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79419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_3篇(共10页)6400字.docx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1

  首先感谢公司给了我这样一次外出学习接受教育的机会,能够在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锤炼了党性,并在思想方面有所收获。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奋斗、求实、创新、和谐&;,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延续

  到延安主要是学习延安精神,但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丢弃、并不断延续着这种精神。

红色教育归来,我在项目部二楼办公室一抬头就看到了前面墙壁上八个大字-奋斗、求实、创新、和谐。

当时我就想:

这不和延安精神一一对应吗!

这不就是延安精神的另一种全新描述吗!

只不过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赋予了它新的叫法,形成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精神,而其宗旨和意义没有改变。

我们公司每个人都非常熟悉我们的企业精神,并且一进入公司大门就能看到办公楼墙壁上的这八个大字。

通过本次红色教育对延安精神的学习,我对企业精神有了更多的一点体会。

  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只不过在交通便利、通信方便、网络发达的今天,很多东西都可以去拿来、借鉴,少了一点&;自力更生&;的成分;并且在现有条件下,我们面对的&;艰苦&;也不可和当时的战争年代相提并论;只需要我们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一直朝着目标往前走就可以了。

当然,任何条件下,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而且,当下更需要我们开阔眼界、转换脑筋,树立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意识,奋发向上,积极工作。

同时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积极主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在项目建设中,公司领导也一直说:

&;项目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必须保证与生产的顺利对接&;。

项目部成员基本都是在生产岗位上调过来,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只要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把一切问题想在前面,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上周开了一整天的老区项目与生产的对接协调会,昨天晚上完成了最后一个专业---电气方面的对接协调会,通过会议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于员工来说,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往前跑起来就不盲目、不困惑、也就更有力量。

很多时候,项目部的领导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树立了&;主动工作、努力奋斗&;的最好榜样。

  求实-实事求是。

工作中,我们尤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杜绝经验主义、主观意志。

实事求是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如果连做人、做事的这一根本都缺失了,其他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

  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是在其基础上的一个升华和质变。

延安的窑洞里,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创作了很多伟大的著作,更别说读了多少书了。

我们在工作的闲暇或者说工作外的时间,有理由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多读书;我觉得只有读书才能开拓自己的思路,也才能够更好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没有一个理论的保障,何谈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创新了。

目前工作中应该较多的是被动学习,也就是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去询问别人或者查阅资料,从而使自己得到相关知识、有所提高,这也很好;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些被动学习顺其自然的把它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让自己对这个问题从知道、了解变成明白、理解,最好变成精通、专业,并最终掌握、为我所用。

当然,最可怕的就是面对不懂的问题视而不见和躲避,我们一定要摒弃这种思想。

另外,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阅览室,并且充分考虑了大家对各种书籍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有效利用这种资源,来提高自己,回报公司。

  和谐-为人民服务(它们都是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环境)。

我认为和谐的环境对于工作来讲至关重要,每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个人再优秀也会孤掌难鸣。

所以,每个人都要树立&;我为人人&;的思想,才能结出&;人人为我&;的果实。

多为他人着想;遇到事情换个角度考虑一下,不要总责怪别人;对周围的人友善一些;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帮一把手。

其实也很简单,很容易。

  这就是我们的企业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延续,&;奋斗、求实、创新、和谐&;。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一种气质、面貌,是一种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力量。

需要我们中沥公司每个人都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提高自己的道德责任感。

  二、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毛主席在杨家岭接见美国记者斯特朗时,在窑洞前的石桌旁说: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反动派是活的,是抽象的,对付起来比较难,而我们工作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基本都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应该说还不如纸老虎。

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可以把他分割成很多小的难题,一个个小的难题解决了,这个困难也就不存在了。

  我一直觉得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如果工作没有任何难度的话就失去了该岗位所需专业人员的价值;公司让我们从事这个岗位,就是让我们把这个岗位上的困难解决掉。

就像目前项目与罐区的对接,随着装置的增加,周转能力要求提高,每种油品的储存、输转、销售都需要统筹考虑,并且在项目设计、建设阶段不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每种介质每个流程独立考虑,分别解决,最后统一分析确认,一旦确定了整体方案,其他的工作就会顺其自然的顺利进行下去。

当然,很多时候面对困难还是会皱眉头,等解决了、过去了,回过头看看也就那么回事,比预想的简单得多,并且同时让自己得到了磨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其实工作、生活中到处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既然不可避免,那也就只能正确面对。

有句话说&;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如考题&;。

考试时,我们都会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全力以赴,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而非常重视;处理一件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也就像做一个考题,处理好了,人生的分数自然就高、评价就好。

考试时甚至还想方设法抄别人一点,所以说,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应该谦虚的向别人询问,让自己的人生分数提高一些。

