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656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docx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Documentnumber: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海南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海南省“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农业部关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加快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创建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6〕2504号)、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省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处理利用技术导则》(农生态(生)(2017)9号)、农业部办公厅推介发布《秸秆农用十大模式》(农办科(2017)24号)的精神,在省农业厅组织的2017年4-5月份关于海南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海南省农业“十三五”规划指出:

海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部分秸秆被直接还田或焚烧,高值利用方式有待进一步开发引导”。

依据海南省秸秆资源禀赋、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编制“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秸秆开发利用方向和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好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内容,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破解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形成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运行,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

根据2017年4-5月份对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结果,全省产生秸秆的农作物(玉米、水稻、香蕉、菠萝、甘蔗、薯类等)有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万亩,香蕉种植面积万亩,其它(甘蔗、菠萝、薯类、花生等)种植面积万亩,共年产万吨秸秆。

(一)秸秆资源量

海南全省生产秸秆的种植(玉米、水稻、香蕉、芭蕉、甘蔗、菠萝、薯类等)万亩共年产万吨秸秆,其中玉米秸秆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水稻秸秆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香蕉、芭蕉秸秆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其它秸秆(甘蔗、菠萝、薯类等)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

表1:

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统计表(单位:

万亩/万吨)

名称

玉米

水稻

香蕉、芭蕉

其它(番薯、菠萝、甘蔗、花生等)

合计

种植

面积

秸秆

种植

面积

秸秆

种植面积

秸秆

种植

面积

秸秆

作物

面积

秸秆

海口

儋州

三亚

东方

文昌

万宁

琼海

定安

临高

澄迈

陵水

白沙

屯昌

昌江

琼中

五指山

乐东

保亭

总计

%

100%

100%

从种植结构和秸秆资源分布看,东方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乐东县、澄迈县和陵水县等7市县秸秆产生量占全省秸秆资源总量的%。

从秸秆种类看,玉米、水稻、香蕉等4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约占全省秸秆资源总量的%,其中玉米秸秆占全省秸秆资源总量的,主要分布在东方市,东方市的玉米秸秆量占省玉米秸秆产量的%;水稻秸秆所占比重最大,占全省秸秆总量的%,主要分布在海口、东方、文昌、乐东、澄迈、儋州、定安、陵水和琼海等市县。

从热带特色秸秆种类看,香蕉秸秆占%,主要分布在儋州、东方、澄迈和乐东等市县。

(二)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目标

1、现状:

表2:

秸秆资源已利用与可利用情况表(单位:

万亩/万吨)

县市

作物

面积

秸秆

总量

秸秆已利用状况

可利用资源量

肥料化

饲料化

能源化

基料化

原料化

返田

制肥

海口

儋州

三亚

东方

文昌

万宁

琼海

定安

临高

澄迈

陵水

白沙

屯昌

昌江

琼中

指山

乐东

保亭

合计

%

100%

100%

%

%

%

%

%

54%

从省秸秆资源调查的结果(见表2-秸秆资源已利用与可利用情况表)看:

1)返田占秸秆总量的%、制肥占%、做饲料占%;海南秸秆综合利用占%;

2)据调查,返田其实是被动返田,即把秸秆丢在田里不管,没有经过返田前的处理或有效返田;因此,有必要进行规划、科学的返田,有效、科学利用返田的秸秆资源;

3)结论:

除被动返田外,海南省的秸秆几乎没有科学、有效的利用。

需要有效规划与实施利用。

2、目标:

目前,海南省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除去秸秆被动返田的%,其综合利用率只有%。

根据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省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处理利用技术导则》(农生态(生)(2017)9号)的要求,秸秆适合返田数量在300公斤/亩,我省生产秸秆的种植亩数在万亩,在充分返田情况下年需要万吨秸秆;根据此导则,秸秆的收集率按80%计算,海南省在秸秆充分、有效返田的情况下实际利用率如下:

表3:

海南在秸秆充分返田的情况下实际利用率表

(单位:

万亩/万吨)

县市

作物

面积

秸秆

总量

收集率

80%

秸秆已利用状况

可利用资源量

肥料化

饲料化

能源化

基料化

原料化

合计

返田

制肥

合计

2.

