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讲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620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讲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文心讲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心讲堂.docx

《文心讲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讲堂.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心讲堂.docx

文心讲堂

中国有句老话:

3岁看大,7岁看老。

我们过去认为这个话有点偏激,但是随着大脑科学的发展,却证明这句话越来越正确,所以今天要向更多的镇江年轻父母介绍当前大脑科学最新的进展。

我这个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的理念——基本理念;第二部分,基本内容,我们要教些什么东西;第三部分,我们选择了全国亲子教育中一些有经典代表性的操作案例和大家分享。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基本理念。

第一个理念就是智本能。

什么叫智本能呢?

婴儿出生的时候和所有的动物相比,都比较无能,但还是从娘肚子里带来了将近27个本能反射动作。

什么叫本能反射?

天生的,不需要学习,一出来就会的。

我举个例子,吸吮反射。

婴儿出生后一看到妈妈的乳奶,就会去吸奶,这个要不要学?

这个要学就饿死了,天生的。

持物反射,妈妈给个东西,持握不放,要不要学?

都不需要学,都会。

还有抬头反射、爬行反射,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能反射动作,请家长记住叫探求反射。

什么叫探求反射?

就是所有的孩子出生以后对外部的任何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都要探索一下,这个摸一摸,那个抓一抓,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家认为这就是人类的智本能,也就是我们的孩子发展自己的智慧,是本能、不需外加的,是他们本能的需求,这一点很重要。

没有这种智本能,他们的智能不会飞速向前发展。

比方说给婴儿一张纸,他就拿来探求,首先拿在手上上扬,还哇哇地叫,不会说会叫啊,干什么,他在研究社会学,谁需要他啊,没人理他;没人理他,他就研究第二个项目,他拿在桌子上撕、揉,研究物理学;最后放在嘴里嚼,研究经济学,只有实用价值嘛,不断的探求。

这种不断地探求使孩子们增长智慧。

所有过去有个说法,孩子脑袋大就聪明。

听说过吧?

不对,头最大的那个是脑积水。

人的聪明本质特征就两个字,“连接”。

谁跟谁连接呢,脑细胞跟脑细胞要连起来形成互联网,一个神经元向外延伸,延伸出一个轴状图突出物和将近两万根树状突出物,树枝一样延伸,别的延伸部分跟它接触以后,这个接触点叫突触物,突出的“突”,接触的“触”,突触点越多的孩子越聪明。

那么怎么连接呢?

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这样又有两个关键字叫“刺激”,所以早期的婴儿怎么学习,就两个字“刺激”。

但是,不是刺激大脑本身,大脑本身不能刺激,也刺激不了,人的大脑是被大脑壳包围的,严严实实地包围,脑袋壳虽然很薄,但有几层,他和外界是隔绝的。

那么刺激哪个部位呢?

刺激司令部管辖的5个情报部,因为是他们提供信息情报的。

这5个情报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感: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所以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叫“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

请大家跟我说一遍“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

太重要了,中国人说智商高叫什么,聪明,什么叫聪明?

聪明,聪明,耳聪目明,很有道理。

当然这个五感训练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其中有一个器官最重要,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每天大脑接受的信息总量约83%靠视觉。

中国有句老话:

眼见为实。

还有一句,耳闻不如一见。

眼睛非常重要。

所以五感训练,视觉第一。

过去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婆婆说一句话,你把窗帘拉紧,孩子怕光啊。

这可是天大的误会。

欧洲医院里孩子出生,第二天医生就用手电筒一个一个照,干什么?

开始锻炼瞳孔的收缩和放大。

不过现在家长聪明了,在摇篮上挂气球,挂过没有?

最好挂红的。

因为宝宝在娘肚子里看到的第一个颜色就是红色,看到非常兴奋。

为什么挂气球啊?

