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781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docx

枢纽监理站安全环保健康体系应急预案

兰新第二双线兰州枢纽引入工程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

应急预案

 

编制:

审批:

甘肃信达监理公司兰州枢纽工程监理站

二〇一二年七月

甘肃信达兰州枢纽监理站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防火防盗、环境等各类事故的高效、有序的组织开展抢先、救助和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监理工作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枢纽监理站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京石客专工程的顺利实施。

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2、原则和方针

遵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反应迅速;科学管理,规范实施”的精神原则,将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紧密结合;将应急预案管理与日常落实预防紧密结合,确保应急预案及时有效有力的处理能力。

应急预案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分级负责。

应对有序,处理有力。

确保及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

3、应急预案程序流程(见下图)

 

5、事故分类

所指的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已经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严重社会危害、严重安全隐患的各类事故。

事故类别主要应包括:

1)施工生产单位发生的重大机械、模具、模板及脚手架等重大倒塌事故。

2)施工生产单位在既有线并行施工、跨越铁路或公路施工的危险性事故。

3)试验重大设备安全使用、损毁事故。

4)各类设备电力触电伤亡事故。

5)现场高空作业、深坑作业坠落人身伤亡事故。

6)现场磕碰撞及坠落物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设备损毁事故。

7)施工现场重大火灾、环境灾害和其它社会影响后果严重的事故。

8)重大交通事故

9)监理站各驻地发生的火灾及其它社会治安事故

10)其它有可能产生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环境破坏、人身安全或社会治安事件的事故

二、危险性整体分析

1、行业危险性整体分析

本标段起止里程为兰州枢纽DK1+400(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设计起点)~DK18+227(宣家沟大桥新疆台尾),途经兰州市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线路自宝兰客专的兰州西站(DKl+400=宝兰客专CKl040+376.689)引出,跨过正建的南山路,行走在兰州市西固区南侧,跨过寺儿沟、宣家沟后至宣家沟大桥新疆台尾DKl8+227,线路长度15.390km,本标段工程主要以桥梁、隧道为主。

本标段主要工程特点:

a.本段线路位于兰州枢纽,与既有兰新铁路和兰青铁路相连,这就给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征地拆迁难,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复杂,加大了安全风险,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又要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b.该段隧道洞身较多位于砂质黄土中,不良地质为湿陷性黄土、掏砂洞等,施工安全风险很高。

c.该段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低山区,通往工点的只有人行便道,地形条件较差,交通困难,大型车辆难以通行,场地狭小,场地布置困难。

对便道与场地建设应早安排、早施作、标准高、一次到位。

d.本工程为客运专线标准,轨枕板无碴轨道,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环保、水保要求高。

因本段位于兰州市区,其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此段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要求比其他地段更高。

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别、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工序等施工情况,需要监理人员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查或旁站,而施工现场可能随时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些,要对监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监理过程中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救生能力。

2、人员素质分析

监理站各专业的监理人员,因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不同,相互间存在差异。

我们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在工作安排上新老搭配,以老代新,提高监理水平。

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有责任对施工程现场的安全、环保等有关问题实施督促检查,防范风险事故发生。

3、工作环境分析

a.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无常,监理人员需要在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工作。

需要在高温、严寒、高空、高危险性条件下,监理工作。

因此,监理人员在现场的工作遇到危险的机率比较高。

b.监理站需加强监理人员驻地和试验室安全用电管理,制定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由专人检查落实。

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监理站重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曹森

副组长:

张星星

组员:

张麟秋、陈西川、年娇娇、包春阳、丁胜利、

2、应急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a.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小组成员分工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展开事故抢险救援行动,防止或减缓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b.积极参与并配合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实施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和相关善后事宜处理工作。

c.根据事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可能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个人,及时组织疏散避险、避灾工作。

d.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对人员、设备、物资和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统一指挥与协调、调度的顺畅。

e.密切注意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情况,及时与相关领导部门、单位保持联系,确保及时沟通,信息准确、顺畅。

f.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总结会议,解决事故发生后的有关遗留问题。

总结《预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调整、完善补充意见或办法,完善《预案》,以更好地发挥应急作用。

j.组织监理站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强化监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并适时进行相关安全救生演练,提高监理人员的自我救生能力。

h.监理站定期对试验室和各处驻地进行灭火器材、电源、水源等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有效的保障作用。

