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288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学习目标

重点关注

1、了解夏金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史实

①南、北面官②宋金对峙

③猛安谋克④“大定之治”

⑤行省制度⑥“四等人制”

2、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掌握辽夏金元民族交融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影响

本课预习知识清单

一、辽与西夏

1.辽朝

(1)建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2)辽与北宋关系:

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辽朝南、北面官设置: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西夏

(1)建立: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制度:

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二、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政权与入主中原

(1)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2.政治制度

(1)特点: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2)猛安谋克制度:

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3.金朝的盛衰

(1)“大定之治”: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2)衰落:

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政权的建立与扩张

(1)建立: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2)扩张:

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政权的建立: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3.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驿道:

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山的驿道,设立驿站。

(2)行省制度

①内容:

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

②特点及意义:

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宣政院:

直属中央政府,管理吐蕃地区。

(4)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5)澎湖巡检司:

隶属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和回族

(1)蒙古族:

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四等人制”:

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小人、汉人、南人。

3.民族交融:

蒙古统治者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师生交流、吃透教材】

一、阅读教材引言: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

他忧心忡忡地说:

“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①,有行国②……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思考“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在于辽和西夏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明,实现了本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本民族的强盛。

二、阅读教材第一目“辽与西夏”看下面一段史料:

【史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思考:

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你得出什么信息?

(答案见学习聚焦)

(孟老师解读:

材料的含义是:

辽朝与北宋友好交往已经有很多年了,各族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几乎没有战争了。

这反映了辽与北宋之间和平友好的历史。

2、你如何认识南北面官的设置(从内容、实行的原因、实质、特点归纳)

参考答案:

(1)内容:

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负责以汉人为主按月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原因:

辽统治下的各民族发呢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

(3)实质:

这是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上是阶级统治。

(4)特点: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管理。

【史料二】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

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3、思考:

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

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

(1)特点:

因地因俗而治

(2)体现:

第二段材料中北面官和南面官的服饰、称呼和管理地域体现了因地因俗而治的特点。

4、阅读教材,思考:

辽夏政权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都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项制度

(3)都实行民族分治

(4)都曾与北宋先战后和

(5)都从北宋得到经济实惠(岁币)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课第二个子目:

金朝入主中原

思考1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客观原因:

金军的强大

(2)主观原因:

北宋统治集团腐朽不堪:

投降派葬送抗金成果;宋统治者没抵抗决心

思考2女真族抗辽和金灭辽性质上的区别

参考答案:

(1)最初,是为了反抗辽的剥削压迫,是正义发性的。

(2)后来,金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财富,战争性质转变为非正义性的。

思考3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便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2)影响:

促进民族交融,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思考4你是如何全面认识猛安谋克制的?

(1)演变:

由氏族部落组织到军事组织再到地方行政组织。

(2)性质:

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内容:

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4)作用:

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军队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思考5金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1)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

(2)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4)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子目: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首先看学习聚焦蒙古崛起于漠北,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思考1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参考答案:

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1)统一已成为当时蒙古草原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们渴望统一。

蒙古草原各部落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和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3)铁木真的个人才能与努力也是其能够统一蒙古草原的重要原因。

思考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的条件及意义

(1)条件

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

②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落。

(2)意义

①结束分裂,奠定了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回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教师强调:

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这家大一统。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

同时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思考4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创省制奠定了明清行政区划的基础,并沿用至今。

思考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必要性

a.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b.改变宋朝人浮于事的局面。

②可能性对秦以来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2)影响

①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大发展,这种行政制度模式保留至今。

②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打破了过去以自然地理、地势为根据的旧模式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讲解】从分封制到郡县制、郡县投影到行省制所反映的发展趋势

(1)从分封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出官员任免原则的改变,由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2)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拓展】

1、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一省制不等于一相制,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朝的宰相。

2、误区提醒:

元朝中书省和隋唐中书省权力不同,元朝中书省是最高权力机构,隋唐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

