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694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组:

我们身边的科学

单元目标:

1、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深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2、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要求写的汉字。

3、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识字和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

写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

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二、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

(南)你会写吗?

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

3、学生描红、书写。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

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像诗一样,很美)

(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与学生一起回忆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

(2)第二句:

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

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朗读课文。

三、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字。

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知道这里的益虫吃哪些的害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课件出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它就是我们这节课中的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

a、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c、用铅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d、边读边想,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

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三、识记生字

1、出生字小黑板,自读边读边记。

2、和周围同学交流你能记住哪些字,是怎样记的。

3、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最难记。

4、扩词巩固。

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出课文第一幅图)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C这时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

哪句写出了她的心情?

D你能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的心情来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出课文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

C知道朗读。

分角色朗读:

男女读、师生读、前后桌读。

3、学习三到五自然段

A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说了些什么?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B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六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自己读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

画出来,读一读。

C扩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提示:

“雪”“帮”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摹,描红练习,师巡视辅导。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

4、课外延伸:

课件再介绍几种益虫、益鸟。

(图片,文字说明)

杜鹃、猫头鹰、喜鹊、螳螂、黄蜂、蜻蜓。

作业设计:

1、读课文填空。

(1)、、没办法帮棉花姑娘治病,  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2)燕子捉的害虫,

     啄木鸟捉的害虫,

     青蛙捉的害虫,

     七星瓢虫吃的蚜虫。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不行

棉花姑娘病了  青蛙——捉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吃蚜虫——治好了

 

教学反思: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

教学重点:

识字及理解地心引力

教学难点:

理解地心引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

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上课就先来玩一次纸飞机好吗?

,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

我们来看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甚至飞出教室不落下来。

师:

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

好像这地上总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小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指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有多么神奇呢?

大家快打开书翻到31课。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读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呢?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如同位俩一起读

2.看,谁来了?

小兔要到小猴家做客,邀请我们一起去呢,去不去?

途中会遇到很多生字朋友:

认读本课有音节的生词:

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同位合作认读,可边击掌边认读。

然后展示。

3.没有音节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俩、摘、伯、而、且、踢、引、(小老师带读,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

然后小老师检查。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以游戏形式,小组比赛读。

(摘桃子)

4.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来到小猴的家。

两个好朋友见面可高兴了,他们是怎么一起玩耍的呢?

谁愿来读故事给大家听?

你想怎么读?

(一共有11个自然段,我想请。

为同学来接读)其中着重读第5、7、10自然段。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

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8.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9.类比感受,体验“引力”。

(让学生以4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10.指点:

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

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

(板书:

地心引力)

11.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以4人小组的形式练习,再分别请愿意展示的小组给大家戴头饰表演读。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一一一也就是“地心引力”?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指点。

展示:

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一一一“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

看一一一(在地球仪上粘贴高楼、人等立体模型。

)大家想想: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

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

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让我们睁开双眼,开动脑筋吧。

四、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

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

二、学习生字

1、观察要写得的字,并认读

2、说说你认为哪些字难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3、学生自主回答,当小老师讲述,师随机范写:

球:

区分“王”和王字旁。

右上不要忘记一点。

桃和跳:

比较学习。

区分“足”和足字旁。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三、拓展实践

实验:

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4、课外延伸: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我们的世界会怎样?

课件展示太空中的一些图片及文字:

1、在太空,水只要一倒出来,就会变成大大小小的水珠子,到处飘(piāo)。

2、没有了地心引力,巧克力飘浮(fú)在宇(yǔ)宙(zhòu)飞船里。

3、宇航员飘浮在宇宙飞船外,进行科学工作。

作业设计:

1、帮词语排排队。

几个  自己  掉了下来  只见  桃子  从树上

                         

能让  足球  地球爷爷  掉下来  踢到半空的

                         

2、补充句子。

老师刚讲完课,。

_____刚,。

板书设计:

         31、地球爷爷的手

踢到半空的球掉下来

  地心引力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

能让……掉下来

教学反思:

32、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塑料桥和潜水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塑料桥和潜水桥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播放桥的图片,师解说)

这些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

而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朋友今天要过几座与众不同的桥,让我们跟兰兰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请小朋友们把课题响亮的读一读——32、兰兰过桥

二、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教师随机教学生字的读音。

归纳学生对课题提出的三个最好的问题。

让学生带上其中的两个问题再次预习课文,然后自己解决。

三、学习潜水桥部分:

过渡:

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

随机出示小秘诀:

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

结实、透明。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学习学第五自然段:

过渡:

走过潜水桥,兰兰和爷爷又来到了哪儿?

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轻声自由读,想想有什么想弄明白的?

生质疑,解疑。

五、教学塑料桥部分:

过渡:

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

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

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

先要介绍的是什么?

接着是——?

1、第7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

平稳

3、第9自然段:

看电脑动画,理解塑料桥使用过程。

六、教学第十自然段:

生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桥梁工程师一条波浪架在特别玻璃砖各种各样

驶过来划过去采野花往前走打开很薄轻巧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坐”两个人要写小,

下面横要托住整个字。

“座”要把里面的坐写小一点,偏右一点。

学生书空练习,互相评价。

(三)总结延伸:

如果你是桥梁专家,你打算造什么样的桥?

小朋友真会想,可是你们和爷爷设计的桥在现实生活中都还没造出来,要想让你们的梦想成真,你们应该怎么做?

作业设计:

1、选字填空。

坐座

 ()位()下请()()船一()桥

2、抄写本课生字。

3、把你心目中想设计的桥画下来。

 

教学板书: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  水下  玻璃砖

兰兰过桥                   (科学技术)

      塑料桥  轻巧  平稳  方便

教学反思: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

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是写什么?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今天一起学习这一课,你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火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听录音,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3、检查识字情况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飞驰而过”。

2、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了解了什么?

理解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

朗读领会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理解“夕发朝至”

爸爸还说了什么?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

“我国正在……青藏高原。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

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学生读生字卡片

二书写指导

动发成

1、观察字型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重点指导:

“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的书写。

三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

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新型火车

(科技发展)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指导写字

教学难点:

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

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

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

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

图上画了些什么?

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

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

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

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

它们找到妈妈了吗?

它们的妈妈是谁?

(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

开头怎样?

过了几天怎样?

后来又怎么样?

最后变成什么了?

(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

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

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

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

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

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

(生:

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

问:

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

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学习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

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

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

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

正面向前叫“迎”。

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板书)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

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

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你从第四段中知道了什么?

先读再说。

(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

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

(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

(生: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

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

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

书空。

龟:

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

书空。

裳:

共14画,下边是“衣”。

鼓:

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

(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问鲤鱼阿姨 错把乌龟当妈妈 找到妈妈(青蛙)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长长的尾巴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够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出谁的设计好。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归纳小结,如:

“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3、学生识记生字:

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

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明)

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泪)

二“日积月累”

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

选字填空,然后读一读。

拓展练习

声生身远圆园做坐

笑()()方()好

学()花()请()

()体团()

三“我会读”

1、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

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设计的桥。

想一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大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四拓展创新

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图缺的是什么。

(缺了把球捞上来的)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