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38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80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docx

专项方案施工通风防尘华蓥山隧道

南充~大竹~梁平高速公路

华蓥山隧道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通风防尘

专项方案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大梁高速公路TJ-E标项目经理部

2011年6月

 

第1章编制的范围、原则及依据

1.1编制的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

南充~大竹~梁平高速公路华蓥山山特长公路隧道TJ-E10标段、TJ-E11标段、TJ-E12标段、TJ-E13标段施工期间的通风、除尘相关的技术方案、设备配置及管理措施等。

1.2编制的原则

1)严格执行现行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等相关规范和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通风、除尘方案。

2)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通风、防尘需要为目的,根据本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通风设备及其相关资源。

3)、积极推广施工通风节能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统一部署,科学管理,分工区制定不同施工阶段的合理通风方案,确保按各施工阶段的通风效果。

5)、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通风、除尘的技术水平。

6)、树立环保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和合同关于隧道施工洞内外环境保护、安全施工的相关规定。

1.3编制的依据

1)、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华蓥山隧道汇报简本。

2)、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洞口施工准备资料。

3)、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本单位进场后现场勘察、调查及实际测量所了解的实际情况。

4)、本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41—2008

(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8)《煤矿安全规程》

(1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5)、国家和交通部、建设部有关隧道、桥梁、路基、交安、照明、监控等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标准,国家、四川省政府关于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文件。

6)、本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施工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等。

7)、本单位类似项目施工管理经验。

8)、本单位内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9)、设计院技术交底及业主的相关要求。

10)、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等单位对建设工程的相关要求。

第2章华蓥山隧道工程概况

2.1概述

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川东南充和达州市境内,是四川东向通江达海和陆路出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四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成渝经济区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需要。

华蓥山隧道为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A3设计合同段的特长隧道;按双向四车道80km/h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

华蓥山隧道穿越华蓥山山脉,隧道长8159.5m(平均),该隧道是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华蓥山隧道左洞进口235.272m位于半径4500m的右偏曲线上,出口472.176m位于半径54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右洞出口374.971m位于半径254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左右洞净距为25~33~28m,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结构。

为解决隧道运营通风,于右线隧道K109+050测设线右侧87.25m设置右线竖井,Z3K110+350测设线左侧(面向大里程方向)87.25m设置左线竖井。

其中右线竖井井筒直径8.0m,井深394m,左线竖井井筒直径7.5m,井深464m。

两竖井井底分别设置地下风机房一座。

隧道进、出口均穿越煤层及煤层采空区,赋存瓦斯等有害气体,且判定为高瓦斯隧道。

隧道中部均穿越岩溶发育的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和.雷口坡组(T2l)地层,岩溶发育,为方便排水、保障施工安全,纵坡均采用“人”字坡。

华蓥山隧道地下水主要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两隧道洞身均位于水平循环带内,岩溶及岩溶水极其发育;隧道正常涌水量为20万方/d,最大涌水量59万方/d;洞身岩溶分布规模不均,施工中遇高水压、涌水(突泥)的风险性极高;

华蓥山隧道可能通过F1断层连通了隧道地表的龙潭风景区,隧道开挖后龙潭风景区的地表水和附近泉点水可能会通过断层或可溶岩层进入隧道,造成隧道涌突水(泥)灾害,同时造成龙潭风景区的地表水和泉水疏干的可能性较大。

2.2主要地质状况

2.2.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横穿走向北北东向的华蓥山背斜北段,路线走向与越岭山脊走向近于直交。

华蓥山为典型的梳状褶皱山地形。

背斜成山,紧密狭窄;向斜成谷,宽广平缓,构造地貌明显。

山岭陡峭,峰峦层迭,顶部灰岩(T2l)经溶蚀成为槽谷,两侧砂岩(T3xj)为脊,两者常组合成“一山两岭”或“一山三岭”形态。

隧址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高两侧低的地貌特征,地貌单元属侵蚀—构造岭脊中低山区,地形地貌展布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区内最高标高1190m,最低侵蚀基准面渠江标高220~240m,相对高差达950~970m。

