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713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docx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汇总(课件)

⏹应收票据的核算

设置“应收票据”账户反映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和收回情况。

可按票据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Ø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

收到商业汇票时借:

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票据到期兑现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不能兑现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P34例8或重新签发商业汇票。

Ø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面值×利率×期限

利率一般是年利率,票据的期限,有按月表示、按日表示两种。

1、按月表示,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

利率换算成月利率(年利率÷12)

如6月18日出票,2个月期,到期日为8月18日。

1月31日出票,1个月期,到期日为2月28日。

2、按日表示,从出票日起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

通常“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即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算其中的一天。

利率换算成日利率(年利率÷360)

如6月12日签发的90天期的票据。

算头不算尾:

6月份19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则9月10日到期。

不包括9月10日这天。

算尾不算头:

6月份18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则9月10为到期日。

包括9月10日这天。

收到商业汇票时借:

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票据到期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P34例9

票据跨期计息借:

应收利息贷:

财务费用

应收票据的转让例,企业采购一批材料,其中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将票据金额为12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以支付该批材料的货款,同时收到差额款300元存入银行。

(1)表外披露

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1700

银行存款300

贷:

应收票据12000

或者

(2)

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1700

银行存款300

贷: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12000

票据到期后,借: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12000

贷:

应收票据12000

或者(3)

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1700

银行存款300

贷:

应付账款12000

票据到期后,借:

应付账款12000

贷:

应收票据12000

应收票据贴现: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企业将票据不能到期兑现的风险转移给了贴现银行。

不存在或有负债。

贴现时,借: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

应收票据

例,企业于2月10日(当年2月份为28天)将签发承兑日为1月31日、期限90天、面值为50000元、利率为9.6%、到期日为5月1日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规定的月贴现率为0.6%。

贴现息及贴现款的计算方法是:

票据到期利息=50000×9.6%×90/360=1200(元)

票据到期值=50000+1200=51200(元)

贴现天数=80天

贴现息=51200×0.6%×80/30=819.2

贴现款=51200-819.2=50380.8

借:

银行存款50380.8

贷:

应收票据50000

财务费用380.8

假设上例中贴现的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50380.8

贷:

应收票据贴现50000

财务费用380.8

票据到期兑现借:

应收票据贴现50000

贷:

应收票据50000

票据如果到期不能兑现

借:

应收账款50000

应收利息1200

贷:

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51200

同时,借:

应收票据贴现50000

贷:

应收票据50000

第二种方法是,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借:

银行存款50380.8

贷:

短期借款50380.8

票据到期支付

借:

短期借款50380.8

贷:

应收票据50000

财务费用380.8

第三节应收账款

⏹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

包括应收的销货款、代垫的运杂费。

代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记入“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

Ø应收账款在销售收入实现时确认。

通常在商品已经交付或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入帐金额。

Ø应收账款的计价

在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但是在销售过程中常有销售折扣等情况的存在,在计算应收账款入帐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素。

总价法:

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均按未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入账。

实际发生折扣时,作为理财费用,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借方。

目前会计实务采用此法。

例:

某企业销售一批产品,金额为1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产品交付并办妥手续。

借:

应收账款117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700

10天内收款借:

银行存款11466

财务费用234

贷:

应收账款11700

超过10天收款借:

银行存款11700

贷:

应收账款11466

财务费用234

在采用净价法时,为了正确反映应收帐款的实际情况,会计期末应将尚未收回的应收帐款中客户已经丧失的现金折扣调整入账。

借:

应收帐款234

贷:

财务费用234P41例18

第四节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

预付购货款时借:

预付帐款

贷:

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结算货款

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预付帐款

补付购货款借:

预付帐款

贷:

银行存款P47例24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而产生的债权。

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存出的保证金,预付帐款的转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企业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反映其他应收款的发生和完成情况。

按项目,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定额备用金的核算

拨付备用金时借:

其他应收款

贷:

库存现金

使用后报销借:

管理费用

贷:

库存现金

收回借:

库存现金

贷:

其他应收款P46例22

非定额备用金的核算

预支差旅费借:

其他应收款-×××

贷:

现金

借:

管理费用

库存现金

贷:

其他应收款-×××P45例21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按照会计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率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确定坏帐计提比例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以前与债务单位的业务往来

②债务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

③债务单位的现金流量情况

④债务单位的产品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

⑤债务单位的资信状况

*会计期末,企业应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按其差额提取;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P49例26

