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232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docx

绘画基础色彩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绘画基础(色彩)

授课学时:

48学时

授课班级:

10人物

(2)(4)(5)班

任课教师:

胡庚申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编号

01031204

授课

班级

10人物

(2)(4)(5)班

学生

人数

2班42人

4班40人

5班35人

课程名称

人物形象设计素描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公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实验(√)实习()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总学时

42学时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14学时;实验(上机)34学时

教材名称

《色彩基础》,孙化一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素描》,帅斌,吴骊英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5月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设计素描》,周至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参考书要求附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授课教师

胡庚申

职称

专业

美术学

授课时间

4-17周

授课地点

画室1、3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

(理论4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光与色的关系以及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冷暖特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冷暖特性

难点:

色彩的冷暖特性

三、教学手段

板书、画册

四、教学方法

课堂演讲、提问

五、作业

临摹色彩静物一张。

六、参考资料

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吗?

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如果没有美术,世界就会变得简陋而枯燥,任何东西和事物在最原始状态下经过人为的修饰和装潢,它将变得光彩夺目,令人赏心悦目。

所以美术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华为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对物质的改造来达到服务于人的精神意识享受的目的说通俗一点,美术可以让事物变得美丽,让人们生活的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对个人的发展来说,学好了美术可以让你在这个竞争激烈又极为残酷的社会有了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学好美术后,你既可以从事平面设计类工作又可以做一些室内装潢或者是游戏开发方面的事情,如果会一点机械方面的知识,你还可以搞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前途不小哦....,而且美术这个东西的覆盖面很广,渗透力也是相当强,无论是商场的大小商品还是繁华街市上的广告招牌都多多少映射出美术的魅力。

至今有许多仍然弄不明白,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

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

让孩子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

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我们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他们画是他们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2、提问:

对于我们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来说,学习色彩有什么好处啊?

学习色彩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培养形象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掌握一些美术理论、美术的表现技法技巧,更好的表现人物形象设计、组织意图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二、讲授新课

(一)1、色彩:

是一门相对独立,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处于设计和绘画艺术两者之间,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学科。

2、绘画:

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空间关系

3、绘画的分类:

按使用的材料分:

素描、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丙烯画等

按题材内容分:

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花鸟画、动物画、建筑画、宗教画、风俗画等

按画面形式分:

独幅画、组画、连环画、壁画、插图、屏风画、扇面画等

4、色彩

色彩就是用各色颜料进行绘画,是利用不同色相、纯度、明度,表现出物象的虚实、远近、质感和体积感。

将我们观察到的静物、风景、人物等用颜料记录到画面上,我们把这种绘画方法称为色彩。

5、色彩的表现形式

写实性色彩:

以观察到的物体本身的色彩,将这些色彩用颜料客观的记录到画面上,具有较强的体积感和质感。

装饰性色彩:

以绘画者自己的主观印象进行创作,不以观察对象的色彩为准,画面通常具有平面性、色彩纯度高,具有装饰性。

6、色彩的工具和材料

纸、水粉笔、水粉颜料、刮刀、调色盒、调色板、水桶、抹布等

(二)色彩基础知识

1、光与色的关系

光与色觉(视觉)

经验证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是通过发现差异,并寻找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来实现的。

因此,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经验得出了一个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结论:

没有光就没有色。

白天使人们能看到五色的物体,但在漆黑无光的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倘若有灯光照明,则光照到哪里,便又可看到物像及其色彩了。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7世纪后半期,为改进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从光线通过玻璃镜的现象开始研究。

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

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

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

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

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

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三种因素:

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

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光、眼、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色彩研究和色彩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亦是色彩实践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有光才会有色,光产生于光源。

光源有自然的和人造的两类。

现在我们知道,被认为是白色(或无色)的阳光,和所有的灯光都是由各种波长与频率的色光组成的,这些色光依次排列,即所谓“光谱”。

不同光谱的灯如白炽灯、荧光灯等所发出的光,其色彩感觉也不同。

太阳光的光谱开始被认为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后来有人提出由红、橙、黄、绿、蓝、紫六色组成,理由是青和蓝色光始终未能测定其确切的波长界限差值。

关于7色和6色光谱的观点,在色彩学中似乎至今未有定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现在大多数色彩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学者都认同六色观点,而大多数色彩专业书籍都采用6色的观点,原因主要是以六色排出的色表与色环便于色彩原理的阐述)。

因为光谱色的名称不仅为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所关心,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也极为关注,出自他们各自的着眼点,对名称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亦在所难免。

例如橙色以色彩学

  