注意啊,要移动,老不动成斗鸡眼了。

还有一个误区,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把孩子的房间布置的非常温馨、柔和,采取淡紫色、粉红色的设计,你要这样布置婴儿的房间,对于婴儿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因为他们什么也看不见。

婴幼儿接受外界信息刺激的需求,以下8个字是标准——“颜色鲜艳、轮廓分明”,注意啊,全世界的儿童都喜欢看卡通片,恰好符合这8个字。

一定要颜色鲜艳、轮廓分明,而且图案越复杂越好,儿童不喜欢简单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接受外部信息刺激传递到大脑司令部,脑细胞的一部分就开始往外延伸,每刺激一次,往外延伸一次,我们叫神经突起;缺少这种刺激,我们叫环境剥夺,环境剥夺的孩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我举一个相反的例子。

1980年我们在山东鲁南地区的两个县发现一种特殊的喂养方式叫睡沙袋,因为穷啊,没有钱买摇篮,没有钱买尿布,怎么喂养?

在家里两根柱子上绑条白布,搁点沙,沙干什么用?

当尿布。

白布就是摇篮,孩子就在上面生活。

你们设想一下,省钱是省钱,但是这个孩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每天就呆呆看着白色的天花板,床单也是白的,墙壁也是白的,我们把这个叫“白色恐怖”,没有颜色,没有音乐。

有没有人的语言?

注意,人的语言也是一种刺激,因为每一个婴儿出生的时候大脑里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叫“获得语言装置”,所有动物都没有,只有人类有,所以婴儿对人的声音特别敏感,尤其是母亲的声音。

结果那个地方女人不坐月子,头天生完孩子,第二天就扛着锄头下地了,整一个环境剥夺。

这些孩子的状况怎么样呢?

山东师范学大学教育系的师生对这批孩子做过一次智商测试,他们的平均智商只有68,平均,当然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

谁好一些呢,睡的时间短的好一些;谁差一些呢,睡得越长越倒霉。

我们的调查结果是,睡沙袋短则半年,最长达4年之久,下来的时候连走路都不会,4岁的孩子不会走路,严重缺乏环境刺激。

当时调查组跟家长聊天的时候问,您知不知道您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要慢一些?

“慢一些”其实就是“笨一些”,那家长满不在乎的回答,没事,俺知道俺的孩子不行,但是俺想,今后上学老师一教不都会了嘛。

这是典型的中国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孩子们上学以后开始接受教育,上学以前就让他们宝贵的时间像长江的流水一样,一淌就是六七年,毫不可惜。

等到上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向我们的小不点要学习成绩,要学习质量,有点甚至软硬兼施。

调查组后来分两次追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80%睡沙袋的孩子小学中途辍学。

为什么?

跟不上,剩下的孩子勉强上到初中。

调查组的同志翻遍两个县教育局的学生名单,找不到一个睡沙袋的孩子拿到初中毕业文凭的。

养儿不教啊!

所以我们今天反其道而行之,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甚至提出0岁方案,还不是指出生的那一天,是怀孕的那一天。

“五感训练,视觉第一”,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做个小实验,大家拿一个手指头出来,配合一下。

好,回答我,这是几?

1,这是几?

2,,1加1等于几?

3。

1加1整个3出来了。

第二个观念,人类的早产现象。

我刚才提到我们的婴儿出生跟动物相比是无能的。

人类早产,人类为什么早产?

因为人在胚胎时期主要是张大脑。

你们看那个胎儿的标本,大脑和身体是1:

1的关系,刚出生的婴儿脑围和胸围是相等的。

准妈妈记好,你的孩子在肚子里每一分钟增长的脑细胞数量达到25万个,每一分钟。

因为脑袋司令部越来越重,再不出来就出不来了,产道有限,所以就刺溜一下提前出来了,因此我们把0-1岁的婴儿不叫婴儿,干脆叫体外胎儿。

动物不这样,所有的动物出生的时候都是成熟体型的,«人与自然»看过没有?

