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619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docx

高考语文第一编第2讲文言虚词

第2讲 文言虚词

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

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学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握有关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高考考什么——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

我们在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1.而〗—————————————————————————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而”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

(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

(2)战乎?

故冯婉贞曰:

“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

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

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答案: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既而”,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而已”,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一站归纳]

(1)代词

通“尔”。

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如: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

(2)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

不译或译为“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②表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

不译或译为“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表转折关系。

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⑤表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⑥表因果关系。

因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

⑦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3)复音虚词

①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

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易混辨明]

1.表修饰VS表递进,“而”表修饰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分别是句子的状语和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

那么,判断“而”是不是修饰关系,只要看它是否处在状语和谓语之间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了,此时的“而”不用翻译。

如“夜缒而出”和“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皆表修饰关系。

“而”表递进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分别是包含主语和谓语两个句子,并且在语意上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来说呈现更进一步的递进关系,此时的“而”要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表递进关系。

2.表顺承VS表并列,如何判断“而”是表顺承关系还是表并列关系,主要看两点:

(1)“而”前后的词语有无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如果有,则此时“而”表示顺承关系,如“图穷而匕首见”。

(2)“而”前后的词语是否地位相等,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而不改变语意,如果可以,那么,“而”一般表示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3.表修饰VS表顺承,前者侧重“而”后面的动词,“而”前面的词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后者强调先后关系。

例如: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2)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而”,表顺承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应用体验]

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1)秦王还柱而走连词,表修饰

(2)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夫赵强而燕弱连词,表并列

(4)毕礼而归之连词,表顺承

(5)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连词,表递进

(6)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顺承

(7)荆轲和而歌连词,表并列

——————〖2.何〗—————————————————————————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何”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徐公何

(1)能及君也?

”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

(2)也?

其所据何(3)为?

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

然何(5)人能忘情耶?

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作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何”,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

[一站归纳]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

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何故”“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代处所和事物,什么。

王曰:

何以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作定语。

什么,哪一个。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

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项脊轩志》)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

多么。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

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何以:

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译作“拿什么”“凭什么”等。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何:

译为“不久”“没多久”。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李将军列传》)

④何乃:

可译为“何况”。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李将军列传》)

——————〖3.乎〗—————————————————————————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

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

(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

“可塞赋敛也。

”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

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

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

臣之驽钝,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

[一站归纳]

(1)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2)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难》)

(3)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

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

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③表示比较。

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4.乃〗—————————————————————————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乃”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

(1)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

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

“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

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如此”“就这样”。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一站归纳]

(1)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复音虚词

无乃:

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如: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3)副词

①表承接。

于是,就,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②表条件。

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③表转折。

竟然,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

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⑤表判断。

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列传》)

——————〖5.其〗—————————————————————————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其”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狐谓狼曰:

“羊肉其

(1)鲜乎!

君其

(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

”狼曰:

“其(5)如猛犬何?

”狐间于犬曰:

“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

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

君其(11)许之!

”犬笑曰:

“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

”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答案: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6)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表希望或商量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一站归纳]

(1)连词

表选择关系。

还是,抑或,是……还是……。

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3)代词

①人称代词。

他(她、它),他(她、它)们。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愚公移山》)

②人称代词。

表示领属关系:

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六国论》)

③人称代词。

我的,我,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④指示代词。

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

⑤代词。

其中的。

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高祖本纪》)

(4)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②表婉商语气,相当于“还是”等。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6.且〗————————————————————————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且”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存者且

(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

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

(2)委政奸佞之人。

则李唐且(3)亡,必矣。

于斯世,河水清且(4)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

纵有“死且(5)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1)           

(2)          

(3)           (4)          

(5)          

参考答案:

(1)副词,暂且,姑且。

(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3)副词,将要。

(4)连词,表并列,并且。

(5)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一站归纳]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

士死者过半……且引且战。

(《李将军列传》)

②表示递进关系。

而且,况且。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③让步关系。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2)副词

①暂且,姑且。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报任安书》)

②将要,快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复音虚词

①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

②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7.若〗————————————————————————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

(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奇哉!

(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

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

(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开头,表示转换,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一站归纳]

(1)代词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2)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

(3)复音虚词

若夫:

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转换。

可译为“再说,至于”。

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4)动词

①像,好像。

其险也若(如)此。

(《蜀道难》)

②比,比得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8.所〗————————————————————————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所”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吾所以

(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

(2)钦。

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

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

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

此二人皆所以(6)教人向上者也。

(1)           

(2)          

(3)           (4)          

(5)           (6)          

参考答案: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一站归纳]

(1)名词

处所,地方。

如: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指南录后序》)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2)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当其欣于所遇。

(《兰亭集序》)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为”和“所”连用,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②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为〗————————————————————————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为”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天行有常,不为

(1)尧存,不为

(2)桀亡。

”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

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

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

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答案:

(1)

(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3)动词,表判断,是。

(4)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

(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

(6)(7)动词,作为,做。

(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

(9)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

(10)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替”。

(11)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一站归纳]

(1)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译为“呢”。

如: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师说》)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赤壁赋》)

②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③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3)介词

①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结构,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

译为“为了,因为”。

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

”(《五人墓碑记》)

③介绍涉及的对象。

译为“给,替”。

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

④跟,同。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报任安书》)

——————〖10.焉〗———————————————————————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焉”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

(1),狭狭焉

(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

万军于之何加焉(7)?

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

(1)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5)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一站归纳]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如: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逍遥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