光谱

论实为红黄的间色,也有叫桔黄色的,现实中橙色的果实其色彩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橙子本身的色彩也有深浅差别,所以橙色只是所有橙子色彩的一个总概念,很难以某一个具体的果子为标准。

由此可见,色彩的名称本身实际上就存在着不确切性。

又如青色,有人认为来源于蓝晶石,因此应该蓝绿色,而蓝才是正色,所以光谱色中应该去青存蓝。

在日本,青天的青实际上是我们认为的天蓝,所以在日本的光谱中习惯于去蓝存青。

此外,还有认为光谱只有红、黄、绿、蓝、紫五色组成的观点。

总之,有关7色、6色、5色的观点可以说至今尚未定论,很难确认某种说法而否定另两种说法,在阅读不同的色彩理论书时,经常会出现说法不一的现象,原因已如上所述。

2、色彩分类

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种类

1.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

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

原色只有三种,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青(湖蓝)。

色光三原色可以合成出所有色彩,同时相加得白色光。

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同色相加得黑色,因为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元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

  2.间色:

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

间色也只有三种:

色光三间为品红、黄、青(湖蓝),有些彩色摄影书上称为“补色”,是指色环上的互补关系。

颜料三原色即橙、绿、紫,也称第二次色。

必须指出的是色光三间色恰好是颜料的三原色。

这种交错关系构成了色光、颜料与色彩视觉的复杂联系,也构成了色彩原理与规律的丰富内容。

  3.复色:

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

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此处表示列举省略)灰调色。

  由于色光三原色相加得白色光,这样便产生两个后果:

一是色光中没有复色,二是色光中没有灰调色,如两色光间色相加,只会产生一种淡的原色光,以黄色光加青色光为例:

黄色光+青色光=红色光+绿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白色光=亮绿色光

一次色(原色)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

\    /\   /\   / \    /

\  / \ / \ /   \  /

二次色(间色)         (朱)红  绿  蓝(紫) (朱)红

\    /\   /  \   /            

\  /  \ /    \ /

三次色(复色)             棕   橄榄绿  咖啡色

(黄灰)     (青灰)     (红灰)

色系

  1.有彩色系:

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说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2.无彩色系:

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

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

  无彩色系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直至黑色,色彩学上称为黑白系列。

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

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物体。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和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时等于零。

二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色相

色相即每种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桔红、翠绿、湖蓝,群青等。

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色相的称谓,即色彩与颜料的命名有多种类型与方法。

  

  

明度轴和纯度图

明度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也即深浅差别。

色彩的明度差别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某一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粉红、大红、深红,都是红,但一种比一种深。

二是指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如六标准色中黄最浅,紫最深,橙和绿、红和蓝处于相近的明度之间。

纯度纯度即各色彩中包含的单种标准色成分的多少。

纯的色色感强,即色度强,所以纯度亦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

物体表层结构的细密与平滑有助于提高物体色的的纯度,同样纯度油墨印在不同的白纸上,光洁的纸印出的纯度高些,粗糙额纸印出的纯度低些,物体色纯度达到最高的包括丝绸、羊毛、尼龙塑料等。

不同色相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相对低,其余色相居中,同时明度也不相同。

3、冷暖色

  指色彩的冷暖分别。

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调(红、橙、黄)、冷色调(青、蓝)和中性色调(紫、绿、黄、黑、灰、白)。

在绘画、设计中,暖/冷色调分别给人以亲密/距离、温暖/凉爽之感。

成分复杂的颜色要根据具体组成和外观来决定色性。

另外,人对色性的感受也强烈受光线和邻近颜色的影响。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

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空的蓝天、阴影处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暖,故称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在同类色彩中,含暖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冷暖的相对性,例如大红与朱红,大红冷,朱红暖。

大红与玫瑰红,大红暖,玫瑰红冷。

绿色中,橄榄绿偏暖。

黄色中柠檬黄偏冷。

当光源色为冷色光,暗部色偏暖。

当光源色为暖色光,暗部色偏冷。

冷色有后退的效果,暖色有前进的效果。

八、课后小结

 

第二章 视觉色彩知识

理论4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解色彩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培养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色彩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手段

板书、画册

四、教学方法

课堂演讲、提问

五、作业

写出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定义及关系

六、参考资料

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色彩的混合

色光加色法

色光加色法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

  在视网膜上的同一个部位,同时射入两种以上的色(光)刺激,感觉出另一种颜色的现象。

加光混合

  将光源体辐射的光合照一处,可以产生出新的色光。

  例如面前一堵石灰墙,没有光照时.它在黑暗中,眼睛看不到它。

墙面只被红光照亮时呈红色,只被绿光照亮时呈绿色,红绿光同时照的墙面则呈黄色,而这黄色的色相与纯度便在红绿色之间,其亮度高于红,也高于绿,接近红绿亮度之和、由于投照光混合之后变亮了,所以称为加光混合。

