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644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常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x

文学常识MicrosoftWord文档2

第六部分文学常识

知识点精梳理

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知识。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就是直接陈述铺叙;比,就是譬喻、打比方;兴,即托物起兴,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要歌咏的内容。

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诗经》被儒家列为

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选人教材的有《氓》《无衣》《静女》。

《论语》是先秦儒家典籍。

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作品,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集。

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的中心是“仁”的学说;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义,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此书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

《左传》亦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孔子《春秋》作传(解说)的。

它与为《春秋》作传的别两部著作《公羊传》、《谷粱传》及《春秋》本书一起被收入《四库全书》中的“经”部。

中学课本中的《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出自于《左传》

《孟子》先秦儒家派著作。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

此书文辞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并且长于比喻,有些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等,历来为读者所传诵。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

他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性善论”,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背向,但却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的儒家,特别是宋儒有很大影响。

《庄子》先秦道家学派著作,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此书中许多文章是由寓言故事组成,如“鲲鹏展翅”“庖丁解牛”“陷井之蛙”,“匠石运斤”“东施效颦”等寓言都涵义深刻,脍炙人口。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化合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但他却抹杀万事万物的差别,否认是非、大小、有无、贵贱等等客观标准。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而成。

内容以儒、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墨、法、刑名、阴阳、兵、农各家学说。

其中“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荆人夜涉”等寓言故事一直流传到今。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详,西汉末年刘向根据一些纵横家及其门徒的著述,重新加以综合整理、编辑修订,定名为《战国策》,从此相沿流传。

书中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狡兔三窟”“亡羊补牢”等成语典故都广为流传。

中学课本中《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均选白《战国策》。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父司马谈任太史令,掌管秘籍,职司记载。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十岁就学长安,二十岁开始漫游全国,到处考察风俗.为他后来编写《史记》打下了

基础。

后继父职,任太史令,有机会遍读皇家藏书。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罚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历十年艰辛,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王侯以外著名人物的言行史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五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的史书写作和史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东晋时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故人又称“五柳先生”。

曾任江州祭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地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田。

长于诗文辞赋,他的诗作中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田园诗,是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田园诗人”。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散文《桃花源记》和诗《归园田居》、《饮酒》。

《世说新语》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的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

作者善于即小见大、即事见人,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此书对后世文学不无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深情”“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

此书中的《陈太丘与友期》选人中学课本。

王勃初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自小善文辞,有“神童”之称后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

往海南探父时,溺水受惊而死。

年才二十六岁。

王勃少时即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为“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其中以《滕王阁序》最有名,意境开阔,情文并茂,其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有《王子安集》传世。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白号四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工书法。

中学课本选人了他的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王之涣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少有侠气,性格豪放,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皆以描写边疆风情著称,他的五方绝句《登鹳鹊楼》是脍炙人口的绝唱: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另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凉州词》.其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之句也广为传颂。

盂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属于湖北)人。

他一生怀才不遇,布衣终身,其诗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悲哀与苦恼。

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同时而齐名,并称“王孟”。

著有《孟襄阳集》,其中《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均为名篇。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太原人。

他的诗“缜密而思清”被誉为“诗家夫子”.“洛阳新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名句就是出自他所写的七律《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从此为河东人。

少时即有俊才。

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奉佛长斋,过着闲居自适的生活,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时有“天下文宗”之称,且工书画,善音律,因此他的诗有诗、画、音乐三结合的特色,著有《壬右丞集》,他的《送元二使安西》选人中学课本,其中“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名句。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想象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有“诗仙”之誉,长于乐府和绝句,他的五绝《静夜思》小孩都会背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著有《李太白全集》,中学选了他的《秋浦歌》《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有政治抱负,但一直未能有所施展,后生活渐渐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避乱中看到了广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写了即事名篇“三吏”“三别”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晚年携家…蜀.病逝在湘江途中。

杜甫的诗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人民性,较真实地反映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因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也被誉为“诗圣”,他的诗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诗中的不少名句都久为人们所传颂.他的1400多首诗,编人了《杜工部集》。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五律《春夜喜雨》和古体诗《石壕史》《登高》《兵一行》《蜀相》。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

他曾两度从军,过着边地征战的生活,写下了十分丰富的描写边塞的风物和战争场面的诗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写雪景的名句即出自于他的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

自幼攻读,后至吏部侍郎,卒谥号“文”故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他的文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运动,气势雄健。

IH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著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幼好学。

为官后参与了王叔文改革集团,改革失败,刘禹锡被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继续以诗文进行战斗.表现了他的不屈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就是出自于他的诗作。

著有《刘梦得文集》另一版本称《刘宾客文集》。

选人中学课本的有散文《陋室铭>。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今陕两渭南)人,苦学成才。

因前辈诗人顾况的推荐,开始闻名,官到翰林学士、左拾遗,因遭豪门权贵的忌恨,造谣中伤,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晚年定居洛阳,信奉佛教,过半官半隐的生活,最终做到尚书。

白居易主张:

“文合为时而著,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同情人民疾苦,揭露黑暗,评击腐朽官僚势力虐害人民罪行的诗篇,他的诗歌最大特点是平易通俗,因此在社会上流传特别广,自编了子集《白氏长庆集》。

选人中学课本的有词《忆江南》,七律《钱塘湖春行》,古体诗《卖炭翁》和《琵琶行》。

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故世称“柳河东”,从小聪明好学。

居官时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力主改革时政,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过了十年放逐生活,写下了有名的游记《永州八记》。

最后官到柳州刺史,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病死任上。

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写下了不少杰出的政论和哲理散文,他与韩愈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他的遗稿由刘禹锡编成《河东先生集》。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散文《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家境贫寒,能刻苦攻读,中年做官,不忘“忧天下”的初志.后戍边数年,名重一时,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他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选人了中学课本的《岳阳楼记》是传颂千古的名作。

