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073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docx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药品中毒,要根据化学品的毒性特点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当然,一定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1、一般应急处理方法化学药品中毒,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毒性特点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1)吸入时的处理方法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吞食药品时的处理方法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列食物:

如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也可在5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50g活性炭。

用前再加400ml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g~15g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催吐。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饮服。

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而不要进行催吐。

吞服万能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

用时可取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3)药品溅入口内后,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2、常见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强酸(致命剂量1ml)吞服强酸后,应立即服200ml氧化镁悬浮液,或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迅速将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吃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为缓和剂。

由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g)吞食强碱后,应立即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处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服用500ml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3)氨气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输氧。

当氨气进入眼睛时,让患者躺下,用水洗涤眼角膜5~8min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4)卤素气体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吸入溴蒸气时,则应给患者嗅稀氨水。

(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药品进入眼睛时,应用大量水冲洗,并用水洗漱咽喉。

(6)汞(致命剂量70mgHgCl2)吞服后,应立即洗胃,也可口服生蛋清、牛奶和活性炭作沉淀剂;导泻用50%硫酸镁。

常用的汞解毒剂有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

(7)钡(致命剂量1g)将30g硫酸钠溶于200ml水中,给患者服用,也可用洗胃导管注入胃内。

(8)硝酸银将3~4茶匙食盐溶于一杯水中,给患者服用。

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者给患者饮牛奶。

接着用大量水吞服30g硫酸镁。

(9)硫酸铜将0.1~0.3g亚铁氰化钾溶于1杯水中,给患者服用。

也可饮用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10)氰(致命剂量0.05g)吸入氰化物后,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

然后将沾有氰化物的衣服脱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吞食氰化物后,同样应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用手指或汤匙柄摩擦患者的舌根部,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工具到来才处理。

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不管怎样,要立即进行处理。

每隔2min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s。

这样氰基便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

接着再给患者饮用硫代硫酸盐溶液,使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并生成硫氰酸盐。

(11)烃类化合物(致命剂量10~50ml)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

如果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

所以,除非患者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烃类化合物超过1ml,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使用催吐剂。

(12)甲醇(致命剂量30~60ml)可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

然后将患者转移到暗室,以控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

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h吞服5~15g碳酸氢钠。

同时,为了阻止甲醇代谢,在3~4d内,每隔2h,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ml的量口服50%的乙醇溶液。

(13)乙醇(致命剂量300ml)首先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

然后一点一点地吞服4g碳酸氢钠。

(14)酚类化合物(致命剂量2g)吞食酚类化合物后,应立即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

然后应反复洗胃或进行催吐。

再口服60ml蓖麻油和硫酸钠溶液(将30g硫酸钠溶于200ml水中)。

千万不可服用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

(15)乙醛(致命剂量5g)和丙酮可用洗胃或服用催吐剂的方法除去胃中的药物。

随后应服泻药。

若呼吸困难,应给患者输氧。

丙酮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中毒。

(16)草酸(致命剂量4g)应给患者口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

在200ml水中溶解30g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液;可饮服大量牛奶,也可饮用用牛奶打溶的鸡蛋白,起镇痛作用。

(17)氯代烃吞食氯代烃后,应用自来水洗胃,然后饮服硫酸钠溶液(将30g硫酸钠溶于200ml水中)。

千万不要喝咖啡之类的兴奋剂。

吸入氯仿后,应将患者的头降低,让患者伸出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

(18)苯胺(致命剂量1g)如果苯胺沾到皮肤上,应用肥皂和水将污物擦洗除去。

若吞食,应先洗胃,然后服用泻药。

(19)三硝基甲苯(致命剂量1g)沾到皮肤上时,应用肥皂和水尽量将污物擦洗干净。

若吞食,首先应洗胃或用催吐剂进行催吐,待大部分三硝基甲苯排出体外后,再服用泻药。

(20)甲醛(致命剂量60ml)吞食甲醛后,应立即服用大量牛奶,再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进行处理,待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再服用泻药。

如果可能,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

(21)二硫化碳吞食二硫化碳后,首先应洗胃或用催吐剂进行催吐,让患者躺下,并加以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22)一氧化碳(致命剂量1g)首先应熄灭火源。

并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使患者躺下,并加以保暖。

为了使患者尽量减少氧气的消耗量,一定要使患者保持安静。

若呕吐时,要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要进行输氧。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

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当有人不小心吸入时,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当有人不小心吞食药品时,有三种办法可以处理。

第一种,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以饮食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食物。

也可在5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50g活性炭。

用前再加400ml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g~15g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第二种,催吐。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这样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热水中溶解一匙食盐饮服。

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ting)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这时候就不要进行催吐了。

第三种,吞服万能解毒剂(两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的混合物)。

用时可取2~3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当有人不小心将药品溅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冲洗;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化学实验:

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化学药品灼伤的应急处理1、若试剂进入眼中,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先用抹布擦去溅在眼外的试剂,再用水冲洗。