  从投照光混合的实验中可以知道:

朱红、翠绿、蓝三种色光是原色光,同原色光双双混合,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红三种间色光。

一种原色光和另外两种原色光混合出的间色光称为互补色光。

例如翠绿和紫红,黄与蓝,朱红与青等,三组都是互补色光,而互补色光依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

  等量混合:

 

  R+G=Y

  R+B=M

  G+B=C

  R+G+B=W

减光混合

  指不能发光,却能将照来的光吸掉一部分,将剩下的光反射出去的色料的混合。

色料不同,吸收色光的波长与亮度的能力也不同。

色料混合之后形成的新色料,一般都能增强吸光的能力,削弱反光的亮度。

在投照光不变的条件下,新色料的反光能力低于混合前的色料的反光能力的平均数,因此,新色料的明度降低了,纯度也降低了,所以称为减光混合。

  减光混合分色料的直接混合与透明色料的叠置色料直接混合的三元色是品红(不含黄色的红),柠檬黄和青(绝对不含黄和红色,如天光蓝,不是普蓝和群青,也不是酞青蓝)。

每两个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化为若干间色,其中橙、绿、紫是典型的间色。

以光混合间的纯度往往不够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依橙化工厂生产的纯度更高的间色,而不用减光混合间色。

三个原色一起混合出的新色称为复色。

一个原色与另外两个原色混合出的间色相混,也称为复色。

复色种类很多,纯度比较低,色相不鲜明。

三原色依一定比例可以调出黑色或深灰色。

一原色与相对立的间色可以依均等的份量调出黑色或深灰色,这两色就被称为色料无补色。

  水彩颜料.油墨.彩色玻璃纸,透明度较高的彩料,有机玻璃等,被称为透明色料,它们的叠置,如同色料的直接混合,可以得到新的色彩感。

  和色料直接混合一样,叠置三原色的品红、黄与青,主要三间色是橙、绿、紫。

与原色相对的间色为互补色。

  黄与青叠置出中绿,黄与品红只能叠置出大红,叠不出桔黄。

青与品红叠置出紫色,这紫色比青与品红的明度要低得多。

一旦品红改成大红,或青色稍稍们深,叠置就不再编紫,而是偏黑了。

例如普蓝与大红叠置,叠出的红就是黑色。

  互补色叠置,本来色的明度高时,可叠出灰色或含灰色;本来色的明度偏低时,可叠出深灰色或黑色。

  叠置时,色彩有纸面之分。

一般来说,叠置色受面色的影响较大,例如大红与翠绿叠置出黑色。

大红为面色时,黑色有红味;翠绿为面色时,黑色倾向绿。

面色的色层越厚,透明度越低,这种色的倾向就越明显。

  印刷油墨在印时,从生产的方便和叠印的效果看,正色中明度偏高的最好作底色,不应作面色。

  装演设计人员如果能准确而熟练地应用油墨叠色,可以使印刷品的用色和印次减少,而产生色彩丰富,色层匀实,光泽感强,印刷方便,印刷费用可能节省的效果。

问题在于叠出色的效果很难预计,需要苦心研究,一旦预计错误,效果可能更差。

中性混合

  指混成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主要有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视觉混合。

  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料等量地涂在圆盘上,旋转之即呈浅蓝色。

把品红、黄、青涂上,或者把品红与绿、黄与蓝紫、橙与青等互补上色,只要比例适当,都能呈浅灰色。

  在色盘上,红与黄就旋出粉彩色,青与黄族出粉绿色,红与蓝旋出粉紫色。

  我们站在铁路上,可以看见眼前的两根铁轨伸向远方,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的一点。

如果两根铁轨各有各的色彩,经过一定的距离,离轨“合一”之后,两种色彩也会合成一种新的色彩。

形的合一称为形体透视缩减,色的合一称为色的空间视觉混合。

  把不同色彩的以点、线、网、小块面等形状交错杂陈地画在纸上,离开一段距离就能看到空间混合出来的新色。

  若空间混合的原色与减光的原色相同,那空间混合间色、复色等和色盘混合的间色复色接近。

并且混出的色活彩跃,明彩,有闪动感,与城光混合的色彩很不相同。

  空间里都有形的透视缩减,同样都有色的空间混合,这是由眼睛的感觉方法所决定的。

  印象派就遵循这个规律,创作了不少点彩油画。

这些画面的色彩很响亮,阳光感和空气感均表现得很好。

  近代和现代的网点印刷,就是利用了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借助大小流密不一的极小的原色点,混合出极丰富而真实感极强的色彩。

