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008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docx

槽型悬臂梁弯曲中心的确认及应力分布

生产与科研实习报告

槽形悬臂梁应力测试及弯曲中心的确定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

2016年9月11日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是一个工程实际问题的模拟,是以前师兄师姐们做过的一个实验。

我们本次的主要任务包括:

1、利用力学理论对槽形悬臂梁进行应力分析,计算出槽型梁能承受的最大力;

2、确定加载方案;

3、确定贴片方案和测试方案;

4、进行实验加装和测量;

5、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弯曲中心。

二.实验仪器设备:

仪器:

1、手动加载仪;

2、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材料:

三轴45°应变花若干、导线若干。

Z

Y

图1

 

三、实验原理:

槽型钢的弯曲是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指出,对于非对称截面梁,荷载必须与梁的形心主轴平面平行的某一特定平面内,才能保证梁只发生平面弯曲而不扭转。

若外力作用在与此平面平行的另一平面内,则梁不但发生平面弯曲,而且还要发生扭转。

弯曲正应力:

(1-1)

图2

剪力引起剪应力:

(1-2)

(1-3)

(1-4)

扭转引起剪应力:

槽型钢

(1-5)

由第三强度理论:

(1-6)

以荷载作用在槽钢翼缘的最边缘处时,来考虑加载力的大小,因为此处加力扭转剪应力最大。

计算:

扭矩:

T=Px(b’+e-5.3/2)=64.4P(N*mm)

弯矩:

M=250P剪力:

Vy=P

扭矩在B点引起的剪力为:

根据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1-7)

临界力:

四、布片方案:

1.在这八个点分别贴上应变花;

2.各个应变片的位置和贴片方式如图:

3.利用几个应变片的组合来测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图3贴片示意图

五、弯曲中心的确认:

1、定义:

对于薄壁截面梁,若横向力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梁将发生平面弯曲。

若横向力没作用在对称平面内,则力必须通过截面上某一特定的点,该点称为弯曲中心,且平行于形心主轴时,梁才能发生平面弯曲。

否则,梁在发生弯曲的同时,还将发生扭转。

2、槽钢确定弯曲中心的方法:

(1) 确定形心主轴。

(2) 设横向力垂直于形心主轴,并使梁产生平面弯曲,将横向力加载于5个不同点,利用全桥测出各自的扭转切应变。

(3) 以形心主轴为x轴,应变为y轴建立坐标系,代入数据并进行拟合直线,与x轴交点处即为弯曲中心。

图4坐标示意图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布片方案找点贴片:

包括选点、打磨、贴片、布线、防护、路线检查。

2、加载实验。

首先,进行接线。

进行调平衡确定所有点能正常工作。

标定加载点,然后进行加载,分三级加载,1000N、2000N、3000N,同时卸载时也在这三个载荷点记录数据。

七、接线方式:

1、弯矩计算(半桥):

如图5所示的接线方式接线。

(1-8)

(1-9)

(1-10)

图5弯矩计算接线示意图图6剪力计算接线示意图

2、剪力计算(全桥)

接线方式如图6所示。

(1-14)

(1-12)

(1-11)

(1-13)

(1-15)

3、扭矩计算(全桥):

接线方式如图7所示。

(1-16)

(1-17)

(1-18)

(1-19)

图7扭矩计算接线示意图

8、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

表1原始数据表

原始数据续表

2、弯曲中心的确定

图8弯曲中心确定图

3、弯矩:

实测弯矩平均值为193.1N·m,理论弯矩值为220N·m,相对误差12.24%,如表2所示。

表2弯矩数据处理结果表

4、剪力计算

表3剪力测试结果表

实测剪力平均值为928.85N,理论剪力值1000N,相对误差7.11%,如表3所示。

5、扭矩计算

实测扭矩值为18.79N·m,理论扭矩值为22.90N·m,相对误差为17.94%,如表4所示。

 

表4扭矩测试结果表

6、各测点的应力状态

在各点贴上应变花可测出相应应变,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主应力,切应力,以及第一主应力与零度线的夹角,如表5所示。

(1-20)

(1-21)

(1-22)

表5各测点应力状态表

 

九、心得体会

1、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人的失误或许会决定着整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2、在整个实验中,我们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为了实验的成功而尽心尽力;

3、细节决定成败,哪怕是贴片上的细微偏差都会使实验前功尽弃;

4、理论和实际结合,用实际操作检验理论知识,使我们发现了自己许多理论知识上的盲点,更加的认清自己;

5、感谢王老师对我们敦敦教诲,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