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332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docx

第二讲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二讲哲学部分

第三篇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把握《序言》写作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序言》的核心思想是阐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看待和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教学时数:

3学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授课方式:

主讲加提问式讨论

第三篇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一、《序言》发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

马克思于1859年6月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连同这篇《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1857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曾经预示着无产阶级新的革命运动的临近,因而推动马克思“……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弄清楚。

这篇《序言》是马克思自1844年起经过15年的长时期,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总结,又是进—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序言》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自称这是他多年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恩格斯在1859年8月对此发表的书评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注:

《列宁选集》第2卷,第445页.)而正是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

2.理论意义:

在这篇《序言》里,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的历程,以及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的经典概括。

它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理论意义。

如果说1845年、1846年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只是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序言》则是这一科学历史观在新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特点“是借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实现马、恩多年以来清算自己青年时期曾有过的黑格尔“左”派哲学信仰的宿愿,从而表现出“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马克思)。

虽然在批判的形式中阐述了全新历史观的系统见解,但毕竟如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8页.)。

《序言》则是在多年经济学研究后,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作出了经典式的概括。

《序言》实现了由经济学到哲学、历史到逻辑、特殊到普遍、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上的飞跃和升华,为后人提供了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的典范。

3.现实意义:

《序言》不仅在当时和后来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对现在和今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刻的、直接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科学地全面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其次,它为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深切的理论指导。

最后,它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批判民主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多方面,提供了锐利武器。

二、《序言》的框架结构

(一)(1-2)介绍了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二)(3)叙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

(三)(4)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

(四)(5-6)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五)(7-9)马克思指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三、《序言》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序言》的基本思想是阐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

《序言》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次序和方法,阐明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和结论,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在《序言》中,马克思公开宣布了他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顺序:

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亦即他研究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

这六册的顺序是,资本、土地所有权、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第一册《资本》,包括四篇,即资本、资本的竞争、信用、股份资本。

1858年8月至11月,马克思写成了原计划的六册书中第一册(《资本》)的第一篇,也就是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于1859年6月出版。

实际上,这本书只是篇幅巨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马克思没有按原来的计划,继续写下去。

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第一分册刚出版,马克思就发现,他对以后几个分册中的基本思想的细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许多问题必须补充研究。

(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98页.)于是,他重新阅读了大量资料,写下了23个笔记本的手稿。

随着手稿的扩大,马克思产生了把准备好的著作,写成三卷书的思想。

这就是后来的《资本论》。

马克思说,《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它的付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但《资本论》包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除《序言》外,包括《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

马克思在这里论述了作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物的商品的两重性,和作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的劳动两重性的学说,制定了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科学理论,特别重要的是,这一著作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的价值理论,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真正的革命。

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到,他在原计划要写的那六册书之前,曾经为这六册书写过一个总的导言。

这个导言,没有发表。

直到1902年,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才在马克思的文稿中发现。

1903年刊登在柏林的《新时代》杂志上。

在《导言》中,马克思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问相互作用的原理,提出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抽象、逻辑韵和历史的统一、科学研究与叙述方法的基本原则。

这个《导言》非常重要。

它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是同研究哲学的一般世界观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但不言而喻的是,这里论述的问题,都是最普通、最一般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升出来的。

马克思并不是先有了这些一般原则,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的。

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如果真正想要了解他的理论,就必须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分析中,来证明他所得出的结论。

他认为,预先说出要证明的结论,对读者是有妨害的。

出于这种考虑,《导言》写了之后,就把它压下来了。

马克思这个说明,不仅包含着极其重要的方法论的启示,而且也体现了他在科学上的严肃性。

这一点正是马克思在自己的理论活动中所一贯遵循的原则。

(二)叙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

在《序言》中,马克思详细说明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在大学期间,马克思所学的专业是法律,但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和历史。

后来,他之所以会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现实斗争的推动:

一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使他深深感到自己在经济方面知识的不足。

19世纪初,德国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阶段,资本主义因素有很大发展,但是封建势力相当强大。

按照原来的传统习惯,农民有权到森林里去砍伐树木,捡拾枯枝,采集野生果实。

后来,贵族地主以非常残酷的手段掠夺了这些森林和场地,不再让农民享受这些权力。

因此,双方经常发生一些争执。

莱茵省议会站在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立场,制定反对林木盗窃的法案,把传统的公有森林变成地主阶级的私产,禁止农民采伐树木,甚至把农民的孩子进树林捡拾树枝、采集野果的行为,都以“盗窃林木”论处。

据统计,在1836年审查的207000多件刑事案件中,约有157000多件属于“盗窃林木”和违反森林、狩猎与放牧法律,约占整个刑事案件的73%。

所谓“盗窃林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坚决捍卫劳动人民的利益,反对剥夺群众使用公用地和砍伐树木的权利,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从法律观点揭露了省议会活动的等级局限性和省议会对封建贵族、土地占有者的奴颜婢膝的态度,为农民世代相传的合法利益伸张正义。

在这场关于“林木盗窃”辩论及其它一些问题的争论中,马克思深刻认识到:

“法的关系正向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而对物质生活关系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于是,从1843年底,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是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

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级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肤浅盲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

他们只是使自己的理论同旧世界对立起来,而不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引出新的理论。

所以.他们脱离实际,陷入空想。

可是,马克思过去主要是研究暂学和历史,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涉及到人们的财产关系闻题,当时还没有深入钻研。

