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42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专用复习 毛概Word格式.docx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②大会还指出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

③会议还把国民党分为了左、中、右三派。

制定了对国民党的工作是扩大左派,批评和争取中派,反对右派;

④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的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⑤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不足:

1、虽提出领导权问题,但对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2、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1925年11月《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等就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

成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是毛的萌芽的标志

特点:

1、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国无产阶级(或工人)(领导力量)来领导;

3、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民(主力军)是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

4、首次把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是劳动阶级,是我们同盟的对象,革命的基本动力。

内容: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要团结)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革命的基本动力,也是同盟军),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中山舰事件”。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5月20日,以叶挺为团长的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进入湖南,揭开了北伐序幕。

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在武汉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

主要任务:

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失败原因:

1、虽然批判了陈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2、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

 

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

(正确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内容: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毛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①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撤销陈的书记),

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7.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三湾改编"

.

这是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8.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共产国际帮助下,莫斯科召开。

共有142人。

会议毛并未参加,会议是瞿秋白主持。

主要讨论:

0、明确规定了没收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政策也有调整,但没有根本解决。

①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确定:

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政治形势:

两个革命高潮之间;

革命力量:

工人阶级;

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

革命的中心任务:

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

③批判了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和陈的右倾错误。

⑤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

⑥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

存在不足: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起了积极的作用。

缺点:

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

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仍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对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28年4月,朱德达毛泽东会师井冈山。

1928年10月,毛泽《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分析存在的原因。

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1928年年底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红四军古田镇召开。

会议通过了毛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中心思想:

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会议规定:

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一步阐明)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②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

③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④古田会议的这个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⑤有效纠正了由于红四军党内组织基础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份所构成,由于红军尚在幼年时期,党的领导及黄缺乏一致的坚决地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各种错误倾向。

⑥领导干部之间消除了隔阂,统一了认识;

全军上下增强了团结,军队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精神面貌。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

乡村为中心"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第一次反对教条主义;

第一次使用了"

思想路线"

这一科学概念;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周29年提出)、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

的文章;

强调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3提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4提出从"

实际出发的思想"

,"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思)。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

1930年12月16日,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

-五次反围剿开始。

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

主要表现: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势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931年基本形成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地主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限制富农。

(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实行土地改革政策。

(49年,成立后):

在新解放区土改运动中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合作化开展以后):

对富农的政策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

10日晚,红军开始长征。

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内容:

①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

思想问题:

延安整风;

作风问题,七大)

②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

③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

④通过了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⑤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重要意义:

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②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

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会议目的:

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

《决议》:

①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②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③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1936年8月《致中国国民党书》再次改为“民主共和国”

④批判了成为当时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危险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吸收工农;

是全民族先锋队,所以要全部吸收。

)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会议主要决议:

把"

工农共和国"

变成人民共和国;

对富农财产不再没收;

红军战略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实现对抗日统一战线领导权。

①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②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它表明党在总结革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进行工作。

1935年瓦窑堡会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证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必要性

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中国革命四个特点: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及其不平衡,而且经历了1924―1927的革命;

敌人强大;

人民军队弱小;

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提出五项要求: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

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

改善人民生活。

党实行四项保证:

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1937年7月、8月,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奠定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论述了: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刻分析了一些人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系统论述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践论》1937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内容: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矛盾论》(1937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中心议题: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会议认为: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

②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③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④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

⑤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937年9月22日,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938年5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论持久战》

1、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2、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

3、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1、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胜利。

2、毛泽东向全国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明确指出: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允许枪指挥党。

”—建设军队的根本准则。

意义:

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绝对领导,才能始终保持军队无产阶级性质,使它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

另外: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

开展政治工作。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保证:

坚持革命纪律和民主制度的高度统一。

1939年10月《<

共产党人>

发刊词》

1、第一次提出"

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思想路线的角度);

2、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基本武器)

3、伟大的工程:

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4、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

这是一个历史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特点,而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所没有的。

附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全新的科学概念。

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中国革命是包括: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现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样两重任务。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注解:

1、"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

2、"

首次提出了"

新民主主义"

的概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指出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并指明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特点:

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⑵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⑶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

---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民主共和国(政体-民主集中制)。

经济纲领:

---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

节制资本"

有了中国工业和思想的基本思想(最早估计)。

文化纲领:

---是无产积极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旧民主革命在文化上的区别标志。

总结:

《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

A、客观依据、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

B、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D、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了毛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善体系,标志着毛思发展与成熟。

1940年《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和《论政策》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小、无、农),争取中间势力(民、开明),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注意:

在争取中间势力时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1.他们有充足的力量;

2.尊重他们的利益;

3.我们对顽固派做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在这几篇文章中要强调的是:

⑴"

中间派"

是毛泽东在《目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提出的,它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

⑵"

中间势力"

这一概念则有两种情况:

⒈当指三三制政权中的中间势力时,是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对三三制政权的组成原则的划分中提出的,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

⒉但当它用于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概念时,它包括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

3、“三三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另外: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是:

有理:

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

胜利原则,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斗则以,斗则必胜。

有节:

休战原则,斗争取得胜利以后,要适可而止,保持斗争的暂时性。

2、统一战线的两个同盟:

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工人阶级和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