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789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5.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7页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1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普查报告.doc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遗址遗迹类专题报告

第一章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形成与演化背景

浙江省位于东海之滨。

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属楚,秦时属会稽郡,汉属扬州,三国时属吴,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有浙江一称。

元属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司,清为浙江省。

现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宁波市为全国计划单列市),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9个地级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属城区。

全省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省会杭州。

第一节自然地理背景

一、地理位置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经118°00′~123°00′、北纬27°12′~31°31′之间。

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

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全省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海域广阔,岛屿星罗棋布。

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

全省耕地总面积为161.38万公顷(2420.67万亩),人均只有0.55亩。

二、地质地貌

地质浙江省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

全境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分为两大地质单元,浙西北属扬子准地台;浙东南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

浙西北发育沉积岩,地层齐全,沉积厚度大,构造以北东——南西向为主的紧密线状复式褶皱及与其平行的断裂带为特征。

浙东南火山岩发育,地壳厚度较薄,火山喷发活动强烈,覆盖了大片的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

地质构造以强烈的断块活动为主,断裂十分发育。

浙北和浙东沿海平原发育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形成封闭式、多层次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分布的地下水系统。

地貌浙江省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

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西南为海拔千米左右的中低山,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本省最高山峰;中部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金衢盆地等40余个“红层”盆地错落其间;东北部为沿海堆积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按地表形态的相似性和地域间的差异性区分,全省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中山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形成了众多的港湾,如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温州湾、乐清湾等。

杭州湾是我省最大的港湾,钱塘江江河口呈喇叭形,由于潮汐的作用,在海宁附近形成举世闻名的钱江潮。

浙江的大陆岸线北起平湖市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的虎头鼻,长达1840.07公里。

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同串珠,北自嵊泗县花鸟山岛,南至苍南县七星岛,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共有3061个,其中舟山群岛占全省岛屿的半数以上。

三、水文条件

浙江省境内主要有钱塘江、瓯江、甬江、灵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和苕溪等八大水系,其中苕溪流入太湖。

钱塘江全长605公里,其中在省境内长360.68公里。

其流域面积达4.88万平方公里(其中在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4.2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2%,为本省第一大江。

此外,还有以杭州为起点,贯穿杭嘉湖平原的京杭大运河,浙江境内长129公里。

浙江省江河众多,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24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38条,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以京杭运河和杭甬运河为主干,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河湖相连,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其中,杭州西湖、绍兴鉴湖、嘉兴南湖、鄞州东钱湖、湖州太湖为浙江名湖,而千岛湖为新安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一个巨大人工湖,水域面积达573.00平方公里,已经成为山水相宜的风景湖泊。

四、气象气候

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全年低温、少雨季节。

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汽,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季节。

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过渡时期,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甚多,冷暖变化亦大。

我省气候总的特点是:

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空气湿润。

同时,因濒临海洋,受明显的海洋影响,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全省太阳年辐射量在4000~4800MJ/m2之间,较我国同纬度的内陆省份为多。

全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之间。

各地无霜期230~270天,普遍浙南多于浙北,平原多于山区,其中东南沿海最长,杭嘉湖平原最短。

全省年均气温自北向南在15.3~18.3°C之间,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最热月份为7月(海岛为8月),最冷月份为1月(海岛为2月),年极端最高气温各地在33~43°C之间,地区差异较大,总体分布内陆高于沿海、浙西高于浙东。

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2~-17.4°C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100~2000毫米之间,系我国降水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分布特点是海岛、平原少,丘陵、山地多。

全年雨日大约为140~180天之间。

一年之中,3月—7月初的春雨和梅雨降水量最丰富;7月—8月盛夏,干旱少雨,惟沿海有台风雨补充;入秋后,9月份有一短暂秋雨期;10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最少,多晴冷天气。

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本省也经常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

冬季低温、寒潮,盛夏高温酷暑,伏秋干旱和台风,汛期洪涝,春夏季的冰雹大风等,均是我省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五、生态系统

土壤浙江土壤种类繁多,据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可分为10个土类,21个亚类。

浙江省土壤在中国土壤地理分区上属“江南红壤黄壤水稻土大区”。

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棕黄壤。

低山丘陵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岩性土,如石灰土、紫色土、铁(镁)粘土(基岩性土)等。

滨海平原盐渍地区、河谷平原冲击地区、水网平原河湖相沉积地区多为盐土、潮土、水稻土等平原土壤。

植被根据《中国植被》区划的划分,浙江全省范围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但由于浙江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目前除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原生植被已被人为影响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

浙江的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水生植被、人工植被等。

其中针叶林则是浙江森林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并且多为层次单一的常绿针叶纯林。

野生动物境内多变的地形,森林植物之丰富,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但资源蕴藏量不多。

随着近年来动植物保护的加强,鸟类和兽类的资源量从低谷走向回升;多年难见踪影的华南虎、狼、豹重现山林;我省的梅花鹿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分布区。