这两方面的情况,深深地触动了马克思。

过去,马克思曾经相信黑格尔关于国家是世界理性和普遍利益的代表的观点。

现在,经济上的利益冲突,和这种冲突在政治上、理论上的表现,给马克思以很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他意识到私有制利益同国家政策之间的联系,整个国家都是保护私有制的,而且他也认识到经济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可见,马克思是在解决现实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它在理论中的表现的推动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

从这一点出发,他对待前人的成果,也按照”事实的逻辑”作了分析批判,而不是简单地对前人的理论兼收并蓄。

因此,他能在理论彻底弄清和解答那些曾经使他感到苦恼的“历史之谜”。

(三)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对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

1.展现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揭示了社会历史变化发展过程的基本内容。

社会是由自身的内在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它有既相区别又相从属、制约的三个层次的要素和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以及它们各自相应要素的反作用。

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要素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

在这里,无论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对于个人和一定时代的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客观的、既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和历史条件,因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历史必然性。

虽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主体都是现实的人,但人在这里是被决定的;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某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人们只有在这样那样地适应了或正确认识了自己生活的社会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才能历史地发挥其改造社会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意思正在于此。

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注:

《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467页。

)。

2.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

马克思在概要论述社会运动过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常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与此相反,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都这样那样地宣扬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特别是指生产关系。

占主导地位的一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一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本原性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是第二性的、派生的。

所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使唯物主义从它最后的一个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

从而开辟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时代。

在此以前的一切思想、理论家、哲学家,总是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

正如列宁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领域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一切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动机,而没有考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二,过去一切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从此,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有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

3.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论证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性,概括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一元论。

《序言》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的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成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

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这段话,精辟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社会面貌根本变革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一般规律性,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一元论。

相对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说,生产力不仅是最终的物质来源,而且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永远不会长久停滞在原有水平上,而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中的,因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便处于相对不变的稳定状态。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生产力赖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形式和必要条件。

这样,生产力的不停顿变动性与相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对不变性,就构成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代,之所以有不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也正是基于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当生产关系租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需要时,社会处于量变状态;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和相应经济基础、发展、变革的需要时,社会就处于客观上要求变革和质变飞跃的时代。

这时只有先进的革命者或革命的阶级、阶层、集团才能在不同程度上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冲突的结果,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飞跃。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必然集中表现为社会集团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对立和矛盾的激化,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这里,社会革命就是阶级对抗的最高表现。

必须从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去认识和把握不同的骱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这样,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阶级论和社会革命论。

否则就将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主观社会学。

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复杂多面的活的有机体。

它不仅具有适应一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作为自身的“骨骼”系统,而且具有相应于这种“骨骼”的思想的、政治的上层建筑作为自己的“血肉”系统。

因此,为着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思想的规律性,必须注意:

(1)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对一切社会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

(2)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条件下才能实现;(3)社会的上层建筑也是一个庞大系统,它的各个不同部分、不同要素最终都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但由于各自质的规定性和诸种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或慢或快发生变革的不同。

对此,决不能简单化、片面性地对待。

《序言》指出,“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精确性指明的变化,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较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

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种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4.概括了社会历史演透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当作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它既是连续的,又是具有不同形态和性质的不同阶段的。

这就是“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这是基于对商品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系统研究而发现的。

《序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量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这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种对抗性矛盾,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要求生产资料的占有制也必须社会化,或社会地占有,而不是资本家的私人占有。

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就是由此得出的。

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抗的发展;这两个阶级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社会最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

这个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得到真正解决,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

过去如此,现在和今后也必然如此。

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现代发展,一方面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同时铸造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掘墓人——现代无产阶级。

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通过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而走向共产主义。

所以马克思充满信心地宣告:

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将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消灭而告终。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将进入自觉地创造历史的新时代,人类社会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当然这种飞跃的到来和实现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5.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的社会的胎胞里未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实质上提出了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问题。

革命的客观条件是陈旧过时的制度发生危机、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个客观条件既包括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包括社会政治条件,首先是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生产关系的状况)。

而革命的主观因素就是能够根据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善于提出革命的任务,主要标志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熟。

历史表明,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发生冲突,就会爆发革命。

群众只有被深刻的经济需要推动,才会起来革命。

革命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人为地制造出来。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自动决定革命的成熟,不能无所作为地坐等革命的到来。

社会革命要求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统一,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四)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1、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写了第一部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从客观的物质条件出发论证了法的本质。

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萌芽。

2、1843年,马克思到巴黎后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篇幅宏大的《巴黎笔记》并准备出版两卷集的经济学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3、移居布鲁塞尔后,马克思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布鲁塞尔笔记》写作并整理《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1846年夏,与恩格斯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马恩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4、1847年,为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普鲁东而写了《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第一次科学的表述。

5、1850年,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1859年,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纲要上的批判,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该书的序言中,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做出了经典式的论证。

(五)指出进行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

必须杜绝一切犹豫和怯懦,而应该勇敢、坚定。

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

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

但人的作用却受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支配。

因此,不能用人的意识的活动来抹煞客观规律,应该从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背后发现这些规律,确定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范围。

这样才能正确估价人在社会生活中作用。

旧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或者以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社会历史中的真实联系,把历史看成观念的实现。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作了深入的考察,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于观察历史,才发现了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

四、问题思考

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认识或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