例,某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帐准备,计提比例为5%,期初坏帐准备余额为贷方余额260000元,本期发生坏帐损失80000元,本期收回前期已转销坏帐50000元,期末应收帐款余额500万元,其中一项300000的应收款有确凿证据表明只能收回60%。

应提的坏帐准备=4700000×5%+300000×40%=355000

实提数=355000-(260000-80000+50000)=125000

第三章存货

2005年12月10日,长城公司外购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的购买价格为50000元,进项税额为8500元,运输过程中发生运杂费2000元,保险费1500元,途中发生物资损耗估价800元,其中500元属定额内损耗,材料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人工费1000元,挑选整理中毁损物资的估价500元。

材料的采购成本=50000+2000+1500+1000-300=54200

*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如果取得正规发票,可按7%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93%计入购货成本。

某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帐准备,计提比例为5%,期初坏帐准备余额为贷方余额260000元,本期发生坏帐损失80000元,本期收回前期已转销坏帐50000元,期末应收帐款余额500万元,其中一项300000的应收款有确凿证据表明只能收回60%。

应提的坏帐准备=4700000×5%+300000×40%=355000

实提数=355000-(260000-80000+50000)=125000

某家电商场,月初结存存货成本648000元,本月购进存货成本412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5650000元,销售退回与折让10000元。

上季度家电的实际毛利率为25%。

本月销售净额=5650000-10000=5640000元

本月销售毛利=5640000×25%=1410000元

本月销售成本=5640000-1410000=4230000元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648000+4120000-4230000=538000元

原材料的核算

材料收入的帐务处理

外购材料

1、材料、结算单据同时到达企业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应付账款)P61例2

从外地购入材料,价款40000元,税额6800元,运费2000元,支付保险费500元。

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材料成本=40000+500+2000×(1-7%)=42360元

增值税额=6800+2000×7%=6940

2、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应付帐款

材料运达企业后借:

原材料

贷:

在途物资例3

3、材料已到,结算单据尚未到达企业月份内,可暂不作处理。

月末仍未收到单据,则暂估入账。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帐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销。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帐款()

取得单据后,按实际金额入账。

P62例4

某企业采用托收承付方式从外地购进的材料已于4月25日收到并验收入库。

5月7日结算凭证到达,价款120000元,税额20400元,购进材料支付运费2000元、装卸费400元、运输保险费800元。

4月25日,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4月30日,暂估入账,暂估价120000

借:

原材料120000

贷:

应付账款120000

5月1日,红字冲回

借:

原材料(120000)

贷:

应付账款(120000)

5月7日,计算材料成本=120000+400+800+2000×(1-7%)=123060

增值税额=20400+140=20540

借:

原材料123060

应交税费20540

贷:

银行存款143600

4、采用预付款方式

预付时借:

预付帐款

贷:

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时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预付帐款

例,6月20日,华联公司向乙公司预付货款70000元,采购一批原材料。

乙公司于7月10日交付所购材料,并开来增值税发票,材料价款为62000元,税额10540元。

7月12日,借:

预付账款-华联公司70000

贷:

银行存款70000

借:

原材料6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540

贷:

预付账款-华联公司72540

借:

预付账款-华联公司2540

贷:

银行存款2540

华联公司从甲公司购入原材料2000件,单价3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借:

在途物资60000

应交税费10200

贷:

银行存款70200

材料运达企业后,验收时发现短缺100件,经查90件系供货方发货时少发,与供货商商量由其补足,其余10件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发现材料短缺时:

借:

原材料57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

贷:

在途物资60000

途中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成本

借:

原材料3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收到甲公司补发的原材料

借:

原材料27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2700

该批原材料单位成本=60000÷1990=30.15

例,华联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B材料。

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5000元,支付加工费11000元及运费2000元,支付增值税1870元。

借:

委托加工物资25000

贷:

原材料-A25000

借:

委托加工物资13000

应交税费1870

贷:

银行存款14870

借:

原材料-B38000

贷:

委托加工物资38000

借: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原材料

其他材料发出业务

基建部门或其他非生产部门领用材料

按实际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借:

在建工程

贷: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售材料

按收到或应收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结转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借:

应收帐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原材料

材料收入的核算

1、单据和材料同时到达企业

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借: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材料采购

2、材料未运到企业

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材料运到企业后,按计划成本结转。

3、单据未到达企业

月份内,可暂不作处理。

月末仍未收到单据,则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红字冲回。

等收到单据后再作处理。

*以其他方式(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等)取得原材料,验收入库时也需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例,某工业企业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计划单位成本25元/千克。