02

%

100%

100%

%

%

%

%

%

%

%

在充分科学还田、收集率在80%的情况下,海南全省的实际秸秆资源利用率在%,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5〕2651号)精神,实现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海南还要提高%的比例,即还有综合利用万吨秸秆才能达到85%的秸秆综合利用比例。

而海南省还有%(万吨)的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可以利用。

因此,海南省“十三五”期间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艰巨:

1)重新规划利用万吨秸秆科学、有效返田,提高地力;

2)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综合规划利用万吨秸秆的利用,以达到“十三五”末(2020年)85%的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

用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和重要资源,秸秆资源化和商业化利用前景广阔。

传统的刀耕火种,使秸秆焚烧和闲置现象在省内仍普遍存在。

秸秆焚烧可以消灭一部分杂草种子和细菌虫卵,燃烧后的草木灰作为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文件,禁止秸秆焚烧,积极推广秸秆粉碎、催腐快腐还田技术、引导和扶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项目,但是,秸秆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尚未形成等问题有待规划实施解决。

1、利用技术单一

从调查的数据看,除秸秆被动还田占%、制肥占%和饲料加工占%外,其它能源化、基料化、原料花等开发利用技术几乎未得到利用与推广。

还田占%,应该说是“被动”还田,基本上就是把秸秆放在田里腐烂,没有经过粉碎、催腐快腐等还田作业。

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与省内的资源状况也相去深远,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与推广。

2、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秸秆浪费严重

在水稻、香蕉、菠萝、玉米等产区,秸秆量大面广,长期以来对秸秆资源认识不足,资源观念薄弱,加之受农时、技术、劳力、比较效益及传统耕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秸秆浪费严重,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焚烧现象时有发生,污染环境,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3、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低

秸秆能源化(沼气、生物天然气、颗粒燃料等)、肥料化(科学返田)、饲料化(饲草、复合颗粒饲料)利用途径在技术、规模、经济等基础条件方面还未形成,距产业化发展相去甚远。

4、未开发利用岛内香蕉、菠萝等特色秸秆的技术和产业体系

香蕉等秸秆是岛内特色秸秆,其产量有万吨,虽然有水分含量大、纤维粗等劣势,但仍然不失为可以生产肥料、饲料的基础原料。

很可惜,目前此产业尚未形成。

开发香蕉、菠萝等特色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建设香蕉、菠萝等特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是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任务之一。

5.投入不足,政策性扶持力度不够

我省农民自有对秸秆综合处理投入力度弱,购置机具“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对秸秆综合利用缺乏长期的政策性扶持,农民利用秸秆的自觉性没有调动起来,给秸秆综合利用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加强财政扶持力度,提高资金补贴额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农户投入,给予政策性信贷扶持,统筹部门资金使用,是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6.秸秆商品饲草市场基础不强,产业化经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省秸秆草业市场发育还远不够。

一是畜牧产业化水平不高。

分散经营、单家独户的小生产,难以形成稳定的商品饲草需求。

二是商品饲草营销网络不健全。

农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秸秆利用大户发育还不成熟,政策性扶持的机制尚未建立,连接市场与农户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凤毛麟角,产销之间没有紧密衔接的机制保证。

三是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

饲草加工户商品经营意识淡薄。

四是秸秆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优惠政策和政策扶持。

7.秸秆收储运体系尚未形成

秸秆收储运体系直接制约秸秆产业化的发展。

秸秆收储运是需要成本的,风险也大,政府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秸秆收储运体系的建设与形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新阶段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化主导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海南省主要是水稻秸秆为主,且分散;省内特色秸秆香蕉秸秆也较分散。

玉米秸秆主要分布在东方等市县。

秸秆总量也不大。

秸秆综合利用以返田工程为主,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与基料化工程。

1.坚持全面推进秸秆还田。

考虑到海南省的秸秆资源、有机肥、化肥的使用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实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动计划,认真全面做好秸秆还田工程,确保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发挥比较优势。

综合考虑各市县秸秆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秸秆利用产品,尽快形成发展优势。

3.坚持产业整体开发。

统筹编制市县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制定财税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区域秸秆综合利用优势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

