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746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5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畜牧兽医专业剖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硕士

研究生

学历

本科

高级

职称

中级

双师型

客座

教授

31

28

3

5

22

6

15

16

17

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较高。

有区内外闻名的专家,有经验丰富、锐意改革的教学骨干,有3位教师分别担任了全国或省级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

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担任我系的部分教学工作,系主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和十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委员。

近年来,教师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共61本,其中有2名教师担任了农业部21世纪国家高职高专教材的主编;

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学院科研项目29项,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56篇。

教师勤奋工作,业务成绩卓著,有2人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学术带头人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

3.在校学生

本系现有学生总数883人,共21个班级,是人数较多的系部之一(见表2)。

表2动物科学技术系学生班级和人数表

序号

03级班别

人数

04级班别

05级班别

合计

1

高牧031

47

高牧041

38

高牧051

64

2

高牧032

43

高牧042

41

高牧052

42

高牧033

44

高牧043

高牧053

40

4

高牧034

49

高牧044

高牧054

(3+2)牧031

34

高动041

高牧055

37

(3+2)牧032

高动042

39

高牧056

7

(3+2)牧042

46

高动051

8

高动052

6个班

254

7个班

285

8个班

344

883

本系一贯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德育教育,举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积极向上的精神。

各年级学生都经过系统的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生以“技能熟练,敬业务实,吃苦耐劳”赢得市场的认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4.教改情况

本系从1998年开始实行模块式教学,先后在中职和高职中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普遍提高。

2001年,我系进行的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的“畜牧兽医专业模块式教学”研究课题获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2003年4月获得农业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

2003年5月又开始实施教育厅的“广西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研究项目,现已进入结题准备阶段。

在改革试点中,我们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及教材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同时对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建设加大了力度,力求突出职教特点,该项目已基本达到了改革的目标和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

5.科研情况

2000年以来,本系老师积极参加各方面的科研项目,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学院科研项目共29项。

大部分老师均参加生产或教育科研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教育厅、农业厅及本校的科研项目共有8项。

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我系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系老师参与的科研有8项获奖。

二、系部特色

1.坚持教改,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1)实行新的教学模式

为了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我们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中心特点——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模块式教学,采用了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围绕职业岗位及岗位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

我们的做法和特点是:

一是严格依据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二是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三是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强调学科知识体系;

四是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五是在教学上灵活多样。

这些特点符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

我们按照宽口径、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的思路,重点开展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工作。

以生产为主线开发课程,以行业为背景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实行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综合化,让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使教学指导方案突出行业的特点和高职的特色,课程通过整合和优化,构建了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形成了现行的模块教学计划。

新设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大纲,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和灵活性。

(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机制

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以畜禽生产为主线,以现场教学为重点,注重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采用双向交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开展了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按自己的意愿选学有意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自定学习计划和时间,本来是3年完成的学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2~5年内完成学业。

(4)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的就业率和应职能力高

加强实践教学是我系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系始终贯彻落实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又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具备综合岗位的应职能力。

建立了了实践教学体系,有课程内教学实验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综合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饲养实践活动等,学生在校期间有50%以上的时间在实践中学习。

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采用生产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应职能力。

2.具有高素质、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动科系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研究生学历5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4人,双师型教师16人。

专业教师勤奋工作,业务成绩卓著,有2人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学术带头人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

有2位专业教师成立了自己的业务公司,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系部注重扩大了实践技能培养和生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建立了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除课程内实验实训外,还设计了独立的实践课程、专业综合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饲养实践活动、养猪、养禽、养牛生产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

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课程实践形式,有课内实践活动,模拟生产实践活动,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多媒体、标本、实物等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进行实践活动等。

系部与校外24个实习基地签定了协议书,基本能够满足本系学生生产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的要求,形成教学实习和部分专业综合技能培训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形式。

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培养了高素质受社会欢迎的学生

系部各专业的毕业生均具有以下能力:

(1)汉语的写作、演讲能力;

(2)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3)养猪、养禽、养牛生产技术;

(4)畜禽疾病临床诊断技术;

(5)畜禽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

(6)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7)动物检疫技术;

(8)饲料配制及其生产技术;

(9)组织和管理畜禽生产的能力。

毕业生除具有高职毕业证以外,还具有一项以上的本专业岗位资格证书及计算机等级和英语等级证书。

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做”;