1月31日帐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借余3270元,原材料借余147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余345元。

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采购甲材料480克,已验收入库,价款12000元,税额2040元,以支票付讫。

以现金支付装卸费75元。

借:

材料采购12075

应交税费2040

贷:

银行存款14040

库存现金75

借:

原材料12000

材料成本差异75

贷:

材料采购12075

2、收到上月在途材料132克

132×25=3300

借:

原材料3300

贷:

材料采购3270

材料成本差异30

3、从外地采购假材料180千克,价款4300元,税额731元,运费96.8元,装卸费35元。

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材料未到。

计算材料成本=4300+35+96.8×(1-7%)=4425

借:

材料采购4425

应交税费737.8

贷:

银行存款5162.8

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时结算凭证仍未到,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

原材料7500

贷:

应付账款7500

第四节商品

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指产成品。

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

产成品验收入库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产成品品种较多的企业,也可按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计入“产品成本差异”账户。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产品成本差异

对外销售产品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借:

产品成本差异(节约差异结转)

贷:

主营业务成本

或者,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产品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结转)

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

采购商品时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

银行存款

商品入库借:

库存商品

贷:

在途物资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借:

库存商品贷:

委托加工物资

1、结算凭证到达并同时将商品验收入库

例,某企业从外地购进甲商品,货款计11700元(其中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进货运费2000元(按规定准予扣除进项税140元),随运费支付的保险费100元。

货款支付,商品验收入库。

采购成本=10000+2000-140+100=11960

借:

库存商品11960

应交税费1840

贷:

银行存款13800

购进免税农业产品

例,某农副产品收购企业向农业生产者购买农户自产的免税农产品,向农户支付价款20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农产品已验收入库。

农产品成本=2000×(1-13%)=1740(元)

进项税=2000×13%=260(元)

借:

在途物资1740

应交税费-增值税260

贷:

银行存款2000

同时:

借:

库存商品1740

贷:

在途物资1740

购入商品按售价核算。

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商品成本与售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购入商品时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购入商品按售价核算。

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商品成本与售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购入商品时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购入商品按售价核算。

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商品成本与售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购入商品时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

银行存款

商品验收入库

借:

库存商品(售价)

贷:

在途物资(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

平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月末按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借:

商品进销差价

贷:

主营业务成本

例,某商店1996年5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为289480元,售价总额为360000元,本期购货成本620000元,售价总额为806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820000元。

试计算该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商品入库借:

库存商品806000

贷:

在途物资620000

商品进销差价186000

销售商品借:

银行存款82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820000

平时结转销售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820000

贷:

库存商品820000

进销差价率=(70520+186000)/(360000+806000)×100%=22%

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820000×22%=180400

期末存货分摊进销差价=(360000+806000-820000)×22%=346000×22%=76120

借:

商品进销差价1804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180400

本期销售成本=820000-180400=639600

期末存货成本=346000-76120=269880

例,某商店1996年5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为289480元,售价总额为421200元,本期购货成本620000元,售价总额为94302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959400元。

试计算该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商品入库借:

库存商品943020

贷:

商品采购620000

商品进销差价323020

销售商品借:

银行存款9594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959400

平时结转销售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959400

贷:

库存商品959400

月末,计算不含税收入

959400÷(1+17%)=820000

增值税=820000×17%=139400

借:

主营业务收入1394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39400

结转已销产品进销差价

进销差价率=(131720+323020)/(421200+943020)×100%=33.33%

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959400×33.33%=319800

借:

商品进销差价3198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319800

本期销售成本=959400-319800=639600

期末存货售价=421200+943020-959400=404820

404820×33.33%=134940

期末存货成本=404820-134940=269880P77例13

例,某一低值易耗品,单位成本960元,预计使用48个月。

使用40个月后报废,残值为15元。

960-960÷48×40=160160-15=145

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应当比照“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

按实际成本计价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

银行存款

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贷:

在途物资

按计划成本计价借:

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

银行存款

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贷:

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生产领用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出租包装物、或管理部门领用,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领用时

借:

生产成本(生产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贷: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领用时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库存

价值摊销时借:

生产成本

贷: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残料入库借:

原材料

贷:

生产成本

(报废时摊销另一半价值,分录同上)

账面注销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在用

*采用“使用期限法”、“产品产量摊销法”摊销,在领用时也可计入“待摊费用”账户,然后按期摊销。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月末结转生产领用、出售、出租包装物和生产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