若是碱性试剂,需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冲洗;若是酸性试剂,需先用碳酸氢钠稀溶液冲洗,再滴入少许蓖麻油。

若一时找不到上述溶液而情况危急时,可用大量蒸馏水或自来水冲洗,再送医院治疗。

2、当皮肤被强酸灼伤时,首先应用大量水冲洗10~15min,以防止灼伤面积进一步扩大,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

但是,当皮肤被草酸灼伤时,不宜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中和,这是因为碳酸氢钠碱性较强,会产生刺激。

应当使用镁盐或钙盐进行中和。

3、当皮肤被强碱灼伤时,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为止。

再用稀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

但是,当皮肤被生石灰灼伤时,则应先用油脂类的物质除去生石灰,再用水进行冲洗。

4、当皮肤被液溴灼伤时,应立即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至伤处呈白色;或先用酒精冲洗,再涂上甘油。

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酒精的瓶内注视片刻。

5、当皮肤被酚类化合物灼伤时,应先用酒精洗涤,再涂上甘油。

起火与爆炸的应急处理实验室起火或爆炸时,要立即切断电源,打开窗户,熄灭火源,移开尚未燃烧的可燃物,根据起火或爆炸原因及火势采取不同方法灭火并及时报告。

1、灭火方法

(1)地面或实验台面着火,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抹布或砂土扑灭。

(2)反应器内着火,可用灭火毯或湿抹布盖住瓶口灭火。

(3)有机溶剂和油脂类物质着火,火势小时,可用湿抹布或砂土扑灭,或撒上干燥的碳酸氢钠粉末灭火;火势大时,必须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扑灭。

(4)电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四氯化碳蒸气有毒,应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使用)。

(5)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迅速脱衣,用水浇灭;若火势过猛,应就地卧倒打滚灭火。

2、烧伤的应急处理应根据烧伤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救治。

我国按“三度四级法”对烧伤的深度进行分级:

Ⅰ度烧伤:

伤及表皮层;临床见局部红斑,无水疱,烧灼性疼痛;1周内愈合。

浅Ⅱ度烧伤:

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有水疱,水疱基底潮红,剧痛,2周内愈合,愈合后无瘢痕,可有色素沉着或脱失。

深Ⅱ度烧伤:

伤及真皮深层,皮肤附件健在。

临床见有水疱,水疱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3~4周愈合,愈合后有瘢痕。

Ⅲ度烧伤特点:

伤及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

无水疱,焦痂,有树枝状栓塞血管,无痛,不能自愈。

烧伤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1)迅速脱离致伤源。

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采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切忌奔跑喊叫,以防增加头面部、呼吸道损伤。

(2)立即冷疗。

冷疗是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

为了防止发生疼痛和损伤细胞,烧伤后应迅速采用冷疗的方法。

在6h内有较好的效果。

冷却水的温度应控制在10~15℃为宜,冷却时间至少要0.5~2h左右。

对于不便洗涤的脸及躯干等部位,可用自来水润湿2~3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在烧伤面上,并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

若患者口腔疼痛,可口含冰块。

(3)保护创面。

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

尽可能保留水疱皮完整性,不要撕去腐皮,同时只要用干净的被单进行简单的包扎即可。

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及其它物质,如龙胆紫、红汞、酱油等,也不要涂膏剂如牙膏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处理。

(4)镇静止痛。

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如遇到疼痛敏感伤者可皮下注射杜冷丁、异丙嗪等药物;若伤者持续躁动不安,应考虑是否有休克现象,切不可盲目使用镇静剂。

(5)液体治疗。

烧伤面积当达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发生休克。

若伤者出现犯渴要水的早期休克症状,可少量饮用淡盐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ml。

不要让伤者大量饮用白开水或糖水,以防胃扩张或脑水肿。

深度休克需静脉补液。

静脉输液以等渗盐水、平衡液为主的晶体,依据条件可补低右、血浆等胶体。

通常晶体与胶体以1:

1或2:

1为宜。

同时可适量补充一些5%~10%葡萄糖液,忌单独大量输注葡萄糖液,尤其是病情严重需长距离转送的患者。

(6)转送治疗。

原则上就近急救,若遇危重患者,当地无条件救治,需及时转送至条件好的医院。

转送过程中需要注意几方面:

保证输液,减少休克发生的可能性。

保持呼吸道通畅。

伴有吸入性损伤者,轻度需抬高头部,中度需气管插管,重度需气管切开。

留臵导尿管,观察尿量。

成人最好保证80~100ml/h;小孩1ml/h.kg体重。

注意创面简单包扎。

注意复合伤的初步处理。

注意患者保暖。

运输途中要尽量减少颠簸,减少休克发生可能性。

四、烫伤的应急处理烫伤时,如伤势较轻,涂上苦味酸或烫伤软膏即可;如伤势较重,不能涂烫伤软膏等油脂类药物,可撒上纯净的碳酸氢钠粉末,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