中央电视台赵忠祥解说的,那个北美的角马,成千上万只找草找水源,找到以后歇下来的时候小角马出世。

我们看到那个长镜头,非常宝贵的镜头,整个出生的过程,所有的小角马出生以后,10秒钟以内肯定能站起来,10分钟左右跟着母亲走,听好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奔跑,不跑不行的,整个大队伍奔跑,它要跟着队伍奔跑,不奔跑别的野兽就把它吃掉了。

我们在座的哪一个家长,孩子出生一小时后到金山公园跑给我看看,一年都不行。

但是感谢上帝的恩赐,我们人类幸亏早产,因为人类的的早产使得人类出生的时候大脑带着极不成熟的状态,大脑的重新塑造、重新组装是在后天丰富的五光十色的环境中形成的,所以人类的开发前途无限,正是因为早产。

但是你得抓住这个机遇,所以我们说人生头3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叫潜意识教育。

什么叫潜意识教育?

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所有信息储存在我们人类的旧皮质中,也叫祖先脑,出生以后还在迅猛增长,周岁以前大脑增长速度是172%,这个时候信息旧皮质叫潜意识,它不一定能够显现出来,但是时刻发挥作用。

所以,决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不是靠显意识,而是靠潜意识。

有人说不对啊,3岁以前记不住,记不住有什么用啊,记不住不等于没有,我们所有的基本东西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国外的,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看过没有,演«罗马假日»的派克,很帅的那个演员演的。

爱德华大夫有一个毛病,他只要看到有条纹的图案就浑身发抖,什么原因?

这个电影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导演的,制造悬念,爱德华自己也不明白,但电影的最后悬念解开,爱德华大夫在两岁的时候犯了一个大错误。

3岁多的哥哥与他一起玩耍,哥哥正坐在斜的栏杆上面,他把哥哥往下一推,哥哥像滑梯一样往下滑,好玩,但是这个滑梯的尽头是带着条纹的钢做的防小偷尖刺,尖刺一下刺进了哥哥的心脏,哥哥死了,这么一个印记,在他的大脑里面产生了一个这么强烈的潜意识,只要看到条纹他就发抖。

第二个例子,我说的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哈佛女孩刘亦婷,知道吧,有这本书是不是?

刘亦婷在17岁的时候被美国哈佛大学破格录取,哈佛大学很牛的,一所大学培养出38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新中国成立60年,13亿人口,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有,它一所学校培养出38个,这么一个学校凭什么录取一个17岁的女孩?

因为推荐信是这样描述的,说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成都女孩,她的英语口语水平相当于美国电视台的脱口秀水平。

我见过刘亦婷,英语倍儿棒,所以我见到刘卫华,刘卫华是我们武汉大学0岁方案研究员,我说刘老师你为什么不另写一本书,向家长介绍怎么把英语教的这么好的,他说这本书我不敢写,我从未教过她英语,我本人的英语很差,我就觉得很奇怪。

但是刘卫华说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典型的潜意识教育。

什么事?

刘亦婷出生8个月的时候,母亲要考职称,考职称就要考外语,她又不能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因为孩子在襁褓当中,怎么办?

在家里自己学,因为当时电视台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节目,年纪大的都知道,《Followme》——《跟我学》,每天下班6点半钟啥也不干,抱着孩子“Thisisadeskandthatisatable。

”这两个人很有意思,一个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刻苦学习,而另一个是无意识无目的地被动学习,甚至无可奈何地接受,为什么无可奈何?

抱着你你不听也要听。

谁的收获大呢?

小孩收获反而大。

刘亦婷一岁半的时候,母亲已经评上职称了,不学了。

但是刘亦婷参加第一个英语班的时候,把所有的英语老师都镇住了,这个孩子英语怎么这么棒啊!

老师非常诧异地问她的妈妈,她什么时候学过外语啊?

她妈妈说从未学过。

这个叫什么?