背斜轴部为三叠系雷口坡组、嘉陵江组等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的岩溶槽谷地貌,标高一般为700~1190m;两翼主要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和部分侏罗系砂岩、泥岩形成的高陡岭脊或单面山地貌,标高一般为300~700m,地形切割较强烈,植被茂密,山体两侧羽状V形冲沟较发育。

隧道进、出口分别处于背斜两翼山麓斜坡地带,其附近洼地标高分别约为345m和380m,进口端斜坡较出口端陡峭。

2.2.2地层及岩性

隧道穿越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Q4),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珍珠冲组(J1z),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的非可溶岩,三叠系中、下统的雷口坡组(T2l)及嘉陵江组(T1j)的可溶岩,可溶的碳酸盐岩在隧址区出露较广。

与施工通风影响较大的是隧道穿越的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地段。

在碳酸盐岩区段,局部可能含有天然气。

2.2.3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四川台拗褶皱带东北部,属新华夏系的次级沉降带。

区域构造体系由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不对称褶皱组成,一般南东翼陡,北西翼缓,轴面多扭曲。

背斜成山较紧密,为长条梳状或箱状;向斜成谷开阔,组成隔挡式构造。

隧道处于华蓥山背斜北段,主体构造为华蓥山背斜、区域断层(F1)和各种次级褶皱、节理裂隙等。

2.3气候水文状况(指气候、气温、降雨量等)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山区气候的特点,气候随高程的变化而变化。

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多秋雨特征。

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为-3.7℃,极端最高气温为41.5℃。

年平均降雨量1215.5mm,最大1529.8mm,最小836.6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占年降雨量的70%。

降雨量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多。

相对湿度80%,无霜期292天,多东北风,平均风力一般1.6~2.1级,最大达8级。

2.4设计概况

隧道进、出口分别位于渠县临巴镇杨家湾和大竹县田坝乡李家榜附近。

左、右线最大埋深分别为577m和604m。

左洞起止桩号为Z3K105+869~Z3K114+02,长8151m;右线起止桩号为K105+869~K114+037,长8168m。

隧道共设车行横通道11个,人行横通道14个,车行横通道位置的隧道异侧设紧急停车带11处,紧急停车带长40m,有效长30m。

左、右线隧道各设置一座竖井,其中左线竖井桩号为Z3K110+350,位于左线测设线左侧87.25处,井径7.5m,井深464m;右线竖井桩号K109+050,位于右线测设线右侧87.25处,井径8m,井深394m。

左、右线竖井底部均设置一座地下风机房。

2.5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车速:

80km/h;

3)隧道型式:

双向四车道;

4)路基宽度:

24.5m;

5)设计荷载:

公路-I级;

6)设计基准期:

100年

7)地震基本烈度:

Ⅵ度

8)隧道建筑限界:

一般地段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00m;

紧急停车带段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3m,净高5.00m

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净宽2m,净高2.5m

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净宽4.5m,净高5m

2.6地震烈度

场区不存在地震地表断层活动的危害。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08年11月对南大梁高速公路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隧址区处于地震反映特征周期0.35S、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05g,其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7隧道施工环境

1)交通情况

隧道进、出口有运煤简易公路与之相连,交通较方便。

右线竖井附近有简易乡村公路到达,左线竖井交通不便。

2)施工、生活用水

施工区内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环境水对混凝土工程无腐蚀性。

3)施工、生活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外接附近10KV电网线路,在隧道进口靠右侧约50米处布置2台800KVA、一台500KVA变压器和一个配电站用作整个标段的施工及生活用电电源。

第3章国内外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现状

3.1国外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调研

国外近些年修建的长大隧道较多,多数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和挪威等国修建了很多长度超过10km的隧道,但是基本都是采用掘进机开挖,日本修建的长大隧道采用人工钻爆法施工的较多。

从施工通风的角度来看,国外近些年修建的长大隧道多数采用大直径和大功率的管道压入式通风,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施工通风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靠通风设备具有优良的达标性能。

这是由于国外的制造业较为发达,其生产的通风管漏风很低,约为国内风管漏风率的20%~50%,所以其通风系统解决长距离施工通风的适应性很强,且价格相对较为低赚,而开辟辅助坑道的造价及人工费相对较高的缘故。