  装饰色彩也可以借助空间混合的原理,用少量的色混出较多的色,以此来丰富设计的色彩,增强作品的力量。

古代的镶嵌画便是先例。

加色法与减色法比较

  

混合法

加色法

减色法

原色

色光

色料

原色色相

红(R)、绿(G)、蓝(B)

品红、黄、青(M、Y、C)

原色与色谱关系

每一原色仅辐射一个光谱区色光

每一原色吸收一个光谱区色光,反射两个光谱区色光

颜色混合时色彩的基本变化规律

红+绿=黄

  蓝+红=品红

  绿+蓝=靛(青)

  红+绿+蓝=白

品红+黄=红

  品红+靛=蓝

  黄+靛=绿

  品红+黄+靛=黑

混合效果

光源之间混合,新颜色的亮度为各光的亮度和,颜色饱和

两原色叠合新颜色的亮度降低,彩度降低

用途

颜色的测量和匹配

  彩色电视

  剧场照明

对彩色原稿的分色

  彩色印刷

  颜色混合

二、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切物体的颜色都是由于光线照射的结果。

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习惯把物体在正常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叫“固有色”,以此同在有色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光源色”相区别固有色:

指物体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固有的色彩。

如红花、紫花、黄花等等色彩的区别光源色,指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蜡烛光等)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

比如同是阳光,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早晨偏黄色、玫瑰色;中午偏白色,而黄昏则偏桔红、桔黄色。

阳光还因季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夏天阳光直射,光线偏冷,而冬天阳光则偏暖。

光源颜色越强烈,对固有色的影响也就越大,甚至可以改变固有色。

比如一堵白墙,在中午阳光照射下呈现白色,在早晨的阳光卜则呈淡黄色,在晚霞的照射下又呈桔红色,在月亮下则呈灰蓝色。

所以光线的颜色直接影响物体固有色的变化,光源色在色彩写生中尤为重要

图1:

在室内自然光的条件下,由于天光的影响,物体的色调偏冷。

图2:

光源改变为普通灯泡后,画面变成了暖色调

图3:

主要光源略微偏绿,整个画面调子随之改变。

 

c:

环境色

 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

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

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

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对此,环境色的掌握非常重要。

 

  由于背景色彩的改变,几个水果的颜色也呈现不同的变化,在以上三幅图中(依次为A、B、C图),A图中苹果与玫瑰红背景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B图中的水果受黄色衬布的影响,颜色偏暖;C图则较冷。

三、色彩写生的观察方法

1、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色彩写生的关键

学生在画过基础的素描后,对色彩的感觉较为迟钝,看物体习惯于表现明暗黑白而注重固有色印象,色彩画被画成“有色黑白画”。

因为有光,自然万物相互影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绚丽多彩的世界。

要表现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变化,必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色彩的“火眼金睛”,一幅生动的色彩画是靠正确的观察方法看出来的,而不是对素描原理和色彩理论的生搬硬套。

所谓“师法自然”,也就是说应该多观察、会观察,自然万物是最好的老师。

大自然“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千条色彩法则不如一双敏锐的眼睛。

所以说,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是画好色彩写生的关键。

2、如何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我们平时看自然万物,习惯于焦点注视,两眼盯住一物或一点,集中盯住。

这是典型的局部观察法,用这种方法训练观察能力,势必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看到正确的色彩关系。

例如你在茫茫人海中要判断一个人的高矮胖瘦,不能主观地说他高或瘦,只有把他同周围的人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判断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同样道理,如果仅凭主观或经验去臆造某一颜色,它肯定是局部的、孤立的、片面的,也就永远不能调出生动鲜活的色彩。

不是为美而动,更不能动之而美。

首先,两眼视线要平行向前,整体浏览。

在意识里告戒自己不要去盯住某一物体,而是把两眼在周围不停地上下左右来回摆动,通过摆动去意会你要表现的物体之间的色彩倾向,是红还是绿,是暖红还是冷红,是鲜艳一点还是灰一点。

这种观察方法很像汽车大灯,永远平行照射而不会聚焦于一点。

也只有把物体同周围一起看,反复对比,才能判断它的具体倾向(包括深浅、冷暖、色相和色彩的鲜艳度)。

(如图)

其次,同类对比法。

观察物体时,多在相近色彩之间进行反复对比,比较容易看出微妙的色彩。

例如一组静物有几个色彩相近的黄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