此外中学课本还选八了他的《渔家傲》。

他著有《范文正公集》。

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吉州永丰人,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死谥“文忠”。

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以获杆画地教他识字。

他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方向,强调“道”(内容)对“文”的决定作用。

他的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著有《欧阳文忠集》。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散文《卖油翁》和《醉翁亭记》。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权,道州营口道(今湖南道县)人,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名濂溪,世人遂称为“濂溪先生”。

他的《爱莲说》选人中学课本。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颂荷花的名句。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在“三苏”中他的成就最大。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之际,他不赞同新法派的激进措施,也不像保守党那样顽固,所以政治上很不得志。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对北宋词风的转变有突出的贡献,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作的杰出代表作,为千古传诵。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于学术气氛浓厚的家庭,自幼受到父母的文学熏陶。

在散文诗歌上均有成就,擅填词,是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名句均出自于她的诗词,选人中学课本的有词《如梦令》《一剪梅>。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当北宋灭亡之际,少时受家庭亲友的爱国思想熏陶,抗金救国的爱国主义贯穿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临终写有《示儿》一诗,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现有《陆放翁全集》传世,选人教材的有《书愤》。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出生在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后率起义军归南宋,力主北伐,收复中原。

他的词作气势豪放,抒发了力主抗金的爱国情怀。

他与苏轼被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长短句即词)。

中学课本中选人了他的两首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和《破阵子》。

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退职后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号随园主人,写文赋诗,悠悠自在的生活,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

中学课本中的《黄生借书说》即选自《小仓山房集》。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48岁辞官南归,又北往,在南来北往中写下绝句三百五十首。

因当年为已亥年,帮编定为《已亥杂诗》。

其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千古名

句,另著有《定庵文集》。

《老残游记》,晚清谴责小说,原署“洪都百炼生撰”。

作者刘鹗(184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

此书以老残的游历和活动为线索,谴责了满清的黑暗吏治.表达了作者企图补救封建残局的政治,此书与《官场现形记》(中学课本选人了《制台见洋人》一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及《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复习要求

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作家和作品。

了解四大文体的基本知识。

这些内容在考试中大都以作家、作品、朝代的搭配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表述正确与否出题考查,因此复习是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常识。

2.了解基本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所处朝代的搭配。

3.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种文体的相关知识。

典型例题解析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同、班超D.杜甫、杜牧、杜苟鹤

解析:

文字常识虽主要考查识记能力,但也需要一定的分析、判断、推理。

题干中有两个关键信息:

“三父子、峨眉”。

从常识角度解答可分别从这两信息进行选项排除。

D项中三人非父子关系,可首先排除。

其余三项可以从“大文豪”与“峨眉”进行筛选。

误选C项怕是将“三班”的史学家身份与“大文豪”的概念混同了,且不清楚班超乃军事家。

误选A项者多因对“三曹”的籍贯不清,也对曹操、曹丕的文学地位认识不足。

该题正确答案为B,

“三苏”乃父子关系,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属四川眉山人,以川之名“峨眉”喻其文学地位之高,与三人成就、地位恰切。

这道题侧重于考古代的文学家。

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

这些题在AB间比较难选,C项三父子都是史学家,但如果知道苏家父子是眉山人,便可确定答案为B了。

这说明,不但要了解重要作家的名字、号、还应了解作家的籍贯。

答案:

B

易错题型精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在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人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精析:

本题提到的几部明清小说,在语文教科书中曾多次出现过。

如施耐庵的《水浒传》,教科书选有《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金圣叹评点);昊敬梓的《儒林外史》见于教科书的《古代小说鉴赏》及语文读本中的<清代小说》;至于《红楼梦》更是多次出现。

B项的表述.错就错在“文人独立创作的”几个字上。

因为《儒林外史》《红楼梦》是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但《水浒传》却不是文人独立创作的,而是作者施耐庵在宋元话本和元杂剧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

A项提到的宋词婉约派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学生都很熟悉。

c项提到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见于第八册教科书。

D项提到的现代戏剧常识,现当代话剧。

考生只要对这些课文或资料稍加留意,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答案:

B

专项分类练习

一、文学常识题

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

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娴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

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

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

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

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

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

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

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

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

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历

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

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

“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

西也是“义”。

7.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

照、辛弃疾。

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

C.《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的代表作。

D.《小橘灯》的作者是冰心,她还著有诗集《繁

星》《春水》。

8.选出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

戏剧家和诗人。

B.鲁迅在《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说

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c《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

水游记。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仙”李

白。

9.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在《社戏》-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

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

“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

感情。

其中“月夜行船”部分童趣盎然,景物

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永恒的魅力,突出了

“我”对江南水乡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

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

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

这篇文章也

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

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

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

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

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

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

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下而求索”就是出

自这部作品。

10.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A.宋江、鲁智深、李逵、时迁都是中国古典名著

《水游传》中的人物。

B.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都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c.《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

品,《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

作品。

D.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课文,正确的

顺序是《刻舟求剑》《三峡》《范进巾举》《活

板》。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

“颂”三大类。

《史记》是我国笫一部纪传体

通史。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朱自

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

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C.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精选若干

材料多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颂

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D.“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

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

我愿三顾。

”这句台词表现了陈毅市长尊重

人才、求贤若渴的性格特点。

12.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一《藤野先生》——《朝花夕拾》

B.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一英国

C.斯威夫特《鲁滨逊漂流记》一一“智救星期五”

D鲁智深——《水浒传>——“倒拔垂杨柳”

13.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

哪一项说法正确?

()

A.《孟子》-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和散文成就都很高,在《马说》-文中他慨叹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

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

D.莎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