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53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x

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2007年秋期《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重庆电大巴南分校课程辅导教师唐毅

有问题请致电:

66230647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教育法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公共事业(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的学生。

(一)考试范围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行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法学》课程的教案大纲、文字主教材(《教育法学》,杨颖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本考核说明。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考核内容分两部分:

一为平时作业,共24分;二为学习情况,共6分,详见《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凡未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形成性考核采用中央电大统一下发的考核册。

终结性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在2008年1月12日上午8:

30—10:

00考试。

(三)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判断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识记程度。

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10%。

  2.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10%。

  3.多项选择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

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10%。

  4.填空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识记程度。

共5道题,每题2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10%。

  5.简答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

共2道题,每题12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24%。

  6.论述题:

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共1道题(16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16%。

  7.案例分析题:

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共1道题(20分),占全部试卷分数的20%。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3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

(一)本期巴南电大教案平台上转挂的重庆电大的重难点分析、作业讲评、考点分析,请各位学员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本期课程辅导教师整理出了期末复习指导,对复习应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请大家认真用好这份资料。

(三)教材及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小册子。

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

根据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练习辅导作如下分析辅导。

第一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P5

  2.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P6-8

  3.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P9-10、P10-12

第二章教育法的基本原理

 1.教育法的含义与特性。

P18、P18-19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P19-22

  3.教育法的渊源、效力与体系。

P23-25、P26、P26-27

  4.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与结构。

P27-28、P28-29

第三章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1.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

P35、P36、P37

  2.受教育权。

P38

  3.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关系。

P45-47

第四章教育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

P54-58

  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P59-67

  3.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P67-69

第五章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1.教育法的制定。

P75-78

  2.教育法的实施。

P78-80

  3.教育法制监督。

P80-86

第六章 教育基本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

P94-97

  2.义务教育制度。

P97-101

  3.国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扫盲教育制度。

P101-105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

P105-108

  5.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P108-111

第七章 学校

  1.学校的法律地位。

P118-121

  2.学校的设立。

P121-125

  3.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P125-133

  4.学校内部权力划分及其运行。

P133-137

第八章 教师

  1.教师的法律地位。

P144-146

  2.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P147-150

  3.教师专业化及其法律规定。

P151-157

  4.教师的考核、奖惩与培训。

P157-163

第九章 学生

  1.学生的法律地位。

P169-171

  2.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P171-175

  3.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

P175-P179

  4.未成年学生的犯罪及其预防。

P179-186

第十章 学校与社会

  1.学校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P192-202

2.学校与社会一体化中的法律问题。

P202-209

第十一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 教育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含义、类型、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与责任方式。

P234、P235-236、P236-237、P238-239、P239-241

  2.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P241-250

  3.义务教育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规定。

P251-254

  4.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P254-259

第十三章 法律救济

 1.法律救济的含义与途径。

P266

  2.教育申诉制度。

P267-272

  3.行政复议。

P272-277

  4.行政诉讼。

P277-282

5.民事诉讼。

P282-285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2.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教育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3.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

4.学生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

5.学校保险属商业保险性质,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

(√)

二、单项选择题:

1.(C)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强制性

B.禁止性

C.义务性

D.授权性

2.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国家(D)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A.权力B.行政

C.教育D.司法

3.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系的(A)。

A.行为规范B,思想规范

C.学习规范D.教育规范

4.不满(A)周岁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10B.14

C.16D.18

5.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的遵守和(C)。

A.法律的规范B.法律的实现

C.法律的适用D.法律的执行

6.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案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B)。

A.完成教案任务B.具备教师资格

C.组织教案D.教书育人

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案职责的(B)。

A.知识分子B.专业人员

C.公务人员D.劳动者

8.下列各项中,(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A.严格的管理措施B.良好的教案仪器

C.稳定的学生来源D.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9.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不适用对象是(D)。