3.2国内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通风技术调研

国内近些年修建的长大隧道也比较多,已经建成的有秦岭隧道、圆梁山隧道、乌鞘岭隧道、太行山隧道、大别山隧道、新大瑶山隧道和包家山隧道等,在建的有关角隧道、象山隧道、中天山隧道等,以上隧道长度均超过10km,所采用的施工通风方式也多种多样。

秦岭隧道以管道独头压入式为主,还涉及到了高地温影响;圆梁山隧道成功采用了巷道式通风;乌鞘岭隧道竖井和斜井通风都有;其它隧道主要是斜井辅助坑道通风,其中太行山隧道7#斜井采用了主副井通风、包家山隧道模拟了单斜井双正洞新型通风方式、在建的关角隧道正在采用新型的斜井中隔板风道式通风方式。

运输方式有轨和无轨都有,可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多。

3.2.1大瑶山隧道

在隧道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瑶山隧道全长10081米,采用三个工区同时施工,其中进口工区的施工任务最重,承担了3910米的正洞施工任务。

在隧道进口端距左线50m处的线路右侧设置一座平行导坑,长2268m。

其施工通风方式为:

进口正洞与平导洞在贯通之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

其最长的管道压入式通风长度约2000m。

3.2.2秦岭隧道

在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秦岭铁路隧道,为2座基本平行的单线隧道,其中I线隧道全长18.64km,采用掘进机施工;II线隧道全长18.456km,采用钻爆法施工。

II线平导进口段全长9506米,并借助于斜井排风,采用两台风机间隔串联的压入式通风技术,解决了长距离的施工通风及防尘的问题。

该II线平导出口段全长8950米,压入式通风,配置大风量、高风压的通风设备及直径为1.3m的软风管,并利用竖井作为排风通风,解决了长距离的施工通风难题。

3.2.3乌鞘岭隧道

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050米,设计为两条单线隧道,隧道I、II线均采用钻爆法施工。

由于施工工期较紧,采用了长隧短打的方案,全隧共设置了13个斜井、1个竖井,将隧道分为16个施工区段。

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缩短了每个工作面的施工长度,最长的工作面的长度仅为3.1km,很好地避免了超长距离独头通风的难题。

3.2.4太行山隧道

太行山特长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左线全长27839米,右线全长为27848米。

全隧道共设9个斜井,共11个工作面。

隧道1号、2号斜井工区的独头长度均为3700米,配置直径为1.6m的软风管,采用压入式通风。

3.2.5关角特长隧道

正在兴建的关角特长铁路隧道,全长32.645km,共设10座斜井,采用长隧短打的方案,缩短了独头施工通风长度。

左右线在通过横通道连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开辟横通道后采用混合式通风,将施工中产生的烟尘经通风管道排出隧道,有利于改善隧道内的作业环境。

3.2.6大伙房隧洞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全长85.3km,直径为8米,采用先进的全断面掘进机(TBM)施工,TBM施工段的独头通风距离约9km,在通风方案中,首次采用了每段长度为300米的2.2米直径的通风软管,取得了良好的通风效果。

采用进口德国先进的通风机和通风软管,其风管的百米漏风率为0.55%,管道摩擦阻力系数为0.015。

该隧道的施工通风独头长度开创了我国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的新纪元,达到了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根据调研分析,国外长大隧道多采用TBM施工,配置大直径的低漏风率风管及大风量、高风压的风机,采用管道压入式施工通风来解决施工作业环境,而很少采用巷道式施工通风,其独头通风管路长度相对较长。

而国内隧道大多开辟辅助坑道实现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并利用既有的施工辅助坑道作为通风道,以缩短独头通风管道长度。

3.3公路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施工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掘进坑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确定。

在施工中,有自然通风和强制机械通风2类,其中自然通风是利用洞室内外的温差或风压差来实现通风的一种方式,一般仅限于短直隧道,且受洞外气候条件的影响极大,因而完全依赖于自然通风是较少的,绝大多数隧道均应采用强制机械通风。