4.坚持公众积极参与。

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5.坚持依靠科技支撑。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省秸秆有效利用资源量达万吨,其中秸秆还田万吨,分4年(2017/2018/2019/2020)年处理利用40,125万吨,秸秆综合处理量还要增加万吨,即年处理利用万吨,秸秆有效利用率将超过超过85%。

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资源富集地秸秆焚烧得到有效遏制。

四、重点领域和建设内容

(一)重点领域

按照海南省农业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海南省十三五期间,秸秆综合处理利用以秸秆青贮饲料、新型能源、有机肥配送、还田回收为方向,分类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建立一批秸秆饲料基地、秸秆有机肥加工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

全省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共确定6个重点领域,分别开展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及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1)秸秆还田利用

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实施水稻、香蕉、菠萝等秸秆直接还田为重点,制定秸秆机械还田作业标准,科学合理地推行秸秆还田技术;结合秸秆粉碎深翻、堆沤还田、催腐快腐还田等,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

(2)秸秆肥料化利用

利用水稻、香蕉、菠萝等秸秆通过堆沤、生物堆沤、秸-饲-肥种养结合等模式生产出有机肥,使用于瓜果、特色种植业大田,替代化肥,为海南热带特色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与建设作出贡献。

(3)秸秆饲料化利用

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结合“粮改饲”试点项目,在省内主要是玉米种植区域的种养交织的地域,根据养殖发展情况适当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鼓励养殖大户、规模化养殖企业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规模化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鼓励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压块、揉搓丝饲料等快速发展。

(4)秸秆能源化利用

立足于各市县秸秆资源分布,结合乡村环境整治和节能减措施,积极推广生物天然气、秸秆固化成型颗粒燃料、秸秆沼气循环利用等技术,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5)秸秆基料化利用

适当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培育秸秆生产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平衡。

(6)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

支持发展秸秆收储大户,壮大秸秆经纪人队伍,提供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

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打捆压块和储存运输全程机械化。

(二)建设内容

1.秸秆还田利用工程

到2020年,秸秆还田利用量达到万吨,每年利用秸秆量万吨。

(1)省域范围:

省域各市县全面开展秸秆还田利用工程。

重点考虑在东方市、海口市、儋州市、文昌市、定安县、临高县、乐东县、琼海市建设示范基地。

(2)主推技术:

①秸秆粉碎深翻直接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香蕉秸秆、菠萝秸秆等;

②秸秆催腐快腐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香蕉秸秆、菠萝秸秆等。

(3)建设内容:

①各县市开展秸秆还田工程,全省每年利用秸秆量40万吨;

②秸秆粉碎深翻直接还田示范基地2个;

③秸秆催腐快腐还田示范基地2个;

2.秸秆肥料化利用工程

适当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工程。

到2020年,秸秆肥料化利用量达到21万吨。

(1)省域范围:

重点在东方市、三亚市、五指山县、海口市、乐东县、文昌市、儋州市、乐东县、陵水县、澄迈县、陵水县、昌江、琼海市、定安县等市县实施。

(2)主推技术:

①秸秆堆沤有机肥:

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香蕉秸秆菠萝秸秆等;

②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香蕉秸秆、芭蕉秸秆、菠萝秸秆等。

(3)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秸秆堆沤有机肥示范乡镇4个;二是秸秆生物有机肥示范企业8个。

3.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

在肉牛、肉羊等优势养殖省域,重点组织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

到2020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32万吨;平均秸秆年利用量8万吨。

(1)省域范围:

重点在海口市、文昌市、陵水县、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乐东县、临高县、昌江县、琼中县、万宁市等市县实施。

(2)主推技术:

一是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和揉搓丝饲料技术;二是秸秆粉碎压块饲料技术;三是秸秆饲料深加工高值利用技术。

(3)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年消耗秸秆5000吨的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和揉搓丝化示范企业8个;二是建设年消耗秸秆1万吨的秸秆粉碎压块饲料示范企业(合作社)4个;三是建设年消耗秸秆3万吨的秸秆饲料深加工高值利用示范企业4个。

4.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

在种养结合、玉米和水稻秸秆丰富的省域,重点组织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

到2020年,秸秆能源化利用量达到11万吨。

(1)省域范围:

重点在东方市(秸秆生物天然气项目和秸秆沼气项目)、澄迈(生物质供热项目)、海口市(秸秆沼气项目)、文昌市(秸秆沼气项目)、陵水县(秸秆沼气)等市县实施。

(2)主推技术:

一是秸秆生物天然气技术;二是秸秆固化成型颗粒燃料供热技术;三是秸秆沼气技术。

(3)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大型秸秆生物天然气示范工程1个;二是建设大型秸秆沼气循环利用示范工程4个;三是建设秸秆固化成型颗粒燃料供热项目1个。

5.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

在设施农业集中省域,重点组织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

到2020年,秸秆基料化利用量达到5万吨。

(1)省域范围:

重点在海口市、文昌市、陵水县、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乐东县、临高县、昌江县、琼中县、万宁市等市县实施。

(2)主推技术:

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

(3)建设内容:

建设以秸秆为主要原料,规模化、标准化栽培食用菌示范企业50个。

6.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储运管理体系。

(1)省域范围:

秸秆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市县。

(2)主推模式:

一是以规模化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的秸秆收储运模式;二是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纽带的秸秆收储运模式。

(3)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秸秆收储中心5处,依托龙头企业,探索“一点对多源”的多级秸秆收储运体系;二是建设秸秆收购站点20处,依托乡镇村,探索“多点对多源”的收储运模式。

(三)实施进度

“十三五”期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进度见表4。

表4: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进度表

建设内容

秸秆年

利用量

万吨

合计

万吨

2017

万吨

2018

万吨

2019

万吨

2020

万吨

秸秆返田

40

160

40

40

40

40

秸秆粉碎深翻直接还田示范基地

秸秆催腐快腐还田示范基地

秸秆堆沤有机肥示范乡镇

3

3

3

秸秆生物有机肥示范企业

3

3

3

秸秆青贮、揉搓丝化示范企业

2

8

2

2

2

2

秸秆粉碎压块饲料示范企业

3

12

3

3

3

3

秸秆饲料深加工高值利用示范企业

3

12

3

3

3

3

大型秸秆沼气示范工程

4

4

大型秸秆沼气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1

4

1

1

1

1

秸秆成型颗粒燃料供热

3

3

基料

秸秆栽培食用菌示范企业

5

1

2

1

1

合计

229

名称

合计

数量

(个)

2017

2018

2019

2020

秸秆

收储运体系

秸秆收储中心

5

1

2

1

1

秸秆收购点

20

5

5

5

5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114项,综合利用秸秆229万吨,计划总投资4亿元,每年投资1亿元(详见表5)。

表5: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资估算表(万元)

建设内容

秸秆

利用量

(万吨)

项目数量

单位

数量

投资估算

(万元)

秸秆返田

秸秆返田

160

1

535

万亩

26750

建设内容

秸秆

利用量

(万吨)

项目数量

单位

投资估算

(万元)

秸秆

返田

示范项目

秸秆粉碎深翻直接还田示范基地

2

100

秸秆催腐快腐还田示范基地

2

100

秸秆堆沤有机肥示范乡镇

4

600

秸秆生物有机肥示范企业

8

1200

秸秆青贮、揉搓丝化示范企业

8

8

800

秸秆粉碎压块饲料示范企业

12

4

600

秸秆饲料深加工高值利用示范企业

12

4

800

大型秸秆生物天燃气示范工程

4

1

3500

大型秸秆沼气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4

4

1500

秸秆成型颗粒燃料供热工程

3

1

1500

基料

秸秆栽培食用菌示范企业

5

50

800

收储运体系

秸秆收储中心

5

750

秸秆收购站点

20

1000

合计

229

114

40000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亿元,采取中央补助、省配套、项目整合、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措,其中申请中央补助1亿元,省配套1亿元,相关项目整合1亿元,企业自筹1亿元。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增收亿元。

其中:

一是秸秆还田利用,“十三五”期间秸秆还田量160万吨,可使535万亩粮食、作物增产20万吨以上,累计增加收益亿元。

二是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十三五”期间每吨秸秆平均增加收益300元。

“十三五”期间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量为169万吨,累计增收2亿元。

2.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遏制秸秆资源的焚烧和废弃,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交通安全,给乡村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秸秆还田可有效缓解化肥施用过多带来的土壤结构板结、肥力下降问题,避免秸秆弃置引起的水体环境污染,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每年可替代标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