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43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一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大分子物质才能通过胞吞与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B.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及其结构,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只有线粒体是肝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除一些神经递质外,一般大分子物质都只能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

2、由原核细胞构成

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3、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与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但也有小分子通过胞吐从细胞内分泌出来,如一些神经递质的外排,A错误;S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孔,B错误;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及其结构,属于细胞内的清除功能,C错误;肝细胞属于动物或人体细胞,动物或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有氧呼吸,从而影响能量供应,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会需要能量),D正确。

【点睛】注意: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消灭;而监控和清除是针对体内衰老、损伤和肿瘤细胞等的识别与清除。

2.生物学研究用到多种科学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细胞沉到底部

B.利用模型建构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C.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摸拟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

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标记的18O2供小球藻利用,最终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数量不断变化,形成前后对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卡尔文循环指用14C的同位素标记CO2,证明光合作用中暗反应过程碳的转化途径。

【详解】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应立即计数,应让样液沿盖玻片边缘缓慢侵入计数室内,并让酵母菌细胞沉到底部,A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实验,但是需要重复实验,B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中,大小不同的三个琼脂块中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这说明细胞越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越低,该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C正确;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标记的C1802供小球藻利用,最终发现了暗反应过程,即卡尔文循环,D错误。

3.甲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不在21号染色体上,已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21号染色体联会,剩余的21号染色体随机移向一端。

下图是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号和4号都是杂合子

B.7号患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因为4号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细胞

C.若1号不含甲病致病基因,6号和7号生下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16

D.若1号含甲病致病基因,则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一定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1号和2号个体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无论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和4号个体都是杂合子,A项正确;7号患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因为3号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精子,也可能是4号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细胞,B项正确;就甲病而言,若1号不含甲病致病基因(相关基因用b表示),则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其与7号(XBY)生下患甲病男孩(XbY)的概率为1/2×1/4=1/8。

就乙病而言,7号个体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为1/2,因此他们生下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8×1/2=1/16,C项正确;若1号含甲病致病基因,则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甲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都等于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的是()

A.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勢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隔离能阻止种群的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即等位基因,没有突变也不可能存在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相应基因频率升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有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减少,相应基因频率会降低,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发展进化。

【详解】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A正确;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隔离是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C正确;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发展进化,D错误。

【点睛】易错选项D,注意共同进化的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发展进化。

5.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

【点睛】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基本模型如下:

①分级调节:

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

如图所示,“相应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

6.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a+c)⨯100%

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若除去鱼种乙并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的数量会呈现“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同一物种在同一地域的不同空间活动、觅食属于种群的空间结构,而群落中不同种群在不同空间生长、活动或觅食等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群落中不同种群属于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详解】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c),A错误;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若除去鱼种乙并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的食物非常充足,但是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鱼种甲在鱼塘中将呈现“S”型数量增长,D错误。

【点睛】注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在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所占的百分率。

7.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子而备受青睐

某研究人员对三倍体西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该研究者对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研究结果。

13:

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1:

00时。

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西瓜果肉细胞内蔗糖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果肉细胞吸收蔗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三倍体西瓜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短期高温(420C)和常温(250C)对照处埋,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经过短期高温处理后,西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取,在短期高温处理过程中,每6h取样,提取西瓜幼苗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后,再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色素带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低于

(2).光合速率减小,导致CO2在胞间积累(3).CO2浓度和光照强度(4).主动运输(5).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减弱,CO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弱(6).无水乙醇(7).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变窄)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中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0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0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到正午由于出现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下降,然后上升,直到下午,光照减弱,净光合速率又逐渐下降。

【详解】

(1)与11:

00相比,13:

00时胞间CO2浓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所以合成C3的速率小于11:

00时。

17点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出二氧化碳在胞间积累。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引起。

(2)西瓜果肉细胞内蔗糖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果肉细胞吸收蔗糖能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所以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据图分析可知,由于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减弱;CO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弱等原因,所以经过42℃处理后净光合速率降低。

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分离。

高温(42℃)会破坏叶绿素,故高温(42℃)处理后获得的色素(第三条)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第四条)黄绿色的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第三条第四条色素带变窄)。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坐标系中横坐标含义和纵坐标含义,结合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8.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些因素对某种植物茎伸长

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中简称抑制剂。

(1)该实验

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你是否认同该同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芹菜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具有平肝降压、防癌抗癌、减肥等诸多功效。

想要提高芹菜的产量,根据本实验结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2).光照(8hd_1)(3).赤霉素(4).否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惰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5).延长光照时间、喷洒一定量的赤霉素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因变量是植物茎的长度,1、4组对照或3、6组对照均可说明适度延长光照可促进芹菜茎的伸长。

【详解】

(1)根据试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与1、3组形成对照,第2组茎长度较大,那么第2组实验的条件为:

光照(8 h/d)+赤霉素。

(2)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因为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3)根据本实验结果来看,要想提高芹菜的产量,可以延长光照时间、喷洒一定量的赤霉素。

【点睛】解决实验问题关键要抓住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特别注意本题实验的自变量有三个)和因变量,再根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对能形成对照的实验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

9.某地将废弃采矿区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预期若干年后各种生物陆续迁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回答下列回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该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采用______________(填调査方法)调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数量来评估水质情况,而用___________(填调查方法)调查鲤鱼的种群数量。

流入鲤鱼种群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繁殖季节,该生态系统中的雄黑斑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设种群E所含能量为6×1010kJ,种群B所含能量为3×109kJ,则种群A所含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kJ。

若该生态系统只有E、C、D,且C的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盒物的比例由1:

1调整为1:

5,则该生态系统供养的C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答案】

(1).次生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3).抽样检测法(4).标志重捕法(5).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6).物理(7).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8).3⨯108(9).2.2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详解】

(1)将废弃采矿区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调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数量一般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鲤鱼等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雄蛙求偶时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说明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由题干可知,B种群获得的能量为3×109KJ。

要计算A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少,则能量传递效率应为10%。

在E、C、D、A构成的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6×1010×10%−3×109=3×109KJ,所以A种群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同化能为3×109×10%=3×108KJ。

设E同化的能量为X,当C的(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

1时,C由E获得的能量为12×10%X,由D获得的能量为12×10%×10%X,获得的总能量为5.5%X。

当C的(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

5时,C由E获得的能量为16×10%X,由D获得的能量为56×10%×10%X,获得的总能量为2.5%X,则食物比例调整后,供养C的数量是原来的2.2倍(5.5%X÷2.5%X=2.2)。

【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4)小题,一方面要抓住已知量分析未知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建立核心相等关系。

10.科学家获得一株花色突变型豌豆。

将该突变型豌豆与野生型豌豆杂交得F1,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得F2,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数量比为9: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作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I:

野生型与突变型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在F2的突变型个体中存在一定的致死率。

假设Ⅱ:

野生型与突变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且在F2中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不能成活。

(1)若假设I成立,则突变型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突变型的致死率是_____________。

(2)若假设II成立,则F2中死亡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3)为验证上述哪种假设正确,可让F1与突变型豌豆进行测交,并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测交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I成立。

②若测交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II成立。

(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两株豌豆杂交得到子代F1,任其自花传粉,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15:

9:

25:

15,那么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

(2).2/3(3).4(4).野生型:

突变型=3:

1(5).野生型:

突变型=1:

1(6).YyRryyRr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突变型豌豆与野生型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性状,突变型为隐性性状。

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Aa)自交,理论上,F2会出现野生型:

突变型=3:

1(看做9:

3),而实际上F2中野生型:

突变型=9:

1,说明突变型有一定致死率,即突变型总共3份而死了2份,所以致死率为1/3。

若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理论上,F2应出现9(A_B_):

3A_bb:

3aaB_:

1aabb,而实际为9:

1,推测可能就是A_bb和aaB_两类基因型的个体死亡。

【详解】

(1)因为突变型豌豆与野生型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野生型,所以野生型为显性性状,如果假设Ⅰ成立,则突变型豌豆基因型为aa,子一代自交,如果不致死,子二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应为3:

1,题目中子二代比例为9:

1,说明突变型的致死率为2/3,存活的有1/3。

(2)如果假设Ⅱ成立,则突变型豌豆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是9:

1,说明基因型为A_bb和aaB_的个体致死,所以致死基因型共有4种。

(3)①如果假设Ⅰ成立,那么子一代基因型为Aa,与突变型豌豆测交,后代中突变型有2/3致死,有1-2/3=1/3存活,则野生型:

突变型=1:

(1×1/3)=3:

1。

②如果假设Ⅱ成立,那么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与突变型豌豆aabb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_bb和aaB_的个体致死,存活的野生型(A_B_):

突变型(aabb)=1:

1。

(4)根据题意,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15:

9:

25:

15,所以F2中黄色:

绿色=3:

5,即黄色占3/8,圆粒:

皱粒=5:

3。

由于F1自花传粉,黄色占3/8=1/2×3/4,可知F1中Yy占1/2,yy=1/2,故亲本为Yy×yy,同理可推知另外一对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因此,亲本基因型是YyRr和yyRr。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两对等位基因遵循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规律,若涉及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尤其应注意对每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的遗传分解统计分析,如题中(4)小题,进而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11.如图两套装置都常被用来对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可根据具体物质性质

不同选择不同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不采用该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萃取液的浓缩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2)采用图乙装置提取胡萝ト素时,通常先将胡萝ト粉碎和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时进行水浴加热而非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甲中的提取物最终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乙中的提取物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乙装置中冷凝装置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