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58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docx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

北京政平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质量控制清单

北京政平建设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

路基土石方施工

项次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清单

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及要求

1

测量放样

导线水准联测、恢复中桩、边桩及原地面高程(±5㎝之内)测量完成后成果上报监理组、数据真实准确、无遗漏

2

清表

1.清表与掘除

清表15cm,将草皮、杂物、树木、灌木丛、植物根系清干净;废土远运主线外,旧结构拆完并清理干净;刮出路拱

2.临时边沟

边沟位置应紧贴便道两侧,线形顺畅,满足排水要求,与地方水系接通上口宽80cm

下口宽60cm,等腰梯形断面;坡面夯实

2

清淤回填

1.淤泥是否清理彻底

淤泥开挖干净,底部至土壤新鲜表面

2.是否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挖集水坑,集中抽除保证填料不返湿,周围无积水

3.回填土方是否开挖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一米,内倾2%~4%的坡比,以防路基成型后因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滑裂面

5

原材料

白灰

有效钙镁含量满足施工要求,达到三级灰以上标准,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用土覆盖,石灰要消解透,无灰块子

6

取土场备土

1.开挖集水沟

沿取土坑四周开挖深3m宽3m的集水沟,坡比1:

2,安排机械抽水保证积水不超过40cm;

取土坑底部平整,严禁留有土埂

2.取土坑掺灰

根据取土深度及天然土密度计算生石灰松铺厚度,第一次布灰石灰掺量一般在2%——3%铺灰

3.焖料翻拌

焖料时间据土体含水量及土质确定,粉性土一般3天,弱膨胀土7天左右;为保证土、灰混合均匀至少翻拌一次

7

原地面处理

1.清表后局部翻挖处理

铧犁翻耕25cm,掺5%灰翻拌晾晒降低至不大于最佳含水量3%土粒不大于5cm,平地机粗平,振动压路机静压

2.清表后回填压实至原地面(压实补偿)

5%灰土处理,实际灰剂量不低于3%,分层填筑层厚不大于20cm,控制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

平地机整平刮出2%横坡,振动压路机静压2-3遍至压实度满足85%为止

3.碎石垫层

碎石粒径小于5㎝,含泥量小于5%,增加施工宽度30㎝,摊铺均匀在设计厚度±5cm之内,人工翻挖检查

4.土工合成材料

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包边2米;土工格栅锚固扎丝绑扎

8

路基

填筑

1.不能用做路基填料的土

不能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树根及含有腐朽物的土;塑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过高的土。

2.上土是否打灰格子控制层厚

每隔10m或20m放样中桩,洒布白灰线,按照虚铺厚度,计算每格上土数量,折算出上土时需要自卸车总车数,

考虑路拱横纵坡影响,分配上土间距、排距。

3.上灰是否打灰格子控制灰剂量

先检测粉碎后灰剂量,按照公式W=V*1.72*i计算灰格子二次上灰数量,精平稳压后上灰,平地机配合人工摊灰。

4.拌和是否均匀、有无夹层

五铧犁犁开,稳定土拌和机(或旋耕机)拌和打碎,粒径小于5㎝,无灰团,灰窝,石灰放炮现象,

人工后面试挖检查犁深及拌和深度,使灰土拌和均匀,防止出现夹层。

5.灰剂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石灰衰减较快,碾压前报验检测灰剂量,控制在-2%以上。

6.平整碾压

小于最佳含水量3%应水车撒水补充再机械翻拌均匀;

大于最佳含水量3%继续翻拌直至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碾压。

7.灰剂量、含水量检测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碾压结束后立即检测灰剂量压实度:

灰剂量不小于设计-1%,压实度不小于设计的-1%。

8.路拱

路拱设为2%(90区路拱设置为3-4%)表面无坑洼、凹凸现象,以利排水。

9.厚度及宽度

压实厚度控制在20±3㎝,人工检查对超厚部位平地机刮除;路基加宽30-50㎝,便于压实到位。

10.边坡

按1:

1.5修整,边坡表面平整、线形顺畅,无杂物;对填土高度已大于1m的在边坡位置每隔30m设置急流槽,宽度50cm,厚度3cm与路基同高,等腰梯形断面,从坡顶直达排水沟,路基外缘设置拦水梗。