人类面对大自然永远都是那么的渺小,但是最终都是人类取得了胜利,想想华山山脊上那一条条从山顶花岗岩上凿出的阶梯小路、云梯,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也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了。

  当然了,关键还是自己要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个乐观、坦然的态度,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如同一个个纸老虎,一戳就破。

  三、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登华山时,遇到这么一位挑山工,肯定在六十岁以上,担子放在路边,独自悠闲的吹着笛子,还不时的唱几句信天游。

看到很多游人停下来朝他拍照时,他乐着说了句&;我给大家摆个&;,然后挑起百十斤的担子,跳上旁边的一条长凳,来了个金鸡独立,同时把手从扁担上移开,双手扶笛吹了起来。

我当时就想起一句话,我觉得&;他挑的不是山,是快乐&;。

  他这么大年纪干这么繁重的工作、挣那么少的工资,还这么悠闲快乐,似乎很享受生活、享受这份工作。

我们和他比较起来,应该幸福的多的多,甚至我们都不敢有不快乐的理由。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这个工作,这个岗位,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存在的。

既然我们已经从事了这个工作,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也是一种人生责任。

  其实想想,快乐就是一种心态,我们相比挑山工就是多了支撑这种心态的物质和环境条件。

物质条件和环境因素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就像如今的项目建设,领导这么支持和重视,大家也都这么努力、和谐,我相信在这些保证因素下,肯定能够建设出预期的精品项目工程。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2

  步入大学,高考前那个一心渴求进入名校的梦想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让我感慨万千,所以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在陕西延安这片开国圣地度过,期待着能感受到当年那群热血青年追求梦想追求真理了精神,为自己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

  首先,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了特别多,一个古旧的老城给我的震撼,团队的成员的友谊,总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几天的一幕一幕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一丝甜甜的味道。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的形形色色。

社会是一个学习的大舞台,踏在社会的土地上,可谓&;俯仰皆学问&;,用一句俗语:

&;抓一把泥土都是文化。

&;一位外国学者说过:

&;善于学习的人,只要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他的进步肯定是突飞猛进的。

&;,现在我开始真正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

它让我从那些人和事中感受到一种稚气,一种朴实,一种善良;同时让我深切的体验了一种劳动,一种心得,一种珍惜。

我们应该懂得感受每次生活所给予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前期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

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

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XXXX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

XXXX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

&;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从XXXX年到XXXX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

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给我留下最深映像的莫过于枣园,曾有多位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居住工作过。

踏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小路上,迎面吹来几许凉风,充满了泥土的清香。

我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等历史遗迹,这些曾凝聚一代伟人思想的地方,依然肃穆可敬;如同院子里那一棵棵绿莹莹的枣树,苍翠欲滴,意蕴绵长。

绿荫深处,那一排排、一座座带着围院的窑洞,曾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的居所。

凝视这些简陋的木门、窗棂、简单的家具和空荡的藤椅,仿佛那些峥嵘岁月就在眼前。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

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

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

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消极思想开始泛滥,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不断的腐蚀着我们的心灵,这次延安之行让我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安贫乐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以及华清池等。

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

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

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

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告别延安,扪心自问,我们在学习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经历的磨练,与烈士们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地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实际内涵,决心要把延安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之中,要振奋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做到&;爱国&;、&;为民&;、&;俭朴&;、&;务实&;的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学习知识,壮大中国航空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去。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篇3

  为了重温红色历史,加强党性教育,更好地落实&;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检验工作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红色传统教育。

于20xx年12月16日前往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

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的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给我感触最深的另一个印象就是老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之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成果。

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在南泥湾,看着一路绵延不断的农田和大片的水稻田,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歌词中唱的&;到处是牛羊,是陕北的好江南&;景象,仿佛看到了当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的景象。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XXXX年11月至XXXX年3月期间的住处。

枣园革命旧址是XXXX年至XXXX年、XXXX年至XXXX年,为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

枣园大门面东偏西。

进门是四方形砖木结构的中央小礼堂,礼堂背后的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

整个枣园,花木繁茂,风景优美。

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

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文章。

朱德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就是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奇迹的十三年。

在这里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里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诞生,在这里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鼓舞起民族的信心和斗志;在这里有毛泽东思想的最终形成,指引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抚今追昔,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延安精神,学习延安精神,发扬延安精神,传承延安精神&;&;

  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革命人,抱着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决心,同侵略者与国民党展开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理想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在21世纪的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同一切反对势力,分裂势力,暴力组织做斗争,用坚定的政治信念保护革命先烈的胜利果实。

我们崇尚和平,坚持统一,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更不容分割,这就是我们的坚定的政治信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勇于创新,永不停止,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