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汇编内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533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16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5页
讲座汇编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座汇编内容.docx

《讲座汇编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汇编内容.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讲座汇编内容.docx

讲座汇编内容

冬季流感的预防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流感发病率很高。

流感和感冒一字之差,危害却严重得多。

特别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来说,在冬季如何预防流感更应值得注意。

流感危害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全世界平均每年每10名成人中就有1人、每3名儿童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

1918年-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导致了2000-4000万人的死亡。

而1957年-1958年爆发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1969年爆发的香港流感,也造成全球超过100万人丧失生命。

流感的威胁在于其快速传播能力和病死率。

普通感冒以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有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表现,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而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暴发,而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

流感的总体特点是突然暴发,传染性强,典型表现是急起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咽部干痛。

临床表现特点是感染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

少数病人还可伴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一)高危人群更需谨慎

对于患有哮喘、COPD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流感十分危险。

因为流感病毒与气道慢性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而感染引起的炎症可同时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升高慢性呼吸系统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流感导致的死亡比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更常见。

有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均有在冬季高发的特征,心脏病死亡每年的最高峰与流感和呼吸系统感染最高峰的波峰是一致的。

流感可以触发致命的心脏病发作,流感流行期间,心脏病发作的死亡病例比非流行期增加三分之一,心脏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对控制血糖都非常重视,却对流感和肺炎疏于防范,在流感流行期间,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住院人数是平时的6倍,因流感或肺炎死亡病例是平时的3倍。

(二)多种方法预防流感

专家指出,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预防流感应着眼于冬季和早春。

除了接种疫苗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流感发生呢?

专家介绍,首先,要注意保暖。

特别是在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免受凉感冒;注意保持办公室和居室的空气清洁,如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开窗通风,还应尽量少到人多通风条件不好的公共场所;参加适度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一旦发生感冒或疾病加重,应及时就医,尽早控制病情。

饮食方面,多吃大蒜、洋葱和含锌食物,多喝鸡汤,都可以预防流感。

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特别是其中所含的半胱氨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大蒜和洋葱都是热性食物,对改善体质有良好的作用,而是天然的杀菌杀毒食物,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和细菌。

还有研究证实,每天摄入50-100毫克的锌,就可以预防流感。

海产品、瘦肉、粗粮和豆类食品都富含锌。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

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

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

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

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

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

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

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

(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

(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

(3)心里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

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

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

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

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

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合并感染。

3.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1)侵犯到脑.:

可以引起脑梗塞。

(2)侵犯到心血管:

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

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3)累及到肾脏:

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它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4)眼睛:

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

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5)周围神经病变:

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6)糖尿病足:

也就是烂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

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

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二)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

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

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

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

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

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

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

何谓“多”?

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

何谓“少”?

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

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

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

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日本的一项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研究成果认为,用凉开水泡茶喝,有肋于糖尿病的防治,高危人群不妨一试。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

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

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

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

何谓“勤”?

专家认为,那种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间断式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应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

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饮食指导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

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2.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

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

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3.用药指导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类型,联合用药更应小心谨慎。

对胰岛素冶疗的患者应告诉他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

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

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正常成人收缩压(高压)应小于140mmHg,舒张压(低压)应小于90mmHg;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为高血压。

但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须不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才可确诊。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心脏、脑血管和肾脏及眼底损害及视网膜功能的减退。

严重者可致残、致死。

(二)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可以是毫无症状或不为病人注意的症状,故称“无声杀手”。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项硬易疲劳,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倘若家族史中有患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及冠心病,患高血压机会就较高。

2、体重因素:

肥胖、超重的人,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3、营养因素:

口味重的人和摄入过多的钠盐、过量饮酒、大量脂肪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

4、吸烟。

(四)高血压病服药五忌

1、忌擅自乱用药物,偏信广告,道听途说服药。

2、忌降压操之过急。

3、忌不测血压服药。

4、随意停服降压药。

5、忌无症状不难受就不服药。

(五)高血压病人的自我调理

1、坚持服药:

坚持按医生指导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2、心情舒畅:

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3、饮食清淡: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每餐不宜吃得饱,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戒烟禁酒、品茶清淡。

4、合理休息:

早睡不熬夜,每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另外,午餐后应小睡一会儿(半小时至1小时)。

5、缓慢起床: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

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

6、适量适时锻炼:

不宜做剧烈运动,宜选择步行、太极拳等活动。

选择下午或傍晚时间锻炼比较适宜

7、控制体重:

防止肥胖。

8、常测血压。

(六)高血压病的防治

1.合理膳食

①首先要控制,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

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

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

④多次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

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每日应降至6g以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

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啤酒瓶盖的盐量(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

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续运动的习惯:

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运动勿过量,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运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

夏天:

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

冬天:

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

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选择安全场所:

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两小时。

(2)运动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易做运动。

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3.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

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

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

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4.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有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

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自我管理:

(1)定时服用降压,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反跳。

(2)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3)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按时就医:

(1)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

(2)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

如病情危重,请求就120。

儿童保健知识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

解剖方面:

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四肢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

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厘米,3岁后逐渐上移,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右肋缘下不应触及。

功能方面: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此外,某年龄阶段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的胃肠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病理方面:

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如肺炎球菌所致的肺内感染,婴儿常表现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可引起大叶性肺炎。

免疫方面:

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免疫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如婴幼儿时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较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因此适当的预防措施对小年龄儿童特别重要。

心理方面: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及时发现小儿的天赋气质特点,并通过训练予以调适;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预防方面:

已有不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得以避免,此项工作基本上是在儿童时期进行,是儿童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许多成人疾病或老年性疾病的儿童预防已经受到重视,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

总之,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三个大的方面。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无论是对健康状况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

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的损伤实现自然改善或修复,因此,只有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适宜的康复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而且一旦造成损伤,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保健工作。

(二)秋冬季儿童保健相关知识

天气渐渐进入秋季,让人感觉有丝丝的凉意,象这样一个早晚温差较大的季节,再加上秋天气候的干燥,幼儿很容易出现感冒和喉咙不适的现象,因此幼儿的衣、食、住、行需要家长特别的注意。

1、穿衣:

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上入园时应加件外套,到了幼儿园由老师提醒把外套脱下,让幼儿自己叠整齐放入指定地方,离园时家长来接再穿回去,这样就避免幼儿在路上着凉。

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

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不透气的鞋子。

2、食:

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

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

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

3、住: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

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如:

跑步、等一些亲子游戏,还要带幼儿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三)秋季幼儿保健常识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

宝宝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

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宝宝健康十分重要。

诀窍1给宝宝多喝水

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

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

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

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

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诀窍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

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

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诀窍3呵护宝宝皮肤

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

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

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

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诀窍4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

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

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诀窍5冷水锻炼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

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

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

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

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诀窍6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

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诀窍7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

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

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

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诀窍8及时打预防针

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

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

月,才能在宝宝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四)幼儿龋齿的防治

幼儿龋齿的发病较为普遍,发病的原因复杂,但细菌和糖加上牙齿钙化不良是主要因素。

因为滞留在牙齿凹沟和牙缝里的食物碎屑一经细菌作用会发酵产酸,腐蚀牙齿,既成龋齿。

龋齿初期,无自觉症状,继而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感到酸痛,龋齿如再发展,细菌还会跑到牙根外引起脸部肿胀,化脓,甚至体温升高,全身不适,存的牙龈经常发炎。

心脏、肾脏、眼睛等受损,因此要从幼儿开始预防,减少龋齿的发生。

•锻炼身体加强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采用含牙膏刷牙。

•睡前不吃糖果、饼干。

•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发现龋齿及时进行治疗。

•在饮食中适当选择一些粗造的、富有纤维的食物,使牙面能获得较好的摩擦功效,促进牙面清洁,从而构成抗龋的良好条件。

如果您的孩子在体检中,检查出患有龋齿,请您及时带孩子到牙科就诊治疗。

(五)幼儿感冒了别急着用药

孩子感冒了,到底该不该用药?

怎样用药才安全有效?

呼吸内科的专家告诉我们说,感冒是儿童的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四季均可发生,但天气炎热后多好发“热伤风”,即风热型感冒,如果没有并发呼吸系统的细菌感染,即使不用药也可痊愈。

妈妈给他服用青霉素并没有用处,反倒会增加机体的耐药。

为此,专家呼吁家长们面对儿童感冒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以达到用药的安全有效:

1、无论用哪种抗感冒药,对孩子来说剂量都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一般以5~7天内为宜;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轻药物对儿童肝肾功能的损害。

3、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神经抑制机制发育尚未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