隧道施工机械通风方式主要有压入式、抽(排)出式、混合式和巷道式。

3.3.1压入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是将轴流风机安设在距离洞口30m以外的新鲜风区(上风向),通过通风管将新鲜风压送到开挖工作面,稀释有害气体,并将污风沿隧道排出洞外,如图3-1所示。

此方式基本不受施工条件限制,在目前施工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图3-1压入式通风

3.3.2抽(排)出式

此方式细分为抽出式和排出式。

抽出式通风是将通风机安设在距离洞口30m以外的下风向,通过刚性负压风管将开挖工作面产生的污风抽出洞外,新鲜风沿隧道进入到开挖工作面,其布置方式如图3-2所示。

图3-2抽出式通风

排出式通风是将通风机安设在开挖工作面污染源附近,通过通风管将污风排出洞外,洞外通风管出风口也需在距离洞口30m以外的下风向,新鲜风也是沿隧道进入到开挖工作面,其布置方式如图3。

图3-3排出式通风

3.3.3混合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是将压入式与抽(排)出式联合布置的一种通风方式。

压入式通风机安设在洞口到抽(排)出式通风进风口之间的合适位置,与抽(排)出式通风进风口保持10m以上的间距,抽(排)出式通风的出风口应设置在距离洞口30m以外的下风向,新鲜风由压入式通风机通过风管压送到开挖工作面,污风到达抽(排)出式通风进风口处被吸入排出洞外,如图3-4所示。

具体还可细分为长压短抽(排)式、长抽(排)短压式和压抽(排)并列等方式,布置图不再赘述。

图3-4混合式通风

3.3.4巷道式通风

巷道式通风一般应用在有联络通道的平行双洞条件下,在辅助坑道(斜井、横洞、竖井等)贯通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局部采用。

巷道式通风可细分为主扇巷道式、射流巷道式(包括辅助坑道巷道式)。

1)主扇巷道式通风

主扇巷道式通风是在平行双洞的其中一个洞口附近单独设置风道和主扇风机房,该洞口必须利用风门封闭(防止风流短路),主风机安设在主扇风机房内,通过风道向隧道内压送新鲜风或者抽出污风,另一个洞口排出污风或者引进新鲜风,开挖工作面利用安设在新鲜风区的局扇(压入式风机)和通风管来获取新鲜风。

图3-5为大瑶山隧道进口施工通风布置示意图,采用的是主扇压入新鲜风的布置方式;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布置成主扇抽出污风的方式,主扇位置不变,但是调头改成抽出式运转,局扇安设在正洞的新鲜风流区,与图5所示的主风流方向刚好相反。

图3-5主扇巷道式

2)射流巷道式通风

射流巷道式通风布置方式与主扇巷道式有很多相似之处,此方式取消了主扇、风机房、风道和风门,改用射流风机为动力来引射新鲜风,开挖工作面仍然是利用安设在新鲜风区的局扇(压入式风机)和通风管来获取新鲜风。

要求局扇后面的横通道必须及时封闭并封堵严密(避免风流短路或污风循环)。

图3-6为圆梁山隧道进口射流巷道式施工通风布置。

图3-6射流巷道式

3.3.5通风方式的选择

通风方式应针对污染源的特性,尽量避免成洞地段的二次污染,且应有利于快速施工,因而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然通风因其影响因素较多,通风效果不稳定且不易控制,故除短直隧道外,应尽量避免采用。

2)压入式通风基本不受施工条件限制,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通风方式,应根据所选设备性能和匹配情况来确定最长送风距离。

目前国外在风机和风管研制方面技术比较领先,通风设备性能较好,所以独头送风距离较远,而国内生产的风机和风管质量和性能相对较差,送风距离也相对短的多。

3)抽(排)出式通风比较适合应用在有轨运输条件的隧道中,可以保证全隧不被污风污染。

注意抽出式通风必须采用负压风管,在含有瓦斯等可燃、爆气体的隧道施工环境中均必须采用防爆型风机,实际应用时进风口与开挖工作面的距离很难控制,所以实际隧道施工生产中很少单独采用此通风方式。