学生按职业规范要求自己,责任心明显加强,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毕业生专业技术好、责任心强、肯吃苦,已成为广西各畜牧兽医单位的“抢手货”。

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2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5.试行“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院与企业两方面在人才培养环境和资源的优势,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能力,系部2005年开始探索“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走产学研相结合育人的道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经与广西多个大型养殖企业,如:

贵港扬翔饲料有限公司、玉林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兴业温氏家禽集团公司、北流市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通过协商,并签定协议书,联合举办了养猪方向强化班和养鸡方向强化班,在2003级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中,经自愿报名,进行定向培养一年,以满足广西发展养猪业、养鸡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这2个班的同学正在强化班学习,2005年12月即可到各订单企业试用,进行顶岗实习。

6.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我系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

开展产学研结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为探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的紧密结合,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成立了畜牧兽医和动物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产学研结合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中有热心于高等职业教育、关心支持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和领导,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改革和建设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

系部有50多个生产实习点,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时,请企业技术人员或场长给学生上生产技术课。

(3)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

陈学文老师从2003年起在奶牛生产服务中帮助全区各奶牛场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问题,对广西奶牛业的发展和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2年还充分发挥学院实习基地及专业教师的优势,积极推广良种猪和配套技术服务,推广瘦肉型猪,为改良我区猪的品种,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做出了贡献,得到农民和政府的肯定。

(4)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

企业的技术人员被学校聘为兼职教师、以及担当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为学校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计划制定出谋划策。

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指导生产,解决难题。

(5)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

从2000年以来,老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有多项,如杨慧芳参与巴马县主持的区科委项目“巴马香猪饲养试验”,覃国森参与的社会科学院的科技厅的项目“黄喉拟水龟快速养殖技术的研究”等。

通过开展科研与产业开发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产业开发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实训基地建设完善

为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我系现有动物基础实验室(共8间)、动物专业实训室(共4间),建筑使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拥有酶标仪、脂肪测定仪、黄曲霉素测定仪等多种精密实验仪器设备;

还有2个实训场,1个种猪场,1个养殖示范场。

另外,系部保持与校外50多个大型科研单位和养殖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签定协议书的单位或企业共有24个。

良好的实训条件,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我们全系教师将更加努力,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畜牧兽医行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路子,努力打造牧医专业品牌

——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汇报

一、前言

畜牧兽医专业是我院的骨干专业,同时又是广西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1年以来,该专业的“模块式教学”、“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广西教育厅和全国农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2年学院被提升为高职院校以前,我专业便于2001年开始招生,并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路子,努力打造牧医专业品牌,着重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抓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条件,抓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抓校企合作办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使得该专业越办越红火。

现该专业在校高职生608人,共14个班。

2003和2004年已毕业的两届学生共173人,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6%和98.3%。

二、专业建设成效

(一)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业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把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成为学院的品牌专业。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畜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畜牧兽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必须取得畜牧兽医相关专业1个以上职业工种的资格证书。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高

1.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一是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立项研究。

2002年时任畜牧兽医专业科科长梁珠民副教授主持“牧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得到广西教育厅立项。

二是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2002年以来,我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共12项,取得科研成果10项,其中覃国森副教授的《产学研结合问题的研究》获2005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他的《养牛与牛病防治》成果获一等奖;

梁珠民副教授的《养猪与猪病防治》教材和音像培训教材两项获二等奖。

此外,还有本专业教师参与的“《兽医临床技术》音像教材制作与应用”获一等奖,《广西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获二等奖。

三是组织教师到生产单位任职和利用假期到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2003年以来,先后安排3位教师到生产单位任职,组织教师到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践43人次。

四是鼓励教师编写教材著作和发表论文。

2002年以来,我专业教师主编参编教材著作共13部,编写校本教材7部,发表论文23篇,其中覃国森副教授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养牛与牛病防治》。

五是允许教师业余创业。

如陈学文老师开办南宁诺达奶牛技术服务部和庞观龙老师开办南宁市神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又能够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先后有10位毕业生成为以上两个公司的技术骨干。

目前,我专业有专任教师13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2人,专任教师中有10位教师具备了“双师”素质,占76.9%。

2.明确主攻方向,打造专业名牌教师

一是按照畜牧兽医的行业,成立《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和《养禽与禽病防治》三个教研室,根据各个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将所有任课教师分到三个教研室,明确各个教师业务的主攻方向。

