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51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docx

卢湾区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

卢湾区2006年《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I卷的第34题和第35题为分叉题。

卷(共6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

卷(1-33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11题)

1.颤藻与水绵细胞的主要区别是颤藻不具有()

A.细胞膜B.核膜C.细胞壁D.核糖体

2.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糖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

B.组织细胞中的脂肪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苏丹Ⅲ染色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否则脂肪会被溶解

3.右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该图中有染色体组()

A.2个B.1个

C.4个D.8个

4.具有上图染色体数的生物体,在减数分裂中有四分体()

A.2个B.1个C.4个D.8个

5.假设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时期,该细胞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

A.体细胞 B.卵细胞

C.极体 D.精细胞

6.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营养成分和有机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和蛋白质B.水和蛋白质

C.无机盐和糖类D.水和糖类

7.将定量的黑藻放在盛满清水的玻璃瓶中,距离玻璃瓶30cm处给予一定的光照,黑藻就会排放出氧气泡。

下列各项中,对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气泡数量影响最小的是()

A.玻璃瓶的容积B.光照强度C.黑藻的叶片数D.溶于水中的CO2量

8.右图为某高等生物的生活史,促进该生物幼体生长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生长激素

C.秋水仙素

D.细胞分裂素

 

9.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目前已发现该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随机性   B.不定向性C.可逆性 D.重复性

10.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狐吃了一只兔,狐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B.云南山苍子的柠檬酸含量高于浙江的山苍子,这是昼夜温差的影响

C.影响神农架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D.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植物竞争强度将降低

1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二)2分题(共17题)

12.在同一人体内神经细胞与肝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

13.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A过程叫解离,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开

②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

③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

④E过程中需要先在高倍镜下找到根尖的生长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细胞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用高倍镜并放大光圈,调焦观察

B.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用高倍镜并缩小光圈.调焦观察

C.先用低倍镜,再转用高倍镜后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缩小光圈,调焦观察

D.先用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放大光圈,调焦观察

15.右图所示为某种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问该蛋白质分子包括的肽链和肽键数依此为()

A.1,124  B.1,123C.2,123  D.4,124

16.在马拉松长跑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大量有机物,产生的CO2来自()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

C.大部分来自无氧呼吸,少量来自有氧呼吸

D.大部分来自有氧呼吸,少量来自无氧呼吸

17.将100mL质量分数为1%的蔗糖溶液(甲溶液),注入到容积为200mL的半透膜囊内,将囊口扎紧后浸于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中。

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分子会从甲向乙转移B.渗透作用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C.经过一段时间后,囊内外溶液的水势相等D.水分子仅能从乙向甲渗透

18.如果体内发生感染,血钾会高于正常值,原因是细胞内的钾释放到血液中。

临床上通过化验血液中的钾含量作为诊断体内发生感染的疾病的参考。

与血钾异常升高的生理相似,也可以通过化验血液中的某些转氨酶的异常升高作为确诊参考的疾病是()

A.糖尿病B.高血压C.甲状腺功能亢进D.肝炎

19.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如蛙的受精卵在卵裂期(有丝分裂)随着卵裂的进行胚胎的体积并不增大,但胚胎细胞核的总质量与细胞质的总质量(核/质)比值却发生变化,下列表示核/质比值正确的是()

20.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B.罐口密封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C.罐口密封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D.罐口密封不严,促进了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问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

早熟

抗病

晚熟

感病

早熟

感病

晚熟

抗病、早熟×感病、早熟

416

138

410

135

抗病、早熟×感病、晚熟

180

184

178

182

感病、早熟×感病、晚熟

140

136

420

414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早熟对晚熟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23.在植株上掰下鲜嫩的玉米,浸入沸水中数分钟,鲜玉米甜味久存而不减的原因是()

A.在酶的作用下,单糖变成淀粉B.高温下抑制了淀粉的合成

C.高温使酶失活,抑制了淀粉的水解D.高温下加速了单糖向淀粉的转化

24.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

D.结构3、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2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

B.人体内所有不再增殖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C.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

26.请据右下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27.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

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①紫外线②甘油③肝炎病毒④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⑤葡萄糖⑥尼古丁⑦丙酮酸⑧核辐射