这个叫清韵式,因为她学母语就是这样学的。

我们的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上过一次培训班,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3岁以前不费吹灰之力的熟练掌握他的母语。

镇江人一口镇江话,武汉人一口武汉话,还不犯语法错误,何等的神功啊,说话难不难啊,很难的。

我们学外语的知道,要发准一个音,得调度我们的唇齿喉舌腮,加上几十块肌肉的协调,哪一个部分不合作,这个音就跑掉了。

她是学母语不是学外语,她学母语就是学外语,她从另外一个世界投胎来的吗?

她有困难吗?

没有,何等的神功啊!

所以0~3岁的婴幼儿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脑力劳动者,幸亏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难。

你还别说,外语就是方言,你们镇江人到广州出差试试,或者干脆在广州住几年,你未必能听得懂广州话,我到现在听不懂广州话,所以每次到广州出差第一句“请说国语”。

小孩厉害。

我们有一个同事调到广州工作,小孩才3岁,5个月以后我到他家做客,我们大人说普通话,这孩子一口广州话,他会说你不会说,潜意识啊。

所以我们今天在座的家长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我说是“严重”这两个字。

运动,婴儿怎么运动啊?

在座的女士居多,恕我直言,别看你们在长江边上,有没有旱鸭子?

有没有不会游泳的?

点头的肯定不会。

1978年在前苏联黑海的海边曾经举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要求参赛运动员不满一周岁,因为叫婴儿游泳比赛,参赛的运动员233名。

我们在录像里看到,运动员入场最有意思,滴滴答答,不会走路的,出生五六个月会走吗,七八个月会走吗,最小的一名运动员出生3周,还没满月,但是裁判一声枪响,做母亲的闭上眼睛毫不犹豫地把孩子往海里扔,放心,没有淹死的,有的还会潜泳,潜意识教育。

所以蒙特利梭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0~3岁所学到的东西相当于他从3岁直至死亡全部内容的总和。

”前苏联著名的科学家巴普洛夫更是向全世界的父母呼吁:

“如果您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三天就开始进行教育的话,那就非常非常的遗憾了,他已经晚了两天。

”所以我们今天要反其道而行之,抓早教,因为潜意识教育是影响终身的教育。

第三个观点呢,婴幼儿有特殊的认知特点。

我举两个例子。

过去我们认为孩子就是缩小的大人,慢慢自己就长大了对不对?

不对,所以以前的家长啊,以前的大人啊,是不给孩子设计童装的,电视剧里民国以前的儿童都是穿长跑马褂,把它剪短了对不对,有童装吗?

现在才有童装嘛。

其实婴幼儿有它独特的东西,他们在认知方面跟成年人不一样。

举个例子,形成印刻。

我刚刚提到,在婴儿这个阶段,进入大脑的信息像印章一样,像刀子一样刻在大脑里面,这个是成年人望尘莫及的。

我们成年人要记住一样东西得通过分析联想记忆理解,才能够记住。

比如物理学牛顿三大定律,我们物理老师讲好了,讲透了,我现在还记不下来,不理解我记不住,通过联想通过分析可以记住。

婴幼儿不是这样,婴幼儿有点儿类似照相机一样,咔嚓快门一按,就印在脑子里了,形成清晰的表象,这个能力成年人望尘莫及。

举个例子,认人,婴幼儿认人的本领特别强,周岁以前认人,我们统计过,认识不下50个人的脸,别的爷爷冒充他的爷爷他不干,这不是我爷爷,人的脸是不好认的。

上了幼儿园,同学全部认识,老师全部认识,一周的时间都认识了,同学的爸爸妈妈都认识。

你怎么敢这么说?

因为我有发言权,我办了两所幼儿园。

我们幼儿园怎么接孩子啊?

安全问题啊,小孩在教室里一个都不让动,家长一个个进去对号入座。

我就观察过,小孩在里面乖乖地坐着,一个家长进来,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明明的爸爸来了,明明的爸爸谁跟你们介绍过?

