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198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33篇含答案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

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放纵)。

宣宗初亦召供奉。

程既审(深知)上晓音律,尤自刻苦。

往往令倚嫔御歌(为妃嫔作歌伴奏),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眦睚(极小的怨愤)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会上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上曰:

“汝辈何为也?

”进曰:

“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上曰: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卒不赦程。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善弹琵琶:

擅长

B、能变易新声:

变换

C、以是为恨:

痛恨

D、卒不赦程:

最终

2、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分人

B、不以己悲

C、三军以利用也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3、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

A、从选文来看,罗程的琵琶技艺天下第一。

B、唐武宗也精通音乐,并且相当用功。

C、罗程因小事杀人主要是依仗自己技艺天下无双。

D、对于罗程犯罪,武宗赏罚分明,最终没有赦免罗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梁君

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

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

公孙袭下车抚矢曰:

“君止!

”梁君忿然作色怒曰:

“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

”公孙袭曰:

“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

之,曰:

‘必以人祠

,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

‘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

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

”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

“幸哉今日也!

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

梁君:

即魏国国君。

彀gòu弓:

拉开弓。

御:

车夫。

卜:

占卜,古时迷信活动。

祠:

祭祀。

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雁群骇:

害怕

B、梁君忿然作色怒:

气愤的样子

C、言未卒:

终于

D、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

2、下面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为宫室之美

B、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C、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皆以美于徐公

D、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

以伤陛下平明之理

3、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公孙袭深明大义,同时深谙进谏的艺术。

B、梁君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车夫公孙袭以梁君牺牲了自己为民求到雨的故事,及时制止了自己差点因错失大雁而射人的虎狼行为。

D、公孙袭向梁君阐释了一个道理:

在高位者应有德,才能造福于民。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

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予至扶风(地名)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表时间)乃雨,甲子(表时间)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劝酒)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棉袄);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注】

①忭(biàn)欢乐②荐饥:

连年饥荒③二三子:

你们④优游:

悠闲自得。

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民方以为忧方五百里

B、今天不遗斯民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既以名亭有仙则名

D、岁且荐饥汉矢且尽

2、下面虚词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亭于堂之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官吏相与庆于庭万钟于我何加焉

C、其又可忘也其如土石何

D、何既以名亭臣以王力之攻宋也

3、关于文章给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系百姓B、寄情山水

C、感激上苍D、与民同乐

4、翻译下面句子: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祁奚请老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

“孰可使嗣?

”祁奚对曰:

“解狐③可。

”君曰:

“非子之仇邪?

”对曰:

“君问可,非问仇也。

”晋遂举解狐。

后又问:

“孰可以为国尉④?

”祁奚对曰:

“午⑤可也。

”君曰:

“非子之子耶?

”对曰:

“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

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

②晋君:

指晋悼公。

③解狐:

晋国大夫。

④国尉:

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

⑤午:

祁午,祁奚之子。

练习:

1.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非子之仇邪?

A.吾欲之南海。

B.何陋之有?

C.居庙堂之高。

D.非子之子耶?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

A.任人唯贤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D.谦虚谨慎

4.翻译下列句子。

君曰:

“非子之子耶?

”对曰:

“君问可,非问子也。

 

(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

”晏子对曰:

“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

①是:

这件(事);②如:

去,到。

练习:

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远:

远播)以光先帝遗德(光:

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

按时)腰白玉之环(腰:

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

增加)晏子对曰(对:

回答)

D.薄暮冥冥(薄:

迫近)凄神寒骨(凄:

凄凉)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对短文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晏子和邹忌都运用了委婉的劝谏方式。

B.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

C.齐景公认为上山则见虎,到沼泽地则见蛇,是不祥。

D.晏子认为,除了上山则见虎,到沼泽地则见蛇,是不祥外,还有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也不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古镜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

①鉴:

镜子。

②原:

推究。

③差:

略微。

练习: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收人而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

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

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

2.与例句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

以鉴承日光

A.所以于光中现

B.以谓铸时薄处先冷

C.醒能述以文

D.以中有足乐者

3.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的效果。

B.古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

C.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

D.作者发现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也能透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司马朗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朗曰:

“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

“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

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

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

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

①宄(guǐ):

坏人。

②钞:

掠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客谢之谢:

告别。

B.监试者异之异:

认为……奇特(奇异)。

C.窃为郡内忧之窃:

私下。

D.以病去去:

离职,离开。

2.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①谴:

谴责,责备。

②任:

承担责任。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

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

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

遇到)

D.或阻之(或:

有的人)

2.下列各句中的“之”和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A.公将鼓之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C.去任之日