11.路基填筑端头部位处理

路基端头每一层次开挖40×100cm台阶。

9

挖方

1.边坡

用机械开挖,边坡先预留10~15cm,然后用人工整修平顺。

2.开挖深度、宽度和路拱

先开挖到比设计高程高20~40cm,最后再按设计一次细致整平到位;路拱控制在1~2%,两边开挖排水沟。

10

资料

管理

1.内业资料

不允许出现涂、擦、刮、改现象;日期、签字、盖章齐全后报验归档;同层次、同段落不允许有相同铝盒号;

土样的含水量、质量、检测个数要与工地实际相符。

2.各种台帐

施工原始记录,与中检计量内业资料吻合,记录细致齐全,材料要有追溯性,

文件收存、发放要有签字计量台帐,借款台款,施工生产台帐,材料调拨台帐。

11

违章

操作

路基未碾压成型就进行检测压实度

除试验段外,路基必须碾压成型后进行检测压实度。

灌砂试验洞未打到下承层表面

试洞要打到下承层表面。

工地现场出现打假洞

灌砂试验过程中取出土样不装、不称、不记录,不带称、不带砂。

压实度检测不满足自检频率

试洞个数不够。

桥梁工程

项次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标准及要求

1

结构物测量放样

1.高程

满足地方通水及通行要求,与地方水系及地方道路接顺。

2.净空

人行通道2.2m,机耕通道2.7m,汽车通道3.5m,中小桥满足桥下各等级地方道路要求。

2

钢筋

加工

焊接质量

1.焊条类型

高速公路施工中二级钢筋焊接一律使用以J502以上的焊条,且使用前应在烘箱内烘干。

2.焊接长度

区分不同焊接类型,按照施工规范,单面焊10D,双面焊5D的搭接长度,并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3.预弯及电流

焊接前在钢筋制作台上先按8°-10°弯折,后焊接,保证同轴无偏心,通过试焊确定起弧电流强度,

达到焊条易熔,熔融状态,防止电流过大,烧伤钢筋接头。

4.外观质量

焊接时,及时检查有无咬伤钢筋出现凹槽的现象,焊缝饱满凸起,成鱼鳞状,

无坑槽,无孔洞,焊完后及时敲掉焊渣,露出鱼鳞状焊缝。

钢筋间距

1.外观

杜绝钢筋成蛇行状,盘圆筋调直后制作,当钢筋较长时,宜焊接定位筋或木撑定位。

2.主筋

主筋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尺寸施工,利用钢卷尺5-10根量测计算平均值是否满足。

3.箍筋

箍筋先目测,后按照钢尺5-10根量测计算平均值是否满足。

钢筋防护

4.存放

不同品种必须分类设置按型号分开存放,插标识牌表明检验状态,有防雨防潮措施。

5.除尘防锈

钢筋上锈迹在浇筑砼之前用钢毛刷刷干净,保证无锈、无油污、无灰尘。

6.垫支

原材、半成品、成品存放必须垫高20cm以上,上面彩条布覆盖,禁止堆叠在泥地上。

3

1.预埋钢板

梁板预制在支座位置处、通道采光井上、桥梁护栏座等位置上均有钢板,注意预埋准确。

2.预埋钢筋

先简支后桥面连续背墙伸缩缝钢筋、台帽防震锚栓、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墩台帽上预埋盘(如钩头螺丝)。

3.其它预埋件

内外侧边梁板护栏预埋筋、墩台帽上其它预埋件。

4

模板

安装

1.模板

编号验收:

钢模或竹胶板大面平整,无翘曲,无坑凹,表面光洁度较好,钢模接缝采用磨光机研磨抛光无锈迹及

腐蚀现象,模板无变形及扭曲现象。

2.脱模剂

利用新机油配液压油或专用脱模剂,涂刷均匀,坚决不允许采用废机油。

4

模板

安装

3.保护层

垫块尺寸满足要求,设置的密度要保证钢筋不能贴在模板上形成露筋,使保护层厚度均匀。

4.钢管木方子支撑

区分钢模与竹胶板各方尺寸,横纵向间距分别对待,支撑间距控制在25cm左右为宜。

5.接缝

模板之间不能形成错台,板与板之间平面偏差控制在2mm以内,通过木楔子、拉杆或其它支撑予以调整。

5

原材料

1.黄砂

满足中粗砂的要求,衡量指标为细度模数2.3以上,含泥量不大于2%,硬化场地,砌1m高度的墙隔离并标识。

2.碎石

按砼配合比5-31.5mm、5-25mm连续级配碎石分类堆放并插牌标识,含泥量满足要求,否则要进行清洗。

3.水泥

水泥罐储存,外挂牌标示清除,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

(如堆放应符合仓储条件,并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

以防受潮结块,存放期不超过三个月)。

4.水

拌和用水应经过检测,无污染,PH在6-7为宜。

砼拌和

5.

施工配合比

标定并经常检验电子计量装置,拌制砼前检测集料含水量,在用水量中扣除,确定施工配合比(与室内配合比不同)。

6.坍落度

利用塌落度筒分三层用捣实,镘刀刮平,尺子量测,随时注意砼和易性、粘聚性、泌水性是否良好,水灰比保持较

稳定。

7.振捣质量

振捣棒、平板振捣器从数量及完好率上予以保证。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插入下层5-10cm,砼表面至无气泡冒出,

表面平坦泛浆。

8.砼养生

浇筑完砼后立即用塑料薄膜或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防止因失水而开裂保持砼表面成湿润状态。

6

压块

1.制作

三盘以上砼中抽取,检测坍落度,装模,分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每层从边缘向中心螺旋方向用力插捣25下,

插入下层2cm,表面砼翻浆镘刀抹平。

2.养护

静放24小时拆模,送标准养护室(95%湿度、20±2°C温度)内养护,不允许长时间暴晒或弃置不理,对梁板

预制同条件试件养护,建立温度、湿度记录台帐。

7

资料

施工原始记录必须与中检计量内业资料吻合,自检项目、频率记录细致齐全,不允许出现涂、擦、刮、改现象;

日期、签字、盖章齐全后报验归档。

钻孔灌注桩施工

项次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标准及要求

1

测量放样

1.放样桩位

1.打护桩妥善保管;2.偏差为:

群桩10cm,单排桩5cm。

2

场地整理

1.整平、清理地基

夯实至压实度大于85%,开挖排水沟确保场地无积水清理地面杂物,确保稳固,能承受工作时的动、静荷载,尤其水中排架。

3

护筒埋设

1.埋设深度

水中护筒深入水下土层2-4m筒顶应高出最高水位1.5-2.0m;陆地护筒埋深大于1.5m筒顶高出地面0.2—0.3m。

2.护筒材质

钢护筒钢板厚度大于3㎜。

3.护筒直径

正反循环钻宜大于桩径20—30㎝;无钻杆导向及潜水钻、冲击锥宜大于桩径30—40㎝。

4

泥浆制备

1.土质要求

塑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05㎜的粘粒含量大于50%的粘土,对制浆差的亚粘土可掺入Na2Co3,掺量为泥浆的0.1%~0.4%。

2.泥浆指标

钻孔时比重一般为1.1~1.3为宜,粘度为16~25S,含砂率≤4%。

5

钻孔

1.钻机选择

据地质情况选择正循环(粘性土、粉砂、细、中、粗砂、含少量砾石、少于20%的卵石土)或反循环(粘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的土。

2.钻进中工作

准确如实填写“基桩钻孔施工原始记录”、绘制地质剖面图;每个工作班交接时检查检查桩架、护筒稳定、垂直。

3.依据土质控制钻进速度泥浆稠度

对于亚粘土每小时钻进速度2-3m砂层1—2m为宜,亚粘土泥浆比重宜在1.2左右,砂层宜为1.25—1.3左右。

4.钻孔中事故处理

塌孔不深时及时处理重新回填土夯实重新钻进;较深时可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水位,严重塌孔用粘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

低速钻进;钻锥摆动过大造成扩孔时,定时固定钻锥或钻架(每个工作班);钻锥磨损造成缩孔及时补焊钻锥。

6

清孔

1.目的是去除孔底的钻渣和泥浆

浇筑前孔底500㎜以内的泥浆比重小于1.25,整体控制在1.03-1.10,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同时检查孔径)。

