃和虢国夫人的典故,与自己的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进行对比;“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一句,“堪怜”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虽怀绝代之才,而终将老于乡土的境遇(2分,分析出一处即可)。

八、教师拓展(导学案中无此栏目)

7.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4分)

答: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答:

7.⑴(4分)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

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