A.①②③④⑧B.②③④⑥⑧C.①⑦③④⑧D.①③④⑥⑧

28.下列各图是一位同学在观察植物某一器官装片时所画的四个图象。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细胞属于畸形分化

B.b细胞和c细胞都不可以用于观察叶绿体流动

C.图中a、b、c、d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D.a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其它细胞中的染色体清晰

(三)3分题(共5题)

29.为了保证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如期完工,建筑工人们在盛夏仍挥汗如雨地奋战在工地上,此时他们体内()

A.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30.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图A点时,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C点时,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②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③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④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个体

⑤丙图曲线表示胰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催化特性

⑥丙图曲线表示肠脂肪酶对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催化特性

A.①④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

31.正常人B淋巴细胞合成DNA有两条途径,a通路和b通路,但一般不分裂增殖。

鼠的骨髓瘤细胞,是DNA合成b通路的缺陷型细胞株。

让B淋巴细胞与这种缺陷型细胞融合,再放入含有DNA合成a通路阻断剂(氨基嘌呤)的培养液中培养,这种培养会产生的效果是()

①获得杂交瘤细胞②淘汰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③淘汰杂交瘤细胞④获得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A.①②B.②③C.③D.①④

32.某生物5个基因连锁,这5个基因间的交换值如下表所示。

则这5个基因的顺序是()

J

ed

ft

cl

ho

J

30

29

24.5

37

ed

1

5.5

7

ft

4.5

8

cl

12.5

ho

A.ed-ft-cl-ho-JB.ft-cl-ho-J-edC.ho-J-ed-cl-ftD.ho-ed-ft-cl-J

33.棉盲蝽是一年多次繁殖的棉花害虫。

棉花在每年的7月上旬蕾期和8月中旬的铃期都可能因这种害虫而造成减产。

棉盲蝽种群每年的季节消长随气候条件而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4种类型(见下图,纵轴为盲蝽种群量)。

据图预测下列导致棉花减产量最大的气候是()

A.干旱年份B.水涝年份C.先涝后旱年份D.先旱后涝年份

 

卷(共90分)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考生注意:

第34、35题为分叉题,A、B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一、

简答题(共90分)

34.(10分)本题为分叉题。

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

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mmol/L。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发生障碍,而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

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以缓解症状。

(2)右上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其中a曲线表示,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这两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是相互。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原理

B.右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

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

用。

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

有和。

它们

都具有__________、抵御寒冷的作用,此种调

节方式为体温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

(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这说明

(4)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分泌一些激素,能促进_______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后者又能调节、管理其它内分泌腺的作用。

因此下丘脑还能调节机体的。

35.(12分)本题为分叉题。

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

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

 

上图为细胞膜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细胞膜一般厚度为7-10nm,细胞依靠细胞膜完成与周围环境的交换和交流。

(2)上图中1是,2是,具有1和2结构的病原体侵入其他生物体时,1和2成为。

(3)①若这是某个B淋巴细胞膜结构,并且已知其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是结构特异

的蛋白质,那么该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编号()。

②细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识别受体的免疫细胞称为细胞。

每个B淋巴细胞膜上的抗原识别受体的种类数有种。

③B淋巴细胞被活化后分裂、分化,产生抗体,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

④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

该曲线图说明了

培养液成分

A

B

Ca(NO3)2

+

+

KH2PO4

+

+

KCl

+

+

MgSO4

+

-

FeSO4

+

+

其它微量元素

+

+

蒸馏水

+

+

⑤若淋巴细胞与骨髓瘤融合,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中原有的蛋白质和脂类要重新分布、互相融合,这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

B.