A.初、高中学生B.中、小学生

C.14岁以上的大、中学生D.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

10.教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C)。

A.科研能力B.工作积极性C.工作成绩D.工作实效

11.教师考核的原则有(B)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A.公开性B.客观性C.公平性D.正确性

12.操行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C)。

A.思想素质、日常行为B.思想道德、日常表现

C.思想品德、行为表现D.思想素质、行为表现

13.根据法律法规,残疾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A),二是有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

A.接受教育的权利B.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C.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D.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利

14.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法律范畴。

A.《学位条例》B.《教师资格条例》C.《教师法》D.《高等教育法》

1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A)。

A.处理B.适应范围C.效力等级D.名称

16.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

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

通过,法律的(D)。

A.实施B.适用C.解释D.公布

17.学校只有在符合(B)所规定的法人条件,并取得法人资格后,方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A.《宪法》B.《民法通则》C.《合同法》D.《教育法》

18.(C)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A.行政裁决B.行政处分C.行政处罚D.行政强制

1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B)。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20.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为(C)。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校长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1.《教师法》中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A)。

A.业务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B.学历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

C.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态度考核D.业务水平考核、职业道德考核

22.学生申诉方式属于(C)方式。

A.司法救济B.立法救济C.非诉讼救济D.诉讼救济

23.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有必要的依据外,还可参照(D)审理。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规章

24.《教师资格条件》属于(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地方性法规

2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

“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始业前(C)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A.七B.十C.十五D.二十

26.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将行政复议的程序分(D)程序。

A.申请、受理、审理、执行

B.一审、二审、再审、执行

C.起诉、受理、审理、判决

D.申请、受理、决定、执行

27.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A)。

A.创造便利条件B.采取强行措施

C.担任代理D.收取手续费

28.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C)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A.10B.14

C.16D.18

29.对于相对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机关是(D)。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

C.权力机关D.行政机关

30.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B)。

A.被告举证B.主管不定

C.诉权专属D.不得调解

31.在民事诉讼中,不属于当事人起诉的实质要件是(A)。

A.提交起诉状

B.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有明确的被告

D.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发于(B)年。

A.1975B.1980C.19902D.1991

33.下列各项中,(D)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学校资金B.学校名誉

C.教师讲课D.学生受教育权

34.教育法的(D)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实施B.适用

C.解释D.遵守

35.就现行法而言,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主要采取(B)责任原则。

A.公平B.过错

C.严格D.补偿

36.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C)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

A.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惩罚、任免等决定

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权主体包括(ABC)。

A.国家B.社会

C.家庭D.教案设施

2.教育法的正式解释主要有(BCD);

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3.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是(ABCD)的共同职责。

A.国家B.学校C.学龄儿童D.家长

4.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BC)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C.“汉语言文学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案语言文字。

D.“公民不发民族、种簇、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5.《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教案场所及设施、设备

C.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按照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ABC)几个级别。

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

7.教育法律义务通常有以下形式(ABC)。

A.不作为B.积极作为

C.接受国家强制D.自由作为

8.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国家监督可以分为(ABC)几种类型。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D。

人民政协的监督

9.(ABCD)依法保障适龄儿重、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国家B.社会

C.学校D.家庭

10.教育法的效力包括(ABD)。

A.时间效力B.空间效力

C.对具体事件的效力D.对人的效力

11.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民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将其分为(ABD)。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

12.下列各项中,(AD)是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A.土地B.智力成果C.学生D.隐私权

13.学生的权利包括(ABCD)。

A.参加教育教案活动的权利

B.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

C.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D.提出申诉和依法起诉的权利

14.教师资格制度、(ABD)是加速教师专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职务制度C.教师培训制度D.教师聘任制度

15.下列各项中,(AD)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A.教案场所

B.社会团体

C.教育机构

D.教案行为

16.社会监督包括(AD)等。

A.人民政协监督

B.卫生部门监督

C.司法机关监督

D.民主党派监督

17.下列各项中,(A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权利。

A.组织实施教育教案活动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案标准,保证教育教案质量

C.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D.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案活动的非法干涉