我都不认识。

靠印刻,靠模式来记忆。

认物,别说3岁,2岁半的孩子我们统计过,认识的物体数以万计,上到日月星辰,下到砖瓦砂石,包括家里的各种摆设,全部认识。

认字,有人说认字就难一点,我今天要非常负责地告诉家长,认人、认物、学说话、认字,唯独认字最容易,因为字叫平面的物,不叫字哦。

我们在全国推广的时候,黑龙江有一个叫天辰的小朋友,1岁4个月走下楼来时跟妈妈说,妈妈这里好多日本的“日”啊,哎呀,这孩子有毛病啊,这里没字他说有字,这怎么回事?

后来一想没问题,这个楼梯一格一格的,像不像叠起来的“日”字,他不晓得是物,字物不分的,我们大人以为认字难,放到上学再认,这个太可惜了。

深圳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5个月的时候,我说,宝宝,灯,他会指灯,他不会说会指啊,这个家长说那我写了“灯”字怎么样,宝宝-灯灯,再问宝宝灯在哪里,一会儿指这个,一会指那个,有门儿。

我把这个道理讲了以后,很多家长回去试。

杭州有一个叫郑一晨的小朋友,郑一晨的爸爸听我报告的时候还是一个准爸爸,郑一晨还没出生,今天准爸爸有没有?

郑一晨的爸爸跟我握手,他说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所以郑一晨出生的那一天他把家里挂满了字,邻居说这个家出了个神经病,但是周岁的时候,杭州电视台去拍电视片叫《智慧的曙光》,工作人员跟我讲,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1岁的小晨晨认识1100个字,有人说不对啊,不会说怎么会认,我说他不会说不要紧,他会抓。

我举个例子,7个月的时候婶婶去看他,爸爸让他说婶婶你好,叔叔说孩子不会说话啊,有没有办法,有办法,他在地上到处爬,干吗?

他把“婶婶你好”4个字摆出来了。

之后我们得出结论,认人、认物、学说话、认字,认字比认物要容易。

舟山有一个叫朱烨的小朋友,2岁5个月的时候他爸爸来信给我们说,我的孩子通过你的方法认识5000个字了,我说不对啊,我们常用字3000,你哪来的5000?

他说我是用《康熙字典》教的,我说为什么用《康熙字典》教呢?

他说这个孩子怪,笔画复杂的,一下子就认识了,简单的难认,我说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孩子跟您的孩子一样,越复杂越好认。

我和《舟山日报》的记着一起去采访,真的叫问不倒,到了下午记着说认物怎么样?

我说试一试,下午开始认物了,认物麻烦了,第一张图片卡壳了。

我们画的什么呢,茄子。

坏了,这是什么?

认了半天,最后西红柿,他看我们笑了,知道错了,但是他聪明,反面有字不是,突然抢过来,把我们吓一跳,茄子。

因为茄子这两个字,连笔好认。

不信你们回去试试,你掌握了这种特殊的认知特点,一下子就学会了。

还有获得敏感,什么叫获得敏感呢?

孩子们对某件事情特别感兴趣,有倾向性,特别敏感。

这是怎么产生的呢?

请大家记住,3岁以前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无选择探求期。

什么叫无选择探求期?

由于婴儿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选择,他无所谓倾向,给他什么他喜欢什么。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经常反复大量出现什么,他就喜欢什么,这个阶段经常出现音乐,他获得音乐敏感,经常给他看字,他获得识字敏感。

他获得的第一个敏感叫妈妈敏感,一看到妈妈就手舞足蹈,就会高兴。

有人说这个还不好解释吗,这是血缘关系。

是血缘关系吗?

不对,因为抱养的孩子也一样,就是因为妈妈这个人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在他面前,逗他玩,给他喂奶,一看到妈妈就高兴。

你这个时候天天打麻将,就获得麻将敏感。

所以为什么有书香门第的说法,什么叫书香门第?