二是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打造专业名牌教师,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现本专业有副教授3人,专业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覃国森副教授现是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梁珠民副教授成为广西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组成员,陈学文老师成为上海光明乳业在广西的技术服务总经理,庞观龙老师对猪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广西已有一定影响。

3.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十分注重加强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现本专业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5人,另外,还有2人在读研究生。

4.引进高级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2002年以来,我专业共引进1位硕士研究生和1位副教授,使教师队伍结构层次大为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狠抓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环境条件好

1.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室条件

近年来,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在本专业实验室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实验室的改造和增添仪器设备,使本专业实验室面貌焕燃一新,实验条件大为改观。

动物基础实验室于2005年8月顺利通过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基础实验室合格评估。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万头种猪场

为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了创建万头瘦肉型种猪场,并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依托产业搞科研,搞好科研促产业”的思路,由专业教师进行经营,专业教师在种猪场开展科研,种猪场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实习。

2003年4月~2005年5月,种猪场共安排学生实习达27班次5983人学时,2004年4~12月种猪场创利29.6万元。

3.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签订合作教育协议

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经常跟企业联系,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在生产单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服务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目前本专业通过签订合作教育协议,在企业建立了24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强

1.开展专业建设教改试点,探索高职教育路子

为探索高职教育的路子,杨慧芳副教授牵头,开展“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试点”,得到了广西教育厅立项。

教改试点着重探讨:

一是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实行模块式教学;

二是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重组科目课程;

三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畜禽生产为主线,以现场教学为重点,注重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制定实践教学体系。

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成立了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担任客座教授17人,兼职教师3人;

“广西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成果获2005年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制定了专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组织教师编写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和《养牛与牛病防治》三门主干课教材。

2.加强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我们非常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其主要形式如下:

一是开展课内实践活动。

如《家畜解剖》课,讲一节,做一节。

二是模拟生产实践活动。

如《养禽》课,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买回种蛋,自行学习孵化,待雏鸡出壳又自己养。

三是将课堂移至校外实训基地。

如《养禽》、《养猪》和《养牛》等课程,均有相当比例的实践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四是充分利用照片、录像、VCD、标本、实物等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

五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六是开设养猪、养禽和养牛综合实训课。

七是安排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2003和2004年毕业生分别为58人和115人,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分别为96.7%和98.2%,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6%和98.3%。

(五)狠抓校企合作教育,学生就业渠道宽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请企业专业来校作报告,组织学生到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顶岗实习,解决学生就业,2004年浙江大学兽药厂录用3人,上海光明乳业公司录用5人。

他们感慨地说: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高职教育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法得当,毕业生的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我们非常满意!

”广西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先后录用我专业毕业生60多人,公司老总说:

“广西农职院牧医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就是强,我就是喜欢,今后我们公司会不断地去聘用,用他们的人才发展我们的公司,没错”。

2005年我专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路子,通过跟企业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培养”教育模式,联合举办养猪方向强化班和养鸡方向强化班,请企业专家任教,本学期结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学生即可到企业顶岗实习,大部分毕业生由企业录用。

现已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企业有:

贵港扬翔饲料有限公司、玉林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兴业温氏家禽集团公司、北流市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

由学生自愿报名,2003级学生共4个班183人,报养猪强化班的有79人,养鸡强化班的有39人。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专业成立养牛学会,2003级学生参加养牛学会的有65人。

目前,183位同学都有了着落,其中上海、江苏、河南三省市的龙头企业有意向录用养牛学会的30位同学。

我专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专业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9多3高:

一是高级职称多;

二是“名师”多;

三是“双师”素质教师多;

四是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多;

五是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多;

六是教师出版的教材著作多;

七是教师发表的论文多;

八是校外实训基地多;

九是学生人数多;

十是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高;

十一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

十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高。

我们明确专业的建设方向和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条件,开展能力本位教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路子,努力打造牧医专业品牌的目标已经实现!

三、今后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1.明确专业建设规划,通过立项研究,至2010年把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在校生人数达750人。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2010年教师队伍达36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8~9人,中级职称18~20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全体教师明确各自主攻方向,各专业方向均有中级以上“名师”带头。

3.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将万头种猪场建设成为生态养殖的有限责任公司;

申报重点实验室立项研究,将现有的实验室进一步改造和完善成为分工具体、功能齐全的高水准实验室;

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养猪、养鸡、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