(1)取生长状态相同的两组番茄幼苗,置于表中所

列A、B两种培养液中(+表示有这种成分,-表示相反),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组用A培养液,乙组用B培养液。

①该实验采用____法,用来研究。

②若干天后发现,两组番茄苗下部叶片颜色不同,甲组呈,乙组呈。

③为了证明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取两组不同颜色的等量叶片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

层析结果表明,两组叶片的类胡萝卜素颜色相近,但是乙组叶绿素的颜色比甲组的,其原因是。

(2)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番茄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番茄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图中ab段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

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番茄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36.(10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能量单位:

kJ·cm2/年):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个营养级。

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经高度浓缩,因此该图中生物受害最大。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kJ·cm2/年;

(3)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

请计算能量从A到B的传递效率为%,能量流动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

(4)图中A生物体内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的途径是。

37.(12分)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突触后膜编号为。

(2)缩手反射时,图乙中神经纤维正处于_________电位。

当b处受到刺激后,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当冲动传导到⑥时,末梢()__________中释放________________,从而将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3)结构①的合成与细胞器________有关,结构⑤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__有关(4)兴奋的产生和恢复过程中,Na+通过神经元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

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

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按病原体(禽流感病毒)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十几个小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人流感疫苗接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定区别。

材料二:

禽流感病毒的RNA分为三类即正链RNA[(+)RNA]、负链RNA[(-)RNA]和逆转录RNA,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中。

(+)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RNA必须在病毒颗粒携带的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RNA才具有mRNA的功能;逆转录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寄主的DNA中,再转录合成mRNA。

请问:

(1)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它有许多亚型的原因是。

(2)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过程:

(+)RNA病毒。

(-)RNA病毒。

逆转录RNA病毒。

(3)如果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外壳有n个氨基酸,m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个氧原子,其分子量为,

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至少有个。

39.(13分)下列图甲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答问题:

(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1)将图甲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含量增加的是。

(2)在上述同样条件下,给Ⅰ装置充足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光照一段时问内,

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3)将图甲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I中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

Ⅲ中生物体内将会积累较多的。

如不考虑装置中原有的气体,C处液面,变化的数值(能、不能)代表植物释放的O2量。

(4)上图乙为装置Ⅰ中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

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低于℃时,植物将停止生长,原因是。

 

 

(5)上图丙为装置Ⅰ中植物在一天中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变化曲线(单位:

mg),其中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二氧化碳mg;B、D点共同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请在上面丁图的坐标系内画出图丙所示植物一天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曲线(假设该植物长势良好,且A点时有机物量为m)。

40.(13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8号不携带致病基因。

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II-3和II-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3)II-4的旁系血亲有。

(4)III-11和III-12分别与完全正常的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得知可供选择的检测项目有:

A、染色体数目检测B、性别检测C、基因检测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请根据系谱图分析:

①III-11采取以上选项中的什么措施?

()

原因是

②III-12采取以上选项中的什么措施?

()

原因是

(5)在上述家谱图中,1号为A型血,2号为O型血。

写出2号、4号的基因型。

2号、4号____________________。

(6)6号的血型为A型,他只接受过3号一次提供的200mL血液,接受输血前做过交叉配血试验,均不发生凝集反应。

则3号的ABO血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

41.(11分)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代谢示意图(各种反应均有酶催化)。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研究发现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

请设计实验,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

 

(1)探究问题:

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提出假设:

空腹喝下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体内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注意:

不能用人体做实验,应该用实验动物)

(3)检测指标;

(4)实施实验:

①选择生长状态、体形大小等基本一致的小鼠,饥俄12小时使成空腹。

分A、B两组。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5)实验结果预测:

①;

②;

③;

(6)结论:

①;

②;

③;

卢湾区2006年《生物》和《生命科学》高考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单选题

一分题:

1.B2.A3.C4.A5.A6.B7.A8.B9.B10.B11.B

二分题:

12.D13.B14.A15.B16.A17.C18.D19.A20.B21.C22.B23.B24.B25.C26.C27.D28.B

三分题:

29.C30.D31.A32.D33.B

简答题

34.A(10分)

(1)3.69-6.11糖代谢(糖氧化供能)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2)健康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变化bc拮抗

(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34、B(10分)[

(1)、(3)每空2分,其它均为1分。

]

(1)减少热量散失,增加产热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甲状腺激素肾上肾素,促进产热代谢

(3)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4)垂体内分泌活动

35.A(12分)A

(1)物质信息

(2)蛋白质多糖抗原

(3)①.1②.巨噬细胞一种

③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④/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⑤半流动性

35.B(9分)B

(1)

水培,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绿色,黄色

浅,镁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

主动转运能量载体数量

先上升后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