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25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兵车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兵车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兵车行.docx

《兵车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兵车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兵车行.docx

兵车行

阁夜

唐代: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阴阳:

指日月。

短景:

指冬季日短。

景:

通“影”,日光。

霁(jì):

雪停。

五更鼓角: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

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

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

崔旰(gàn)之乱。

夷歌:

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

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

“徐庶……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

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

指交游。

音书:

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

徒然、白白的。

鉴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

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只一处。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杜甫曾屡次咏到他:

“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

”(《白帝城》)“勇略今何在?

当年亦壮哉!

”(《上白帝城二首》)。

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

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清代沈德潜说:

“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

”(《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

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

”(《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

前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

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

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

“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春望

作者: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注释

“岁暮”句:

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雪岭:

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江城:

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请缨:

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

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

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

“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

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年底,吐蕃攻陷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州,时杜甫欲下江东。

拟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

此诗或作于离梓之前,或作于抵阆之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悲青坂

唐代: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

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

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

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

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东门:

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太白窟:

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

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黄头奚儿:

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日向西:

一天天向西推进。

青坂在陈陶以西。

驰突:

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山雪河冰:

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野萧瑟:

指寒风凄厉。

⑧烽烟:

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焉得附书:

怎能够托书信。

仓卒:

仓促。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房琯两次战役大败,死伤了四万余人,残余者不过几千人。

这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这一消息,便写了《悲陈陶》《悲青坂》两首诗。

这两首诗所反映的都是这次唐军惨败的事实。

赏析

  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

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

“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

缩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个“是”字。

《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鶬”,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鶬”。

省略了一个“飞”字。

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

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

七言律诗中也少见。

“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

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几个月才剩一堆白骨。

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野”的情景。

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也是写战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死亡之惨。

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

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

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陈陶斜一败之后,长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

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

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

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

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

“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

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

”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

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

其实是似是而非。

要知道,“军机如此”,也同样是长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

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悲陈陶

唐代: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注释

陈陶:

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孟冬:

农历十月。

十郡:

指秦中各郡。

良家子:

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无战声:

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义军:

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向北啼:

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注释

⑴陈陶:

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

农历十月。

十郡:

指秦中各郡。

良家子:

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旷:

一作“广”。

清:

一作“晴”。

无战声:

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

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

指安史叛军。

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

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

血:

一作“雪”。

⑹仍唱:

一作“捻箭”。

都市:

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

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都人:

长安的人民。

回面:

转过脸。

⑻“日夜”句:

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

官军:

旧称政府的军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

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

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

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

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

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

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

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

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

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

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

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

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补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