浙江省共有鸟类4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7种。

数量最多的鸟是棕头雅雀;浙江省的兽类资源总体稀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有华南虎、梅花鹿、云豹、金钱豹、黑麂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有黑熊、獐、猕猴、短尾猴等。

第二节历史与人文背景

一、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

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

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二、人文历史

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同时,河姆渡还是世界水稻栽培的发祥地。

距今约5300~4200年,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两岸的良渚文化,则是继河姆渡文化以后在浙江出现的又一远古文明高峰,丝的发明和玉器雕刻是良渚先民对人类的最主要贡献。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死后葬在绍兴。

大禹陵、禹王庙,成为人们的景仰之地。

在佛教史上,浙江也享有盛名。

公元四世纪,新昌大佛寺、宁波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都是当时的名刹。

其中国清寺是日本天台宗的发祥地,天童寺是日本曹洞宗的发祥地。

10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是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

中国是瓷器的国度,浙江更是青瓷的故乡。

公元11、12世纪,中国有五大名窑,浙江就占了两座——龙泉窑和杭州官窑。

浙江的丝绸、茶叶和造纸业也很发达,其中所蕴藏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丰富而神秘。

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英杰辈出。

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事业一直颇为发达,文学、戏剧、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

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其中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三、文化艺术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

越剧是中国的主要剧种之一,20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

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

较有影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五女拜寿》等优秀剧目。

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瓯、甬、姚、湖等多种剧种。

浙江的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世纪,浙江曾是全国美术活动中心之一。

19世纪以来,浙江书画更是独放异彩,对中国画坛产生重大影响。

历史上浙江曾出现王羲之、俞世南、褚遂良、吴镇、赵孟頫、赵之谦、任博年、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现当代有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马一浮、张宗祥、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知名书画家。

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

龙舞、狮舞、竹马、高跷、灯会遍及城乡,山歌、田歌、渔歌、民间器乐种类繁多。

“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

东阳木雕兴盛于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在雕刻技法上以高浮雕、多层次、构图饱满、繁而不乱、富有立体感而著称。

温州乐清一带的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因取材于黄杨木而得名。

青田石雕以当地得天独厚的石材—叶蜡石为材质,石色五彩缤纷。

石雕艺人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质地、纹理、形态进行精心设计,使作品的物象与石料天然妙合。

温州“瓯塑”又称“油泥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民间艺人用油泥在平板、墙壁等物体上堆塑人物,再现景物,形式酷似浮雕、油画。

此外,浙江的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享有盛誉。

以嘉兴秀洲、宁波慈溪和舟山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更具影响。

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群众文化的众多领域在全国颇有影响。

全省涌现了一批“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模范地区”、“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第三节社会与经济背景

一、社会经济

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92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830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3648亿元,增长13.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9∶51.1∶40.0变化为7.8∶52.5∶39.7。

在全省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730亿元,占40.5%,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增加值为5470亿元,占59.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4790亿元,占52.1%,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9730元,比上年增长13.2%。

浙江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2%,重工业中相当一部分工业也属于小型金属、机电轻工业和精细化工业。

轻纺、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丝绸、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造纸、普通机械、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劳动密集型工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全省很6个工业产业中24个属劳动密集型。

中小企业数量多,占全省企业的99.6%以上,有较强的活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产品市场覆盖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中国同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

2003年,全省进出口614.2亿美元,其中出口416.0亿美元,进口198.2亿美元。

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42家。

合同利用外资120.5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54.5亿美元。

全年实施境外投资项目301个,投资总额9658万美元。

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额12.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842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95.3亿元。

境外入境人数180.8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06.9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73.9万人次。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

全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7.6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41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419亿元。

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889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260.3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1.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88.5亿元。

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0.0亿元。

二、居民生活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0元,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

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年有2.7%的农村居民家庭新建或购买了住房,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75元,比上年增长34.4%,人均居住面积50.73平方米;城镇家庭人均购建房支出达到1516元,增长40.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6平方米。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6%和38.2%,分别比上年下降1.3和2.6个百分点。

全省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7%以上。

初步建立了200多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7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79万吨。

杭州、宁波两市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荣誉称号。

已有38个县(市)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其中绍兴、磐安、临安、泰顺、开化、安吉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34个村(镇)开展生态村(镇)建设,奉化滕头村、宁波上李家村、绍兴夏履镇、萧山山一村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称号。

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46个,总面积1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1.57%。

省内八大水系主体水域、主要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的三类标准。

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文教卫生

2003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2所(含正在筹建的8所高职学校),普通高考录取率为7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分别招生6863人和17.35万人。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规模48.46万人。

高职学校招生6.29万人,在校生15.30万人。

全省小学在校学生340.29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8.49%、99.85%。

初中招生60.72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84.6%。

高中段教育共招生59.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27万人,职业高中招生21.34万人。

2003年,全省共有125万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全年本专科毕业2.58万人。