D.父老沿途送之

3.不是郑板桥特点的一项是()

A.擅长画画B.勤政清廉

C.喜欢犯错D.爱民如子

4.翻译下面的句子。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九)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

①永:

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

民,百姓。

③寻常:

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

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

有钱有势的人。

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永之氓咸善游咸:

B.中济,船破,皆游济:

救助

C.有顷,益怠怠:

疲惫

D.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

于是,就

2.加点的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B.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C.不应,摇其首

D.又摇其首。

3.下列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会游水而被溺死。

B.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不会游水而被溺死。

C.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船破而被溺死。

D.文中所写落水之人因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4.翻译下列句子。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十)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

“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

“此是女婿家牛也。

非我所知。

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

“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

允济谓母曰:

“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

“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注:

①牸(zì])牛:

母牛。

②庵:

小草屋。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孳产至十余头孳:

繁殖(生育)。

B.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左右:

下属(身边的人)。

C.将之诣妻家村中诣:

到……去(前往)。

D.若遇盗,当来告令。

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

B.武阳县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后来妻子娘家人不肯归还那头牛。

C.元武县主管官员听说武阳县县令断案后,都十分惭愧。

D.远近的人都称赞允济政绩卓著。

4..翻译下列句子。

或谓曰:

“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

“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

“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新课标第一网

燕曰:

“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

“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

“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

”鸥曰:

“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

”燕曰:

“皆无之。

”鸥曰:

“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

①病:

困苦。

②忮(zhì):

嫉妒。

③见: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至子所处所

B.不乐依人焉依附,依靠

C.燕不喻而去知道,明白

D.吾病而有不病者存生病

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故事可知人们喜爱家燕,因而家燕生活得一直很幸福。

B.由故事可知,被人怜爱也可能变成很危险的事。

C.故事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D.故事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

4.翻译句子。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十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

“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

①世祚:

指国运。

②玄:

深奥。

③政:

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刚才)

B.日月广明之道(道理)

C.忽于眠中,诵《易》一部(睡眠)

D.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迷迷糊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3.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答案最好的一项是()

A.博览群书B.梦中诵书

C.博览群书,梦中诵书D.以《易》为宗

4.翻译下列句子。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十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

“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

“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

“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

①晖:

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

名声,名望。

③大学:

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

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

救济,周济。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一向,平素

B.乃把晖臂曰握,持

C.举手未敢对答复,回答

D.子孙窃怪之怪罪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下列说法与文本不一致的一项是()

A.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

B.虽然朱晖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

C.在张堪死后,朱晖没有帮助了张堪的家人。

D.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十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县①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②,攻之愈急。

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

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

遂为文侯开地③。

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④猎得麑⑤,使秦西巴⑥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

孟孙怒而逐秦西巴。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

左右曰:

“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

”孟孙曰:

“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

故曰:

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⑦仁与不仁也。

【注释】

①县:

通“悬”,悬挂。

②志:

斗志。

③开地:

开拓疆土。

④孟孙:

复姓,为魏国大夫。

⑤麑(ní):

幼鹿。

⑥秦西巴:

人名,孟孙氏的家臣。

⑦由:

由于,原因是……。

1、下列句中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县其子示乐羊(给……看)

B、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赠送)

C、不忍与其战,果下之(攻下)

D、泰西巴不忍,纵而与之(放纵)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遂为文侯开地

B、以伤先帝之明/乐羊以有功而见疑

C、攻之愈急/不忍与其战,果下之

D、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其如土石何

3、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国国君在与魏国交战中曾经用乐羊的儿子作人质来动摇魏军的军心.

B、乐羊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有罪反而得到信任.

C、从全文来看,作者对乐羊有功而被国君怀疑是深表同情的。

D、作者肯定了做人要诚,认为即使是笨拙的、朴实的真诚,也能赢得人们的认可;反之,使小心眼儿,耍小聪明不可取。

4、翻译下列句子。

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

 

(十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饮酒夜行,道经蓬山庙。

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

"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

"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伯乃佯死,乃置伯去。

伯归家,欲治两孙。

两孙惊惋,叩头言:

"为子孙,宁可有此?

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伯乃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

复见两孙来,扶持伯。

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

达家,乃是庙中两偶人也。

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

出著庭中,夜皆亡去。

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而去,家不知也。

极夜不还。

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注释:

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

裂开。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信:

确实

B.乃是庙中两偶人也偶:

土偶

C.伯乃悟悟:

悔悟

D.夜皆亡去亡:

逃走

2.下面语句中的“而”与“怀刃而去”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而取义者也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3.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子孙,宁可有此?

恐是鬼魅,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