2.沉淀层厚度

不大于桩径的0.2倍。

3.保证孔内水头

水中桩孔内水头高于孔外1.0~1.5m;陆地高于0.3m。

7

钢筋笼就位

1.钢筋笼检查

长度满足设计长度误差在±1㎝;内径误差在±5㎜;焊接时双面焊5d,单面焊10d,焊缝饱满,焊渣清除。

2.运输、吊放避免碰撞孔壁或使钢筋笼变形

运输车辆确保满足钢筋笼长度不变形,分段吊入孔内。

3.保护层

垫块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4处;厚度偏差在±5mm,同一截面4处夹角90o,相邻截面夹角45o。

4.钢筋笼偏差

控制在1㎝以内。

5.钢筋笼固定

用至少3根钢筋焊在钻机平台上,或用其它方法加以固定防止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定位须加焊加强圈)。

8

1.导管

内径25~40㎝,内壁光滑,内径大小一致,连接牢固,经水密试验确保不露水。

2.砼

塌落度在180~220㎜之间;砼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搅拌,离析的砼不允许灌注。

3.导管插入孔内

居中,离孔底0.3~0.4m。

4.1漏斗(第一盘料)

利用《桥规》P44页6.5.4公式确定数量,贮备足够的砼,保证砼下落后将导管的水挤出并使导管埋入砼中1~1.5m。

4.2灌注连续

应在砼初凝前连续灌注,缩短拆除导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为宜。

4.4检测导管在砼中的埋设深度

一般在2~6m内,过短容易引起泥浆进入,过长容易引起导管拔不动而出现断桩,浇注时上、下抽动幅度保证埋深大于2m。

4.6砼试压块制作抽检

每根桩不少于3组。

4.7灌注完成后砼标高应高出设计值

至少0.5m并在7天后破除至坚硬砼面。

9

破桩头及桩基动测

1、破桩头的标准及要求

必须凿除松散砼至新鲜坚硬的砼面、在桩位中心位置处利用磨光机磨出一个15cm直径的圆,桩周磨出三个点,利用红色油漆予以圈点,以便于检测。

动测时桩头上面严禁有泥巴、松散砼渣子、坑洼积水等现象。

2、动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直径15cm、长度为1.2m、两头半球状硬密度较大的圆木棒;一条抹布现场予以擦除探头接触处所粘脏物。

通道、涵洞施工

项次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标准及要求

1

测量

放样

1、轴线偏位

明涵20mm,暗涵50mm。

2

基坑

开挖

1、基坑的标高、几何尺寸以及开挖坡比

标高及尺寸偏差控制在±50㎜;开挖坡比要保证基坑不塌方,坡比宜控制在1:

0.75。

3

钢筋的加工及绑扎

1、钢筋的下料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污锈、油渍等,无局部弯折。

2、钢筋运输

钢筋应平放在平炮车上,运输过程中保证钢筋不弯折、变形。

3、钢筋的焊接

3.1钢筋搭接段处理

焊接之前应预先弯折8°-10°,保证两钢筋轴线在同一条线上,帮条焊所用帮条宜采用同级钢筋。

3.2焊接用焊条及焊接长度

采用J502以上焊条;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

3.3同一截面焊接接头

不超过截面的50%。

3.4电压

与焊条要求达到的电流强度相匹配,一般为180V~230V,通过试焊确定。

3.5焊缝

饱满,成鱼鳞状,略高于焊接表面,无灼伤现象,若为绑扎则绑扎牢实;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焊渣。

4、钢筋的绑扎要求

尺寸控制:

同排受力钢筋位置±10㎜;箍筋间距偏差在0,-20㎜;骨架尺寸长±10㎜,宽±5㎜。

5、半成品钢筋堆放

架空20cm以上,并用彩条布覆盖。

6、钢筋保护层

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垫块有足够的强度,宜用半圆形,垫块用扎丝与钢筋绑扎。

4

立模

1、竹胶板要求

厚度1.5~1.8㎝,尺寸2.4×1.2m,表面平整无损伤无波纹无明显挠曲变形,平整度控制的3㎜以内。

2、模板的拼装

对模板予以编号检查,并形成记录。

2.1拼缝

模板应尽量贴紧,缝隙控制在2㎜以内,涂一层原子灰堵实缝隙,待凝固后用砂纸打磨平整用透明胶封面。

2.2相邻模板高差及平整度

容许偏差在3㎜以内。

2.4平面尺寸及标高

尺寸控制在+5,-10㎜标高在±10㎜,用线在模板上弹出,以便浇砼时控制标高。

3、模板的支撑

3.1竹胶板后木方固定

横向木方间距不大于25㎝,木方后用钢管纵向固定,连接钢管间距不大于70㎝。

3.2钢管支撑

施工中要加地锚斜撑,将扣件扣紧,支撑牢固。

不发生跑模、胀模现象。

距离纵:

50㎝横:

60㎝。

3.3对拉螺栓

用ф10光圆钢筋制作,拉紧不松动。

间距为:

纵向80㎝,横向60㎝。

4、沉降缝预留

根据图纸要求设置,内埋纤维板涂刷沥青,浇完砼后,内凹1㎝,涂刷沥青,线形顺直无歪扭。

5

砼浇筑

1、砼拌制

强制式搅拌机拌和,对于粉剂减水剂≥3min;要求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坍落度

8.5-11㎝,运至现场时尽可能取低限。

3、运输车辆及注意事项

采用5m3,3m3砼罐车,满足施工要求,及时检查,注意运输过程中,罐车应搅拌。

4砼浇筑

4.1浇筑前

 应凿毛处理,清理表面浮浆层,露出新鲜石子,表面混凝土无松散现象,将底面湿润。

4.2倾倒高度及分层厚度、方法

≥2m时使用串筒,分层厚度30㎝,按一定的顺序、方向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完上层砼。

4.3振捣

50振动棒移动距离40-50㎝,每次振捣时插入下层5-10㎝,振动棒斜插、快插、慢拔。

振动棒与模板保持5-10㎝距离,避免碰撞钢筋,振到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4.4收光拉毛

表面平坦,利用刻纹机或拉毛刷拉毛。

6

脱模

脱模方法和

表面处理

5天左右拆模,拆模时应先拆外模板,后拆内模板。

拆模应防止损坏砼表面,

对气孔较多的部位用3:

7的黑白水泥掺配塞孔气孔周围不能有多余灰浆,一天后用细砂打磨。

7

养生

养生标准

7天内使砼处于湿润状态,并且薄膜覆盖。

立柱及墩台帽施工

项次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标准及要求

1

测量放样

轴线偏位

纵横15㎜.

2

钢筋工

及安装

1.焊条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

J502以上以5字开头的焊条

2.电压

与焊条要求达到的电流强度相匹配,一般为180V~200V

3.钢筋接头

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平直成一直线,表面无裂皮、油污,锈迹。

饱满略高于焊接表面,无灼伤现象,及时清理焊渣

4.搭接长度

先预弯8-10°后焊接确保轴线一致,单面焊长≥10d;双面焊接长≥5d;绑扎长≥35d.

5.钢筋间距

受力钢筋间距均匀,允许偏差±20㎜.箍筋间距允许偏差(0,-20㎜),弯起钢筋位置偏差在±20㎜

6.钢筋网架制作

采用20号钢丝,长度≥19㎝做成钢筋钩,现场模内绑扎的方法:

先把受力钢筋就位,再套箍筋,骨架成型后完成各个绑扎点。

7.成型钢筋网架质量要求

不得有变形、松脱、脱焊现象,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mm,垫块间距约1m。

8.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长度.

均应符合相应的设计及规范要求,允许偏差:

长:

±10mm;宽、高:

±5mm

3

模板安装

1.模板的制作

立柱模板采用一节到顶,竖缝设置在与主线垂直位置处,确保立柱底部不漏浆;墩台帽采用定型模板拼装

2.模板的长度、宽度

墩台帽允许偏差±5mm,立柱高于设计标高2~3cm

3.模板间缝宽及平整度

2mm,模内接头要求无焊接、无打磨痕迹、接缝处模板圆度符合要求,不能出现刀切状平面。

4.模板背面加覆受力肋

受力肋间距20cm~30cm,采用6*5cm方木或更大尺寸

5.模板安装

5.1模板内部尺寸

立柱:

±15mm;墩台帽:

±20mm

5.2轴线偏位、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轴线在10mm内,预埋件位置在5mm内,(建议采用4个钢筋头定模板位置)

