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321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姆定律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docx

欧姆定律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2课时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理解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应用(重点、难点)

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如何求出通过节能灯的电流大小?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欧姆定律

提出问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是什么关系?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又是什么关系?

写成公式是怎样的?

各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又是什么?

讨论总结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这个规律。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规律叫作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I=U/R。

探究点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1.求电流

探究活动如图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交流讨论画出简单的电路如图所示。

归纳总结已知:

R=54Ω,U=36V;

求:

I=?

 

解:

I=U/R=36V/54Ω=0.67A。

  答:

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67A。

2.求电压

探究活动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交流讨论画出简单的电路如图所示。

归纳总结

已知:

R=6.3Ω,I=0.45A;

求:

U=?

解:

由I=U/R得:

U=IR=0.45A×6.3Ω=2.8V。

答:

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V的电压。

3.求电阻

探究活动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归纳总结

已知:

U=7.2Ω,I=0.4A;

求:

R=?

解:

由I=U/R得:

R=U/I=7.2V/0.4A=18Ω。

答:

导体的电阻是18Ω。

教师强调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U/I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

讨论交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通过的电流是0.8A,那么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通过导体的电流又是多大?

归纳总结欧姆定律基本的计算步骤:

知识拓展

(1)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2)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统一用国际单位;(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刻而言的。

 

板书设计

第2节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第2课时)

——欧姆定律

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知识,本节内容是根据上一节探究实验结果,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归纳得出的,它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欧姆定律应用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对数学公式的变形,求未知物理量的问题。

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会画电路图(建立实际电路的模型),这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目标

1.串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2.并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把任意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的亮度不同,那么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

(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接线时要注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不要出现短路现象;电流表要跟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的接线要正确:

不得出现反接;电流表的量程要选准;要进行试触;读数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拓展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

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200mA。

探究点二:

并联电路的特点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教师演示投放如图电路,引导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

(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物理实验不能只由一次实验得出规律。

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干电池的节数等方法进行多次验证。

讨论交流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之间一定是串联的吗?

板书设计

第四节科学探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在这节课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实验前的引导和实验中的适时指导。

在探究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后,及时地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让学生明确电流相等的两个用电器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