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354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说明物理

一、考试范围

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标

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

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

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

按照要求作图,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

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能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能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探究方案;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目标

了解

理解

质量

1.质量的含义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密度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力的概念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1.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摩擦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长度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机械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速度的概念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惯性及

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压力与

压强

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

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现象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浮力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

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杠杆

1.杠杆

2.力臂的概念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

3.运用功公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功率

1.功率的概念

2.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3.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新增加)

机械能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机械能

3.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传播

乐音与

噪声

1.乐音的三要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光的直线传播(已删除)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已删除)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已删除)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已删除)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透镜成

像及应用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熔化

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汽化

和液化

1.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5.沸腾过程中吸热

6.液化现象

7.液化过程中放热

升华

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现象

2.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内能

1.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热量

1.热量的概念

2.热量的单位

3.燃料的热值

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2.比热容的单位

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

4.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已删除)

热机

1.热机的能量转化

2.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热机的效率

能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

2.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

静电现象

1.两种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路

1.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3.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4.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

1.电流的形成

2.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电压

1.电压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电阻

1.电阻的概念

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电阻的

串联和并联

(已删除)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移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移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删

电功

1.电功的概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电功率

1.电功率的概念

2.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4.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

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家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的原因

4.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常识

磁体

和磁极

1.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

和磁感线(已删除)

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

2.磁感线(已删除)

2.地磁场

电流的磁场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电磁铁

(已删除)

1.电磁铁的构造(已删除)

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已删除)

磁场对电

流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

2.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波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交换位置)

2.光是电磁波(交换位置)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增加)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新增加)

1.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增加)

2.核能(新增加)

(三)基本技能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3.会调节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会用量筒测量体积。

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6.会作力的示意图。

7.会查密度表。

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9.会画杠杆力臂。

10.会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光路图。

1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1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13.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4.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5.会读电能表的示数。

16.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17.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8.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19.会读电阻箱的示数。

20.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

三、试卷结构

物理试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

力学、声学约40分;

光学约10分;

热学约15分;

电学约35分

试卷的试题难易程度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

较易试题约60分;

中等试题约20分;

较难试题约20分

试卷题型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

单项选择题28分;

多项选择题12分;

填空题12分;

实验与探究题35分;

计算题13分。

四、参考样题

为让考生对中考试题获得一定的认识,我们精选了部分试题编制成参考样题。

参考样题与2014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测试内容和题目难度方面均没有对应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图1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D

 

[易]

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易]

3.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B.木制刻度尺

C.绘图橡皮D.金属小刀片[易]

4.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D

[易]

5.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图4

 

[易]

6.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湖岸    B.游艇 C.湖水    D.岸边的树[易]

7.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视机B.电热毯C.电风扇D.电脑[易]

8.图5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食品夹

[易]

L2

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1和灯L2并联

B.灯L1和灯L2串联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

[易]

10.图7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图7

 

[易]

1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8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

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7

[易]

12.图9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地球

[易]

电阻片接线端

13.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都是变阻器,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图10是某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电阻片R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A、C相连,滑动片P的一端通过转轴O与接线端B相连,另一端与电阻片R接触良好,并能绕转轴O在电阻片R上滑动。

已知电阻片R的总阻值为10Ω,将电位器A、B两个接线端分别接在电压为2.4V电源两端。

当滑动片P位于图10所示的位置时,接线端B、C间的电阻为6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接线端B、C间的电压为2.4V

B.电位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44W

C.通过A、B间电阻的电流为0.4A

D.滑动片P逆时针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中]

14.(09年第12题)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

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有

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

C.ρ1与ρ2之比为2:

3

D.ρ1与ρ2之比为24:

25

[中]

二、多项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中]

16.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中]

17.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大于F2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大小

[中]

18.(13年15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

B.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通电螺线管的N、S极

D.如果通电线圈在磁场作用下转动,则线圈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来的

[中]

三、填空题

19.物理学中规定: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易]

20.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透镜。

(选填“凸”或“凹”)

[易]

2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易]

2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乙物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易]

23.甲、乙两溢水杯放在实验桌上,分别盛满水和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将密度为0.9×103kg/m3的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的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的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的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

g的酒精。

[中]

24.(07年第23题)小芳家里的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V1100W”的字样,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220V550W”的字样。

有一天,在家庭电路的用电高峰期间,小芳同时使用电饭锅煮粥和电热水壶烧水,电饭锅和电热水壶的实际工作电压是200V,煮粥和烧水各用了11min,则电饭锅和电热水壶共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

(电饭锅和电热水壶工作时的电阻保持不变)。

[难]

四、实验与探究题

25.如图1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易]

26.图12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Ω。

[易]

图12

I

cm

 

27.根据图13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极。

(选填“N”或“S”)。

[易]

28.

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100

100

100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易]

29.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

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

如图14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

流表的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电压

表的示数为V,电流表的示数

为A,电阻R的阻值为Ω。

[易]

支架

30.小明利用如图15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能比较。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易]

31.小

图12

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6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6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

50g

 

 

[易]

3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7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7乙所示。

 

B

A

 

cm

10

20

30

40

60

70

80

90

100

50

0

cm

10

20

30

40

60

70

80

90

100

50

0

图17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

(2)图17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易]

33.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电流I随电源电压U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18所示。

已知R1=2Ω,则R2=Ω。

 

[易]

S1

34.小明利用电压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19所示。

(1)为了测量出RL的阻值,请只添加两条导线完成图19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把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请用R0及实验数据表示出RL。

RL=。

[中]

35.(13年第35题)小阳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

以下是小阳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圆柱形玻璃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塑料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1,并记录在表格中;

(2)将铁矿石轻轻放入塑料碗中,塑料碗仍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h2,并记录在表格中;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水计算铁矿石的密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中]

36.小鹏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

F=。

[中]

G/N

2

3

4

5

6

7

8

F/N

0.9

1.3

1.7

2.1

2.5

2.9

3.3

37.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中]

五、计算题

38.研究小组为了使一把标有“220V100W”字样的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100W,保温时的功率为25W,设计了如图21所示的电路。

闭合开关S时,电烙铁正常工作;断开开关S时,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可以节约电能。

现有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是25W、60W、100W的灯泡可供选择,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设电烙铁及灯泡的阻值都不随温度变化。

(1)求电烙铁的电阻值;

(2)通过计算说明应选择灯泡的规格;

(3)求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