5.3脱模剂的使用

采用80%46#液压油掺20%新机油提高整体粘结力,也可以采用浙江海宁出产专用脱模剂,涂刷均匀

5.4模板拼缝

拼缝严密,当拼缝≥2mm时应用玻璃胶填塞或镶嵌塑料线贴带密封

5.5对拉螺栓

对截面高度较大部位及支撑薄弱部位采用对拉螺栓

4

砼浇筑

1.模内清理

清除残渣、积水;模内湿润,去污清理干净,注意施工中模板壁上砼残渣的清理。

2.砼质量

和易性较好,坍落达到设计要求.立柱施工时取配合比中粗骨料允许误差的上限,含砂率的下限

3.砼振捣

插入式振捣棒直径的8—9倍为纵横间移位作用半径.振捣过程中不允许碰撞模板振至无气泡、无明显沉落,表面平坦、泛浆.

4.砼振捣深度及分层厚度

足以保证每一层振搅到底,深度不宜超过棒长的2/3~3/4,分层厚度30㎝,层间交错振捣5—10㎝

5.砼表面

人工用镘刀抹面,使砼表面平整(注意顶面浮浆要清理干净换填新拌制混凝土)

6.标高控制

±10mm,立柱实际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1cm左右

7.砼落差

>2m时,应设串筒、溜管;>10m时,在串筒内设各个方向不同斜挡板以减速

8.支座处顶面高程

简支梁±10㎜;先简支后结构连续±5㎜

9.立柱竖直度或斜度

0.3%H不大于20㎜

5

养护

脱模

1.养生

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生使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不少于7d

2.拆模

2.1

非承重侧模及承重模板拆模

待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得损坏砼表面及棱角承重侧模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2.2拆模后砼表面及模具处理

拆模后砼表面应无蜂窝麻面棱角无浮浆,模板及时清洗便于下次重复使用,其它模具应堆放整齐

承台、系梁施工

项次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标准及要求

1

测量放样

轴线偏位

纵横15㎜.

2

基坑开挖

开挖深度及尺寸

根据系梁承台底面标高,确定开挖深度.保证不小于设计尺寸,

底部四周各拓宽至少50㎝,以上按1:

0.5放坡开挖.留出工作空间

3

钢筋加工及安装

1.焊条品种规格

J502以上以5字开头的焊条

2.电压

与焊条要求达到的电流强度相匹配,一般为180V~200V

3.钢筋接头

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平直成一直线,表面无裂皮、油污,锈迹。

焊接饱满略高于焊接表面,无灼伤现象,及时清理焊渣

4.搭接长度

先预弯8-10°后焊接确保轴线一致,单面焊长≥10d;双面焊接长≥5d;绑扎长≥35d.

5.钢筋间距

受力钢筋间距均匀,允许偏差±20㎜.箍筋间距允许偏差(0,-20㎜),弯起钢筋位置偏差在±20㎜

6.钢筋网架制作

采用20号钢丝,长度≥19㎝做成钢筋钩,现场模内绑扎的方法.先把受力钢筋就位,再套箍筋,骨架成型后完成各绑扎点.

7.成型钢筋网架质量要求

不得有变形、松脱、脱焊现象,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mm,垫块间距约1m

8.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长度.

均应符合相应的设计及规范要求,允许偏差:

长:

±10mm;宽、高:

±5mm

4

模板

安装

1.施工缝外观

桩顶凿毛,清洗干净.铺层1:

2水泥砂浆.

2.模板稳定性

外箍钢管间距70㎝,(竹胶板则需要内撑方木25cm左右)拉杆上下至少两层,承台模板外加斜撑,

足以保证砼浇筑振捣不跑模不漏浆.

3.模板安装要求

厚度≥1.5㎝,采用高强度的新竹胶板接缝宽度与错台≤2㎜两模板之间将双面胶加紧,

缝间采用玻璃胶弥合,外用原子灰刮平

4.模板整体平整度

≤3㎜。

注意对拉螺栓及四块模板衔接处防止内凹外凸

5.模板外观

表面无油污、裂纹、焊伤以及翘曲现象.

6.平面位置及尺寸

轴线偏差15㎜.尺寸允许偏差±30㎜.

7.高程控制

模板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