3、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职责:

a.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环境和防火防盗等安全事故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b.及时将所发生的应急事故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

c.组织力量,调动资源,协调调度,指挥展开应急事故救援行动和有关问题的及时处理。

d.决定请求外部援助等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e.按照预定方案和分工,根据实际情况分派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地完成分派岗位工作。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

1、危险源监控与报告

a.危险源监控

监理站的安全监理工程师负责日常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统计、分析、处理、总结和报告。

建立健全危险源监控、预警等资料信息。

发现重大隐患危险源信息,要及时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汇报,并应随后补充书面报告备案。

b.危险源监控范围

施工工地和桥梁场、拌合站等生产场所;监理人员办公和生活驻地等。

c.报告制度

监理站及所属监理分站、试验室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有关文件和企业有关制度、规定等,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事故发生。

同时对重大隐患危险源信息,进行重点监控并报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备案,及时沟通情况并采取重点监控及进行跟踪整改。

2、预警预防措施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环境及防火防盗培训教育制度,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环境和防火防盗思想意识。

b.建立健全监理站及所属机构和施工单位的安全预防预警信息网络,进一步整合与完善各项安全检测、联络、监控制度和办法。

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现代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检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事故预防和预警体系。

c.监理站及所属机构全部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检测设备、电气电源、水源和门窗等的安全维护保养情况,防止损坏或失效,确保安全有效。

d.监理站所属机构针对制定的《应急预案》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并应该结合公司、监理站有关要求制定《应急准备和相应管理程序》,针对潜在危险源等制定相应管理对策。

3、预警行动

结合日常安全、环境监理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实施情况等有关问题,在每月与施工单位进行的定期例会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环境隐患的整改情况,及时提供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讯息,进行沟通预警,并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完善整改方案及预防措施等,防止类似隐患事故再次发生,确保预警预防发挥实效作用。

五、应急响应

1、信息报告与通知

a.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源后,应立即采取临时整改措施,并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和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

b.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同时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

与此同时进行现场临时应急措施处理。

c.重大事故发生后,除了向本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报告、通知外,尚须同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当地规定的管理部门报告。

2、信息上报

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源和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上报单位主管部门,并按《附表1》格式上报。

(后附表1)

3、应急处理

a.发生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源情况,应首先采取断然临时处理措施,疏散避险、整改补救。

然后再依据程序向上级报告、反映相关情况,并按照上级领导指示进行相关救援及有关问题的处理。

b.一般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避险及抢救等事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同时应随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协助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c.重大事故发生后,首先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按照“先人员,后财产”的“以人为本”的救援原则,抢救伤员、组织避险,防止重大事故后的混乱、产生新的次生灾害后果。

d.监理站接到所属机构人员或所监理地段人员的事故报告后,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应该及时采取相关应急措施,启动应急预案相应程序,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害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同时,应该立即组织力量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报告调查核实情况、提出整改或处理意见。

e.任何单位与个人对重大安全隐患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均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有上述情况的,将根据产生的后果进行严肃处罚,构成刑事责任的,将按照有关程序承担刑事责任。

f.重大安全隐患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随时沟通、调研和准确传报有关信息。

4、分级响应及其程序

根据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情况,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I、II、III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启动本预案,并根据等级划分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和部门。

监理站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理和旁站监理,施工单位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环保事故、质量隐患事故等,与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效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都息息相关,因此,监理站及所属机构应该视为具有同样责任地相关单位而尽职尽责的与施工单位协调、协助处理相关问题。

应急响应程序为:

接警与报告,指挥与控制,现场救援,扩大应急,应急回复及应急结束等。

5、各级应急响应与响应行动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为I级响应

(1)I级应急响应

a.项目监理人员成了一人死亡(含失踪)或3人以上的严重伤亡事故或施工单位造成了3人以上的重大死亡事故或10人以上的严重伤亡事故。

特大火灾事故或重大火灾事故,同时造成严重伤亡事故的。

b.施工单位在铁路繁忙干线施工,损毁干线设施并造成列车行车中断达2小时及以上的既有线行车险情事故。

c.重大设备、构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损毁或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因该事故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质量问题或产生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按期完成的事故。

d.需要启动I级响应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见的重大灾害。

I级应急响应行动主要为:

a.立即启动监理站、公司、甚至院应急事故预案。

同时监理站相关人员立即到岗,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及时展开救援行动。

b.根据事故类别与特点,聘请有关专家对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或措施提供专家意见或建议,做到科学施救,尽可能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c.根据政府主管部门、专家意见或建议,及时确定具体实施救援方案、措施,第一时间指挥部署落实,确保及时准确实施救援。

d.救援人员实施现场救援时,应有专人在现场的不同关键位置观察事故的发展趋势,防止救援人员施救时,陷入险境造成次生事故,确保现场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e.在救援过程中,效果不佳或存在其它事故隐患随时可能发生的,应及时向上级准确反映并及时部署、落实避险行动。

同时应及时请求外部支援措施,以确保救援的有效性和由于发生次生灾害而蔓延、加重事故灾害的程度。

(2)II级应急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为II级应急响应:

a.监理站造成1人以上至3人的伤亡事故或施工单位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的重大伤亡事故。

b.重大火灾事故或造成财产较重大损失的火灾事故。

c.施工单位在既有铁路沿线施工,造成既有线铁路干线损毁并使列车行车中断达1小时以上的既有线铁路列车行车险性事故。

d.现场重大施工设备严重损毁、现场主要构件施工安装过程中损毁报废,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产生重大工程质量隐患,对工程进度计划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工期进度无法按期完成的事故。

e.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并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安全、环境事故或其它类似事故。

II级响应行动主要为:

a.立即启动监理站和公司或院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责成相关人员到岗,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并及时展开救援行动。

b.监理站将根据事故类别与特点,及时聘请上级部门有关专家对应急救援方案或措施等提供专家咨询意见与建议,及时准确有力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

c.根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指示和咨询意见、建议,尽快确定救援方案或措施,并组织、指挥、落实救援方案或措施。

d.救援现场实施过程中,设置专人对现场救援过程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救援过程产生次生事故灾害。

(3)发生III级及以下安全、环境、火灾等等事故时,由监理站领导小组按应急预案启动救援,及时对事故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确保及时救援减少财产损失。

当救援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险情,而救援困难或有失控趋势、使事故产生蔓延等情况时,应及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预案行动,确保尽快控制事故并及时解决事故。

(4)应急结束

事故危害已经消除,伤亡人员和有关群众已经医疗救护和安置,财产得到保护,现场恢复正常生产工作,经上级救援指挥部门批准后,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六、事故处理

1、事故分析总结

应急事故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总结,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后期处置

a.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稳定员工及家属情绪。

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b.做好奖惩工作。

表彰奖励救援有功人员,惩处失职、失误、逃避脱岗和不作为及拒不执行救援命令者。

构成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及时展开事故理赔和落实理赔有关事宜。

d.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工作记录、方案措施、指挥调度、资源配置及其它救援保障工作等有关程序,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改进、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效性,减少事故产生的危害。

 

兰州枢纽工程监理站

2012年7月5日

 

附表1:

甘肃信达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项目施工现场人员伤亡事故快报表

工程名称:

监理站

事故发生时间

年月日午时分

天气

事故发生地点

工地外:

工地内:

受伤害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属承包单位

工种

伤亡情况

重伤□当场死亡□

伤害部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何时上报所在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何时上报工程受监安监站:

 

受伤害人已于时分在处(部位)经现场第一目击者报告经送往医院抢救,目前情况。

其他说明:

(受伤害的可能原因。

施工总包单位现场项目经理部何时向其上级企业安全部门报告,何时向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报告,以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等。

 

现场监理人员:

安全监理人员:

总监:

本报告发出时间:

年月日午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