4)混合式通风中如果压入式风机安设在洞内,就只适合在有轨运输条件下应用(避免新鲜风被尾气和扬尘污染);如果压入式风机安设在洞外,就基本不受施工条件限制。

此方式的可靠性比前2种要强得多,实际应用中多数都是将压入式风机安设在洞内来缩短送风距离。

注意对通风设备进行合理匹配和布置,避免压入式风机被污风污染,一般抽(排)出式风机的排出风量大于压入式风机的压入风量。

5)巷道式通风目前多数应用在有联络通道的平行双洞条件下,在辅助坑道贯通的情况下有时也可以局部采用。

应用时要保证新鲜风流路线是人员进出的通道,污风路线是运输车辆进出的通道,并且必须将主扇和射流风机设置在断面较小的隧道一边,以便使主扇和射流风机发挥良好的性能。

主扇巷道式需要单独设置风机房、风道和风门,主扇功率很大,风门漏风严重不便管理,考虑到节能、降低成本和操作的方便性,此通风方式在隧道施工中已很少采用。

射流巷道式目前应用较多,此方式可以实现多开挖工作面平行作业,布置和操作方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要求封堵的横通道必须及时封闭严密,运输车辆必须按指定路线行走,射流风机必须按要求安设,以防止污风循环和风流短路的发生。

6)选择通风方式时,一定要选用合适的设备——通风机和风管,同时要解决好风管的连接,尽量减少漏风率。

7)搞好施工中的通风管理,对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加强环境监测,使通风效果更加经济合理。

 

第4章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卫生标准

4.1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卫生标准

隧道施工中,由于炸药爆炸、内燃机械的使用、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有害气体,以及施工人员呼吸等因素,使洞内空气十分污浊,对人体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在隧道内必须尽量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对其他不利于施工的因素如噪声、地热等也应进行控制。

按照有关规定,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必须符合下列卫生标准:

1)坑道中氧气含量

按体积计,隧道作业过程中空气中含氧量不得低于19.5%,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2)有毒有害气体允许浓度

①一氧化碳(CO):

最高允许浓度为20mg/m3,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30mg/m3。

②二氧化碳(CO2):

最高允许浓度为9000mg/m3。

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18000mg/m3。

③二氧化氮(NO2):

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10mg/m3。

二氧化硫(SO2):

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10mg/m3。

一氧化氮(NO):

最高允许浓度为15mg/m3,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30mg/m3。

硫化氢(H2S):

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为15mg/m3。

3)粉尘允许浓度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4mg,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

其它允许粉尘浓度如表4-1所示。

表4-1工作场所粉尘允许浓度(mg/m3)

4)瓦斯(CH4)浓度

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否则必须按煤炭工业部现行的《煤矿安全规则》的规定办理。

5)温度

洞内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C。

6)噪音

洞内工作地点噪声,不宜大于90dB。

4.2其它相关规定

1)瓦斯隧道爆破

瓦斯隧道装药爆破时,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0%;总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0.75%。

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1.5%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2)洞内风量要求

隧道施工时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不低于3m3/min,在瓦斯隧道中可取4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低于4.5m3/(min.kw)。

3)洞内风速要求

为了防止瓦斯聚集,高瓦斯工区风速不应低于1m/s。

低瓦斯工区不宜低于0.5m/s,均不大于6m/s。

4)通风管的安装

通风管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5m。

通风管的安装应平顺,接头严密,每100m平均漏风率不得大于2%,弯管半径不得小于风管直径的3倍;

第5章华蓥山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5.1华蓥山山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原则

1)准确计算的原则

全面掌握施工通风设计相关资料,慎重选取相关设计参数,准确计算需风量和风压。

华蓥山隧道进出口工区均采用无轨运输,可进行保守计算,根据现象复杂的内燃机情况,配置风量应该比理论计算需风量大一些。

同时,考虑到瓦斯工区穿越煤层时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考虑在计算结果基础上一定程度的多配风。

2)科学配置的原则

科学配置通风设施,风机型号(功率、风压和风量)与风管直径必须配套,实现低风阻、低损耗和高送风量,选用的风管性能参数必须达标(平均百米漏风率、摩擦阻力系数、强度和每节长度等)。

3)经济合理的原则

合理选择通风方式,理论计算隧道内需风量和各工区的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