孩子出生以后,发现家里到处都有书,家庭成员都看书,爷爷在看书,爸爸在看书,妈妈在看书,他从小就喜欢看书。

戏剧界有六龄童、六小龄童,还有小香玉,孩子眼睛一睁开,咿咿、啊啊,听唱戏,他会了。

我是围棋协会的顾问,我走访过几个围棋高手,包括常昊他们,两三岁在家里下围棋,三四岁开始学。

所以获得敏感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我们人类必须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率先呈现在婴儿面前,让他们从小有获得这些东西得敏感,这管用一辈子。

3岁以后,视野开阔了,玩的东西也多了,自己开始选择了,因此要在无选择探求期,把最好的东西输送给他。

当然,还有其他的认知特点我们就不说了。

最后一个观点,隧道观点。

火车进隧道什么先进去啊,火车头。

隧道到头再出来,什么先出来,还是火车头。

因为隧道里火车不能掉头对不对,这整个过程叫隧道现象。

我们孩子的教育就是典型的隧道现象。

今天在北大、清华这些重点大学上学的莘莘学子,他们之所以优秀,不是大学优秀的,早在中学阶段就相当优秀,同意吗?

否侧他考都考不上啊。

他是中学优秀的吗?

不对,小学老师说,这孩子调皮是调皮,绝顶聪明,狗撵鸭子呱呱叫。

他是小学才呱呱叫的吗?

不对,幼儿园的园长不服气,这个孩子考上清华我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在幼儿园早就发现了。

他是幼儿园才优秀的吗?

不对,北京有一个心理学家对全国108个高考状元,刚好一百单八将,进行了详细的家访,发现大多数家长是从0岁开始教育的,有一部分是从胎教开始的,这才对。

也就是说,隧道现象告诉我们,必须从生命的初始阶段开始教育。

那么,我们为什么肯定早期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呢?

因为早期教育是唯独不受高考指挥棒指挥的教育。

一上小学,就会经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尽管现在高声地呼喊素质教育,学校却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应试教育,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0-6岁这个阶段是我们可以大力开展各种素质教育的最好时期,这是中国教育一个大的特点。

什么叫素质教育?

我用简单的7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健美、聪慧、性格好”。

首先要健康。

我们在武汉至少对15000个儿童做过智商测试,其中有一个家长把我拉去说话,他说教授你能不能亲自测试我的孩子,我说怎么了,他说,哎呀聪明的不得了,我一看,长得像豆芽菜一样,身体要健康。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家长又走进一个误区,以为身体健康就是健康,不对啊,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儿童的健康是三个方面,三者同时处在良好状态才叫健康,哪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表述是躯体健全、无残缺,就是身体健康,这个家长都好理解,但是如果仅此而已是不及格的,注意后面两条。

第二条,良好、健全的心理状态,心理要健康。

第三条,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只有三方面同时处在良好状态的儿童,才叫健康儿童。

我们针对心理健康要说的是,家长往往忽视这个问题。

要讲这个问题呢,我们从反面来讲,因为世界卫生组织讲到这一点的时候,公布了儿童心理不健康的4个方面,或者说4种表现形式,我把这4个方面给大家讲一讲,大家对号入座,但是我希望我讲完以后,你们一个都对不上号,但愿对不上号。

第一条,心理疾病。

原话是这样表述的:

以MBD综合征为代表的包括其他心理疾病儿童。

MBD就是儿童多动症,其他心理疾病目前列举了孤独症、自闭症,这是比较常见的,还有就是焦虑症、恐惧症,还有一个是威廉姆斯综合征,我不展开说了,那个比较少。

比较多的还是第一个,多动症。

但是我们在讲多动症的时候也产生一些误区。

有一个家长肯定地说,我的孩子肯定没有多动症,我说你举个例子,她说那天上午我请假在家洗衣服,对孩子说,宝宝在摇篮里头坐好,别动啊,一上午他一动都不动。

我说赶快送医院检查,一动也不动有毛病哦。

还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肯定有多动症,为什么呢?

