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027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17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2页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2页
亲,该文档总共2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docx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

编写说明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案集编写思路: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集主要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

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教案集根据上述所有文章、栏目精心编写了教案。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案集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本册教案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明确教学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中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依据,以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授课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本书按照教科书的体例进行编排,每组前面编排一个单元说明,介绍每组的主要内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本组的教学目标,授课时数等,帮助教师系统把握每个单元的基本信息。

每课包括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材解析,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完成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由教学目标提炼而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素。

教学设计,是完整的课时设计,为了帮助教师理解设计思路,在关键之处还配有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以教师的真实授课过程为依据,对整堂课进行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

当然,教学时数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书中提到的教学时数仅供参考。

 

编写说明……………………………………………………………………………1

第一单元……………………………………………………………………………1

1.古诗三首………………………………………………………………………3

绝句……………………………………………………………………………3

惠崇春江晚景…………………………………………………………………4

三衢道中………………………………………………………………………4

2.燕子……………………………………………………………………………6

3.荷花……………………………………………………………………………9

4.昆虫备忘录……………………………………………………………………12

口语交际:

春天去哪儿玩……………………………………………………15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17

语文园地………………………………………………………………………20

第二单元……………………………………………………………………………27

5.守株待兔………………………………………………………………………29

6.陶罐和铁罐……………………………………………………………………33

7.美丽的鹿角……………………………………………………………………37

8.池子与河流……………………………………………………………………40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42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44

语文园地………………………………………………………………………46

快乐读书吧……………………………………………………………………53

第三单元……………………………………………………………………………56

9.古诗三首………………………………………………………………………58

元日……………………………………………………………………………58

清明……………………………………………………………………………6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3

10.纸的发明……………………………………………………………………66

11.赵州桥………………………………………………………………………69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74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78

语文园地………………………………………………………………………80

第四单元……………………………………………………………………………82

13.花种…………………………………………………………………………84

14.蜜蜂…………………………………………………………………………88

15.小虾…………………………………………………………………………92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96

语文园地……………………………………………………………………99

第五单元……………………………………………………………………………101

16.小真的长头发………………………………………………………………103

17.我变成了一棵树……………………………………………………………106

、习作:

奇妙的想象…………………………………………………………109

第六单元……………………………………………………………………………112

18.童年的水墨画………………………………………………………………114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18

20.肥皂泡………………………………………………………………………121

21.我不能失信…………………………………………………………………124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127

语文园地……………………………………………………………………130

第七单元……………………………………………………………………………135

22.我们奇妙的世界……………………………………………………………137

23.海底世界……………………………………………………………………140

24.地平线………………………………………………………………………144

口语交际:

劝说……………………………………………………………147

习作:

国宝大熊猫…………………………………………………………149

语文园地……………………………………………………………………151

第八单元……………………………………………………………………………15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56

26.方帽子店……………………………………………………………………159

27.漏………………………………………………………………………………162

28.枣核……………………………………………………………………………166

口语交际: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169

习作:

这样想象真有趣………………………………………………………170

语文园地………………………………………………………………………172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

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3

1.认识34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燕子

2

荷花

2

昆虫备忘录

1

春天去哪儿玩

1

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1

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交流平台

2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3.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4.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

各有什么作用。

5.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

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

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

为什么飞来飞去?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

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

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

师解释。

蒌蒿: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

芦苇的嫩芽。

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

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

(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

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

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

(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德州市解放北路小学刘真真

2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

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

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

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

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生读第一自然段。

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

可要求学生课下观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特点的方法,描写外形。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

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2)如何理解“赶集似的”?

(3)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

(1)出示自学指导:

读三、四自然段。

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独特的。

画下来。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

(3)指名汇报:

预设:

(1)预设一:

“‘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从“唧”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2)预设二: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

“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彩色的光。

(4)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出示自学指导:

读第五自然段。

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

(2)指导自学,指名汇报。

(3)练习读背第五节。

【设计意图:

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时,还是停歇时,都是那么美丽可爱。

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