3、误区提醒: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上设行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但不能就此认为行省就是地方机构。

行省起初是临时性的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即代表中央行使权力,后来才逐渐演化成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要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课的最后一目:

元朝的民族关系

首先关注学习聚焦: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思考1:

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高率·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人民大元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交融。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交融,在元朝时族已被视为“汉人”。

(3)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他们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民里族—回族

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1)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同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促使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益密切。

(2)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时,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呈现出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在大一统的国家里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

【教师补充讲解】

1、元朝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的实质是民族分化形式下的阶级压迫。

蒙古族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

可见民族分化政策是阶级压迫的一种形式,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2、元朝灭亡的原因: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自然因素和统治阶级腐败等。

【教材重难点解读】

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成因以及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

(1)民族关系并立。

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

两宋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等政权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

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4)民族交融是主流。

“和议”、边疆贸易、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5)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成因】

(1)两宋王朝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战争违背民意。

(2)边疆少数民族崛起及以战争方式南下。

(3)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和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推动。

(4)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迁徙、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由渔猎、游牧向农耕转化。

(2)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制、法律。

(3)文化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生活上,由迁徙到逐步定居。

【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辽宋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

【课堂训练】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南下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送礼”原因在于宋朝战场不断取得胜

B.“致命的弱点”暴露了宋朝政府的无能

C.宋朝边境从此和平稳定再无战争冲突的标志

D.友好往来成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元朝“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

A.元朝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地理的有利条件

B.元朝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朝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朝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3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朝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4、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5、元朝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人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了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6、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在划分行省时突破以山川地理等自然环境划分的故有原则,改为“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湖之险失”。

这种行政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因俗而治加强管理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7、元朝行省实行圆署会议制与分领制。

圆署会议制下,数名行省长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职事由长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8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

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入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

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景背其,睡且显费味材料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

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表现:

建立行省制。

特点:

二重性。

原因:

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的需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划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原则:

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

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下半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外交

时段

世界形势

中国外交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争霸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日内日瓦会议召开

◎万隆会议召开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执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方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20世纪

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

◎日本、欧共体崛起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

◎实行“一大片”“两个拳头出击”外交策略(即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

20世纪

70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80年代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奉行“无敌国外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

90年代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成立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论题:

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阐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并对中国实行外交封锁,中国只能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其结果是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并与苏联签订同盟互助条约,成功突破外交封锁。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并不矛盾,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独立和主权;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意味着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国家利益。

它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对西方国家外交等问题上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牵制和约束。

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对中国的封锁.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和“执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方针”等信息,可以确定论题“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根据材料中的“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奉行‘无敌国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等信息,可以确定论题“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

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确定其他的论题。

然后任选一种,如确定论题“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可以联系所学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形势,论述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再对这一政策进行简单的评析,如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局限性。

解答本题首先必须写明论题,论述过程要做到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别

历史大事记

德国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913年,德国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

1945年5月德国战败,被盟军分区占领;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951年,联邦德国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993年,德国加入欧盟;20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3.7%,在欧盟中一枝独秀。

中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7年,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布;1982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5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请根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特点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

(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例:

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论述:

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真正得到发展的保障。

从历史上看,长期四分五裂的政治严重阻碍了德国的发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国家实力大增,在欧盟里居于重要地位。

近代中国长期民族侵略、分裂割据,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基本实现了统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港、澳、台问题尚未解决。

在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港澳的回归,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球第二。

综上,统一稳定的国内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振兴。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德国和中国发展历程,材料内容强调了德国从1871年统一后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强调了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

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角度,德国和中国统一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材料内容论述观点。

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4.材料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

口号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

这些口号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两大主题。

(救亡或启蒙任选其一)

说明: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国人开始救亡探索。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救国;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民族资产阶级以“变法自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等的口号,创办实业并掀起变法及革命浪潮,以图挽救民族危亡。

同时,这些口号也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