18.民主管理权是《教师法》中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一项权利。

其主要内容包括:

(BD)

A.教师有权参加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

B.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语权和建议权

C.教师有权地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

D.教师有权引导学生培养民主与法制意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ABCD)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学校不得强行推销保险、代理保险或侵吞保险费。

A.自愿B.平等

C.公平D.诚信

20.法律责任的特性有(ACD)。

A.它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

B.它以社会舆论为基础,具有道义性

C.它与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相联系,具有条件性

D.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21.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规则原则有(ABC)原则。

A.过错责任B.严格责任C.公平责任D.过错推定

2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包括(ABD)。

A.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B.携带管翎刀具,屡教不改

C.旷课,夜不归宿

D.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索要他人钱物

23.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以下环节(ABC)。

A.提出申诉B.申诉受理

C.申诉处理D.行政复议

24.《教育法》中的(BCD)规定是教育公共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任何组织和工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C.“国家实行教育一宗教相分离”

D.“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案语言文字”

25.下列各项中,(ABD)属于法律。

A.《民办教师促进法》B.《义务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D.《高等教育法》

26.下列各项中,(AB)为《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符合规定标准的实验场所

D.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生源

27.下列各项中,(ACD)为《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A.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C.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结构的管理制度

D.努力学习中,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8.学生申诉制度具有如下特征(ABD)。

A.法律性B.特定性C.诉讼性D.非诉讼性

四、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__《学校法学》_。

2.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3.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德国黑克尔撰写的_《学校法学》_一书。

4.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他包括_时间效力_、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5.家庭教育权是指_未成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_,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7.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8.教育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

9.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_适用范围_,它包括_时间效力_、__空间效力__和_对人的效力_。

10.教育法是由_国家_制定或认可,并由__国家强制力_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_各种社会关系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1.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照_法律规定_,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__受教育权_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1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的__主体__、__客体__和__内容__。

13.教育法是由_国家_制定或认可,并由_国家强制力_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__各种社会关系_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根据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处理和奖惩。

16.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教育法的适用和__教育法的遵守_。

17.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_违宪制裁_。

18.教育权的主体包括国家、学校、社会和__家庭__。

19.__教育法律事实_是指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20.教育法制监督主要分为__国家__和__社会_的监督。

21.根据《学位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学位分学士、_硕士__和__博士__三级。

22.教师聘任制度是指学校和教师在__平等自愿_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案需要设置工作岗位,以签订聘任合同的方法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__教师任用_制度。

23.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为教育教案权、科学研究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教育培训权和管理学生权。

2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25.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是___中等__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6.按照《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设立学校,应当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_营利_为目的。

27.我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简称管理学生权。

28、学生的权利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指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_所有公民_的权利;二是指教育法律、法规授予_学生_的权利。

29、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__人身权_和__受教育权__的权利保护。

30.所有权是物权体系的核心,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包括对财产的__占有__、__使用_、__收益_、___处分_四项基本权能。

31.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主要有分为__教育事业费__和__教育基建费__。

32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__民事法律责任_、_行政法律责任__、__刑事法律责任_和违宪法律责任。

33.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__民事制裁__、__行政制裁_、_刑事制裁__和_违宪制裁__。

34.教师申诉制度由__申诉提出__、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

35.《教师法》中明确规定:

“受到__剥夺政治权利__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6.《教育法》中,对教育教案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法律责任做了相关规定:

“明知校舍或教育教案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__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_,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假定处理奖惩三个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是法律规范的三个组成要素。

38.我国学业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两大方面。

39.融资方式,是指社会资金由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转移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

40.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1.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处理的期限为:

在接到老师申诉的30日内。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P6

2.简述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P5

3.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P23-25

4.如何理解“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社会关系和法的形式的统一”。

P55-58

5.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

P46-47

6.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P19-22

7.简述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

P118

8.简述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

P122-123

9.我国主要对哪些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

P43-44

10.学校教育权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P36

11.教育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