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45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11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8页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8页
亲,该文档总共1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docx

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

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

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指导思想

    从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民族的振兴,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出发。

⒈注意打好基础。

围绕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写话等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础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

⒉培养良好的习惯⒊渗透思想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

“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

“识字”课有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

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

第一单元:

春光篇(1-4);第二单元:

哲理篇(5-8);第三单元:

亲情篇(9-12);第四单元:

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

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

科技篇(21-24)。

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四、教学目标

⒈学习习惯

⑴继续掌握正确地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⑵继续掌握正确地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⑷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⒉汉语拼音

⑴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⒊识字写字

⑴准确认读363个生字。

⑵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3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⒋口语交际

⑴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⑵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⑷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⒌阅读。

⑴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⑶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⒍写话

⑴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7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一些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教学重难点

   学习37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283个)。

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

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

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重读写结合。

2、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

3、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

4、摸清希望生情况,建立转差计划。

5、课内照顾希望生,课余辅导希望生。

发挥小组功能及小组长的作用,开展一帮一活动。

6、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8、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七、教学具体安排

第一、二周习惯篇—练习1

第三、四周1古诗两首——练习2

第五、六周5雨后——练习3

第七、八周9母亲的恩情——练习4

第九、十周识字五——练习5

第十一、十二周15学棋——练习6

第十三、十四周17歌唱二小放牛郎——练习7

第十五、十六周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练习8

第十七、十八周复习、期末考试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1.图1:

图中是谁?

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

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

在小姑娘的房间,妈妈正在指导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

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

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

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

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你读过哪些课外书?

你使用过字典吗?

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教师介绍: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

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

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

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二、指导看图。

1.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交流讨论:

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

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

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5.教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教学内容

识字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二、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a)第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

示词:

(饺子)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

(拜年)

b)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

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四、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

春节饺子拜年清明扫墓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

(饺子、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

饺拜扫墓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饺子拜年扫墓踏青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a)第三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大家正在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

端午、粽子)

教师简介:

端午又叫端阳、端五。

端,是开始的意思。

古代“午”与“五”通用。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酒白糖。

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

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b)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

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

(出示:

中秋、月饼)

中秋:

我国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

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出示:

端午粽子龙舟中秋团圆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

(粽子、龙舟)清明节呢?

(扫墓、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

端团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端、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七、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

⑵中秋节到了,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

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

教学内容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

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

”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象鼻骆驼笔架

竹伐鸬鹚画廊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

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5.出示词串

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

⑸看图理解词意。

⑺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

碧峰影鼻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五、作业设计

1.朗读生字以及韵文。

2.2、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

●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出示:

骆驼架廊

4.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5.学生描红记字。

6.教师范写。

骆、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架: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

廊:

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架驾

()驶笔()()势劳()

峰锋

山()秀()刀()笔()

●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

漓江故宫西湖长城中山陵黄山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⑴暑假里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

⑵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

⑶鹚的羽毛是黑色的吗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二、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有什么?

(一棵树)

2.出示“”,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学“木”字旁。

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5.出示:

松柏杨柳桌椅

⑴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

“柳”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

⑸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

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

出示古文字“”,它像什么?

演变到今天成了“禾”。

“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2.“禾”表示什么?

(与庄稼、禾苗有关)

3.教读“禾”字旁。

●学习相关词语。

●出示:

秧苗稻谷庄稼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⑷齐读。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b)出示:

柏杨柳椅秧

c)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d)学生描红记字。

e)教师范写。

f)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设计

a)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比一比,再组词。

柏()央()杨()

伯()秧()扬()

c)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禾: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

●抽读生字卡片。

二、看图学习“”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竹叶)

2.出示“”,古代人用“”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旁。

3.现在凡是带有“”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

学习词语。

竹篮箩筐筷子

⑴学生自由读。

(“篮、箩”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三、看图学习“”旁,以及相关词语。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

现在,我们用“”来表示,也就是说凡是带有“”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

●学习词语。

茶叶菠萝兰花

⑴学生自由读。

(“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⑷齐读词语。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

篮箩萝茶菠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

松树白菜稻谷柏树麦子玉米冬瓜萝卜柳树

4.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

教学内容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3.新授“日、月、、”偏旁。

5.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六、自主识字。

a)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b)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c)出示:

wenshai

晴空温暖晾晒

miao

眼睛瞄准眺望

dongjie

寒冷冻结冰雪

东海黄海长江

⑴指名读。

(注意:

“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

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七、探究规律

a)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齐读课文。

八、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认读生字词。

b)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教师范写。

温、晒:

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九、作业设计

a)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扩词。

温(  )()(    )

冻(    ) (   )(    )

c)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

                    

 :

                    

4.多音字组词。

  Jie()zhang()

结           长

jie()chang()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

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

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

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

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

这就叫——“眺望”。

冻结: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

我国第一大河。

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

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

瞄冻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晴()瞄()冻()冷()

睛()苗()练()令()

2.选词填空。

眺望仰望

我站在山顶上()着远方。

夏天,我常常()着天空,数着星星。

温暖温和

李老师的态度总是()的。

妈妈的怀抱总是()的。

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

冻()

瞄()

4.猜字谜。

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六、板书设计:

晴空温暖晾晒

眼睛瞄准眺望

寒冷冻结冰雪

东海黄河长江

教学内容

练习1

教学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