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494.6万人。

全省拥有幼儿园11560所,在园幼儿118万人。

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9个,群艺(文化)馆、文化站1674个,公共图书馆83个,博物馆70个。

广播电台、电视台各有1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34%和98.14%。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772.08万户。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1177个,其中医院480个、卫生院2506个;病床床位12.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3万人,其中医生7.9万人,注册护士4.9万人。

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4个,卫生技术人员0.4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88个,卫生技术人员0.6万人。

乡(镇)卫生院共有2347个,床位2.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万人。

为预防非典等突发性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得到强化,全年投入公共卫生建设基金1.2亿元,全省已建立艾滋病监测点31个。

四、邮电交通

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浙江境内有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浙江——江西)、杭甬(杭州——宁波)3条铁路复线和杭州——宣城、金华——温州的2条铁路干线。

到2001年底,浙江拥有铁路营业里程1193公里,其中复线为595公里。

新长(江苏新沂县——浙江长兴县)铁路于2001年9月全线铺通。

萧甬(萧山——宁波)铁路复线三期工程完成。

浙江境内现有6条国道和66条省道公路,全省通车总里程4.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4公里。

到2002年末,浙江将形成省会杭州至各市之间的“4小时交通圈”。

至2005年,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

浙江现有杭州、宁波、温州、义乌、衢州、黄岩、舟山7个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70余条。

浙江已基本建成包括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手段综合利用的快速邮运网,设立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4个航空通运局以及杭州国际邮件交换站。

全省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672万门,可与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长途直拨。

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达1090万户。

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移动电话。

数据通信、声讯信息服务、电话智能业务等信息化应用在全国领先。

到2001年底,互联网注册用户达86万户,公众数据通信和会议电视电话覆盖率居中国各省(市、区)首位。

第二章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是以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保护状况、开发条件作为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利用一定的工具,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做出评价和鉴定,从而为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第一节评价依据与方法

一、评价依据

对浙江省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普查标准)(GB/T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普查和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普查的对象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它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稳定的实体事物和现象,又包括客观存在的、不稳定的非实体事物和现象。

考虑到普查成果的实际价值和社会影响,本次普查下述五类资源暂不列入普查范围:

①明显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

②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③开发后有损于社会形象的或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

④影响国计民生的;

⑤某些位于特定区域内的。

(二)普查与评价的基本单位

为保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可度量性,提高普查成果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旅游资源单体,即是指“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而不是以往经常采用的、缺乏可比性和可度量性的旅游区或旅游点。

二、评价原则

(一)实地评价原则

对于旅游资源,坚持实地考察这一最根本原则,以获取最大量的对资源的感性认识,然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科学评价其价值高低、大小、好坏和功能,充分应用地学、美学、历史学、建筑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做到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力求进行客观评价。

(二)发展评价原则

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因此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趋势,从而旅游资源及其利用开发做出积极和全面的正确评价。

(三)定性与定量评价原则

常见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有定性与定量两种。

定性研究方法,使用简便,包含的内容丰富,但缺乏可比性,只能反映旅游资源的概要状况,主观色彩较浓;而定量分析,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处理,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因此,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旅游资源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四)集体评价原则

在对资源进行评价的具体过程中,采用集体评价而不是单个人进行评价的原则。

这样才能避免个人所固有的片面性问题,同时可以比较全面的记录资源的特性以及相关数据等。

(五)兼顾三种效益原则

评价旅游资源,我们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效益。

首先是经济效益,即能增加经济收入,对当地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是环境效益,即能美化和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些有利身心健康的生态平衡的空间场所。

最后是社会效益,即能吸引游客,为其提供开拓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场所,使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环境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得到提高。

总之,要通过合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其潜在的优势,获得多效益综合的效应。

三、评价方法

本次资源普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采用资料整理与实地踏勘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先由调查小组的成员查找资料,完成《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草表等先期工作,再由普查小组成员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单体数据,并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调查表。

然后按照定量的评价标准由资源普查小组成员进行多人评价打分,再综合平衡小组成员的分值得出最终的平均分值,然后确定其相应等级。

(一)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也可称为旅游资源分类法,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形态和特征等性状,对赋存资源予以分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资源状况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方法。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按照国家《普查标准》,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

其中有1个主类、2个亚类和12个基本类型。

(详见表2-1)。

表2-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遗址(E)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EAA人类活动遗址EAB文化层EAC文物散落地EAD原始聚落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EBC废弃寺庙EBD废弃生产地EBE交通遗迹EBF废城与聚落遗迹EBG长城遗迹EBH烽燧

数量统计

1主类

2亚类

12基本类型

(二)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也称共有因子评价法,即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共同拥有的因子、由调查组依据该标准中制定的“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评价,并最后按照相应的等级评定系统进行等级确定的一种方法。

1.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层次。

评价项目包括“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3项。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包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包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项目中包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的评分均以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其中: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