一天到晚翻箱倒柜,这边跑那边跑,坐不下来,是多动症吗?

不一定。

大家注意啊,多动症和好动没有直接关系。

什么叫多动症呢?

多动症全称我念给大家听听,叫儿童注意力缺陷综合症,因此它主要毛病不是动,是注意力分散。

我们在武汉市测出4个一动也不爱动的多动症患者,孩子都喜欢看卡通片,唐老鸭米老鼠孩子都喜欢,这4个孩子连这个也不喜欢,注意力分散。

所以我们要请家长消除误区,这个动必须是科学的动,等一下在讲具体方法的时候,要把动放在首位,但是这个动不是盲目的动,要讲科学,不能乱动,这个放到后面讲。

第二条,障碍。

婴幼儿的心理障碍集中在神经功能方面,所以也叫神经功能障碍。

比方说,第一,进食障碍,厌食,厌食症就是障碍,所以家长注意,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训斥孩子,天大的事情吃完饭再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训斥孩子。

厌食的反面叫贪食,贪食也是一种进食障碍,还有反复呕吐,还有易伺,轻易的“易”,伺候“伺”,易伺指个别儿童吃非食物。

例如我们在湖北省蕲春县发现一个男孩,经常起来吃蜡烛,这个就是神经功能障碍。

第二,训练障碍,夜惊,夜晚的“夜”,惊叫的“惊”。

我一说夜惊,很多家长就说会说,我的孩子夜惊,半夜爬起来叫,我说你是不是睡前讲大灰狼的故事,说:

“睡不睡,不睡大灰狼吃你。

”完蛋了,你吓唬孩子他不夜惊啊?

所以婴幼儿要平静入睡,平静入睡也叫自然入睡法。

大家注意啊,顺便说一下,有的家长不知道,婴幼儿的黄金睡眠段是我们家长最热闹的时候,是晚上9点到11点,这个点为什孩子要睡?

因为婴幼儿在这个时间段在睡眠状态下脑下垂体大量分泌生长激素,所以这个时段不处在睡眠状态的孩子有可能长不高。

夜惊,还有小小年纪失眠的、梦游的。

第三个障碍,排泄障碍,也叫不自觉排便,也就是拉屎撒尿不知道。

哎呀,那我的孩子肯定有排泄障碍,这个要说明的是,有时间限制的,指5周岁以后出现的状况才叫排泄障碍。

我说5周岁,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那还不要紧,我讲这个也是告诉家长,排便的自理生活训练要从新生而开始,不要等到5周岁,包括“三定”,定时、定点、定人,包括便盆,最好包括整个排便的过程,这个一定要提前的训练,不要等到5周岁。

第四点,言语障碍,主要体现在口吃,俗称结巴。

不是发声器官毛病,是紧张和焦虑的结果。

这4个障碍有一个都不是健康儿童,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排泄障碍、言语障碍,这是第二块。

第三条,不良习惯。

这个比较宽泛,所以我们早期教育要强调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说白了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婴幼儿来说,有不良习惯的孩子不健康,刚好婴幼儿又处在真空状态,也就是说婴幼儿要么形成某一种良好行为习惯,要么形成不良习惯。

比方说,您的孩子要么养成早晚刷牙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要么养成早晚不刷牙的不良习惯,比方说吮手指、抠鼻子、耸肩膀、怪笑、眨眼,现在专家把挑食、偏食都列为不良习惯。

你们看我们的任务重不重?

因为习惯叫稳定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以后,由于相对稳定,改起来非常困难,还不如一开始养成良好习惯。

我就有不良习惯———抽烟,我改不了。

不过,我对太太说别劝了,世界上抽烟的人最不要脸,我给你写保证书写了27次,每次都耍赖皮,形成了一个抽烟定型,改不了,所以要一开始养成良好习惯。

第四条,品行障碍,注意,婴幼儿有品行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